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慈父知禮爲女消業 罪官起復算計功名

話說這位岳父大人身長七尺,皮膚白皙留着一副長苒,頭戴襆頭,身上穿着一件黑色的圓領袍,腳上一雙布鞋,腰間扎着一條皮帶。進門之後,女兒立刻迎了上來。岳父說:“我可能要在你家待一段時間,你準備一下。”之後,王員外從外面回來,見了岳父先行禮。之後兩個人單找了一個地方面談,岳父說:“說一說是怎麼回事?”王員外拱手說:“岳母應該已經說了,我就不用重複了吧!”岳父說:“不,要說,她可能爲了維護自己的女兒,說出一些不利於你的證詞。”王員外說:“我相信她能夠公正的評論這件事。”岳父點點頭說:“你能相信我們這很好,可我要是問你不回答,這就不太好了吧!”王員外說:“我想你已經知道我拿出錢資助了一個叫苗山幽的人,他是一位教書的先生,岳父知道我爲什麼這麼做嗎?”岳父說:“這正是我想要知道的,如果資助這個人就意味着家要敗掉,你還要做這件事嗎?”

王員外說:“那些錢是我辛苦賺來的,這世上唯一不可能胡亂揮霍他們的人就是我。”岳父說:“這一點我相信,可能正因爲如此,你的這個行爲纔不被一些人理解。”王員外說:“岳父,這件事我做了就是做了絕不後悔,就算是可能有很嚴重的後果,我也不會回頭。”聽見女婿把話說到了這個份上,岳父也着實生氣。說:“既然你把話說的這麼硬氣,那就和離吧!”王員外心平氣和的說:“實話講我還沒有這個心理準備,但是岳父既然這樣要求了,我一定照辦。”之後岳父氣轟轟的從裡面走出來,回到女兒的房間,說:“收拾東西跟我回家吧!不跟他們過了。”岳父雖然下定了決心,可他的女兒卻沒有這樣的準備。王員外是有名的富翁,他要再找一個女人一點都不困難。可夫人就有點麻煩了,如此不划算的買賣,她怎麼會做呢?夫人說:“如果我過得不好,我一定也讓他過得不好。”

王員外說:“我的這份家業是他跟我成親之後一點點積攢下來的,我願意把一半的家產移交到她的手上。”說着就把地契房契都拿了出來,夫人說:“你是不是早就想着有這麼一天了。”王員外說:“福兮禍所依,禍兮福所伏。事情既然躲不過去,就得面對它。”夫人說:“我真的想不明白,爲了苗山幽這麼一個臭男人,你居然可以拋棄自己的結髮妻子。”王員外說:“你愛怎麼想怎麼想。”事情傳到外面,聽說王員外打算放棄一半的家產。許多人都跑來恭喜岳父,也有很多人跑來提親。而這一切竟然發生在王員外的宅第。我聽說這件事情,實在是坐立不安,百爪撓心。孟氏說:“事情到了今天這個地步,是人無論如何都想象不到的,惟今之計,只有想辦法把那些錢還上,纔可以挽回他們的婚姻。”我說:“可我上哪裡去找這麼多錢呢?”孟氏說:“就是借高利貸也得想辦法把這筆錢能還上。”

我嘆口氣說:“要是這樣我們得和離。”孟氏說:“要知道我是不想這麼做的,但是不能因爲我們壞了人家的婚姻。”於是兩個人竟然和離,然後我去找放高利貸的人借錢,出人意料的是竟然順利的借到了錢。當我拿着錢來到王員外的宅第,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說:“這麼短的時間,你上哪裡找到這麼多錢?”我說:“我自有我的辦法,我希望你們不要和離,要不然我的後半生沒有辦法安心了。”王員外立刻從地上跳了起來說:“你知道你在做什麼嗎?你已經害了你的家人。這些人能這麼痛快的把錢借給你,其中必有緣故。他們可能會去找你的父母,找你的兄弟,你的姐妹,他們借出去的錢會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滾到你家破人亡。”

一聽這話我害怕了,他衝過來抓起我的手說:“趕緊找到那個給你借貸的人,把錢還回去。”我說:“不行,契約都已經簽了,又怎麼能那麼做呢?”王員外說:“我陪着你一起去。”就這樣我們一路輾轉來到了平康坊的地下錢莊,聽我說不借貸了,對方當然大怒,又看到王員外在陪着我,立刻興奮的手舞足蹈,說:“契約可不是鬧着玩兒的。”王員外說:“我是來說情的,大家低頭不見擡頭見,總要和氣方能生財。”對方說:“難道你沒有聽說過嗎?人而無信不知其可。”王員外說:“錢我們已經帶回來了,絕不會拿走。契約上說的很清楚,按照天數計算利息,現在還不到一天,我願意支付給你一天的利息,這件事到此結束。”對方說:“你在想什麼?你覺得這可能嗎?”王員外說:“我是帶着誠意來跟你商量這件事的,如果你執意不肯,我們就只好請官府主持公道了。”對方說:“你少拿官府嚇唬我,老子不怕。”

王員外說:“你們之所以願意這麼痛快的把錢帶給他,是因爲你們知道他的背景。”對方說:“那又如何?這是我們之間的事,你一個外人管得着嗎?”王員外說:“他有一個朋友不良人趙鐵錘,也就是說在他的背後有官府,你知道如今天子對你們這種人是非常厭惡的,我要是你們肯定低調做人,低調做事,絕不敢主動往官府的人跟前湊。”最終問題順利的解決了,王員外支付了一天的利息,這件事讓我羞愧不已。又聽說我與孟氏已經和離,王員外說:“寧拆十座廟,不毀一樁婚。這件事讓我如何自安呢?”我說:“是因爲我的緣故,才讓你的家支離破碎。”王員外說:“夫妻應該是志同道合之人,志不同道不合,終究不能長久。”我說:“要不這樣,我去見一見你的岳父,跟他把情況說清楚了,也許他的態度會有轉變。”王員外說:“沒必要見了他也是自討苦吃,自取其辱。”

如果這樣能夠挽回他們的婚姻,我個人的榮辱又算什麼呢?於是我去拜會了他的岳父。一聽說是苗山幽來了,他頓時怒火萬丈。一開始他不願意見我,之後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他又同意見我了。見面之後我立刻大禮參拜,我說:“我聽說他們夫妻一向關係和睦,因爲我的原因才走到今天這個地步。”岳父說:“你原來知道?”我說:“既然這件事是因我而起,我們就來好好商量一下解決問題的方法。”岳父冷笑着說:“解決這個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還錢,難道你沒有聽說過嗎?這世上最缺德的就是敗壞人家的婚姻。”我說:“如果我現在還錢,只能去借高利貸了,那樣的話,我的家人會受到牽累。”岳父說:“原來你只在乎自己的家人,不在乎別人的家人。”

就在這個時候,王員外派來的人把我拖走了。原來他就等在岳父家的門外,說:“已經做了的事,就像潑出去的水,一切都已經無可挽回了,如果你真的心裡過意不去,就麻煩你好好教導我的兒子。”不久之後,王員外派人找到了孟氏,又把她還給了我。後來里正來到了我家,不經意間說起了這件事。里正說:“或許我可以去見一見他的岳父,但是我覺得這件事情應該不能挽回了,岳父發了這麼一筆橫財,怎麼可能還回去呢?”我說:“如果你能夠替我去一趟,我將感激不盡。”里正說:“百姓的信得過,我推舉我做了里正,爲民排憂解難也是我職所當爲。”一天後他來到了岳父的家,說:“從前我只知道王員外是一個一心逐利的商人,經歷了這些事之後,我又知道王員外是一個仗義疏財的義士,他之所以接近苗山幽,一來是爲了給自己增加體面,二來是爲了自己的兒子。”

岳父說:“里正親自來說,我當然得給你幾分薄面,那個苗山幽已經來了,我給他說的很清楚,除非還錢,否則這件事沒有迴旋的餘地。”里正說:“你明知道他一時半會兒還不了這個錢,你不能爲了自己就讓人家去借高利貸。”岳父說:“既然你如此的不願意替我們家說話,那就請吧!”這一場談話就這麼結束了,里正從來沒有如此的沮喪過。這件事雖然讓王員外損失了一半的財產,卻因此讓他得到了長安讀書人羣體的集體認可。在這些人的描述當中,王員外儼然成了子貢。這使得他在生意人當中的聲望也一下子被擡高了,因爲他們認爲王員外爲生意人爭得了體面。在一次聚會之上,富商雲集,其中很多人把他視作是商界翹楚。王員外舉着酒杯說:“承蒙大家厚愛,我實在是感激不盡,之所以那麼做,是爲了自己的兒子考慮,對於我們生意人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要人與人之間互通有無。”

聽到他這麼說,衆人一臉狐疑。王員外說:“世人都說我們商人只知道逐利,這是不通人情事理的人說的片面之詞。我們商人當中也曾經出過很多了不起的人,陶朱公范蠡曾經輔佐越王稱霸,白圭既是一代巨賈,也是百家當中非常具有影響的一個人。秦國有一位相邦叫呂不韋,他留下一本著作《呂氏春秋》……”聽見王員外這麼說,在場的人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王員外繼續說:“雄漢之所以能夠富強,是因爲有人把我們的絲綢販賣到了西域甚至更遠的地方,我們中原之所以能夠見到來自西域的東西,也是因爲有人把這些東西販賣到了中原。齊國的管仲,因爲深知做生意的道理,所以能夠不費一兵一卒而讓周邊諸國俯首帖耳,又能夠稱雄一時。”

一位年長的商人說:“王員外這些話你都是從哪裡聽來的?”王員外拱手說:“苗先生博學多才,我在他的跟前受教很多。”因爲這個緣故,從那之後我成了很多商人的座上賓客。也有很多人,把他們的子弟交給我教導。我說:“在這煌煌京城當中,不知道有多少能人,諸位爲什麼如此瞧得起我呢?”其中一個人告訴我說:“在這京城當中,學富五車之人何止一二千人,只是在他們的口中很少聽到關於商人的故事,苗先生不嫌棄我們商人,我們自然也願意推崇苗先生。”我說:“這麼說我真是羞愧不已,我身上沒有任何功名,王員外對我有大恩,其實我並不是存心要替商人爭體面。”對方說:“不管你自己有沒有這個想法,實際上卻有了這樣的效果。”很短的時間內,王員外在商界的聲望我火箭一樣直上雲霄。這一天商界又舉行聚會,而我是唯一在場的一位書生。

有人請我說一說關於商人的故事,我說:“既然諸位如此瞧得起我,我就爲大家解說一二。現如今大多數人對商人的印象不是很好,其中的緣故就在於多年以來,歷代朝廷都奉行重農抑商之策。想象一下,普天之下如果耕地的人多,糧食的產出自然就大,天下就會富饒。如果當地的人越來越少,糧食的產出自然就會小,天下就會變得貧窮。然而實際上,一個人若想發家致富,最差的選擇是務農,其次是務工,再次是經商。如果天下之人都跑去經商的話,田地就會荒蕪,糧食的產量就會變小,一些地方的人就會吃不上飯,吃不上飯這些人就會揭竿而起。”這樣的話,聽到大家的耳朵裡,使他們有了一種莫名的負罪感。我說:“其實這樣的說法是不對的,土地是有限的,而人口卻可以無限的繁衍,所以過一段太平日子,有地種的人就會越來越少。正所謂僧多肉少,在這種情況之下,人與人之間的衝突就會越來越多,這也是釀成大亂的重要原因。”

多的人感覺自己的腦袋裡面像是着了火,我說:“對於朝廷來說,什麼樣的做法纔是好的做法呢?就是用最少的土地養活最多的人。如果耕種土地的人少了,每個人可以分到的土地就多了,擁有衆多的土地,他們就可以過上富足的生活。糧食的產量小了,糧食的價格就會增長,這樣種糧就會是有利可圖的事情。如果朝廷能夠擁有足夠天下9年之用的儲備,就可以無爲而治。”王員外說:“你的意思我明白,重農抑商之策是錯的。”我點點頭說:“使用管仲的方法,可以真正讓天下人過上富足的生活。”這個時候有一個人說:“我們只想着讓自己過上體面的生活,這種大事我們還是不要涉及的好,免得給自己招禍。”我說:“如果是以前,這樣的話我斷不敢說,今天之所以要把這番話說出來,就是希望上面的人能夠聽到,因爲當今皇上是少見的聖明天子。”

不久之後,皇上在一次御前會議上就提到了我的說法。長孫無忌說:“這個苗山幽沒有尺寸的功名,卻敢議論朝廷大事,臣覺得應該嚴懲此人、以警效尤。”魏徵說:“陛下,苗山幽不過是市井之人,這些人與那些商賈聚集在一起,說一些鼓舞士氣的話,臣以爲可以不用追究。”此時皇上望着房喬,對方說:“別人說的話,不管有沒有道理,先聽一聽,如果有道理就拿來借鑑,如果沒有道理就不予理會。何必一定要斤斤計較呢?不許別人議論,這是商鞅的做法。”長孫無忌說:“商鞅讓秦國富強,這有什麼不好呢?”房喬說:“商君推行的做法是治亂之策,如果在太平年間那麼做一定會讓天下大亂。這就是秦國爲什麼能夠治亂,卻不能在太平年間綿延持久的原因。”皇上聽了點點頭說:“房先生說的對。”

儘管如此,他們還是非常的害怕,從那之後再不敢請我出席這樣的活動。我也只好貓在學堂之中,好好教導這些人的子弟。又是一個月光如銀的夜晚,我坐在院子裡,望着天上的月色,心中忽然感到些許悲涼。孟氏說:“你是不是想家了?”我說:“我不是就在家裡嗎?”孟氏說:“我指的是你是不是想念自己的父母了?”我搖搖頭說:“我只是感到難過,歲月一點點沒有了,而我卻一事無成。”孟氏說:“天上那麼多的星星,可你知道又有多少顆星星隱藏在黑暗之中呢?人生如此,何必徒增煩惱,只要把眼前的每一件事都做好,其他的都交給司命去掌管。”我說:“聽天由命,似乎沒什麼不好,只是我不甘心,更難的是我這個不甘心,只是說說而已,並不曾做過什麼能夠讓人聽了就熱血沸騰的事。”孟氏說:“如今你立身於學堂之中,爲聖人傳道,這是多大的功德。”

解說岳父得了那筆財產之後,又有很多人跑來提親。在衆多來提親的人當中優中選優,終於選中了一個人帶到女兒面前,說:“孩兒覺得如何?”女兒說:“父親,讓他走吧!女兒這輩子不打算再嫁人了?”一聽這話岳父不禁大怒了,說:“你說這是什麼話,你還指望我養你一輩子嗎?”此言一出女兒更是氣憤不已,說:“我自己的錢足以讓我安然度過後半生,哪裡用得着你來養?”岳父一聽這話更是氣不打一處來,竟然擡手就往女兒的臉上甩了一記耳光,然後惡狠狠的說:“你這個忤逆的東西,你信不信我把你告到官府,讓官府的人把你打爛了。”女兒說:“你以爲我不知道你在想什麼嗎?你想霸佔我的財產。”岳父說:“如果我真的要霸佔你的財產,我就讓你一輩子不嫁人,這樣我不是可以名正言順的花這筆錢嗎?”

岳父的話前後矛盾,女兒卻一下子被堵住了嘴。岳父繼續在那裡不停的說教,他一邊說一邊心裡想,有什麼辦法可以把這筆錢變成他自己的錢呢?突然有一天,他正式告訴自己的女兒,說:“我已經把你許配給了張員外,不久前他的夫人過世了,這個張員外本是不輸給那個姓王的。”本來女兒以爲那筆錢會被當做嫁妝陪嫁過去,沒想到岳父將這筆錢留在了自己的身邊。他這麼做也自有一番道理,說:“乃翁是知禮之人,你跟你的前夫沒有過下去,敗壞了我的門風,對這件事我倒是不是很在意,可它會損了你的陰德,我這樣做是爲了給你消業,爲了讓你的後半生能夠平安的度過。”等到嫁過去之後才發現,原來招員外的前妻之所以會死,是因爲他的房中有一位非常歹毒的小妾,前期就是被這位歹毒的小妾生生的給毒死了,張員外不爲亡妻伸張正義,而是不聲不響的將這件事情隱瞞了下來。

且說孟氏的父親被革職之後,很長一段時間都在邊關做苦役。後來皇上問起了他的近況,感慨一番之後說:“讓他回來吧!”一路上欣喜若狂,幾乎是飛回了長安。此人曾經在權萬紀的手下當差,之所以會被連累,是因爲每次他替權萬紀去辦事的時候,總是衝到最前面。經歷了這樣一次跌宕之後,他變得更加會算計了。他的家人也相繼跟着被赦免,不久之後又聽說女兒已經嫁給了一個叫苗山幽的人。一聽名字就知道此人絕不是出自於哪個大戶人家。於是他做主,讓女兒與苗山幽和離,另外再選擇合適的人家。爲了能夠東山再起,他專程去拜訪國舅長孫無忌。長孫無忌知道這個人是有些能耐的,就破例見了他,見面的時候此人表現的非常恭敬,竟然行跪拜之禮,嘴裡說:“卑職給大人請安了。”長孫無忌大吃一驚,立刻站了起來。

102爲守社稷分封皇親 宗室立功平息夷亂第十八回李世民諫言遷都事觀音婢淚語釋上疑351段志充請上禪大位苗山幽聽琴解心聲221苗山幽遊蕩至廟門老法師失言惹災禍343岑文本軍中染暴疾李世勣進兵拔蓋牟第36回顯德殿良臣論吉凶保育房比丘說善惡第48回盡禮數順理而正心修人事遵道而貴己132魏夫子依禮規天子 溫令公舉酒解君憂246狂宮人侍寵忘遠近賢魏王無力挽敗局113慈父知禮爲女消業 罪官起復算計功名129欽天監爲君解日食 李子和率兵平南獠245見涼薄無分俗與道閱風華膜拜花中王128賀新春羣臣請封禪 樂平康女王開學堂114政事堂廷臣議孝道 飛鳥城賓主爭禮儀268劉德威一言平斷獄川之代即位潘森南277高士廉率爲氏族志貞觀帝西遊砥柱山第68回苗山幽自詡登徒子顏師古寫就王會圖第52迴天子修身垂範天下全民皆兵以護蒼生145李淳風製作渾天儀 苗山幽智救童女王328尉遲敬德表乞骸骨慕容幽蘭跪拜焚香347皇嗣李治聽政東宮刑部尚書死於西市221苗山幽遊蕩至廟門老法師失言惹災禍第73回伊蘇尼失頡利失蹄京兆風華房杜染疾106梓莯書院事多妖嬈 官家職房辱己求生第十八回李世民諫言遷都事觀音婢淚語釋上疑295傅令公銳意破正門西胡虜南北分兩門第93回袁天罡曉言人間事苗山風入幕賓王宅302陳倉縣尉杖殺魯寧櫟陽縣丞請止遊獵128賀新春羣臣請封禪 樂平康女王開學堂135張公瑾一病死襄州 大可汗舉國請內附229無常橫死小龜壽盡大道流行心何能依第36回顯德殿良臣論吉凶保育房比丘說善惡353薛萬徹奉命擊高麗苗山風隨駕遊新宮361唐皇上駕臨玉華宮賢皇嗣修成慈恩寺第77回苗山幽拜謁樓觀臺蕭玉蓉夜遊平康坊第97回鞠文泰遊歷東西市李世民獻俘大安宮171吃湯餅士民皆歡喜 備年關君臣相語難104棄急計決議緩吞併 止逐兔華夷共明王112衆奴兒爲主報冤仇 老泰山上門見賢婿123一時說事書生感傷 孤僧圓寂俗人尋骨第59回落魄馬周進入長安失意頡利深夜遇襲217契苾何力顧全大局臨洮縣主下嫁將軍第27回中山王承襲嗣君位苗山幽恨做異食狂266敕二子都督安與秦奉聖旨修剪舊律令338岑文本獲封中書令郭孝恪俘虜焉蓍王197初冬時節溫酒賞雪夜幕之下斯人雅言203節日御膳羊肉湯餅除夕之夜預言不祥303李元景再謀封禪事祿東贊奉命請婚期317岑文本蒙賜知機務張玄素遇害幾喪身126利州都督請求封禪 孫氏珍妮管教英雄145李淳風製作渾天儀 苗山幽智救童女王133長樂公主近嫁長孫 御史馬周直言戒上298黨仁弘羅竇擊反獠流鬼國遣使朝天子258閉門不納勅使待明依山建陵後世之規245見涼薄無分俗與道閱風華膜拜花中王134慕容伏允聯絡高昌 南泉上人慾破迷障第22回尉遲恭諫言行特赦李世民寬宏得良臣195深宮裡帝后起爭執在御前羣臣論大禮108魏夫子乞旨清污穢 房相公下問解民情第92回在曲阜酒肆逢故友到洛陽茶社聽奇聞315十二月鸞駕會京師初八日宰相問小事254長公主逞怒囚居士不良帥冒險救山翁第21回觀音婢豪言激將士魏夫子自嘆命難違235高士廉後飲屠蘇酒孫思邈熬製雪香丸224何刀兒服役陽關外苗山幽再入吐谷渾355苗山幽朝見葉子柒惠恩善挑戰陸一蟬第四回新婚夫婦琴瑟和鳴 天命所致潛龍出水146苗山幽融入奴人羣 張士貴掃平奴人亂102爲守社稷分封皇親 宗室立功平息夷亂158開宗派終是一場空 結因緣禍福由天算306民犯十惡累及刺史贊普蒙恩公主稱心322真朱可汗尚唐公主契苾何力返回長安172彌勒院推舉新住持 甘露殿上書諫天子237魏夫子不幸患眼疾張大夫奉命知相州355苗山幽朝見葉子柒惠恩善挑戰陸一蟬186傳佛法因故減苦役 習道經意外開岔支第73回伊蘇尼失頡利失蹄京兆風華房杜染疾第82回在朝堂蹉跎如火煎立宮門度日似風起111龍波失禮刑場滴血 賢妻助夫度過心劫159尼古拉演說海外事 釋法隱暗害龜茲僧327褚遂良請緩封皇子侯君集怨憤生異心102爲守社稷分封皇親 宗室立功平息夷亂第27回中山王承襲嗣君位苗山幽恨做異食狂194馮徳遐徒步穿沙漠苗山幽失意唱離歌117上諭連三禁止亂鳴 極數九五盛而必改188生死局使節又往矣 悲喜事可汗顯威風182李淳風驚聞壞消息 孫思邈營救老相識365服仙藥導致泰山崩定年號話說貞觀盡第33回弘文館學士治經典社稷壇天子祈豐年125李世南開土十六州 苗山幽神交二三友217契苾何力顧全大局臨洮縣主下嫁將軍319魏夫子病受宅新堂褚遂良上疏助皇嗣288鞠文泰陰謀舉大事白肥兒面君陳實情第46回蕭陳二公冰釋南山貞觀之光照耀大漠第94回苗懷仁蒙主賜祭肉房玄齡卜卦問前程189段志玄領兵出西域 天柱王奇計襲涼州第47回明彰己德調和陰陽暗記恩仇蕩除塵垢295傅令公銳意破正門西胡虜南北分兩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