第一千零五十章 輝煌(上)

貞觀二十三年六月十日正午,李世民的寢宮內,數十位大臣沉默的聚攏在李世民的牀前,聆聽他臨終前的遺言。

印象裡,那個健談,爽朗意氣風發的陛下,說話從來沒有這麼拖沓過。

似乎回首昨天,李世民還是當年三十出頭的壯年,披甲帶刀,神勇無比,帶領着他們打下大唐的一寸寸土地,可是轉眼間,他們的信仰卻已經病老的躺在牀上,連說話都費勁。

此情此景,讓這些老臣淚流涕橫,內心的難受不可控制。安靜的氣氛中,時不時傳來幾聲輕輕的啜泣。

李世民說的很慢,很費勁。每一個站在這裡的大臣他都有提到。似乎早就想好了該說什麼,雖然他被病痛折磨的不成樣子,但是思路依舊清晰。一番囑咐下來,居然把大唐未來三年的規劃都告知了大臣們。

看樣子這些規劃造就在李世民的心中成行,只是苦於身體原因,一直沒有機會操作。

大臣們用心講李世民說的每一個字記下。李世民拖着重病的身子,足足說了一下午的時間,最後講的乏了,便也不再多說,讓大臣們退去,又躺在牀上昏昏沉沉的睡了起來。

三日以後,李世民單獨召見了程咬金,李勣二人,至此,長安城的軍防全部由李勣接手,而皇宮的守備則有程咬金接防。長安城全城戒嚴,如有任何風吹草動,一律抓起來關進大牢,如有反抗,可先斬後奏!

長安城進入了嚴打時期。命令出來的時候,所有人都一個預感:恐怕陛下是真的不行了,否則不會搬出這樣的命令!

而李恪,在李世民的主動要求下,含淚開始爲父皇準備後事。這位偉大的皇帝,已經開始準備告別這個人世間了!

六月二十日,李世民召集了後宮的妃子,和這些曾經陪伴過自己的紅顏知己道別,妃子們哭聲一片,直到半夜仍不肯離去,依舊守候,陪伴在李世民身邊。

六月二十三日,外嫁或者在外就番的皇女皇子們趕赴長安城,李世民召見了所有子女,並給了他們最衷心的告誡和祝福。

六月二十六日,李世民忽然提出來要在長安城走走。李恪馬上爲父皇安排車架。車架繞着長安城走了一圈,百姓們在街道旁跪了一地,他們感激李世民爲他們帶來的和平,帶來的富裕,帶來的榮耀,所有人都虔誠的跪在地上,爲這位傳奇皇帝送行。

六月二十七日,李世民乘坐馬車前往渭水河畔。曾經立下渭水之盟的地方,立下了一塊恥辱碑,今日,李世民讓人親自削掉了半塊恥辱碑。

他站在被回去的碑石旁邊,費力且嘶啞的大喊“大唐!沒有恥辱!”

身後的侍衛頓時跪了一地,紅着眼喊道:“大唐!萬勝!”

李世民站在渭水河畔遙望北方。他放佛回到了二十三年前,回到了七年前,那個動盪不安的時刻!

那時候,北方遊牧民族是大唐最大的威脅,他們曾兩度殺入到這裡!但不同的是,二十三年前他們來不及抵抗,只能立下恥辱盟約。而七年前,北方遊牧名族在這裡被毀滅!

到現在,北方大片的草原依舊安定,草原上的牧民已經漸漸認可了大唐,並且把自己也當作成唐人的一份子,學習唐人的文化。

隨後,他又轉頭看向西方,西域三十六國,如今也已經全部被評定,絲綢之路皆在掌控之中,且西域也像北方那樣,漸漸同化成了大唐的一份子。

再看東方,高句麗三國成了過往雲煙,大唐東方的土壤連接到了最東邊的大海………

這一切的一切都太美好了!李世民多麼想看到有一天,大唐的艦隊能夠在海洋中所向披靡,征服一個又一個敵人!

可惜,老天爺沒有留給他那麼多的時間,他似乎…不,他沒有機會看到那些了。

“鈧!”李世民費力的拔出自己的佩劍,朝着天空中太陽高懸的地方大喊:“朕乃唐王李世民!大唐盛世,秦王漢武,可比否?”

身後無論是大臣還是小卒,皆感動流淚,他們從心底尊敬李世民,哭着大喊:“陛下之功,勝秦王,贏漢武,大唐盛世,天下獨有!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哈哈哈哈哈!”李世民暢快大笑。陽光照在這位他的身上,放佛爲他披上了一層聖潔的光輝。

回去的時候,他特意讓車架往玄武門走。當年參與玄武門事變的老臣,虔誠且莊重的跟着李世民從玄武門往宮內走。

一瞬間,李世民眼中彷彿出現了錯覺,他又回到了二十三年前那個浴血搏殺的宮門前,他放佛拿着刀,對着反抗自己的人左砍右殺,程咬金,尉遲恭,李勣,高士廉……幾位忠心的部下伴在他的左右,爲他殺出了一條血路,同時也是一條通往權利的至高大道!

那一天,他驚險的獲得了勝利,那一天,他逼死了自己的兄長,那一天,他從自己的父皇手中接過了無上的權利!那一天,他一切一切的傳奇都從那一天開始書寫!

如果沒有那一天的全力一搏,恐怕此刻他早已是躺在墳墓裡的一具白骨。

李世民在宦官的攙扶下,吃力的走入玄武門,雖然已經過去了二十多年的時間,但是當年戰鬥後留下的痕跡依舊曆歷在目,歲月無情,它會帶走你的健康,你的生命,但是它會把你最記憶深刻的東西,用另一種方式還給你。

李世民觸摸石牆上的刀具劃痕,思緒萬千,他放佛又回到了那一天,到處都是鮮血,到處都是死人。但是他,偏偏就是從死人堆了站出來了!

玄武門,二十多年以來他最不願意面對的地方,但是現在,他的生命就快要到盡頭了,不該來,也來了。

雖然有時候他的記憶已經模糊,但是當年如何殺進皇宮的路線他還記得清清楚楚,沿着記憶中的路線,在幾位老臣的陪伴下,他一路走過當年的路線,最後,在金殿的皇位上坐下。

他要召集所有的大臣們上朝!

也有可能,是他主持的最後一次朝會……

不可否認大唐確實是我國古代最輝煌的年代之一,到如今,世界上還有很多的國家以“唐人”來稱呼我們,還有許多唐人街。這都是李世民開創的功勞。沒有他開創的大唐盛世,也沒有我們如今的驕傲。謹此以表尊敬!

第六百四十九章 不好的預感第七百章 買不到的逆天之物第五百四十二章 刺 繡第四百六十五章 爆發衝突第六百零六章 毒癮發作第九百五十八章 蹭飯第九百九十五章 呵!皇帝!第一百十八章 通報聖上第三百四十三章 流水線第二十一章 自家果園第四十七章 殺人越貨第二百六十一章 鬆州城破第二百零五章 吳博的遭遇(今日加更,求一求訂閱和推薦)第一百九十三章 不良人出動第一百七十六章 番薯長勢第四百六十四章 招降(下)第九百五十三章 目的第五百六十五章 韓威入關第四百三十九章 原委第九百四十二章 夜襲(上)第三百五十九章 觀書有感第四百九十三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下)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無利不起早第八百四十八章 教訓第六百零八章 流血的夜(上)第九百五十七章 口說無憑第二百六十二章 發現敵軍第六百五十章 消息至第二百七十三章 夜襲(上)第九百十三章 投誠烏龍第九百八十一章 兩敗俱傷第八百二十九章 攻守戰(上)第三百十三章 父與女第八百六十七章 科舉之爭(下)第三十八章 使者遇襲第一百六十二章 輕功第九十五章 豪賭(下)第五百九十九章 實驗第四百六十七章 從頭說起(上)第一千零五十章 輝煌(下)第四百四十七章 全部交代第三百七十章 探監(下)第八百七十六章 房子到手第二百五十一章 輕敵戰敗第七百零七章 上門探望第三十七章 縣衙第一百七十五章 回莊園第九百四十五章 牆塌了第三百七十七章 瘋狂的想法第二百五十二章 戰報入城第九百六十二章 零容忍第二百九十六章 老爹受氣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武則天的逆襲(中下)第九百四十四章 慘敗第一百七十章 再次遇刺第四百六十二章 勸降(上)第九百五十六章 變數第二百三十八章 不好糊弄第九百三十三章 生了!第八百四十五章 鑽狗洞第二百八十章 木虎生疑第七百八十章 旁觀者清第六百二十一章 分歧第五百五十四章 升官第三十九章 宵禁第七百八十七章 年會(下)第五百八十三章 抽到了!第二百八十一章 城門破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非常時刻來臨第五百八十三章 抽到了!第六百九十一章 淺談治災第三百三十二章 麻煩你一下第九百五十四章 私扣霹靂火第七十五章 馬屁精第一千零五章 “跨步”第二百五十三章 披甲出征第七百五十七章 爛醉如泥第五百八十八章 帶偏的思路第三百六十八章 於私於公於理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無利不起早第一百九十九章 使臣鬥毆第八百五十七章 轉攻臨川第六百三十章 潛行入關第六百八十三章 渭水河畔(下)第一百八十三章 軌道車第六百零二章 又是聖母教第四十章 使者遇刺第六百六十九章 再次潛入(上)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不是這個世界的第六百十四章 解藥?第五百零三章 妄想老爹第一百三十三章 煤炭第165章 小廝第九百六十四章 太子叛亂(上)第一千一百十六章 王室來人第三百十六章 業務拓展第二百零八章 纔剛開始第十三章 楊清正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西域來的猴子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朝堂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