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殺倭寇?酒管夠!

第319章 殺倭寇?酒管夠!

在保暖能力而言,最強的保暖衣物是皮衣,而後是羽衣,最後是棉花。

皮衣之所以抗凍,是因爲它的適用性廣泛,比如在潮溼的情況下,保暖能力不會大幅度下降,米羽衣和棉花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板結;比如皮衣天然防風,而羽衣和棉花防風能力極弱;比如皮衣的保暖不看蓬鬆度,而羽衣和棉花需要定期拆洗,保證羽絨和棉花的蓬鬆。

彈棉花是個體力活。

皮草、亞麻、絲綢、羽絨和羊毛都是比棉花更好的紡織原料,可是這些東西,在某些方面非常的突出,可是成本上造價較高,而且均衡性差,棉,最爲均衡。

朱翊鈞仍然要推廣棉花的原因不僅僅是均衡,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棉花便宜。

棉花是一種極其耐旱的植物,以小麥保證收成爲單位計算,棉花用水只需要2.56%就可以獲得九成的收穫,在寸草不生的鹽鹼地,棉花也有極其頑強的生命力,而且只比標準田減產兩成左右,如果能夠保證灌溉,只減產一成。

可是鹽鹼地的成因大多數都是缺水,基本無法保證充灌溉,鹽鹼地上減產兩成,已經是一個極高的數字了。

就像上次朱翊鈞去親事農桑,看到的崗漠地,可以種植棉花,推廣棉花種植的意義,不過是爲了讓百姓們多一種作物,多一個經濟來源。

衣食,都是人活着的基礎。

因爲有了甘薯、土豆的推廣經驗,棉花的推廣,就變得簡單了起來,而主要推廣方向,不是松江,而是陝西、陝西行都司,之所以要推廣到陝西和陝西行都司(甘肅)是有歷史原因,也有自然稟賦的原因。

大約在商朝的時候,棉花傳入了中國,那時候,被叫做白疊、織貝,帛幣的一種。

在宋朝的時候,才第一次出現了棉這個字,在此之前,都寫作綿,棉在宋之前,多數都在西域、雲貴種植,一直到了宋末,棉花開始在中原的腹地開始種植。

在陝西和甘肅推廣種植棉花,還是大明沒有西域,如果有,那朱翊鈞一定在西域種滿棉花,增加朝廷對西域的經濟羈縻。

王崇古真的很擅長做生意,要知道寶岐司在西苑之內,王崇古可不敢往西苑滲透,因爲那樣會變成張四維第二,王崇古沒有任何情報來源的情況下,在廷議中,鼎力支持陛下將畫舫投資轉移到棉紡的產業鏈裡,就是對風口敏銳的感知力。

朱翊鈞和萬士和、張學顏詳細的商量着關於投資的諸多事宜。

天已經開始漸漸變熱,烈日當空,地面蒸騰出了霧氣,樹葉花草都耷拉着腦袋,而蟬在用力的嘶鳴着,用吵鬧告訴所有人,酷暑已到,朱翊鈞在武功房裡揮汗如雨,盯着面前的木刀尖,而他對練的目標,自然是青年組天下第二高手,駱思恭。

“砰砰!”木刀揮舞出了龍吟之聲,碰撞在了一起,朱翊鈞一個沒留神,被駱思恭給打了一下右肩,雖然有鐵渾甲護身,但還是震的朱翊鈞生疼,駱思恭已經是青年了,手下的力氣極重。

“你贏了!”朱翊鈞收起了自己的戚家腰刀,結束了今天的對練,夏練三伏,他從來沒有放鬆過習武之事,倒是再沒負傷,畢竟有鐵渾甲,只會累到脫力。

駱思恭不思恭,下手毫不留情。

“謝陛下手下留情。”駱思恭還是心裡有數的,對練十五局,駱思恭一共就贏了五次,最後這一次,還是陛下放水了,沒有讓駱思恭輸的那麼難看而已。

朱翊鈞並沒有留手,昨天王夭灼折騰到了午夜時分,這早朝起的又早,朱翊鈞打到這個地步,的確是沒力而已。

“今日如常,每人一隻燒鵝。”朱翊鈞摘下了兜鍪,宣佈了恩賞,每過七天,二十名陪練,每人一隻,從不多給,也不少給。

他看着兩宮太后、王夭灼等人有說有笑,就是氣不打一處來,他都要累死了,她們坐在涼亭裡,喝着冰鎮酸梅湯,越看越氣的時候,朱翊鈞忽然眼前一亮,他看到了朱翊鏐!

李太后十分寵溺潞王,習武之事,在潞王百般哀求之下,李太后終於下懿旨,給潞王爭取了四天的休息時間,今天恰好就是朱翊鏐休息的日子。

“潞王殿下,陛下喊潞王殿下去對練。”張宏走到了潞王面前,俯首說道。

朱翊鏐指了指自己,驚駭無比的看向了皇帝說道:“我要跟我哥比武?!”

“陛下是這麼說的。”張宏點頭說道。

“肚子痛!”朱翊鏐眼睛珠子一轉,一跺腳,一溜煙的跑了。

朱翊鈞看着這小子的背影,只能無奈的搖了搖頭,今天是潞王休息,看來揍不了他了。

朱翊鈞走了過去,王夭灼給朱翊鈞盛了一碗溫熱的梨糖水,有一次王夭灼好奇的嚐了口陛下必備的飲品,味道和大碗茶非常類似,而且沒有經過冰鎮的大碗茶,和馬尿差不多,而冰鎮的大碗茶,那是國窖!

陛下這個特調的梨糖水,有點甜的同時還有點鹹,甜味和鹹味同時存在的馬尿的味兒,很難喝,但是陛下說大量運動後要補充糖分、水分和鹽分,再難喝也要喝,朱翊鏐就很討厭這種特調梨糖水,每次喝都跟喝藥一樣。

朱翊鈞喝完梨糖水卸了甲,就打算前往北大營操閱軍馬了。

“陛下,兵部急報!”一個小黃門將兵部的奏疏和一份塘報交給了皇帝陛下。

兵部的奏疏和塘報的內容都是一件事,薩摩守護大名島津貴久在四月份的時候,突襲了琉球,進攻了久米島擄掠了久米士人共計一百二十三人,焚燬了琉球國首裡府海港那霸港,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大明前往琉球的商船,一共三艘被劫,其餘仗着船大或擊潰敵軍,或逃脫。

琉球國王尚久,請大明皇帝駐軍。

“宣曾省吾、王國光。”朱翊鈞也沒卸甲,就去了文華殿,操閱軍馬可以稍待,先把國家急務處置掉。

李太后在皇帝走後,看向了王夭灼,眉頭緊蹙的說道:“這都大婚三個月了,你這肚子還沒有動靜嗎?”

“陛下說不急。”王夭灼感受到了催生的恐怖壓力,她也想有,這不是肚子不爭氣嗎?大婚之後,一年到三年,都不會有太多的壓力,但是三年後,肚子還沒個動靜,那王夭灼就岌岌可危了起來,畢竟宣宗皇帝曾經因爲胡善祥無後,把胡善祥給廢了。

這句不急,就是朱翊鈞給王夭灼搪塞的理由。

“皇帝畢竟已經大婚,現在也親政了,這孩子大了不由爹孃,管的多了,反而招人厭。”陳太后在旁邊給王夭灼遞了個臺階,讓王夭灼下來了。

王夭灼其實也知道爲什麼一直沒有動靜,貪歡貪的厲害,就不容易有,的確有催促,那就不能再那麼貪歡了。

朱翊鈞在接見了兵部左侍郎曾省吾、大司徒王國光後,前往了北大營操閱軍馬,而後從北大營前往了宜城伯府,即便今天不是二十三日,但朱翊鈞還是去了。

得到了消息的張居正趕忙出門恭候,張居正的宜城伯府全府沒有門檻,方便陛下隨時過來。

而這次陛下的車駕上,還有年邁的俞大猷,這個一生都在平倭的老人,到了這個歲數,仍然在爲陛下鞍前馬後,雖然不能出戰,但是在文華殿上爲武夫們說服,意義重大。

“島津家以琉球與我大明往來過近爲由,赫然進攻了琉球!”朱翊鈞來到文昌閣,說明了這次的來意。

“簡直是豈有此理!琉球是我大明朝貢藩國,每年朝貢,而且琉球國王都被我大明冊封,我大明遣使封舟出海,不就是爲了冊封琉球國王嗎?走的近點怎麼了?!挨着這羣倭寇什麼事兒了?!”

俞大猷坐在轉椅上,緊握着扶手說道:“陛下,大明水師枕戈待旦,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

誰說只有戚帥纔是當世唯一軍事家?俞大猷吃虧就吃虧在自己歲數大了,打不動了,否則帶着大明水師,要讓皇帝陛下見識下,什麼叫老當益壯。

大明水師磨刀霍霍,枕戈待旦,早就在等待着這一天,之前琉球國王尚久,一直不肯答應大明駐軍的條件,現在,琉球國王尚久終於鬆口了。

“臣唯恐積糧不足。”張居正略微有些擔憂的說道。

朱翊鈞看着張居正,認真想了想說道:“國窖一萬四千桶。”

張居正一聽,立刻說道:“天與弗取,反受其咎!倭寇安敢如此猖狂!”

朱翊鈞新政的核心內容是開海,張居正新政的核心內容是吏治,這兩樣共同構成了萬曆新政,而君臣之間也有極大的默契,比如朱翊鈞說這個國窖一萬四千桶,翰林院的翰林、國子監的監生,怕是不知道什麼意思,但張居正立刻就清楚了它的意義。

他十分推崇海運漕糧,還發明瞭漕糧箱,張居正這個漕糧箱,雖然不能和木牛流馬相提並論,可也是漕運利器。

張居正熟悉海務,海上遠航,最重要的就是白酒,尤其是烈酒,因爲要兌着雨水喝,來降低染病的機率,在海上,可沒有條件燒開水,都是接雨水儲存,兌酒。

一萬四千桶國窖,就是大明皇帝的儲備。

酒都管夠了,更不用說其他的了。

“我大明東南海寇,緣由琉球,倭寇以琉球爲跳板流竄於大明東南海岸,而大明水師不振,稍有不防,就會被攻破州縣,生民顛沛苦楚。”張居正又開始唸經,他在反覆重申琉球對大明的重要性。

大明很多人,其實對琉球的重要性,認知不足,總覺得不過是海外島國而已。

“世宗皇帝當初就是看透了這一點,才製造封舟前往琉球封琉球國王,目的就是加強政治羈縻。”張居正說起了舊事,大明封舟。

嘉靖十一年,世宗皇帝派遣了左給事中陳侃、行人高澄前往了琉球冊封了琉球國王尚清,這也是大明第一次封舟專事冊封,其根本目的就兩個字,靖海。

彼時倭患就已經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難得,先生還說世宗皇帝一句好話。”朱翊鈞頗爲驚訝,居然能從張居正的嘴裡聽到他誇世宗皇帝英明!

張居正略顯頹然的說道:“世宗皇帝只是未能克終罷了。”

張居正從來沒否認過道爺的聰明,以及道爺對國政的把控,但是道爺輸就輸在了克終二字上。 朱翊鈞看着張居正欲言又止,而後擺了擺手,繼續討論起了琉球的形勢,道爺在失去了張璁之後,就再沒有一個賢臣能臣了,沒有張居正在朝,朱翊鈞和李太后這個孤兒寡母面對一個千瘡百孔的大明,又能做些什麼呢?

“先生,爺爺爲什麼不肯振武呢?”朱翊鈞略顯奇怪的問道。

張居正面色格外的複雜說道:“振不得。”

軍事天賦本來就稀缺,更加稀缺的是,這個人忠於國朝,道爺的確有戚繼光,可道爺擺爛之前,戚繼光還未繼承明威將軍、登州衛指揮僉事,俞大猷還在四處碰壁,希望能被人舉薦。

時至不行,反受其殃。

安東尼奧乘坐水翼帆船來到了松江府新港,但是他停留了一晚之後,並沒有立刻回到大船,而是前往了大報恩寺,他要再看一眼琉璃塔,每次來到大明,他都會到這裡,感慨一下大明的鼎盛、繁華和強大。

“馬爾庫斯,我們這次離開大明後,恐怕再也不可能回到這裡來了,傲慢的腓力,絕對不會再讓我擔任遠航的船長,也因爲我有了威脅到他的匕首。”安東尼奧看着巍峨的琉璃塔,吐了口濁氣,鄭重其事的說道。 Wωω✿ttKan✿CO

費利佩二世,他或許傲慢,但他絕對不會輕視任何一個敵人,同樣,他十分的謹慎,這次安東尼奧拿到了大明皇帝的十二艘五桅過洋船,費利佩二世就絕對不會允許他繼續前來遠東和大明繼續貿易。

費利佩二世作爲船東,換一個帶隊的船長而已。

“如果我們能夠打敗他,我們未嘗不能再看到琉璃塔的雄偉,船長先生,要樂觀一些。”馬爾庫斯是安東尼奧的大副,也是安東尼奧的心腹,同樣也是安東尼奧的護衛,他希望自己的船長能夠樂觀一點。

安東尼奧看着自己的大副,鄭重其事的說道:“大明皇帝的眼光,可以看穿萬里大海,看清楚泰西的局勢,此時的安東尼奧,在實力上和腓力差距,隔着一個大到令人絕望的太平洋,大明的皇帝不肯賜予我強悍的海軍,是因爲他不認爲我能夠獲勝,不值得加大投資。”

“馬爾庫斯,現在你有一個選擇,留在這裡,給黎牙實做護衛,這裡是文明的土地,這裡的人遠比我們泰西善良,即便是人們用異樣的眼光看伱,可不會要你的性命。”

“你要留下嗎?”

馬爾庫斯疑惑的問道:“爲何船長不一同留下呢?大明皇帝非常欣賞船長的勇氣,畢竟幾年從未間斷的來到大明而後返回泰西,這種勇氣,並不常見,大明皇帝也需要船長豐富的航海經驗,如果船長肯留在大明,松江府那座不斷擴建的海事學堂,也有船長的位置。”

“船長的財富雖然比不上腓力,比不上大明皇帝,可仍然可以讓船長舒適的度過這一生,而且是十分奢侈的度過這一生。”

這就是馬爾庫斯的疑惑,安東尼奧似乎從沒有想過要留下來,西班牙特使黎牙實,顯然是打定了主意在大明定居了下來,再不打算回泰西了,在一個宗教國家裡,違背了對神的許諾,黎牙實回到西班牙,是要被火刑柱活活燒死的。

“大明的人非常善良,他們叫我們紅毛番,可從來沒有一見面就要殺掉我們,甚至於只要我們交稅,就不會遭到稅務官的刁難,在泰西,在葡萄牙,還有一羣需要我的人,和大明人一樣善良的人。”安東尼奧當然猶豫過,黎牙實那小日子過的,安東尼奧非常羨慕。

可安東尼奧留不下來,有人需要他。

朱翊鈞若是聽到,一定不會太認同這件事,大明人並沒有安東尼奧看到的那麼善良,但和泰西人一比,那必然是站在了道德高地上。

“那麼我的船長,不,我的君王!那就回泰西吧。”馬爾庫斯抽出了劍挽了一個很漂亮的劍花,當初安東尼奧第一次到港的時候,陳璘和馬爾庫斯打過,雖然馬爾庫斯輸了,但陳璘可是大明排的上號的悍將。

安東尼奧疑惑的問道:“你爲何不肯留下來呢?”

馬爾庫斯滿是笑容的說道:“因爲我的君王也需要我的劍。”

安東尼奧笑容滿面,再次看向了高聳的琉璃塔,略顯失神的說道:“我們輸的概率很大,但不是沒有一點的希望,我在大明感受到了一股力量,這股力量,可能讓我足以抗衡腓力。”

這股力量,足以讓天地變色,這也是讓安東尼奧下定決心的理由。

試一試,萬一要贏了呢?

安東尼奧不再奢求上塔,即便是在大明,除了打掃的宦官和鎮守南衙的魏國公府徐邦瑞之外,其他人沒有資格上塔祭拜。

松江府造船廠已經準備好了十二艘五桅過洋船準備交付,徐璠一直在松江府準備交割之事,徐璠打算再次出海去,翻譯之事交給了高啓愚。

徐璠去宜城伯找張居正,是讓張居正勸一勸徐階。

徐璠回到了家中,又跟徐階大吵了一架,上一次,因爲更爛的北孔,蓋住了徐階的惡行,讓徐階僥倖躲過了一劫,可徐階仍然在跟那些個賤儒們來往,徐璠和徐階爭吵,徐階則說都是以文會友罷了。

徐階是什麼身份?!是前首輔,而且在內閣和嚴嵩搭夥了二十餘年,桃李滿天下,以文會友?徐階這話他自己信嗎?

徐璠找到張居正,希望張居正能夠勸一勸徐階,再折騰,九族就沒了,其實徐璠不怕徐階折騰,以徐階本人的能力,他能折騰出什麼來?張居正看着徐階,徐階就是翻上天去,能做成什麼?

徐璠是擔心,別人把髒事扣在徐家頭上。

即便是張居正勸不了,也可以給徐階弄一個禁足令,關在家裡,把家改名爲天牢,就當關在牢裡了,別讓徐階再折騰了。

可是張居正表示自己無能爲力,上一次張居正上門跟徐階翻臉,質問徐階惠善堂之事後,二人便徹底斷絕了來往,而另一方面,張居正也無法跟皇帝那討到禁足令,再說了,徐階真的想做什麼,那是禁足令能夠禁止的嗎?

徐璠眼看無望,打算再離故土,前往泰西。

老徐家,還是得留根苗纔是。

六月二十日,所有的五桅過洋船全部整備完畢,依次排列在了海港之中,如同一個巨獸匍匐在水面之上,而二桅、三桅的夾板艦,在巨獸面前,似乎只需要輕輕碰撞一下,就會被撞的粉碎。

這不是似乎,是事實,因爲五桅過洋船改進一型,裝了鋼骨撞角,如果被五桅過洋船全速撞那麼一下,三桅夾板艦,會被撞個稀碎。

“這個撞角我們試驗過,全速航行的時候,一共撞碎了一艘夾板艦,撕裂了一艘。”趙士禎站在船下,仰望着鉅艦,極爲驕傲的說道。

郭汝霖則笑呵呵的說道:“安東尼奧船長若是不信的話,可以移步到這裡,我們打撈了被撞毀夾板艦的殘骸,還有那艘被撕裂的,一併拉了回來。”

“我想看看。”安東尼奧十分確信的說道。

“這邊來。”郭汝霖帶着安東尼奧來到了一個巨大的船塢,這個船塢擺放着一堆的殘片,和一艘嚴重損毀的三桅夾板艦,三桅夾板艦是按照泰西的旗艦—加萊塞戰艦,改裝出來的商舶,船體結構完全相同。

能撞碎一艘、撕裂一艘,可見其強悍。

“這可是加萊塞,無敵艦隊無敵的所在。”安東尼奧看着那些殘片,看着被撕裂的船,感慨萬千的說道。

安東尼奧在感慨大明的豪橫,一艘五桅過洋船、兩艘三桅夾板艦,就這麼給撞廢了,跟玩一樣,另一方面,則是感慨,泰西的造船的確失去了商品優勢,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他在感慨,這五桅夾板艦是真的強悍!

撞角有沒有用,撞一下就清楚了。

這哪裡是威脅費利佩二世的匕首,分明是威脅費利佩二世的九斤火炮!

“我大明眼下部署了二十四艘過洋船,如果安東尼奧船長真的打算在大明附近做海盜,恐怕吃力不討好,陛下敢給,就是因爲我們能夠完全消滅對方。”郭汝霖之所以要帶安東尼奧看殘片,一來是展示,安東尼奧付出了所有的種植園,換來的即便是減配的船,也極爲強橫,二來,就是威脅。

就是明晃晃的威脅,告訴安東尼奧,他如果留在大明的勢力範圍內爲非作歹,大明真的能把他廢了。

安東尼奧笑了笑,紅毛番可是大明海寇構成之一,這些海寇裡包括了大明活不下去的亡命之徒、倭國的倭寇、紅毛番、大食人等等。

大明沒有水師的時候,這些海寇不成氣候,現在大明海域內,遊弋的海防巡檢水上飛,簡直是收割海寇的不二神器。

但願海波平,這大約是戚繼光畢生夙願,要想剿滅海寇,最重要也是最難的便是找到對方的巢穴,而水上飛們,真的能找到海寇的老巢。

安東尼奧真的不想找死,那些個水上飛,自己本人戰力就足夠強悍,而他們能召喚的水師,更加強大無比。

安東尼奧帶着船隊準備起航了,一共二十一艘五桅過洋船在出海,多出來的幾艘,是大明水師在出動,這一次是前往琉球。

琉球國王尚久,答應了大明皇帝駐軍的要求,提供了三個良港,供大明水師駐紮,拒狼進虎也好,飲鴆止渴也罷,尚久已經完全顧不上了。

薩摩、大隅、日向三國的守護大名島津義弘,進逼首裡府,焚燬了那霸港,要不是尚久跑得快,現在尚久就被抓到了倭國去!

尚久迫不及待的請大明前來駐軍,松江水師開始前往琉球剿倭、定期巡航和駐軍。

首先自然是要剿倭,只有把盤踞在琉球的倭國徹底剿滅,倭國纔不能把琉球當做跳板,進攻大明,這是大明水師的第一次遠航出擊。

“徐博士也要一起前往泰西嗎?”安東尼奧看着一起上船的徐璠,頗爲驚駭的問道。

“嗯。”徐璠嘆了口氣搖頭說道:“忠孝難兩全,我既不想不忠,也不想不孝,就只能跑了。”

安東尼奧眼前一亮,滿懷期望的說道:“那麼尊敬的徐博士,可以成爲我的幕僚嗎?你知道,我的人十分勇敢,可他們並不聰明。”

“松江造船廠總辦郭汝霖臨走的時候,贈送了國窖一桶,來,讓我們暢飲此杯,預祝我們合作愉快。”徐璠遣人放了兩杯酒,遞給了安東尼奧一杯。

萬曆元年國窖,大明海貿的拳頭產品之一,徐璠還有一個身份,酒託,兜售國窖。

萬曆元年,是1573年,也就是說,皇帝兜售的酒,叫國窖1573,哈哈,求月票,嗷嗚!!!!!!!!

(本章完)

第540章 大明廷臣對皇帝使用了活字印刷術第549章 奇觀:正衙鐘鼓樓第二百四十一章 張居正丁憂歸政,王崇古憂懼逃亡第二百七十三章 吃幹抹淨不幹事第一百一十八章 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第九十九章 朝廷不就是要稅嗎?我們交!第470章 還田的三個階段第六十九章 同勢則附,同利則趨,同害則避第二十五章 國覆,萬民爲種奴之禍第474章 陛下給的實在是太多了第二百七十九章 朕出一千萬銀,圖謀世界之路第一百一十一章 拆門搬牀募軍餉,單刀赴會勸賊降第309章 不絕對忠誠,就是絕對的不忠誠第一百三十九章 六冊一賬,收付記賬法第299章 取之於賤儒,用之於賤儒第560章 我們泰西應該聯手抗明!第二百三十七章 他們失去了一切,但是獲得了自由第326章 至此,只是人間君王第453章 白銀,就是百姓們的血汗錢第401章 朱翊鏐的好日子,徹底到頭了!!第377章 戰場上得不到的,談判桌上也休想第337章 提筆區區十八畫,道盡人間萬般苦第六十四章 壞的極其純粹第二十九章 視之如綴疣,安從得展布第390章 不過是舊時代的殘黨罷了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寧衛一切機宜,悉聽戚帥破格整理第306章 袖手談心性,甚可羞婦人態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可攻陷、無懈可擊的城堡第二百七十九章 朕出一千萬銀,圖謀世界之路第353章 不是思維簡單,而是這樣做效率最高第333章 再苦一苦這賤儒,罵名張居正來擔第353章 不是思維簡單,而是這樣做效率最高第555章 欠陛下的債,還不完,根本還不完第六十三章 民生困苦,纔是天下之大弊!第481章 被玩弄於股掌之間的冤大頭第二百三十九章 倭國叛徒,獻土以求苟安第489章 仁天子御極之世,天下至幸!第五十六章 面子、裡子、尊嚴,都是靠自己掙來的!第478章 沒有反賊經驗的張居正第一百九十五章 思路清奇小皇帝第429章 買得吳船載吳女,都門日日醉醺醪第503章 買不盡的松江布,收不盡的魏塘紗第四十二章 對小皇帝的考成第442章 飛雲起伏龍,大鵬運以風第二百六十七章 真誠,是最大的必殺技第二百一十章 鮮衣怒馬正年少第二百一十六章 元輔可怕,還是陛下可怕?這是一個問題第336章 我本將心照明月無奈明月照溝渠第一百五十九章 只需要一個機會的戚繼光第九章 再一再二沒再三第一十三章 有辱斯文第430章 不爲刀俎,即爲魚肉第二百八十章 朕倒是有個辦法第555章 欠陛下的債,還不完,根本還不完第286章 君子可欺之以方,難罔以非其道第351章 大明沒有貴族第二百三十四章 送出去的,要親手拿回來才行第二百四十章 火燒長崎第二百三十六章 搗巢滅倭長策疏第三十七章 天下諍臣以何人爲首?第559章 大明舉重冠軍朱翊鈞第448章 在死亡的邊緣試探第二百四十九章 一張嘴,哭的梨花帶雨就是鐵證第二百零五章 復古派中的古墓派第494章 考成法,是天下官吏的自由第一百五十章 朕有三十三個步營,權豪有幾個?第二百六十二章 放下助人情結,尊重他人命運第307章 封建禮教害死人第一十四章 利益交換第433章 戰爭只是暫停,從未結束第二百二十九章 至此,已是科學第317章 勿有大功於家國,但求小恩於君王第一百三十九章 六冊一賬,收付記賬法第二百二十八章 張公在時亦不覺異,自公沒後不見其比第一十七章 妖孽竟是我自己!第二十章 君民同耕,大逆不道第494章 考成法,是天下官吏的自由第529章 不想當國王的院長不是好船長第七十二章 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第五十章 倍之,加倍執行第一百九十三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爲有處有還無第425章 大明律,不保護泰西番夷第295章 君臣?共軛師徒第七十四章 嫂溺須援之以手,事急從權宜之計第397章 俺答汗是個筐,什麼都往裡面裝第531章 大明真的存在嗎?第一百五十二章 畫舫一二事第404章 顛倒黑白,倒行逆施第453章 白銀,就是百姓們的血汗錢第346章 去奢崇儉,誠乃救時要務第三十八章 不是我!不要污人清白!第352章 格物院有祥瑞進獻第340章 根深蒂固的軟弱,習以爲常的妥協第二百六十七章 真誠,是最大的必殺技第446章 氪金戰士VS血肉之軀第九十一章 朕就辦三件事,罵人,罵人,還是罵人!第九十五章 客星犯帝座,佞臣僭主上第390章 不過是舊時代的殘黨罷了第一百九十四章 皇帝親自帶頭偷工減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