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七章 不可逆轉的轉型!

在長安的地面上出現了綁架蒼文書院學子的事件,性質是極其惡劣的,所以結案後,狄知遜趕緊遞牌子入宮求見;同時還拉上了尉遲寶環,人家又出兵又出力,到了領賞的時候總不能吃獨食吧,那未免太不厚道了。

而李承乾看結案卷宗時也是非常的驚異,或者說頗爲自己的自負感到懊悔,他把民間的人心想的太簡單了。讓學子們去周圍諸縣實地考察學習是他的主意,爲了的就讓他們提供實踐機會,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這樣的底子才紮實。

可他恰恰卻忽略了安全的問題,如今大唐雖然說是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貞觀盛世,可這都只是表面現象,口頭上的說法,僅僅是一種比較而已;

大唐遊俠之風興盛,只要腰裡彆着劍,那就可以自詡爲遊俠,形形色色的人充斥其中,可謂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

這人的成分良莠不齊,就難免因爲生活拮据生出爲非作歹之心,所以成爲盜匪的不在少數,這也是各地官府比較常見的案件類型之一,沒有注意到這一點,可謂是百密一疏。

但這些學子又沒有功名,不是官身,總不能給他們配備護衛吧,這與實踐的初衷相悖,所以李承乾就在不得不在京兆府身上動氣了腦筋。

他的要求很簡單,強化帝都的戶籍制度,重新對京兆府轄地的人口進行摸查、登記,不管是豪族、世家,還是庶民百姓都在其列當中。

另外,所有的外鄉人和異國商旅,在原有的身份文牒之外,還必須要有京兆府開出的限時文書,無文書或者文書過期者,要有一定的懲罰,這能在最大限度掌握所有外來人口的情況,也能順到了解一下,這些勳貴豪族中有沒有人違反狹鄉遷寬鄉的政策,依舊超量蓄養家奴。

當然,這是一個不小的工程,勢必會讓本就繁瑣異常的京兆府壓力更大,李承乾當然知道這一點,所以趁着主政的便宜之機,將吏部富餘的堂員統統都撥了過去。一年就一次考覈,一次就忙兩個月,要那麼多人幹嘛,還不如去幹點實事呢!

“太子爺,您好魄力,估計唐公見到你這道手諭,心裡的可不會那麼舒坦,那些人可都是些會辦事的人,唐公舒坦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狄知遜退出去後,尉遲寶環在下面笑眯眯的說了一句。

之所以這麼說當然是有原因的,前幾天他去吏部辦文書的時候可是看見了,那些閒着沒事的傢伙把他們的尚書真真伺候成了“大人”,估計在家的時候他們的爹都沒享受過這樣的待遇。

尉遲寶環在宮中當差多年,與李承乾和唐儉都不是一般的熟悉,他相信世事洞明的太子爺對於唐儉的奢侈和譜大,那心裡一定是再清楚不過了,現在要走了不拿他調侃一下實在是浪費了,反正他也沒個長輩樣。

“寶環,你呀,越學越滑頭了,長輩的玩笑也敢開,唐公與別人不同,與先帝和陛下的關係你也知道,這可不是孤能管得了的。

再者說,唐公與你爹一樣,辛苦了一輩子,享受一點也沒什麼,付出與回報總是要成比例的嘛!”

“至於調動你的職位,這是父皇與你爹商量的結果,孤只能照辦,好在岐州不遠,想回來的話就寫一封私信,孤來想辦法就是了。”,話畢,李承乾端起茶盞進了一口,笑眯眯的看着尉遲寶環。

呵呵,都說尉遲敬德是個沒腦子的莽夫,可對於子孫後代的事,那可不是一般的明智,比起很多精明的大臣做的高明多了,看的也比他們清楚多了,這可能就是愚者千失必有一得吧!

尉遲家是武勳之家,家中子弟與其他人家一樣都選擇可加入軍隊,可他們一代都是在禁軍中當差。註定不可能像其他將領那樣可以有很多隨軍出征的機會,也沒有那麼多建立功勳的機會,所以在官職和前途上,比秦、程兩家差遠了。

在皇帝身邊鮮衣怒馬的是風光,可這總不是長久之計,尉遲恭的年紀日漸大了,不可能一輩子照着他們,尉遲家又與太子的關係不是那麼親密,也沒有子弟兼職於東宮,所以只能用家族轉型來彌補這上面的缺憾。

尉遲寶環是他們家中唯一的文化人,年紀又最小,他是最有可能完成從武將轉化爲文官的,將來在地方要是乾的好,還可以拉一把兩位兄長,尉遲家也不至於落了下成。

尉遲敬德心裡清楚的很,太子登基之後,禁軍將領的位子,尤其是四品以上的要職,是不可能分爲外人的,滿朝文武誰不知道多年征戰的六率已經自成一系了,現在想插進去太難了。

“殿下是念舊情的人,臣敏感五內!去岐州當刺史挺好,而且還是要缺兒,別人求都求不來!只是這一身鎧甲穿了這麼多年,心裡多少有些不捨!”,尉遲寶環十分感慨的說了句,人總是鬥不過天的,他的命就是如此,不順應又能怎麼辦呢!

“不用可惜,朝廷用兵時,抽調地方刺史領兵也不是一次兩次了,而且非戰時待在禁軍和地方是一樣的,都是沒仗可打!

這樣,孤給兵部、吏部寫一道手諭,保留你忠武將軍的頭銜,這樣一來你在諸刺史中也算是個特例,將來用人的時候也更有優勢。”

唉,李承乾帶了這麼多年的兵,當然知道將軍們最捨不得的就是金戈鐵馬日子和身上的鎧甲,保留他將軍的頭銜不過是舉手之老,多少也算是個慰藉,讓尉遲寶環的心裡多少能好受一些。

至於將來用不用他,怎麼用,那就要因時而論了,畢竟他是揹負尉遲一家的希望,李承乾也不能過多幹預臣子們自己的選擇。

“好了,好了,不用行禮了,咱們弟兄這麼多的交情了,用不着這一套;今兒就不要走了,就留在宣政殿用膳,咱們好好喝上幾杯,算是孤爲你這位新刺史踐行了。”.......

第七百五十四章 改變歷史的一刀第九百一十七章 刑部大堂的鬧劇!(一)第二百九十三章 頹廢中的希望第一百二十四章 對李靖還是不放心啊第九百四十六章 天上掉下一名副帥!第一百二十五章 當官也不容易啊第六百五十四章 封王?沒問題!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將軍威武第六百零四章 有一種人叫添頭兒!第三百三十四章 稱心如意第四百零二章 《秘記》的來源第九百一十七章 刑部大堂的鬧劇!(一)第五百七十五章 頗思蜀否?第七百五十九章 撲朔迷離第六百五十八章 跑路的少天師第四百八十九章 這是個人才啊第五百四十二章 朱門酒肉臭第六百六十一章 大唐馬謖-劉仁軌第二百二十七章 皇帝有旨,攻擊立止第五百八十七章 杜如晦的難處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極宮前上演的全武行第一百二十五章 當官也不容易啊第九百三十七章 抓鬼?還是寫符?第二百四十七章 不知磕磣的張亮第四百五十六章 有些話是不能當真的第二百八十八章 殿下,你可不能忘恩負義啊第三百八十六章 世上最陰毒的詛咒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戰東谷口第一百二十三章 蕭瑀的險惡用心(3)第四百七十章 難以降服的畜生第一百一十七章 李世民的花邊新聞第一百四十一章 謀殺親夫的鄭麗婉第三百二十四章 寶誌,又見寶誌第六百二十三章 看看,開始了吧!第四百三十三章 丟人特麼丟大了第二百九十九章 學子的屁股和溫彥博的牙第六百五十章 太子妃發威!第六百九十章 雙佈局第二百五十九章 大師,有些事是急不得的第五百六十九章 議和?誠意不夠!第六百一十二章 忠臣不僅前臺有第九百二十章 刑部大堂的鬧劇!(四)第九百五十七章 盡歸於唐!第四百七十二章 賤人和敗類第一百八十四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四百一十八章 孤給你派個新活兒第三百六十五章 你小子偷着樂吧!第六百三十九章 一個都跑不了第九百六十一章 我真的不瞭解你!第四百七十九章 承慶殿駁論(2)第八百一十七章 劉相,你是真有眼力見兒!第六百一十四章 新一年春圍的風頭兒第五百八十章 反轉第一百三十六章 暗流涌動(2)第七百一十三章 小風變大風了第五百零二章 萬國來朝(二)第三十五章 出使風雲(1)第六百八十六章 送禮也是一門學問第三百六十三章 內衛在行動第八十章 大唐需要水師(2)第一百四十二章 給皇帝獻給美人第五百八十一章 永昌一夜的變化第五十一章 李承乾造反了?(3)第八十七章 初遊翠微宮第五百二十七章 要是孤咽不下這口氣呢第六百四十七章 你沒有翻身的機會第四百三十一章 愛妃,你咋也成開國功臣了?第一百八十五章 罵的就是你蕭瑀第九十三章 爭糧打井(3)第九百五十一章 寧可站着死,絕不跪着生!第八百四十六章 賞了一個大耳貼子!第八百七十章 你去把兵權奪回來!第九百四十八章 碾死那些混賬!第四百二十一章 獨佔鰲頭第三百三十一章 天下掉下來的餡餅第六百一十九章 有些人就適合當槍用第九十五章 倒黴的荊王第六十章 新造紙術帶來的影響(2)第一百二十章 蕭瑀的險惡用心 (1)第八百三十章 有些女人是碰不得的!第一百二十三章 蕭瑀的險惡用心(3)第六百九十八章 陳家四少爺第七百八十四章 新十一條 (二)第六百五十七章 龍虎山少掌教第三百三十七章 別跟老子來這套第三百二十章 請君入甕第九百五十九章 胖子的桃色新聞!第五百三十一章 蕭瑀的新爸爸第六百七十九章 險中求富貴第五百零九章 蒼天饒過誰(一)第一百四十六章 憤怒下的食慾第五百三十九章 瘋狂的太監第二百九十七章 花落獨孤家第三百五十九章 文武並治,兩手都要硬第一百零九章 岑文本的新目標第六百零六章 我說你是咋想的第三十二章 不服氣,也有招(1)第一百五十五章 千金買骨的李世民(2)第九十二章 爭糧打井(2)第八百三十章 有些女人是碰不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