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9章 經略相公

此時,廣州通往中原,已經打通了四條商路。

最新開通的大瘐嶺路也叫梅關路,這條路最新,卻也最便捷。

第二條路線,則從湖南郴州越騎田嶺,沿北江支流武水經樂昌到韶關,再順新疏通的北江航道南下抵廣州。這條路線,也是這次新拓寬加修的,與大瘐路同時開工,同時完工。

第三條路,由湘江支流瀟水上溯至九嶷山,出陽山關後,沿北江支流連江經連縣、陽山到英德,再順水下至廣州,這條路也是新拓修的,稱爲連郴路。

第四條路,則是傳統的湘桂走廊,當年秦始皇南征時打通的。

從湘江南下翻過越城嶺,經靈渠入灕江抵梧州,再轉入西江至廣州的桂州路。

原本廣州通中原的陸路,僅湘桂走廊,道路遙遠,特別是灕江靈渠一段,更是經常擁堵,使的商貨不暢。

秦琅打通了大瘐梅關路,又拓修了兩條連接湖南的新道,一時間,獨木橋變成了四路通暢。

往來過嶺的商貨再也不用擔心擁堵了,西江、北江,以及嶺北的湘江、贛江,這四大水道,便形成了黃金水道。

再加上海上航線,現在廣州是五脈俱通。

廣州港的工商更加繁榮,甚至還帶動了湘江贛江、西江北江沿途地方,南下的礦石、鐵料、絲綢、瓷器,北上的糧食、白糖、鐵器等,日夜不斷。

以往五嶺一帶,羣山連綿不絕,交通不便,窮鄉僻壤,盡是些山蠻南夷,現如今一個個也沾光開始發展起來,也不再相互劫掠,搶奪孩子人口販賣了,各個都或開礦或跑運輸或開店,腰包也鼓起來了。

當然,這也與沿線新設的四條驛站線有關,秦琅可是沿着這四條商道驛線,駐紮了四路嶺南鎮戍兵,修築要塞、碉堡,並移民屯墾,大量的新移民涌入山區,開礦、墾田,屯兵屯田。

山蠻們想再跟以前一樣動不動兼職山賊,也難了。

商人們現在經過這幾條路線,有時都可以直接夜宿在路邊,再不用擔心劫匪,廣州府的靜海軍,桂州府的靜江軍,那都是巡邏不斷,敢有爲匪搶劫者,下手可是非常狠的。

總的來說,在長孫復這些很早就已經南下的中原商人們看來,嶺南的經商環境越來越好,商路也越來越通暢了,現在每年都有無數的中原商人、豪強跟着南下,但對早就南下的他們來說,最好的肉已經被他們划進了碗裡,並不用擔心。

甚至中原來的人越多,這邊越興盛,說個簡單的例子,他們這些人不僅佔據了最好的買賣,那些新來的就算要做點其它的,想喝口湯,也得先拜過他們的碼頭,甚至得讓他們抽一頭。

當然,這一切,其實都跟衛公坐鎮嶺南,對工商的大力扶持有關,大環境好,所以大家都活的滋潤。

現在衛公要回長安了,大家心裡總有些不安。

“你們說衛公這次回京後,還會回來嗎?”

“肯定還會回來的,短則三兩月,長則最多半年,按慣例,先帝會在秋後安葬獻陵,衛公應當會在事情結束後返回嶺南。”長孫復摩挲着義興紫砂小茶壺,“嶺南這幾年日新月異,翻天覆地的大變化,一天比一天好,但是如今在一些偏遠的地方,俚僚蠻依然經常做亂,甚至如馮冼陳寧楊高等豪強,也一直有些蠢蠢欲動,沒有衛公,只怕其它人來也鎮不住,你們忘記了黨仁弘和周紹範兩位刺史怎麼沒的?”

嶺南如今表現上還算平穩,與秦琅的強力手腕分不開,這位帶着千軍萬馬,無數戰艦來的秦相公,前後可是開刀殺了不少人,什麼光明教、鷹巢,什麼走私海商,什麼叛亂俚僚,溪垌蠻,更別說平句町之亂,更是殺的人頭滾滾,左右溪和儂河據說都被血染紅,被屍體堵塞。

而另一方面,這位衛公也並不只是一味的屠殺威懾,他比黨仁弘等強的地方,就在於他一手拿刀砍人,一手卻提着錢袋子,興工商,開海貿,拉着嶺南的這些俚帥蠻王各地豪強大戶以及海商們合作。

開礦山冶煉,種甘蔗製糖,種棉花織布,造海船貿易,工商貿易大興的同時,給這些地方的舊勢力也留足了好處,同時引入中原的這些勳戚新貴、舊閥豪門南下,重新分配利潤,更重要的是,他不是在原來的那個盆子裡搶嶺南人的食,而是把餅做的更大,分的人雖然多了,可每個人能分到的其實比以前多的多。

正是在這種有力的手腕下,馮寧陳等俚帥,還有談殿等蠻王,雖然一直有些蠢動,可一直沒動起來,就在於他們本身內部也都無法達成一致,在這些利益面前,想要掀桌子實在需要太大的勇氣。

秦琅的強就在於他能硬能軟。

而且他是皇帝寵臣,在皇帝那裡有着無比的信任,想用其它的法子把他調走都能,更別說如對付黨弘仁一樣下套玩陰的,而直接狗急跳牆如對周紹範一樣下死手,更不可行。

在廣州盤踞多年的光明教,還有着鷹巢這麼強力的刺客盟,結果都還是在秦琅手下灰飛煙滅。

而秦琅一面大興工商同時,又在嶺南迅速的組建起了鎮戍體系,大唐朝廷在嶺南的實力一天比一天強,南海上航行巡邏的水師艦隊,更是讓嶺南的這些俚帥蠻王們,越來越生不起反抗之心了。

過去中原商人南下,還得給馮寧等各家孝敬,得接受他們的盤剝分成,但是現在,反過來了。

馮寧等地頭蛇,如今也得爭相討好他們這些過江龍,因爲他們掌握着更多的資源。

這一切,都要歸功於秦琅。

“桂州西邊的都泥江(紅水河),潭水(柳江)一帶的僚蠻還在鬧嗎?”

“鬧呢,之前那邊大小數十羈縻蠻州,上次被衛公一刀砍下去,全合併入柳宜融三州,皆提升爲朝廷直管的正州,衛公也不讓蠻子們當什麼刺史縣令了,直接從廣州府選派了官吏去任刺史、縣令、參軍等,在那邊直接改土歸流,修驛站築軍堡設屯莊,蠻子們不樂意了,鬧的正歡呢。”杜家的管事道。

長孫復冷笑幾聲。

“鬧吧,鼠目寸光的蠢貨,廣府到現在還沒對那邊動手,只是爲了引蛇出洞,好一網打盡而已,還真以爲自己那點實力,能跟大唐叫板?他們連挑戰衛公的能力都沒半分,不知死活。”

商人們都笑了起來。

沒有人相信秦琅收拾不了那邊的蠻子,想句町蠻入侵,最後拉反了大部份左右溪蠻,結果呢?

所以大家都在等着看好戲,甚至不少精明的傢伙,都在提前準備,就等廣府精銳唐軍殺過去後,他們就要跟着後面過去撿便宜。

每次大戰之後,商人們都如同過大年一般興奮。

無數的蠻族俘虜,那些山裡的牲畜牛羊,甚至是各種藥材皮毛,還有那些寶貝一樣的礦山,卻不爲蠻子們所知道利用開發,只要唐軍擊敗蠻子們,他們就能立即跟廣府談開發,辦許可執照,交承包稅費開工。

而且仗一開打,按秦琅向來習慣,軍隊後勤的糧草運輸等,也都是要交給商人們來辦的,從採購糧草,軍服、藥品等,再到運輸上前線,這裡面都是有很大利潤的。

畢竟戰爭嘛,向來就不是一般的商業買賣可比的。

而除了這些,官軍有時還會在佔領區建城池、修道路,築兵堡等,這些也需要大量的材料,甚至是工程建設,他們也都是能摻一腳,並賺一筆的。

只要戰爭一響,那就是黃金萬兩。

商人們個個盼着打仗,早點打,打大點。

“衛公這一走,只怕那些蠻子又能再跳騰幾個月了。”

仗明顯暫時打不了,廣府那邊沒半點動靜,大家囤積的物資商化,還有提前調度準備的人手,一時都派不上用場。

正聊着。

一名會館僕人敲門進來,遞上來一封經略府的公文。

長孫復打開看過,交給衆人傳閱。

“秦經略相公的公文,讓廣州各商會準備船隻車馬,調度糧食北上中原。”

“這是何意?”

“沒聽說中原缺糧啊?”

貞觀三年以後,經歷了幾年的早霜寒災糧荒後,是連續好幾年的好年頭,多數地方都是豐收。

又沒有什麼大的戰事,各地糧食儲備不少,尤其是轉運司各地的常平糧倉裡,更是糧食滿滿,大唐九大轉運倉裡,都是數百萬上千萬石的存糧。

“今年閏四月,先前兩次發生日月合朔,日食天象,據說已經有人推測今年可能會有大災發生,都水監也奏稱今年黃淮長江流域,可能發生數十年一遇的大洪水,衛公這估計也是未雨綢繆吧。”

“那今年嶺南不會有什麼洪災吧?”有人問。

“嶺南不會,雖然這冬春冷了點,但隔着五嶺,與中原關聯不大,再說了,嶺南什麼時候缺過糧?”

嶺南雖沒有中原那樣的大平原,可是廣州、交州兩個河口沖積平原面積不小,最重要的是這邊的氣候普遍能夠使作物一年兩熟,交州那邊甚至能三熟。更別說嶺南總體人口終究還是遠不及中原的,故每年的糧食產量,都有很大的富餘。

過去運輸不便,嶺南雖有糧,可運往中原不易,成本也高。

如今五路直通中原,無疑糧食運輸起來也方便的多。

中原也許並不缺糧,但衛公還朝,帶着大量嶺南糧食北上,這無疑也是衛公鎮嶺南的政績之一。

畢竟中原地廣人多,經常發生災荒,就算是開皇盛世之時,隋文帝都幾度帶着長安的官吏軍民逃荒到洛陽就食,眼下朝廷不缺糧,並不代表永遠不缺。

嶺南糧食如果能夠源源不斷的北上,那麼朝廷就新增了一個糧倉,這裡面的意義十分重大,自然也是奇功一件。

第823章 人魚第1209章 秦俊第314章 總有刁民想害朕第436章 金鵝第102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519章 得之桑隅,失之東隅第944章 魏黨吳黨第1166章 遠征崑崙第1027章 摘金掛印第928章 徵召還朝第625章 論功行賞第637章 板子第1385章 狄仁傑第533章 火燒羌河絕退路第623章 僕射第124章 太上皇第635章 逼宮第329章 京兆少尹第1044章 去勢第1453章 秦琅的預言第763章 借兵攻城第161章 試玉要燒三日滿第96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449章 大丈夫當如是第1195章 聖人之憂第658章 人傻錢多第589章 壯士斷腕第178章 你辭職吧第1038章君臣秘議第127章 大封賞賜,功列第一第152章 大唐神器第1315章 拓南公第642章 始作俑者第194章 顫抖吧,蝗蟲第727章 黨羽第1226章 笑裡藏刀第1166章 遠征崑崙第65章 包庇第308章 騎虎難下第1070章 壯士飢餐胡虜肉第1205章 秦琅第978章 西行第45章 新鮮出爐上柱國第1101章 一人勝過十萬兵第888章 不服第1279章 新皇李胤第250章 外甥女婿第778章 又下一寨第520章 奇恥大辱第1075章 冷落第865章 十抽一第5章 拜見大王第735章 衛國奴第32章 共赴黃泉第602章 死地第141章 沙陀朱邪第75章 一筆舊賬第226章 血豆腐第62章 白鹿第326章 麻煩來了第746章 阿舅第1234章 封禪北極第687章 不登大雅之堂第443章 鎮南關第1211章 不講武德第1135章 來將可敢留姓名第936章 龍兄虎弟第234章 點鹽成金第792章 冊封越王第1128章 夜借東風焚遼城第1308章 女皇和昏君第1123章 納頭便拜第966章 拔亂反正第538章 波濤如怒峰巒聚第53章 魏徵認證:昏君第1178章 夫唱婦隨第558章 截殺第943章 豪門大戶第668章 李淳風第196章 聖意第204章 李存義第782章 二十四功臣第1265章 武才人第743章 老少狐狸的交易第623章 僕射第900章 警鐘長鳴第985章 鎮南平第573章 嘲諷第1380章 西征第1253章 再徵遼東第1204章 今日始稱孤道寡第1352章 削奪王爵第1365章 聖躬安好第1079章 邊功第167章 上皇難護舊日臣第1139章 天子歸來第611章 槊挑伏允第249章 霹靂炮與火器監第1132章 秦琅六字降白巖第1037章 臣請封皇太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