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一章 東羅馬帝國的落日

十月三日,宜嫁娶、祭祀、沐浴、裁衣、出行、入宅、除服,忌造物、開市、動土。

埃萊娜公主在會同館等待着車駕,將她送入泰安宮內。

按照大明的禮儀,皇帝不會前來親自迎娶,只是派遣了禮部侍郎持節,將人接入泰安宮內。

禮部尚書那是皇后纔會有的待遇。

埃萊娜蓋上了紅蓋頭,憤憤不平的說道:“如果在最羅馬最榮耀的時候,如此草率的婚禮,想要迎娶羅馬的公主,根本就是在做夢。”

“就是這樣,我們也換不到大明皇帝,任何一句承諾。”

尼古勞茲面露慈愛的說道:“羅馬的精靈,佐伊公主,今天是你最神聖的時刻,停下你的抱怨,這是徒勞的做法。”

“眼下羅馬已經衰亡,我們是在尋求羅馬的生存之道,你的命運如此,你的妹妹的命運亦是如此。”

尼古勞茲還沒收到羅馬的君堡陷落的消息,對於他而言,沒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大明的遠征軍會把消息,送入大明的京師來。

“好吧,我不應該心生抱怨。”埃萊娜停下了自己的抱怨,嫁給大明的皇帝,還不是正室,她自然內心有着強烈的落差。

可是熟悉了大明的文化之後,埃萊娜甚至有點慶幸,幸好羅馬過去足夠的強大,大明沒有把她當做是蠻夷對待。

譬如那個日野富子滯留在京師,卻是連皇帝都不曾見到過。

埃萊娜並不知道,是日野富子那個妝容,讓皇帝對日野富子有太多的偏見了。

“可是,爲何奧斯曼的那羣女人,也要入宮?”埃萊娜早就接受了羅馬衰敗的現實,也接受了草率的婚禮。

讓她滿肚子怨氣的不是她自己,奧斯曼也送來七十二名少女,皇帝居然准許她們進入了澄清坊。

正如利特斯·德曼,也就是名叫康成志的奧斯曼使者所言,羅馬能給大明的,奧斯曼同樣可以給,而且可以給的更多。

無論是智慧還是技術,大明只要承認了奧斯曼是羅馬在泰西的繼承者,無論大明皇帝要什麼,奧斯曼帝國都可以給。

征服者法提赫並不是一個蠢貨,相反作爲二次登基爲王的法提赫,是一個陰險、殘暴、行事小心的人。

在很多的特點上,幾乎就是大明皇帝另外一個自己。

法提赫對大明的態度,並不是可有可無,因爲大明遠征軍就在他腚上,虎視眈眈。

雖然瓦剌人和大明不死不休,但是瓦剌人用的是大明恭順王的稱號,在西域行事。

尼古勞茲滿是笑意的說道:“好了精靈公主,那七十二個少女,也只是住在澄清坊,並未住在泰安宮裡,雖然看起來很近,泰安宮的城牆,就如同金角灣的鐵鏈一樣,是皇帝的屏障。”

“正如你的叔叔不會讓奧斯曼人的船舶進入金角灣,大明的皇帝也不會讓這些少女入泰安宮,你放心好了。”

埃萊娜是對奧斯曼送來的七十二位少女不滿,是對自己入宮後的生活而擔憂,更是對羅馬的擔憂,雖然尼古勞茲希望她自私一些,活出自己來,可她畢竟是亡國公主。

大明皇帝什麼意思?

這邊和羅馬公主聯姻,那邊接受羅馬敵人的禮物!

尼古勞茲自然知道埃萊娜的心結所在,滿不在乎的說道:“你學過一個詞語嗎?叫天上天下,唯吾獨尊。”

“大明的皇帝和羅馬的皇帝位都有其神聖性,和羅馬一樣,大明的天上天下,唯吾獨尊的態度,是靠強大的武力,打到沒有任何人膽敢稱帝爲止。”

“天底下有且只有一個皇帝,甚至連造反的人,都只敢打出清君側的口號來。”

“這是大明政治的基本底色和最基本的邏輯,而法提赫要做征服者,要取羅馬人的皇冠,他要做皇帝,這是跟大明有着根本性衝突。”

“陛下和法提赫即便是今日結拜爲異父異母親兄弟,明日也要兵戎相見。”

大明的帝制可比羅馬的帝制要更加集權。

大明的內外上下,是不可能允許另外一個皇帝,出現在他們的視角之內,這是根本的矛盾,這是行政體制的矛盾。

大明發動了長達八十餘年的戰爭,爭奪天命。

大明的天命論,是國家構架之中的重要一環,也是當今大明的天下,做事的底層邏輯之一。

埃萊娜沉默了許久,纔開口說道:“但願如同總督所說。”

尼古勞茲自然知道埃萊娜心裡還有氣,雖然尼古勞茲已經勸說過很多次,讓公主活成佐伊,活成自己。

埃萊娜從未忘記自己的國度。

尼古勞茲頗爲認真的說道:“佐伊,你還年輕,不要鬧脾氣。你要記住,你只是亡國公主,能入泰安宮,已經是極大的幸運了。”

“這是因爲大明需要羅馬的文牘,來爲他們的大思辨做註解,所以纔會對我們禮遇有加,所以不要抱怨了好嗎?”

“於事無補,於人無益。”

“大明和奧斯曼的接觸,對我們並沒有害處,還會有好處。”

埃萊娜滿是疑惑的問道:“爲什麼?”

尼古勞茲左右看了看,低聲說道:“因爲越和奧斯曼人接觸,越知道他們的狼子野心。”

“法提赫絕對不是一個蠢貨,相反他精明、聰慧、有勇有謀,他爲何派出了所謂的大唐安西大都護府的果毅都尉康進德的子孫,康成志來到大明?”

埃萊娜對那個康成志沒什麼好感,她想了想說道:“是因爲康成志懂漢話,或者說和中國有些關係,所以法提赫纔派他來嗎?”

尼古勞茲站起身來,大聲的說道:“不不不!”

“因爲康成志是真正的突厥人,而法提赫他不是突厥人,法提赫是故意製造一種奧斯曼是突厥人,是來自於阿弗拉希阿卜的假象!”

“這是法提赫的野心,也是奧斯曼人的野心。”

“法提赫要的不僅僅是羅馬,他還想建立一個突厥之國!”

“這對大明形成了最直接的威脅,因爲眼下的撒馬爾罕和天山山路,都有不同程度的突厥化!”

“只要大明和奧斯曼人接觸下去,就會發現,奧斯曼人根本不是突厥人,前段時間,禮部尚書胡濙跟我聊的時候,就詳細問過了奧斯曼人的來歷。”

“佐伊,你覺得大明的百姓、羣臣,皇帝,會允許失地嗎?”

“尤其是大明的陛下,親手殺掉了他的兄長稽戾王,坐穩了王位!”

尼古勞茲說的聲音很大,就是故意說給隔牆有耳聽的。

大明和奧斯曼的接觸,無論如何,都會進入一個死結之中。

法提赫想要做萬王之王,以亞歷山大爲榜樣,可是這個稱號,在大明手中。

法提赫要做萬王之王,就會陷入當初帖木兒的困局,如果是要做萬王之王,就必須進攻大明,奪得這個稱號。

埃萊娜終於鬆了口氣說道:“總督,我聽明白了。”

埃萊娜爲自己的前途爲自己的國家憂心,無可厚非,尼古勞茲的解釋,讓埃萊娜心中的疑慮盡消。

尼古勞茲的肩膀上搭着那個繡着“✞”半尺寬的絲綢,他十分莊嚴的說道:“因爲第一個男人和第一個女人,在地上行走,所以有了繁衍。”

“因此婚姻不應輕率和盲目,婚姻應該在最虔誠和清醒時進行。”

“如果有人能夠提出充分的反對這場婚禮的正當理由,現在請他們站出來說話,或者永遠保持沉默。”

這是羅馬禮之中的一個環節,如果來賓之中有人反對這場婚禮,就需要正當理由,通常情況下,反對婚禮,會觸發決鬥的劇情。

而此時並沒有人會提出反對的意見,因爲壓根沒有參加婚禮的泰西人。

“祝福你,我的孩子。”尼古勞茲在頭頂、胸前、兩肩點了一下,爲埃萊娜祝福。

埃萊娜離開了會同館,向着泰安宮而去。

泰安宮內外一切如常,貼着喜字和對聯,埃萊娜下了喜轎,低頭看着腳下高高的門檻駐足。

她停下了腳步看向了西方,她這一入宮門,就是錦衣玉食,生活不愁,可是她的父親、她的叔叔呢?

她的羅馬呢?

她只能這樣遠遠的看上一眼。

而此時的君士坦丁堡,陷入了內外交困的局面。

君士坦丁十一世,身穿紫袍,在馬格瑙拉宮內,焦急的走來來去。

馬格瑙拉宮,是羅馬的元老院所在,而此時的元老院內,並沒有元老。

在法提赫帶領七萬正軍,超過十萬的脅從軍打算攻打君堡的時候,這些紫袍皇帝寄予了厚望的元老們,乘坐威尼斯商人的船,趁夜色離開了君堡。

所以,威尼斯總督,必須被吊死。

馬格瑙拉宮雖外表粗糲斑駁,但是破敗之下是往日羅馬帝國的恢弘大氣,夕陽的輝光將宮殿鍍上了一層金黃色,羅馬柱拉長了影子。

宮牆上的巨大裂痕,滿是修補的痕跡,像它的國度羅馬一樣窘迫。

紫袍皇帝君士坦丁,派出了許多的使者,到了泰西諸國請求援助,甚至去求助了教廷。

他得到了可有可無的幾句承諾。

所有的泰西國家君主,除了表示同情和開具出兵掇助的空頭支票,並沒有任何實際的行動。

泰西諸國許諾了除了支持以外的一切支持。

而另一方面,他請求自己的哥哥,也就是埃萊娜的父親,支援君堡的戰爭。

可此時的莫里亞地區同樣在苦戰和內訌,根本無法提供任何的兵力。

君堡陷入了內外交困的局面,根本沒有援兵可言。

而外交上的斡旋,沒有帶來任何的助力,大明遠征軍,停止在了撒馬爾罕。

這對君士坦丁來說,是最差的消息了。

泰西諸國、神羅、教廷,甚至莫里亞地區不提供支持,在君士坦丁的預料之中。

君堡,號稱永不陷落的城堡,可上一次君堡被攻破,就是泰西的蠻族們乾的。

第四次十字軍東征的時候,教廷許諾的好處全都落空,憤怒的十字軍在威尼斯商人的蠱惑下,攻佔了君堡,瓜分了東羅馬帝國,尼西亞的蠻族竊據了君堡。

雖然五十年後,東羅馬帝國光復,可是君堡已經面目全非。

紫袍的君士坦丁寄希望於外交斡旋,試圖說服大明遠征軍,能夠在奧斯曼的腚上開個眼,可是大明遠征軍似乎無意參與此事。

在繼位之前,君士坦丁發動了羅馬的最後遠征,希望打通莫里亞地區到君堡的關鍵位置,結果奧斯曼蘇丹在瓦爾納之戰中,大獲全勝。

這最後的遠征,不了了之。

自登基以來,君士坦丁一直按照明君的標準要求自己,他儘可能的照顧君堡地區所有臣民的感受,甚至沒有吊死過任何一個威尼斯商人。

帝國在衰亡,無情的現實,讓紫袍皇帝感受到了在懸崖上行走的心驚膽戰。

終於,年輕的法提赫繼位奧斯曼蘇丹之後,爲了鞏固自己的權威,提兵十七萬攻打永不陷落的君堡。

帝國的落日,似乎即將迎來終局。

一個沉重的腳步聲外面傳來,一個壯漢走了進來。

他有着鮮明的羅馬人的特徵,深陷的眼眶、高聳的鼻樑,黑色的頭髮和眼睛,高大俊朗。

他是熱那亞貴族,喬萬尼·朱斯蒂尼亞·隆哥。

朱斯蒂自費組織了八百的披甲軍士,帶着三千餘人的支援,來到了君堡之內。

是現在君士坦丁唯一可以依仗的人了。

朱斯蒂,是泰西諸國有名的城池攻防的大師,他擅長守城,而且他的本部八百人披甲精銳,除了人人披甲之外,還有三百餘臺投石機。

這讓君士坦丁十一世,頗爲驚喜。

君士坦丁看到了來人,走上前去,露出了慘淡的笑容說道:“我親愛的朋友,我還以爲你也要離開我。”

“你知道,我不會逃跑的,膽怯是恥辱,那些逃跑的元老們,應該將他們審判,送到監獄去!”朱斯蒂搖頭說道。

他是一個貴族他有自己的堅持,那些逃跑的元老院元老,辱沒了他們的身份。

君士坦丁無奈搖頭說道:“我並不責怪他們。”

“畢竟君堡之內,我們只有不到一萬人的守軍,到現在依舊是有很多逃兵,那些該吊死的威尼斯人,居然做起了買賣,把人帶出了君堡!”

朱斯蒂信心十足的說道:“我們有狄奧多西城牆,奧斯曼人是不可能攻破君堡的。”

“我剛從割喉堡回來,金角灣的鐵鏈,依舊阻攔着奧斯曼的戰船進入金角灣,只要守住了金角灣,君堡不會被正面攻破。”

“我的君主,只要法提赫撤退了,那些離開了子民,會再次回到君堡來,那些罪惡的元老,會得到審判,就如同三十餘次軍堡的攻防之戰一樣。”

“並沒有什麼不同。”

狄奧多西城牆,由護城河和三層的城牆構成,除了威尼斯人和十字軍這羣“自己人”攻破過君堡,從沒有人能夠跨過那道四十餘里的嘆息之牆。

“希望和你說的一樣。”君士坦丁頗爲頹然的說道:“今天君堡的局面,都是我的錯。”

“不!今日的局面不是你的錯,聽我說,你乾的不錯!”朱斯蒂立刻高聲否定了君士坦丁的頹然。

在朱斯蒂眼中,君士坦丁做的真的沒什麼大錯,他已經想盡了一切的辦法,來阻止羅馬的滅亡。

可是,城外是超過了二十萬的奧斯曼人。

第四十章 景泰爐第710章 官選官到世襲的橋樑第672章 文人曲筆,是非黑白顛倒說第919章 拳頭夠硬,才能立規矩第726章 天下第三強軍第675章 在一聲聲號子聲中,寶船下水第五百七十一章 紅顏薄命,公子無情第五百三十五章 你在此溫酒,待我去去就回第四十一章 實踐才能出真理第三百章 夫尊於朝,妻榮於室第五百九十二章 腰纏萬貫進此地,身無分文雁拔毛第六十五章 銃發太上皇者,郕王也!第一百四十章 英名無損,功業無瑕第975章 迷失方向和心靈迷航第五十八章 衆人拾柴火焰高第二百二十八章醫者刳腹 岐聖門庭第五百六十七章 天下最偉岸的大丈夫第七十四章 亡國之君的模樣,越來越清晰第五百二十八章 水廣則魚大,君明則臣忠第一百八十五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第二百八十四章 敢殺我的馬?第四百零八章 喜事喪辦第694章 恨似高山仇似海第二百二十八章醫者刳腹 岐聖門庭第九十七章 天無二日,民無二主第792章 夾帶越厚,問題越大第676章 火力仍然不足第788章 機器一轉,人心不古第四百一十二章 萬里追魂索命第十三章 拿去!第一百七十九章 送稽王歸京第一百六十章 勳戚一體,勳戚互援第二十六章 逼朕殺人第四百一十四章 公車詣闕,上書鳴冤第688章 康國公第785章 大道至簡 光明正大第三十一章 兵權旁落之始第一百九十九章 利益分配原則第五百七十四章 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後第二百六十七章 前方劍戟 身後毒蛇第964章 純粹數學和自然機械論第一百零七章 天下爲公(均訂加更)第832章 和林,國家興王地第二百六十二章 勝利必將屬於我們!第749章 只要價格合適,絞死自己的絞繩也可第932章 二十萬裡水路疏浚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的地理大發現,自漂流鴨始第三百零九章 胡尚書做事,朕很放心第五百一十九章 耳提面命 言傳身教第843章 送解刳院,天公地道第二百一十一章 有隙則明示之第五百一十章 在流乾最後一滴倭國武士的血之前,決不投降!第五百一十七章 面刺寡人之過者第六百一十七章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第750章 土地是什麼?土地就是根兒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陽再次升起第一百四十八章 三十年不決口?第653章 只是爲了身心愉悅!第三百零三章 再賞一塊奇功牌第二百三十九章 陛下,有人造反了!第724章 用愛消滅仇恨第871章 先上一道開胃菜第三十六章 也先所求,無所不應第一百五十四章 兵推棋盤第四百四十二章 大明皇家學會第一百四十五章 日月山河倒懸,大明江山破碎第661章 《論權臣的自我修養》第740章 寓言兩則,羊與牧羊人第896章 沒有贏家,都是輸家第862章 隻手遮天賀總憲要做惡人第八十二章 十七歲,十七歲啊第三百零五章 十萬成丁十萬兵,一寸山河一寸血第五百零二章 出去躲一躲!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僅要殺,還要有理有據第二百九十二章 京中有善口技者第五十三章 朕,朕,朕,狗腳朕!第657章 到底是誰把魚給驚了?第960章 孤要上頭條!第一百一十五章 磔!第四百一十四章 公車詣闕,上書鳴冤第一百三十九章 百姓最是狡猾奸詐(打賞加更)第三百九十四章 天朝棄民是不是大明臣民?第五百三十九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四百二十七章 關於開會的若干小技巧第八章 有內鬼!第901章 既然大明要這頭顱,那便拿去第六十八章 士農工商,高低貴賤第850章 撫卹變嫁妝,孃親嫁了人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切,不過是陛下的意志罷了第五百一十二章 臣于謙,大明養鴿人第六百三十四章 衣冠楚楚 豺狼虎豹第一百七十七章 先上船再補票第二百五十五章 登島作戰第一百九十五章 大明銀幣供不應求第一百四十七章 京師講武堂,開堂了!第六百四十二章 八十錠紡車第四百四十一章 一個悲痛的消息和一份謝禮第二百九十三章 戲子無情耍翰林,入戲貪嗔恨尋覓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閱第一百九十三章 今日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