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一章 希望在田野上

人皆有私心,這和個人修養、道德情操、門第出身沒什麼關係,沒什麼人能真正做到大無私,即便李承乾在用人的時候,同等條件下也會以人情爲先,沒辦法,誰讓這個國家自古以來就是講人情世故的呢。

獨孤妙音只有這一個胞弟,將來李承乾登基,勢必要和皇帝當初一樣履行議親議貴、封爵賜地。如果獨孤睿不爭氣,早早地把德喪了,那麼這份富貴就會落到獨孤謀的身上。雖然都是一家人,但畢竟嫡庶有別,自己的便宜也不能讓嫡脈再佔了,所以她不得不狠下心來,讓弟弟去血與火的戰場上走一遭,成不成人就看他自己的了。

對於愛妃的這點小心思,李承乾表示支持,人不能活成獨夫,太子妃的地位是尊崇無比,可要是六親不認,那就太沒有人情味了,像獨孤妙音這樣,顧家,顧小,正是李承乾所以希望看到的。......

這入了宮的女人,一輩子也就沒有什麼自由了,基本上沒有什麼機會出去享受外面的新鮮的空氣。今年關中的雨水不錯,莊稼地長的極是喜人,據京兆府上報,按照目前的長勢來說,肯定又是一個豐收年。

所以,李承乾想趁着視察各縣水利工程和農桑的機會帶着她一起出去看看,至於小李象嘛,由陸芸帶着沒什麼不放心,畢竟這樣的機會是極爲難得的。

在馬車裡,獨孤妙音扒着車窗,瞪着眼睛看外面的街道和風景,對什麼興致都極高,不時的還發出幾聲感嘆,從她的樣子上就可以看出來,這幾年宮廷生活真是把她憋壞了。

且讓高興去吧,笑着搖了搖頭後,李承乾倒了兩杯茶放在桌子的凹槽中,然後又拿起從皇帝那坑的漢書看了起來。

稍時,車隊到了萬年縣,夫婦二人就在鄉間的地頭中散步,看看顆顆飽滿,迎風飄飄的麥子,李承乾滿意的點點頭,看來下面的官兒也不全說假話,今年不用擔心吃不飽了。

“殿下,關中的糧食很便宜,鬥米僅四文,爲什麼你還擔心百姓吃不飽呢!”,獨孤妙音覺得自己的夫君有些小題大做了,現在的日子比從前好多了,吃的、用的,都不貴,幹嘛擔心這些呢,再說就算百姓的家底不厚,可也不差那幾文錢吧!

“愛妃,沒那麼簡單,老百姓過日子都是精打細算,家底都是一文文攢下來,今兒多花三文,那明兒就少三文買藥,隨時都有可能家破人亡、妻離子散,所以能省下來一文都是好的。

不要覺得問題小就可以忽視,很多事都是由小的問題,慢慢發展成了禍患,以至於民怨沸騰,國家根基動搖,這是先太師在世的時候講給孤的,所謂治大國如烹小鮮就是這個道理。......”

獨孤妙音出身豪門世家,享盡了榮華富貴,即是善於經營,但也絕不會懂什麼是一文錢難道英雄漢。貞觀初,六率徵兵的大旗往外一放,那過往的關中漢子無不踊躍參加。這絕不是因爲愛國,這些質樸的莊稼漢連飯都吃不飽,那還關心這些。

但凡能當上兵,那就能爲家裡的妻兒老小剩下一口救命的口糧,可以想想當初有多少關中的漢子在家中飲上一瓢清水,勒緊腰帶,趁着家人熟睡偷偷從家中跑出來,看看自己能不能用命爲家人掙一口安生飯。

陰山會戰前,李承乾和士卒們躺在冰天雪地,他們最大的願望就是朝廷能論功行賞,不要剋扣了賞賜,如此一來他們家人就能吃上兩年飽飯了,至於自己的命嘛,不要緊,反正早晚都是死,戰死總比餓死強吧!

獨孤妙音將來是要作國母的,雖然母后調教的不錯,在宮務上多有建樹,可說道民間的柴米油鹽,那她就是絕對的外行了。她趕上好時候了,不像長孫皇后一樣經歷過那麼多的血腥,所以李承乾想讓她從莊稼地裡領悟到治大國的不易。

都說母親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李象作爲東宮的嫡長子,將來勢必要繼承他的位置,言傳身教的作用對於一個孩子的成長是至關重要的,這也就是他爲什麼只帶了獨孤妙音,而以有孕不易走由頭將勃律公主留在宮裡的原因。

“是,殿下的教誨,臣妾都記下了,農桑是興國之本,百姓是立國之基,兩個缺一不可,相輔相成,這就像道家講的陰陽之道是一個道理。”,待李承乾的話說完,獨孤妙音笑嫣嫣的回着。

能如此快的舉一反三也算是她的本事,還沒等李承乾誇她,遠處傳來爽朗的笑聲,定眼一看原來是薛國公-長孫順德,老頭兒龍行虎步到了跟前,樂呵呵給夫婦二人行了一禮。

“老臣離着老遠就看到一對璧人在田地間散步,心想這是誰家的小倆口如此的愜意,所以就想上前看看,真沒想到竟然是殿下夫婦。”

“老國公,你怎麼也有雅興來地頭?”,依着李承乾對他的瞭解,每年這個時候,長孫順德不是狩獵,就是在家中大宴賓朋,什麼時候見他在地頭遛過彎,所以也就有此一問。

呵呵......,“殿下,您忘了,萬年縣有老臣的封邑,離這裡不遠的莊子就是老臣家的,當初換封地的事還是您去找陛下求的情嘛,要不然這寸土寸金的好地方怎麼能輪到老臣呢!”

長孫順德這麼一說,李承乾恍然大悟,是,確實有這麼回事,這還是第一次征討吐谷渾回來的時候辦的呢,這麼多年過去,長孫順德不提,他還真記不來了。

“殿下,今兒這麼得空,不如就到老臣的莊子裡坐坐,也讓我那老妻陪陪太子妃說說話,咱們爺們也整上兩杯如何!”

長孫順德致仕了,所以不像其他臣子有那麼忌諱,說起話來自然格外親近,都是親戚,到了人家門口了,不進去坐坐就顯得外道了。再者說,太子妃也陪自己走了這麼長時間了,也該歇歇腳了,要不然這腿肯定得腫起來。

“好,盛情難卻,那孤就去老國公的莊子上討兩杯水酒吃吃。”........

第三百五十六章 賢后風範的獨孤妙音第二百一十章 瘦骨嶙峋的長孫無忌第五百九十三章 這事,朕管不了第八百八十九章 答應的非常痛快!第八百六十五章 呦呵,綁了個爹回來?(二)第六章 承慶殿定策第九百二十九章 其實你不必這樣!第一百一十九章 你特麼也要拿命去拼第三百七十一章 激戰曲江坊第四百零七章 禽獸不如啊第二百五十九章 大師,有些事是急不得的第六百四十章 讓你死的心服口服第六百三十章 哎呀,坐不住了?第七百五十章 這,這不可能!第五百八十五章 混的最慘的世家子弟第二百六十五章 君子動手不動口第八百二十章 就是袍子的問題!第四百八十五章 魏徵vs王珪第五百零二章 萬國來朝(二)第四百一十八章 孤給你派個新活兒第四百六十五章 自作多情的太子第一百四十二章 給皇帝獻給美人第四十二章 初見長孫悅第七百八十二章 傅奕的擔憂!第七百零五章 父子之間是要糊塗着過的!第一百零九章 岑文本的新目標第六百五十章 太子妃發威!第五十二章 奇葩鄭善果第六百九十五章 吃虧是福第六百五十三章 再到洛陽第八百一十四章 男人之間的友誼!第九十五章 倒黴的荊王第八百一十七章 劉相,你是真有眼力見兒!第九百四十九章 風,蕭蕭兮!第七百四十三章 有一個智者曾這樣說過!第一百四十六章 憤怒下的食慾第七百六十三章 何苦來哉呢!第八百四十三章 癱子?第六百五十三章 再到洛陽第四百五十五章 道友請留步第一百三十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第七百九十四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一百五十二章 朝堂上的撕逼大戰第六百九十六章 目標-陳家?第六百九十七章 官兒當大了沒好處第二百八十二章 長生不老藥的配方第四百五十四章 武照第六百四十六章 尊嚴和活命第七百五十章 這,這不可能!第五百七十三章 他去了以後不要告訴我!第四百六十七章 世襲刺史制度第五百六十三章 強心針第九百四十六章 天上掉下一名副帥!第四百三十七章 你只配給孤當一條狗第三百七十章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第九百五十九章 胖子的桃色新聞!第九百三十三章 杜如晦搞事情!第七百七十二章 丘神績帶來的消息第三百九十五章 可以放牧,但不要放肆第八百六十章 泡茶館!第五百零八章 這個年,誰也別想過好第五百七十七章 翻車了?第九百三十三章 杜如晦搞事情!第五百二十二章 算盤不要打的太精第五百八十九章 哎喲,你這個小東西第一百六十五章 君有情 臣有義第七百九十五章 我滴乖乖!第一百五十六章 你是不是出點血啊第四百二十六章 開天闢地的李世民第二百二十一章 驚慌失措的伏允第九百零八章 手腳乾淨的“賊”!第二百零三章 千刀萬剮第一人第三百零七章 不省心的家事,不省心的人第六百四十七章 你沒有翻身的機會第六百六十章 荒島會議那點事第一百六十六章 長孫衝 你大爺的第四百三十二章 瞅你那點出息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戰東谷口第三百零七章 不省心的家事,不省心的人第九百二十三章 永遠都養不熟的狼!第五百六十九章 議和?誠意不夠!第三百八十章 老而不死是爲賊第七百七十八章 這操作,太溜了!第九百九十章兄弟和睦!第四百四十一章 感恩者-李世民第一百五十章 瘋魔的竇奉節第五百二十三章 面子是靠自己掙的第八十六章 真有排面啊第八百八十七章 大唐豪放姐!(三)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衙的第一場血第八百四十三章 癱子?第八百零一章 吳王之死第八百六十四章 呦呵,綁了個爹回來?(一)第三百二十三章 新的疑雲第二百八十五章 就你這樣的蠢貨也想當太子第二百一十五章 奔襲計劃第四百六十四章 大唐也有天價彩禮第五百章 你到底是誰家的丫頭?第三百三十七章 被說服的江夏王第二百五十九章 大師,有些事是急不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