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9章 公益之利,在人在己

聽到夏鴻升的問話,衆人不解其意,只是都點了點頭。

渭河公園風景如畫,不亞於皇宮之中的御花園。卻又是個任誰都可以去賞玩的地方,他們自然不會沒有去過。

夏鴻升笑了笑,說道:“這渭河公園,便正是大唐皇家酒坊茗香居還有玻璃坊等幾個長安的商家,合夥出資所修建。於是長安有了這四時渭河之景,周遭百姓有了一處可以遊玩的絕佳之地。諸位可知,修築渭河公園,這些個商戶,總共出資了多少錢財麼?”

衆人自然不知,於是都搖了搖頭。

夏鴻升伸出了一隻手來,伸開五根指頭,往前一伸,又轉過手背再是一伸,說道:“這個數,再多五倍。”

“什麼?!”衆人俱都是一驚,夏鴻升的手五根指頭來回一次,就是十萬貫。再多五倍,那就是六十萬貫!

見衆人吃驚的樣子,夏鴻升笑道:“諸位可能會詫異,這幾家商戶花費了六十萬貫的錢財,修建了一個園林般的景緻。這景緻就在那裡,誰都可以去看,誰都可以去遊玩,這裡面分文不取,到底是圖個什麼。那本侯便要告訴諸位,不拘是大唐皇家酒坊,還是茗香居,又或是玻璃坊,從這渭河公園上所獲之利,早已遠遠超過了六十萬貫之多了。”

“哦?!”衆人又是一驚,六十萬貫,可絕對不是個小數目。而夏鴻升又說獲利早已經遠超六十萬貫了,不得不叫人驚疑。

“諸位既然去過渭河公園,當見過渭河公園入口的地方,有一巨大的石碑罷?”夏鴻升問道。

衆人點了點頭,其中一商人答道:“回侯爺的話,去渭河公園的時候,見過那石碑。上書功德碑,寫大唐皇家酒坊茗香居及玻璃坊等商戶捐建渭河公園之事。”

“那本侯再問,渭河公園之中,往來賞玩之人多不多?”夏鴻升又笑問道。

還是那人,點點頭再答:“多,多得很。那個詞叫甚子來者?往來如”

“往來如雲。”旁邊一人提醒道。

“對!對!往來如雲!”那商人恍然大悟,想了起來,連忙答道。

夏鴻升笑着點了點頭,對衆人說道:“此便是獲利之處了。”

衆人一聽,皆是一愣。片刻之後,又神色各異了。有的依舊茫然,有的卻似乎深思。

“侯爺的意思是,前去渭河公園遊玩之人,皆知渭河公園爲大唐皇家酒坊玻璃坊,茗香居等商戶所出資捐建,使得長安有了一處絕景,百姓有了一個去處。如此一來,所有前去過渭河公園的人,皆感這些商家之恩德,於是願意同其生意。這些商戶通過此舉,被去過渭河公園的百姓口口相傳,大獲名氣,而那些去過渭河公園之人,則皆成其客人矣!這些商家雖花去了六十萬貫的資財,但是所換來的名聲和客官,卻又帶來了遠超六十萬貫的收穫來!”方纔的那富態老者眼中一明,立時說道。

夏鴻升兩手一拍,笑道:“老先生果然不愧是商界前輩,眨眼間便看出來了其中的好處。似爲長安百姓修建渭河公園這般公益之舉,其利之所在,無非在於四句話名聲聚集眼光,眼光看到形象,形象塑造口碑,口碑換來流量這話諸位可能聽不懂,且待本侯細細說來。所謂名聲,便是一個商戶的名氣,以及百姓對此商戶的評價。所謂人云亦云,三人成虎啊,口口相傳之言,往往最爲可怕。傳其好,則人人稱其好,言其壞,則很人人以爲壞。人們自然願意去同好的商戶做生意,而不願同壞的商戶打交道。就拿渭河公園來說,那幾家商戶建造了渭河公園,百姓皆可去遊玩,裡面又景緻絕佳,遊玩之時,就會念及此乃那幾家商戶所建,才又了這麼個好去處。於是這名聲傳來傳去,就隨着每個到過渭河公園的人的口中傳遍了開來。傳的廣了,名氣就大了。且傳的都是好話,那麼哪怕是第一次聽說這幾家商戶的人,也就會認爲這些商戶很好,那麼有了相關的生意的時候,就會先想到這幾家來。這就是名聲。”

衆人似有所明悟,卻又不大清楚,是以都仔細聽着。

夏鴻升繼續說道:“而有了名聲,人們認爲這些商戶很好,有了相關的生意的時候,就會先想到這幾家之後,自然就會來打交道了。這時候,就是一家商戶展示自身之形象的時候了。所謂形象,最重要乃是經營之物的好壞,還有對待客人的好壞。經營之物沒有殘缺,沒有瑕疵,一分貨值了收的一分錢,客人就會覺得這家商戶做生意是有良心的,不以次充好,不騙人。而對待客人彬彬有禮,待人接物都做得周到,客人同商戶打交道,覺得舒適,心裡高興。那下回有了生意,自然就還來東西又真又好,招待有禮周到,爲何不來?此之所謂商戶形象。”

聽到這裡,已經有不少商戶睜大了眼睛,眼中活泛起來了。

“這個口碑就好理解了。客人在這家商戶買的東西好,受到的招待好。結束這次生意之後,出去說起來,總不會故意去說你不好。每個同這商家打過交道做過生意的人都說你好了,那這家商戶就有了口碑,在旁人心中就得到了信任。客人信任商戶,生意自然就好做,自然就越做越大。就比方說涇陽集上,大老遠的有人從長安跑來,專門等早上去嘗一碗左邊第三家的胡辣湯。爲啥?因爲他做得地道,好喝的名聲傳出去了,客人來喝過之後,是真的好喝,於是就有了口碑了。口碑一旦立起來,那客人自然是聞風而來,絡繹不絕。”

衆人眼中明晃晃的,顯然是總算明白了夏鴻升的意思。他們自己,也知道涇陽集上左邊第三家的胡辣湯,也都是常客。這麼一比方,要是再不理解,那生意也做不到這麼大了。

卻聽夏鴻升繼續解釋道:“至於最後這流量嘛,呵呵,諸位可理解爲客人與商家生意往來之數量。一家商戶有了口碑,就如同那碗胡辣湯一樣,人們皆知其地道好喝,那自然是老客回頭薦新客,新客絡繹成老客。如此循環往復起來,源源不斷,生生不息!這,便是公益之利處所在啊!”

衆人都聽了明白,就開始有些躁動了明白了其中的好處之後,自然就激動了起來。也大抵猜到了夏鴻升的打算了。未完待續。

...

第305章 天涯明月刀?第474章 留人第987章 無奈之選第103章 鍛體之法第199章 啓程返長安第230章 天下之大烹第941章 防患於未然第五十九章 馬掌第608章 早到第279章 接走月仙第485章 突厥有動靜了第773章 太陰險第443章 製造輿論的工具第921章 大唐水師歸來第三十八章 縣令登門第742章 林邑國有沒有一百萬石糧食?第324章 苦肉計第十九章 炒茶第870章 關鍵詞第642章 你咋不上天呢第1208章 波斯來人第137章 跟蹤與反跟蹤第1017章 擒王第172章 無名女子第762章 老鬼第138章 問策徐孝德第三十八章 縣令登門第757章 突如其來的“大禮”第378章 要張弛有度嘛第1127章 書院改革第1196章 戰事將至第934章 失敗是成功之母第1188章 登門尋事第838章 用倭人來打倭人!第962章 疑惑不解第284章 由三國引發的深似第390章 軍號第612章 大唐未來的糧倉第189章 第三股勢力第644章 絕對機密第938章 以利誘之,無往不利第125章 三十壯士上征程第751章 代理人第1107章第1154章 一勞永逸之法第1193章 定計第896章 到底什麼意思?!第970章 喜上眉梢與遠道而來的書信第1171章 火槍展示第四十章 大唐版防狼噴霧第440章 李義府的心眼兒第104章 段志玄查崗第792章 因糧於敵第1175章 手搖發電機第350 要想富,先修路第797章 說曹操,曹操到第969章 引蛇出洞第696章 爐子炸了第643章 三方合作第1072章 重獲自由第129章 煤爐子第289章 雷擊皇城第三十四章 製鹽之法第869章 商法、稅法第1233章 橋都堅固,隧道都光明第664章 煙花第101章 吃肉第766章 意外的老鬼現身第209章 幽姬的離間報告一下情況第1032章 全書之體例第638章 那有何難?第774章 海賊老巢第433章 征討突厥檄文第529章 來哄你啊!第四十章 大唐版防狼噴霧第1083章 所謂民族第382章 煤場分號第1001章 兵圍遼東第732章 有明月,怕登樓第888章第十六章 我輩豈是蓬蒿人第791章 兩具屍體第968章 準備試行第1201章 反擊開始第780章 跪在夏府門前第724章 上鉤第九十七章 無奈當了官兒第289章 雷擊皇城第165章 李泰的望遠鏡第530章 談判第536章 突厥使團的新目標第579章 捷報與醃菜第186章 樑師都受辱第349章 秋日私語第638章 那有何難?第658章 提議第413章 春聯兒第727章 李世民的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