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 大明,向來重信守諾!

于謙說最能打的都是有常產者。

在秦時,有常產者叫老秦人,以軍功爵名田地主組成,這些老秦人第一次幫大秦統一天下,第二次幫大漢統一天下。

而在魏晉南北朝不斷的大思辨中,以均田制的田製爲基礎,建立的府兵制平推了天下,這些人在兩漢、魏晉南北朝和隋唐時候叫良家子。

到了宋朝時候呢?

宋朝遍地都是失地的百姓,造反的百姓,宋廷只能招安設立廂軍安置,這廂軍冗員,變成了大宋朝的心腹大患。

百姓無恆產便無恆心,今日事宋遼,明日事金元,宋來投宋,遼來投遼,金來投金,元來投元,反反覆覆。

到了大明,有恆產者換成了世襲軍戶和衛所,雖然衛所敗壞,但是逐漸從三邊到六邊,最後到九邊,還是保留下來了一部分的軍戶。

一直到了明末的時候,依舊流傳着一句話叫得三邊(陝甘寧)者得天下。

明末大明軍隊的戰鬥力並不疲軟,甚至有糧餉給夠神仙幹碎的說法。

朱祁鈺頗爲肯定的說道:“弱民之法不可取,那馭民五術,於少保又以爲如何呢?”

于謙眉頭緊蹙的問道:“什麼是,馭民五術?”

“於少保不知道什麼是馭民五術?”

于謙十分確認的說道:“不知道。”

朱祁鈺認真的回想了下說道:“一曰愚、二曰弱、三曰貧、四曰辱、五曰疲,此乃馭民五術也。”

于謙聽完打了個寒顫說道:“陛下是看商君書得到此五術嗎?”

朱祁鈺否認道:“那倒不是,商君書二十四篇,朕每一篇都看完了,而且讀了許多遍,並未得到此五術的根由。”

朱祁鈺專門看過《商君書》,這書共二十九篇,散迭五篇,只剩下二十四篇。

而這二十四篇裡,大多數都講秦國爲何變法,秦國爲何要獎勵耕戰、秦政令的詮釋、和變法之中的思辨。

于謙疑惑的問道:“陛下,那是誰跟陛下您說的這個?”

朱祁鈺搖頭說道:“一方外之人閒談,偶爾被緹騎聽聞奏稟,朕亦不知其人。”

于謙這才非常遺憾的說道:“陛下,臣以爲誰對陛下言此治國,此人當送解刳院,家眷送於倭國,讓他的家眷親眼看看、親身經歷一下,這馭民五術的下場便是。”

“簡直是荒謬。”

朱祁鈺點頭說道:“朕也覺得荒誕無比,讓大明朝多數的百姓愚鈍、忙碌、貧窮、屈辱、勞累,那還能有今日之大明?若是秦漢隋唐明皆依此法,那安有兩三百年國運乎?”

無論從哪個角度而言,朱祁鈺都找不到這馭民五術的合理性。

即便是站在一個皇帝的角度而言,這馭民五術,有一點合理之處?

把百姓都逼到不穿鞋的時候,闖進京師,剁了他的腦袋?

從最功利的角度而言,百姓鬧出了民亂,尤其是像福建鄧茂七葉宗留等百萬之衆的民亂,作爲皇帝,那也是要對福建諸府免賦三年,恢復生產,朝廷收不到稅賦的。

拆了地基建高樓,這樓不就轟然崩塌嗎?

于謙頗爲認真的說道:“《商君書》本身就是後世掇商君餘論,以成是編。”

“就結果而言,秦國若是真以這狗屁不通的馭民五術爲基準,進行變法,那秦國還能奮六世之餘烈,一統天下耶?早就被秦人自己給推翻了。”

“再說了,在先秦之時,今日百姓,古之黔首,那時候能稱的上民的又有幾人?”

于謙認真的思考了一番說道:“街頭巷尾的茶肆不求甚解之言,臣以爲陛下不應放在心上,不過是搖脣鼓舌,蠱惑人心之說。”

“三國時,漢昭烈皇帝留遺詔訓後主曰:可讀漢書、禮記,間暇歷觀諸子及六韜、商君書,益人意智。聞丞相爲寫申、韓、管子、六韜一通已畢,未送,道亡,可自更求聞達。”

“博百家之長,方爲治國之道。”

于謙真的很盡心的在輔佐陛下,他雖然不知道陛下從哪裡讀來的這等邪門歪道,但是中原王朝歷經風風雨雨,時至今日,有些顛不破的公理,比如術不如道。

即便是這馭民五術是真的,也不應採納纔是,那是真正的亡國之術。

于謙尤其擅長國家之制,但凡是使用所謂的馭民五術,社會必然停滯不前。

反之,但凡是社會仍在發展,甚至快速發展,則所謂的馭民五術,不過是一些酸腐文人從舊書堆裡刨出來,拾掇拾掇,胡言亂語之談,不足爲信。

于謙再次開口說道:“陛下,勞無所獲使百姓逃田、八議踐法使綱紀失常、明知冗疾而不去治理、禮樂崩壞而不聞不問等等,這纔是亡國之弊。”

在景泰年間,你甚至可以討論亡國之徵,亡國之弊,亡國之君,亡國都可以談,還有什麼不可以談呢?

因爲在正統十四年,大明差點就亡國了,亡國近在咫尺。

朱祁鈺和于謙聊了許多,逐漸解開了心中的疑惑,兩宋不是沒有人看到弱民之道不可取,可是形成了路徑依賴之後,就再也難以擺脫了。

次日的清晨,朱祁鈺再次變得忙碌了起來,長江,通衢九省的水路,沿途關卡遍佈,幾大支流也是如此。

徐有貞可以解決自然的擁塞,但是他解決不了行政上的壅積。

朱祁鈺可以。

朱祁鈺在九江府下了聖旨,責令各府州縣自查的同時,還在南京、松江府這兩個地方的港口,設立了登聞鼓,並且責令應天巡撫和松江巡撫定期流調,探訪民情,並將其納入了考成法之內。

如此這般,通衢九省之地的長江,纔有可能真正的變成通途。

在大明,沒有人把大明皇帝的聖旨當做玩笑,陛下的信譽極好,說到,必然做到。

偷偷繼續設卡,沒關係,只要被大明的緹騎、御史、府州縣事、登聞鼓院奏稟到了朝堂之上,朱祁鈺自然會嘉納善款的。

雞籠島的樹還很多,需要的缺口也很大。

閒來無事,朱祁鈺來到了甘棠湖邊,天朗氣清,天高雲淡,朱祁鈺踏着木質的棧橋,來到了湖心亭之內。

湖心亭大約有五丈,中間有八角亭供人休息,這地方慢滿滿的都是釣位。

釣魚,是朱祁鈺的愛好。

冉思娘懶洋洋的靠在躺椅上,看着高婕妤坐在亭子裡撫琴唱曲。

琴聲美、歌聲美、人也美,但是陛下的注意力始終在湖面的魚漂之上。

確切的說,陛下在思考些什麼,即便是魚咬了鉤,也是不爲所動,半天不甩一杆。

“妹妹。”冉思娘打斷了高婕妤撫琴。

高婕妤琴聲一停,疑惑的問道:“姐姐,是我彈錯了嗎?”

冉思娘看着高婕妤一臉緊張的神情,笑着說道:“我不通音律,並不知道你彈錯了沒有。我這裡有幾樣東西,你拿着。”

高婕妤拿起了手中的三件漁具,疑惑的問道:“這是什麼?”

“伱讓陛下告訴你。”冉思娘再次懶洋洋的靠在躺椅上,帶着笑容看着遠處釣魚的陛下。

高婕妤這才向着釣魚位上的皇帝走去,走過去的時候,興安還低聲稟報了一聲。

“陛下,姐姐給了妾身幾樣東西,妾身不知道如何用,就來問陛下了。”高婕妤的聲音裡帶着些許的討好。

朱祁鈺看到高婕妤手裡拿的東西,也是一樂說道:“這兩個是釣蝦籠,這兩個是地籠,都是釣蝦用的。”

“還給了你什麼?”

“這個。”高婕妤打開了一個竹編的食盒,打開一看,裡面都是些動物的內臟,尤其是以肝臟居多。

朱祁鈺看高婕妤一臉迷糊的樣子,說道:“這些動物的內臟,都叫雜碎,一些地方會扔掉,一些地方也會食用,也叫下水,爲何叫下水呢?”

“因爲放到地籠或者釣蝦籠裡面,很容易就釣到了蝦,鮮肝最好,切一小塊,像這樣,放在這個裡面,扔進水裡便是。”

“下了水能掉到魚鱉,所以就叫下水了。”

朱祁鈺演示了一遍,高婕妤看着那鮮紅色的肝,甚至還有些血,一時間有些手足無措,但也是小心的切了一小塊,放在了蝦籠的圓盤上,固定好。

“真的有蝦耶!”高婕妤第一次釣蝦,第一籠就有四個蝦在釣蝦籠裡,甚至有些微紅,看到了有蝦之後,高婕妤臉上笑開了花。

朱祁鈺笑着說道:“三皇子他外公唐興,唐指揮,就時常用這種釣蝦籠釣蝦,不過他都是在海中島上釣蝦,那個頭更大。”

“如果沒有了餌,就把活蝦切一下也可以釣。”

“興安,拿桶來。”

興安看着那爬來爬去的蝦,頗爲無奈的說道:“臣忘記帶…放在那邊了,這就去拿。”

興安爲何不帶桶?這不能怪興安不周到。

陛下每次垂釣,都是一條沒有,拿桶幹什麼?

陛下的確是來釣魚的,但老是釣不到,久而久之,興安也看出來了,陛下就是藉着釣魚的名頭,來水邊靜靜心罷了。

“哇!這麼多!”起地籠的時候,高婕妤發出了驚呼聲,一個地籠裡面,至少又十幾只河蝦,大概巴掌大小。

“這甘棠湖都是山泉,水質極佳,卻被陸來宣自己霸佔,百姓等閒靠近不得。”朱祁鈺看着那麼大個頭的蝦,搖頭說道。

甘棠別苑是金溪陸氏的產業,這甘棠湖是陸氏戲水之地。

高婕妤沒有接話,只是一隻一隻的取着蝦,想着晚上的時候,給陛下弄個韭菜炒蝦仁。

一個小黃門將一封金字牌急件交給了興安,興安一看擡頭說道:“陛下,兩廣巡撫陳汝言來了塘報!”

朱祁鈺接過了塘報打開一看,認真的看了起來。

“叫於少保,取堪輿圖,再把魏國公徐承宗、四威團營指揮使陶瑾叫來。”朱祁鈺站起身來,向着棧橋而去。

高婕妤看着陛下的背影,有些失魂落魄的低聲說道:“誒…”

冉思娘睜開了眼,搖頭說道:“陛下有正事要忙的時候,你最好不要去打攪陛下,汪皇后都不會去驚擾的。”

“陛下這一忙,又要好久了。”高婕妤有些失望的說道。

冉思娘倒是滿不在乎的說道:“沒事,陛下人不在京師,即便是有事,也不會太忙。”

這話裡話外的意思就是,陛下不會忙到連…讓她高婕妤侍寢的機會都沒有!

高婕妤臉色稍微紅了下,沒出聲,愣愣的整理着手中的河蝦。

陳汝言,原兵部尚書,在江淵屢次立功、陛下要親征平叛的時候,陳汝言沒有戀權,而是選擇了讓賢,自此之後,陳汝言就是陳愛卿了。

陳汝言被朱祁鈺派往了廣州做兩廣巡撫,主持廣州市舶司事宜,眼下傳來了塘報,顯然是有大事發生。

朱祁鈺將塘報放在桌上說道:“黎宜民發動了宮變,殺掉了安南王黎濬和黎越僭朝的太后阮氏英,自立爲帝。”

“眼下,無數難民涌向邊關,陳汝言問策。”

于謙拿起了塘報看了片刻說道:“不能讓他們入我大明之境,當初黎越僭朝,自立爲王之時,先帝與安南國王有盟定,這是違約。”

“陛下寬仁,不忍心看到如此人間煉獄,臣以爲倒是可以讓女子入關,至兩廣安置。”

難民,什麼是難民?

因爲外來侵略、佔領、內亂等原因,不得不背井離鄉的人叫難民。

眼下能跑的都是什麼人?

在黎越僭朝佔據了分配地位的肉食者,讓他們入關,那就是給大明自己找麻煩,不事生產,還要這要那,在僭朝當慣了爺,到了大明也要當爺的主兒。

大明的爺都多到要清理一下的地步,把這羣傢伙弄過來作甚?

陛下仁善,有好生之德,惓惓以生靈爲念,讓女子入關,仁至義盡了。

徐承宗看完了塘報,猶豫了下說道:“黎越僭朝的幾位舊臣,請大明天軍前往戡亂,陛下臣以爲這事兒,不能答應。”

“咱大明,向來重信守諾!”

“依照先帝盟約,國事自決,大明不好隨意插手,臣以爲看看再說?”

朱祁鈺頗爲贊同的點頭說道:“嗯,魏國公所言極是,朕也是認爲,看看再說,於少保覺得呢?”

“看看再說。”于謙也不是很在意的說道。

眼下的黎越僭朝,還不夠亂,眼下就是廢太子篡位殺了九歲的小皇帝和太后而已,隨着黎越僭朝的天災人禍愈演愈烈,大明纔好插手。

否則,大明就是救了這交趾的百姓,交趾的百姓也不感謝大明。

就像永樂年間統治交趾一樣。

讓他們再亂一點纔好。 шшш▲TTKΛN▲¢ o

交趾剛剛發生了旱災,今年又大量出口大明糧食,朝中又是各種野心家野心勃勃,交趾會好生亂上一番,到那時,纔是大明出手的時候。

但凡是使用所謂的馭民五術,社會自然停滯不前,反之,但但凡是社會仍在發展,甚至快速發展,則所謂的馭民五術,絕沒有大行其道。交趾是大明一省,而安南國是舊稱呼,黎越僭朝是因爲黎氏稱帝,所以大明都以僭朝稱呼。

第904章第四百六十五章 離線國王制之我在大明當琉球王第660章 老飯都餿了還在炒第705章 白鹿洞書院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皇帝說話算話第四百五十八章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寫在朱祁鎮死後第677章 孫孝子不甘枉送性命 唐國丈恭順巧獻第707章 你覺得他們會傷害朕嗎?第六百一十五章 亡國五病 臃腫痿痹第887章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第905章 無情的權力遊戲第683章 非常一般的高麗姬第八十四章 朱叫門迤北娶親第854章 大丈夫,居於天地之間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石,於少保下來戰書!第775章 令人作嘔的罪證,觸目驚心的塘報!第672章 文人曲筆,是非黑白顛倒說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的地理大發現,自漂流鴨始第二百三十六章 吃不了兜着走的手段第675章 在一聲聲號子聲中,寶船下水第864章 說一套做一套第985章 烈陽當空,正是好時節第763章 老虎 狐狸與驢第五百九十一章 小姐身子丫鬟命第777章 鐵匠皇帝第四百七十八章 朝廷敘事風格的小小變化第815章 技術並不中立,更不普善第964章 純粹數學和自然機械論第十八章 我們的身後,便是京師第六十二章 大明皇帝在殿後第一百零一章 朕躬安(求訂閱)第一百八十六章 朕,大明戶部尚書!第873章 瓦剌人沒有武德第四百八十六章 罪惡滔天、罄竹難書第二百一十章 授勳放賞!第一百二十五章 什麼叫專業?第一百九十七章 發財的大好良機第682章 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第934章 朕只要活着,就決不投降!第四百九十一章 登聞鼓響了第四百四十八章 站着喝酒穿長衫的孔乙己第一百零三章 大明皇帝體察民情(求訂閱)第五百三十八章 不求萬世,只爭朝夕第五百七十二章 武,夫文止戈爲武第三百九十六章 是我、有我、無我第682章 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第695章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第979章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第952章 望之頗似人君第五百七十八章 他!不!配!寫在朱祁鎮死後第三百四十二章 商舶稅十抽一,給銀再減四分第三百二十一章 爛泥扶不上牆的兵部尚書第二百二十章 朱瞻墡:怎麼全都想我死?!第710章 官選官到世襲的橋樑第五百零三章 景泰年間的抄家法第六百零六章 海貿,比賭坊一直贏還賺錢第五百一十章 在流乾最後一滴倭國武士的血之前,決不投降!第四百一十八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870章 就差臨門一腳第三百五十一章 離經叛道?大道之行也第六百三十二章 王諮政,知道錯了嗎?第四百七十三章 漢室江山,代有忠良第六百二十章 大明財經事務的基本底色第五百九十六章 窮不過三代,因爲沒有第四代第四十三章 大明失去了自信力第五百零六章 三皇子外公,能賣多少錢?第四百四十二章 大明皇家學會第四百二十九章 從今以後,就是異父異母的親兄弟了第三百六十六章 看他煤山起第二百六十六章 福祿三寶第820章 要麼不跪,要麼一跪到底第777章 鐵匠皇帝第三百章 夫尊於朝,妻榮於室第六百二十二章 《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第799章 《論世界帝國》第六百一十五章 亡國五病 臃腫痿痹第三百九十五章 不服王化,自然沉海第三百零二章 禮法豈是不便之物?第六百四十一章臣于謙,從不說謊!第二百五十章 內廷外廷 必有一戰第四百六十章 景泰四年的奇功牌第三百零六章 歲不能災第814章 人類的悲喜並不相同,朕只覺得罪有第四百三十六章 春秋有魯、樑之綈舊事第718章 謹防嫡皇叔被造反第四十三章 大明失去了自信力第二百六十三章 皇帝殿試策問,大數學家參考第三百四十九章 老鼠給貓系鈴鐺第一百九十六章 來自太太團的支持第七章 《帝範》李世民著第三十五章 朱祁鎮在陽和第919章 拳頭夠硬,才能立規矩第二百零一章 朕又成亡國之君了?第955章 朕不信,除非你們打一場第三百零四章 寰宇通志,隨時增補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子北狩第三百三十一章 魚不可脫於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