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6章 跳出三界處,不在五行中

李文的政治生命,其實在他離開了甘肅鎮這個陝西行都司的治所之後,就應該已經結束了。

是這場襲殺,給了他新生的機會,不僅政治生命可以繼續延續,而且得到了高升。

「有的時候什麼都不做,並不是什麼愚蠢的行爲,你的作爲朕可以理解,嘉峪關外,到底何去何從,大明仍然沒有定策,所以,你有顧忌是應當的。」朱祁鈺不準備追究此事,大明在西北的循序漸進,連廷議都沒有決定到底該何去何從,李文做也錯不做也錯,選擇不做,反而屬於正常。

在朝堂的爭鬥中,能夠明哲保身,已經是天大的幸運了。

朱祁鈺稍微斟酌了下說道:「既然高陽伯已經回京了,休息幾日,就到講武堂任掌教吧。」

講武堂的掌教會參議軍機要事,日後李文到底是會平步青雲,還是就此止步,全看他自己了。

這是個機會,李文在講武堂這個羣英薈萃的地方,展示自己才能的機會,當然李文也可以選擇泯然衆人矣,成爲大明這棵參天大樹上的一一個微足道的蛙蟲。

朱祁鈺之所以給他這個機會,一-方面這是一一次對壘,李文代表了許多,代表着大明國策的振武,還代表着朱祁鈺的皇權,另一方面,不反對的不是敵人。

在爭取大多數的時候,需要做的事,就是不要多多樹敵,李文的戍邊多年,如果慘淡收場,大明邊軍將領人心不在。

這一點上,建文君就一點不把邊將當成人,楊文何等悍將?乃是當年朱元璋留給建文君的輔臣,這樣一個悍將,最終被扔到了遼東,在建文三年末,建文君居然要讓楊文南下馳援,最終在天津衛被燕王活捉。

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天啓五年,廣寧戰敗,王化貞苟延殘喘,可是魏忠賢將熊廷弼斬首,傳首九邊,最終弄的盡喪軍心。

「臣,叩謝天恩。」李文萬萬沒料到,他不僅沒死,還活了下來,不僅活了下來,還得到了高升。

朱祁鈺話鋒一轉,斟酌了一番說道:「高陽伯,正統九年春,於少保回京述職,因爲不肯給女幹宦們銀子,以兩袖清風嘲諷,最終被王振陷害入獄。」

」得虧是朝中非議廣衆,王振不好下手,最後轉交到了大同府繼續留監,在多方營救之下,於少保才從大同監裡出來,任山西巡撫。」

」這件事,高陽伯可曾知道?」

李文認真的回憶了下,才俯首說道:」罪臣知道,當時天下內外震動,就連遠在嘉峪關的一些守將都知道此事,議論紛紛,其實罪臣當初也上奏請皇.稽戾王寬宥,奈何奏疏石沉大海,當年上書之人如過江之鯽,不差臣這一個。」

朱祁玉繼續說道:「於少保當年在做陝西巡撫的時候,得罪了大同總兵官,也就是現在的京師總兵官、武清侯石亨,當時鬧到了什麼地步?」

「石亨說只要于謙再至大同必殺之,於少保則是始終彈勒石亭,可是二人在京師之戰、集寧之戰河套之戰南下平叛之中,仍然通力合作,力保大明無虞。」

「柯潛彈劾你是爲國事公事,你若是心裡有怨懟,決計不要影響到國事。」

于謙和石亨的和解,那可一點都不容易,到底是于謙大氣,還是石亨選擇了不計較?還是雙方都是武勳,利益趨同?

這是個說不清楚的事兒,反正兩個人在景泰年間,便不再鬧騰了。

將相和之所以成爲美談,就是少之又少,這還是因爲于謙成爲了文安侯,成爲了大明武勳,這纔有了和解的機會。

「臣遵旨。」李文沉默了片刻,才俯首說道:「臣不會爲難與他。」

不爲難不是不計較,李文說的話很模糊。

柯潛要是追着李文繼續咬,李文一定會反擊,倘若柯潛就此止步,李文也不會去刻意刁難,畢竟陛下已經開口了,這個面子他李文不能不給陛下,尤其是陛下剛寬宥了他。

「你覺得是誰要殺你?」朱祁鈺當然清楚,要勸兩個人徹底和解很難,能不衝突最好,耽誤了國事,有一個算一個,都得拖到菜市口。

朱祁鈺問到了一個關鍵的問題,李文作爲被襲殺的當事人,他對兇手有沒有好的線索。

罪臣在京師無親無故更無仇怨,在宣府到居庸關的地方受襲,罪臣也是一頭霧水。」李文對兇手並沒有任何的猜測。

他敵人都在西北,要打要殺,那也是不會過河套,他都走到了京師門戶了,他對京師並不是熟稔。

朕這裡倒是有了點眉目,等案子查清楚了,緹騎會通知於你。」朱祁鈺看着自己身後的堪輿圖問道:「高陽伯,你對大明北伐之事,怎麼看?」

」臣以爲還是不要北伐的好。」李文發現可能成敬大檔的話是對的,跟陛下奏對心裡想什麼就說什麼,就是最大的恭順。

他選擇了說實話。

很好,說說你的看法。」朱祁鈺眼前一亮,讓李文陳述下反對北伐的理由,這也算是入講武堂的考校。

李文十分鄭重的說道:「陛下,大明攻伐漠北,是居下游而攻上,沿途兵備補給困難,需要萬分小心,當年文皇帝北伐,有武剛車三十餘萬輛,陛下要是北伐,也要如此之數的武備。」

哈拉和林此地貧瘠,胡元當年,也是依靠內地供養塞外,才供養出了這麼一一個富碩的地方,這些年沒了內地供養,此地早已經破敗不堪。」

地無利,居下游攻上本就是不明智的決定,再加上戰線數千裡,拉的太長了,很容易被敵人的遊騎兵切斷補給線,這三十萬武剛車要是沒有,大明軍能不能回來,都是兩可。

花銷如此之大,就爲了一片不毛之地,不值當。

李文說這番話,那是反覆斟酌再斟酌,反覆推敲再推敲,生怕哪-句說的不對,招致陛下不快,這剛剛被寬宥,便又進了鬼門關。

「很好,你繼續說。」朱祁鈺還讓中書舍人記了下來,然後讓李文繼續陳述自己的觀點。

李文不在京師,不懂規矩,在沒有形成決議之前,都可以暢所欲言,罵皇帝是亡國之君都無所謂,但是形成了決議,還要搗亂,那陛下就會讓他見識到什麼是殘忍。

這也是胡淡爲什麼會覺得景泰年間的朝臣,都是未經風吹雨打的花朵,因爲這種規矩清楚明白的政治格局,本身就是一種難得。

多少爲上者,非常喜歡聖心難測這種把戲,就是陳循當年唸經反覆念道的聖人模樣,端着架子做皇帝,就會做的有個皇帝模樣。

李文索性不再藏着掖着,言簡意賅的說道:「臣久駐邊方,永樂元年起,這草原的天氣是一天冷過一天,一年就那麼幾天暖和。這要是春天攻伐,一場倒春寒,大明軍士就得病倒一大片,若是秋天征伐,這瓦剌人膘肥馬壯,更是抓不到蹤跡。」

」孫權得了個孫十萬的雅號,就是他帶着十萬兵馬進攻合肥張遼,結果被張遼八百人衝陣,殺了幾個大將,而且還被張遼衝鋒了兩次,貽笑千古,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當時吳軍軍中大疫,軍心動盪不安,紀律再嚴明的軍隊,面對疫病,也是束手無策。」

「這也是當年蒙古人西征的不二法門,但凡是攻不下的城寨,就投放瘟疫,這城中起了瘟疫,這城就是死城一座了。」

李文是懂兵的,他掌兵多年,太清楚戰爭這種事,即便是準備的非常充分,也會有可能失敗。

無地利,更無天時,此時已經不是舊時,自從永樂元年起,草原的冬天越來越長,越來越冷,甚至連陝甘寧地區都受到了影響。

今年陝西就爆發了旱災,導致糧食大規模減產,得虧陛下調度有方,而靖安布政司養育了三邊近半數的人口,這纔沒鬧出民亂來。

「有理,你接着說。」朱祁鈺頗爲認同的說道。

李文說的都對,不是在胡謅,更不是在忽悠他,這都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大明北伐必然要解決的問題。

李文作爲一個統兵多年的將領,並不是酒囊飯袋。

李文沉默了片刻,鄭重的說道:「陛下,一入草原,就是泥牛入海,四面八方皆是敵,你不知道哪個騎馬的人到底是牧民,還是瓦剌人的斥候,這一點夜不收們的作戰和陣亡,就足以說明,即便是習慣了在馬背上的生活,夜不收的陣亡依舊居高不下,瓦刺西進之後,這種傷亡才慢慢減小。,

「陛下民心不在。」

李文這番奏對,從天時地利人和,全面分析了大明北伐路上的種種可能存在的問題,而且任何件事爆發出來,就會要了大明銳卒的命。

大明銳卒戰力何其強悍,非戰之罪,陣亡一個,就是大明的損失。

」善,還有嗎?」朱祁鈺當然聽懂了李文沒有講出的那句:陛下和稽戾王越看越像,這可不是朱祁鈺瞎想,只是李文不好那麼直接罷了。

北伐的結果很有可能慘敗,爲了爲上者的野心,最終犧牲掉的卻是普通軍卒的命。

這是什麼行爲?

稽戾王行徑。

「還有。」李文終於試探性的說道:「陛下,朝裡有內鬼,若是和瓦剌人裡應外合,大明軍焉能不敗?」

「嗯?高陽伯爲何這麼說?」朱祁鈺疑惑的問道。

「這阿剌知院又不是勇夫,他要是勇夫,當年就該陣亡在京師的高牆之下,既然不是勇夫,他既然敢悍然造反,顯然是得到了什麼承諾,否則的話,怎麼可能造反呢?」李文和羅炳忠、朱瞻蟮、楊俊的觀點出奇的一致,那就是阿刺知院有這個膽量,顯然是得到了許諾。

瓦剌人在打出土木堡天變之前,仍然是以馬市、賞賜爲由饒邊,要不是稽戾王被俘,瓦剌人仍然不敢喊出取而代之的口號來。

陛下登基之後,接連幾次作戰,瓦剌人一看情況不妙,趁着陛下南下平叛的時候,立刻溜之大吉。

不抓住這個內鬼,朕如何北伐,這不是給瓦剌人送戰功嗎?」朱祁鈺眉頭緊蹙的說道。

李文顯然想起了某些痛苦的回憶,感慨萬千的說道:「若是內鬼好抓,就不是內鬼了。」

陝西行都司最多的是什麼?

是間諜探子。

幾乎每個商賈,都是探子,他們將關內的消息帶到關外去,小到某條路什麼時候有貴重物品販運,大到軍事調度,人員增補,這些商賈們,無一

不知無一不曉。

在陝西行都司抓探子,就是柯潛和李文在陝西行都司最緊要的事兒。

這一抓好幾年,這探子就跟雨後的筍一樣層出不窮,就跟頭功牌長在地裡一樣。

朱祁鈺笑着問道:「對了,上次送往甘肅鎮的頭功牌,高陽伯收到了嗎?」

李文這幾年抓的探子,超過了三百,個頂個都是送到了京師,緹騎們反覆查補最終定罪,這些探子最後的下場就是解刳院,爲大明的醫學發展發光發熱。

頭功牌不能三合一,是頭功就是頭功,前段時間李文親手逮了一個間諜,而且是大頭目,這個大頭目被抓拿的時候,還帶着一份夜不收的名錄準備出關。

而這份名錄的第一個名字,第一件事,赫然是

康國公王覆在集寧之戰中,在和一個年輕的瓦刺斥候血戰之後,身中十數創,仍然將塘報送回了大營的事兒。

朱祁鈺給寬宥李文,其實朝臣們看來非常合理,就是頭功牌論箱的李文,得到的優待罷了。

在陛下這裡,牌子從來沒有免死的明旨,但是在大明朝臣心裡,功賞牌,那就是跳出三界處,不在五行中的通行證,可以陛下這個大閻王手中,

把那生死簿上自己名字劃去的神物。

大明對功賞牌的追求,其實歸根到底,還是在複雜的朝堂漩渦之中,獲得不死金身。

哪怕是頭功牌,也有許多優待了。

第940章 在讓人失望這件事上,從不讓人失望第693章 窮生惡計 富生良心第二百五十七章 大皇帝必勝之決心第五百二十一章 東羅馬帝國的落日第894章 必殺謙,始可和第708章 陛下在後院看庖廚殺豬第一百二十章 大明天下無敵第997章 胡濙教育理論,于謙教育實踐第二百一十一章 有隙則明示之第五百三十八章 不求萬世,只爭朝夕第730章 無題第866章 忘記爲何出發,便是忘本第四百五十七章 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第五百一十二章 臣于謙,大明養鴿人第三百六十章 威逼利誘、文武並用第732章 不能拼命啊,拼命還怎麼賺錢第793章 見龍在田,天下文明第二百二十九章 生命的奇蹟第745章 匠城存在的意義第820章 要麼不跪,要麼一跪到底第三百零四章 寰宇通志,隨時增補第二百五十三章 于謙不咬餌第二章 喋血奉天殿第846章 一句話,抵得過千軍萬馬第七十二章 我笑那于謙無謀,石亨無智第四百零六章 第一次海戰第二百二十九章 生命的奇蹟第五百二十八章 水廣則魚大,君明則臣忠第五百零三章 景泰年間的抄家法第656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692章 大明皇帝的蛇頭企劃案第一百二十五章 什麼叫專業?第838章 最該死的人第650章 論跡不論心,論心無完人第五百九十二章 腰纏萬貫進此地,身無分文雁拔毛第四百章 金濂路倒第690章 限制兼併 均田免賦第693章 窮生惡計 富生良心第六百一十章 在草原,韃靼纔是主場第二百三十九章 陛下,有人造反了!第四百三十章 烏魯格別克天文表、六分儀第七十三章 京師保衛戰,大獲全勝第八十四章 朱叫門迤北娶親第714章 大皇帝駐蹕九江府第三百四十三章 襄王他實在是太擅長自保了第三百四十八章 英明神武的大皇帝陛下君臨他忠誠的應天府第一百九十七章 發財的大好良機第五百四十五章 因私廢公,非朕之所欲也第794章 成爲一個對大明有用的人第七十一章 去南京!第823章 治國修身平天下,掃清天下不平事第六百三十七章 戴白之人,不識干戈第二十四章 朱祁鈺的奇思妙想第961章 給古老的土地,帶來一點小小的大明第五百一十一章 若力有未逮,必引頸自戮第791章 石景廠價值三十四萬銀幣的牌額第五百八十六章 喪子之痛第985章 烈陽當空,正是好時節第855章 天堂有路你不走第一百五十四章 兵推棋盤第九十六章 興安的日常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靠同行襯托第五百七十章 朕和她清清白白,毫無瓜葛!第988章 生命的“薯光”第714章 大皇帝駐蹕九江府第九十二章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十七章 騎白馬的朱祁鈺和于謙第三百二十二章 賜永樂劍!第三百四十五章 徐州是南京的門戶,應派虎將把守第954章 古有溫酒斬華雄第九十七章 天無二日,民無二主第一百六十二章 七尺終當以死報君第一百一十二章 滅虜上策第一百零三章 大明皇帝體察民情(求訂閱)第一百七十四章 炸第八十七章 朕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五百七十四章 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後第四百九十章 農莊發展三十二條綱要第898章 火併第一百二十一章 天道好還,人心效順第652章 公者千古,私者一時第786章 我殺了我自己第一百八十九章 公平,公平,還是的公平!第911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第817章 京宣馳道的若干問題第947章 諮政第二院第四百三十六章 春秋有魯、樑之綈舊事第四百八十一章 陛下是真的不坑窮人第十二章 吊!第四百五十四章 在景泰年間做奸細,多少有點大病第一百四十二章 最大的支持第一百六十八章 陛下要殺人第924章 死罪可免,活罪難逃第四百九十八章 重病初愈上前線,心中大仁安地方第五百七十七章 爭與讓第966章 結硬寨,打呆仗,橫碾硬壓第二百二十章 朱瞻墡:怎麼全都想我死?!第792章 夾帶越厚,問題越大第970章 紙貴墨貴,書就貴,讀書就貴第三十一章 兵權旁落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