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同意辦報紙了!

“既然夏卿將關於朝堂的那些內容寫到上面了,即是代表着夏卿是提倡將朝廷的事情,讓天下百姓都知道,都議論的吧?”李世民的神情沒有波動,看不出喜怒來,只像是隨口一問似的淡聲說道。∽↗,

“要理清這件事,還請陛下恕臣無禮,斗膽問陛下幾個問題。”夏鴻升想了想,起身對李世民說道。

李世民點了點頭:“此間只你我二人,是爲討論,但問無妨。”

夏鴻升躬身行了一禮,然後問道:“微臣想問,爲何朝廷要設置監察御史一職?”

“監察御史掌管監察百官、巡視郡縣、糾正刑獄、肅整朝儀等事務。夏卿這麼問朕,不過是想告訴朕,若是發行報紙,將朝廷之事述於報紙,可令朕憑添無數御史。”李世民說道:“只是,夏卿可知道,朝廷的御史雖然監察百官、巡視郡縣、糾正刑獄、肅整朝儀,然,若是御史處事若有差失,懲辦卻也是極爲嚴厲的。因其懲戒極爲嚴苛,故監察御史需盡心用事,亦需有理有據,不可信口開河。而將朝廷之事錄於報紙,則天下人人人可見,人人可知,人人可察,其中自然有才敢之士鍼砭時弊,督查朝廷之所爲。然,其亦必有奸佞之人,混淆視聽,故意曲解,卻也被百姓看到,受到煽動。”

夏鴻升理解李世民的擔憂,於是笑了笑,說道:“陛下難道忘記了,着報紙篇幅有限,又豈是什麼文章都可以上去的?所能刊載於報的文章,皆爲選擇之結果。於國有益者,刊之;於國有害者,棄之。如此一來。陛下又何須擔憂?陛下若是還不放心,微臣建議陛下可派遣人員加入報紙的編輯部,以爲監察。”

“朕所憂心者,豈是夏卿?”李世民搖了搖頭,說道:“若是朕同意發行報紙,夏卿開了這個頭。其後又豈會無有人效仿之?夏卿一片赤誠忠心,朕自然信任。而派駐人員,亦是一法。可若是天下有人效仿夏卿,也來開辦報紙,朕難不成要給每一個開辦報紙的人專門派去一方監察?”

夏鴻升早料到李世民會有這個擔心。中國歷史上,對言論的控制是極其嚴格的,從秦代的“偶語棄市”、宋代的“謗訕棄市”,到清代的“文字獄”,統治者通過制定各種言禁、書禁和出版禁令。對百姓的言論進行極端的控制,以維持自己的****,減少反對的聲音。大唐雖然較之後世的朝代更爲開明一些,並無因言獲罪的先例,但它終究是一個封建的獨裁體制,因爲對於民衆的言論,也是有所顧忌,有所控制的說它開明。只是相較於後世明清而言。

“陛下,先秦之時有一學術流派。稱爲法家,陛下應該知道吧?”夏鴻升問道。

“廢話!”李世民瞪了夏鴻升一眼。

夏鴻升笑道:“法家提倡法制,強調帝王統治百姓,國家管理民衆,應當“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陛下以爲這種學說可有用處?”

“自然有大用。國無法而不立,如今科舉之中有明法一科,設使天下無法,又該如何治理?”李世民說道。

“微臣也知道一些法家的學說,微臣以爲。合理的法制是維持社會穩定的基礎和必須。”夏鴻升對李世民說道:“而欲圖法制,則須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有法可依是前提,有法必依是核心,執法必嚴是關鍵,違法必究是保障。有法可依,就是要建立統一、完備、合理的法律,根據不斷出現的新情況,去補充和完善法度。有法必依,就是要保證法律效力的普遍性和有效性,所有的人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出身、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都必須平等地遵守朝廷的法度,依法享有法定的權利和承擔法定的義務。執法必嚴,就是要確保嚴格公正的執法和司法,維護社會公平和正義,也要防止執法者濫用權力。違法必究,就是對一切違法犯罪行爲都要按照“以事實爲依據,以法律爲準繩”的原則,給予懲處,法不阿貴,繩不撓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辭,勇者弗敢爭。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

李世民先是一愣,但是很快就立刻眼中一亮,說道:“夏卿說了這麼多,意思是想要朕針對報紙製定律法,通過法度來限制開辦報紙的人,和報紙上的內容!若是超出法度中所限制的報紙,就可以照着法度對其進行治罪!如此一來,人們可以依照法度開辦報紙,在報紙上評論朝廷之事,又在法度的限制下,不能胡言亂語!”

夏鴻升點點頭:“陛下英明!朝廷的事物透明化,雖然會給朝廷帶來麻煩,但是從長遠來看,所帶來的政策的切實執行,和民衆對朝廷、對陛下,對文武百官的信服。同時,也可以使朝廷通過報紙上的反應,瞭解百姓的想法,就不會再出現‘何不食肉糜’那種情況了。而爲了防止人們的言論帶來的負面影響,朝廷可以制定和頒佈適用於報紙、刊物、文章……等的有關朝廷的事情采集、傳播、刊印、交流的法令,對這些新聞和消息的傳播行爲進行規範,明確類似於報社這種新聞機構的性質、任務和具體職責,明確報紙與朝廷和百姓的關係,爲附和朝廷利益的報紙提供法度上的保障,同時也從法度上對不符合朝廷的利益的報紙和消息進行限制,防止報紙濫用權利,信口胡言,煽動百姓。如此一來,報紙就會成爲朝廷手中的一面鏡子,通過百姓的反應照見自身的不足。也是朝廷手中的一併輿論長劍,可以通過報紙來引導百姓的想法,使百姓的想法附和朝廷的需要!”

李世民沉思起來,在權衡利弊。在報紙上面刊載朝廷的事情,讓全天下的人都看到,知道,對於李世民來說,這是一件冒險的事情。然而,李世民也知道,冒險總是同機遇並肩而行,捨不得孩子,套不住惡狼。

夏鴻升靜待李世民想出個結果來,他相信以李世民的眼光和野心,會讓他嘗試冒這個險。

良久,李世民忽而開口問道:“若是讓夏卿發行報紙,通過報紙讓天下不論是士族,還是百姓,不拘是農人,還是商人,全都支持朕去攻打突厥,夏卿需要多久?”

夏鴻升成竹在胸,笑道:“數月之期,足矣!”(未完待續。)手機用戶請訪問http://m.piaotian.net

第1080章 何愁無處立功?第170章 大唐皇家養生顧問第七十一章 要動手時別廢話第529章 來哄你啊!第五十三章 獨家冠名權第499章 趕路第444章 同意辦報紙了!第541章 找個會做船的第533章 也就十年第七十三章 躋身大唐公務員行列第853章 面聖第211章 天下士子之心第712章 “人人感應”第782章 探探虛實第414章 大開校門第558章 道士做軍醫第646章 海賊第1072章 重獲自由第283章 乒乓球第490章 是個機會第756章 小小泉州也有三足鼎立第963章 家中瑣事第535章 虛與委蛇第1150章 拜火顯聖第390章 軍號第972章 情勢不同了第625章 開眼看世界第841章 夏鴻升的奏疏第554章 暫時無解的難題第304章 報紙,輿論的引導第256章 此青蒿非彼青蒿第715章 蹭飯農戶家第1159章 肉鬆第1165章 高昌暗涌之始第622章 井底之蛙,坐井而觀天第1069章 職業學院第469章 文武大會第548章 勸說墨者第672章 強制戒毒第1154章 一勞永逸之法第1019章 一種相思,兩處閒愁第425章 狂士第1227章 終得勝利第319章 縱火長安城第1195章 登陸三蘭國第419章 李淵的意圖第748章 救人第466章 閒來逛東市第1071章 李淵病危第1106章 封公入侯之路第1045章 發揮餘熱第282章 扒房子第1036章 波斯王子第473章 三粒小石子兒第515章 涇陽書院第四十八章 插曲 中第548章 勸說墨者第1201章 反擊開始第746章 拷打第255章 黯然相見第123章 來自公主的崇拜第372章 易兄,合作否?第417章 定立軍歌第204章 誅心之語第166章 地圖級嘴炮第五章 《三字經》第239章 試驗品很成功第422章 欲建書院第1181章第671章 毒藥第849章 李承乾的第一役 下第1067章 談妥了第636章 陳玄素第229章 專供之權第408章 繞不過的長生第544章 墨家後學第1063章 大唐永不和親第1012章 夜斬高麗將第1074章 吐蕃人找上門第566章 消毒第1171章 火槍展示第1074章 吐蕃人找上門第1195章 登陸三蘭國第519章 找幫手第204章 誅心之語第259章 玻璃成品第366章 出事了第740章 一堂思想課第1179章 苦差事第664章 煙花第297章 天雷不加身第722章 學費真夠貴的第568章 征伐突厥第786章 談條件關於昨天沒有更新的解釋第1040章 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第845章 林邑只是跳板第389章 俠之大者,爲國爲民第348章 夏鴻升的想法第182章 親臨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