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我家皇爺爺讓我給你帶句話

第347章 我家皇爺爺讓我給你帶句話

黎牙實的底氣十足,他擁有超過了三十萬兩的現銀,他之所以要買下這個紅毛番修女,目的是保持大明和西班牙的平等地位,或者說維繫西班牙和大明友邦的資格。

西班牙,當下世界上唯一一個日不落帝國,太陽永遠不會在領土上落下,這麼一個成就,大明皇帝就從沒有擁有過,在黎牙實看來,他希望西班牙和大明的邦交活動中,在他活着的時候,不至於向下滑落。

這麼一個紅毛番修女被這樣堂而皇之的售賣,的確容易友邦驚詫,大明方面,自然而然的將紅毛番完全和夷狄等同看待,這是黎牙實不希望看到的場面。

在大明的語境裡,夷狄能長得像個人都不錯了,個個都是妖魔鬼怪。

黎牙實沒有去求大明皇帝,因爲他知道陛下一定不會恩准,因爲大明皇帝送完泰西的國書中,談到過一個問題,那就是墨西哥的太陽城,有近千人的漢民,這些人自然有主動,當然也有被動,大明皇帝表示大明會密切關注這些人的生存和生活。

所以,黎牙實帶着銀子來了,先把人贖回,之後的事兒,之後再說。

朱翊鈞則好奇的打量着被撲買的修女,聽着此起彼伏的喊價聲,眼神裡帶着些許的玩味,他對馮保低聲說道:“大明朝廷這個集體有高道德劣勢,可是具體到了個人,這個劣勢縮小了,你看,咱大明的商賈們爲了錢,泰西的修女也能想方設法的帶回來販售一二。”

“陛下聖明。”馮保甭管聽懂沒聽懂,先拍個馬屁,沒有任何問題。

高道德劣勢是集體意志,而低道德優勢則是逐利的必然結果,大明朝廷的確存在高道德劣勢,但是具體作用到個人身上,那就沒有那麼多的約束力了。

“這打哪兒來的?”朱翊鈞好奇的問道,大明商賈真的是什麼東西都能整得到。

“大西洋的西海岸上有一個自由城,自由城裡百無禁忌,供貨的商賈是在呂宋買到的,是以貨物的形式坐着紅毛番的大帆船來的。”馮保講明白了這個修女來歷,泰西的教會力量仍然十分強大,但肉眼可見的衰弱着,修女都被抓去販賣了。

“五千七百兩!”代表遷徙富戶的闊少開始叫價了,吳興姚氏的少爺,姚光啓,來自浙江吳興,自西漢起家,興旺於西漢末年,發展於東漢三國,在隋唐達到了巔峰,是浙江吳興的郡望,郡望就是姚氏所在的郡爲姚郡。

在姚少爺加入戰局之後,修女本身的價值就不重要了,單純的變成了鬥富競奢而已。

京城的闊少王謙,爲了不讓卑鄙的外鄉人強壓自己一頭,也是頻發加價,這涉及到了話語權的問題,而遷徙富戶們也要爭這口氣,爲的就是表達出一種我們雖然遷徙而來,但絕對不是好惹的,而黎牙實是爲了西班牙在大明眼中地位的大事。

三方都有亂戰的理由,這一下子叫價變得熱鬧無比。

“一萬五千四百兩!”唱衣大聲的喊道:“五十六號出價15400兩,還有沒有更高的價格?15400兩一次。”

“這修女多少錢買來的。”朱翊鈞好奇的問着馮保,這個成交價,着實是有點嚇人了,朱翊鈞很瞭解行情,在京師還沒有嚴打的時候,十兩銀子就足夠和京師最頂級的花魁面首一次了,剛纔那個高麗姬成交價已經十分誇張,這次更加離譜。

馮保還跟身邊小黃門耳語了兩聲,俯首說道:“三兩銀子。”

“15400兩第二次。”唱衣舉起了小銅錘,準備敲在小鐘上,這代表着成交。

“15500兩!”黎牙實終於一咬牙,還是給出了一個更好的價格,雖然加價只有一百兩,但黎牙實還是願意爲了西班牙的面子買單,付這筆昂貴的贖金。

很快,黎牙實如願以償,因爲喊價的既不是京師闊少,也不是遷徙富戶的闊少,而是黎牙實這個夷狄,這多少能讓雙方都冷靜一二。

一場因爲面子引發的鬧劇,緩緩的拉上了帷幕。

朱翊鈞略顯好奇的問道:“王謙花了多少錢?”

“一釐銀都沒出。”馮保頗爲感慨的說道,這老小子,真的是喊價喊的歡,完全零成交,在衆人面前,狠狠的出了一次風頭,確實分文不出。

王謙對於揣摩人心這塊,拿捏的極好,拍賣故意頂價,在對方心理預期的位置上,及時抽身而退。

在散場的時候,姚光啓立刻明白自己被人給狠狠的耍了!而且是近乎於羞辱一樣的摁在地上摩擦!

“王謙!你耍我!”姚光啓非常憤怒的指着王謙,大有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的意思,實在是太氣人了,說好的鬥富競奢,卻被王謙如此玩弄,簡直是忍無可忍。

王謙擡頭看了一眼,陛下站在五樓的憑欄處,好奇的向下張望。

若不是陛下親自過來看熱鬧,王謙今天必然要讓這些遷徙來的富戶,知道一下厲害,可陛下就在樓裡,王謙換了種方式,壓了對方一頭。

“我耍你?伱這話說的,只不過是財力不如公子雄厚,未能買到心儀之物罷了。”王謙不卑不亢的說道:“這一陣,姚公子又贏了,恭喜姚公子,賀喜姚公子。”

“恭喜姚公子,賀喜姚公子。”跟着王謙來的紈絝們,也趁機起鬨,姚公子這三個字,越聽越像是冤大頭。

姚光啓嘴角不停地抽動着,他只能一揮手,大喊一聲:“我們走!”

朱翊鈞在樓上看完了衝突的全過程,在萬曆六年年初,遷徙富戶入京的政令下達,到了萬曆六年年尾,遷徙充實京畿的遮奢戶們,到了京師的地頭,強龍不壓地頭蛇,王謙這條強龍,摁着富戶們的腦袋打。

“還以爲夫君會買下什麼好東西,就是單純看個熱鬧嗎?”王夭灼有些好奇的問道。

朱翊鈞笑着說道:“這燕興樓是咱家的,好東西還能放跑了不成?這是一副畫,《洛神賦圖》,顧愷之的原本已失,這一卷,是南宋紹興年間所臨摹。”

好東西當然都被朱翊鈞給提前買走了,這是典型的黑箱操作。

“原本呢?”王夭灼也不懂這些個字畫的價值。

朱翊鈞略顯感慨的說道:“靖康之難毀掉了吧,金人南下,俘虜二帝北歸,可是把汴梁的好東西,全都帶走了。”

戰亂頻頻,這些能夠大浪淘沙留下的所有物件,都變得難能可貴了起來。

朱翊鈞一次沒有叫價,卻帶着大箱小箱的離開,立刻引起了姚光啓的注意,他怒火攻心,被人耍了一道,高價買了一堆東西,臨走的時候還親眼目睹了黑箱操作,姚光啓不氣炸肺才奇怪。

但是很快,他就冷靜了下來,面前的人,絕對惹不起。

因爲面前這個人,三丈之內,極爲空曠,就那些個護衛左右的緹騎們,環視四周的眼神,都讓人望而生畏,姚光啓甚至產生一種幻覺,自己一旦踏入了三丈之內,必死無疑。

“別動,別動!”姚光啓攔住了身後的人,連連說道:“不對勁,不對勁。”

“姚公子!京堂本地搞撲買,還要給勢要先看先買嗎?這壞了規矩,自然要上前理論去!”一個人非常不服氣的大聲叫嚷着。

“閉嘴!”姚光啓厲聲呵斥着,他一直雙手伸開,等待對方完全離開的時候,才重重的鬆了口氣。

就在剛剛,他想要衝上去和貴人理論的時候,有一個緹騎掃了他一眼,讓他冷靜了下來,那個眼神十分的冰冷,就像是看獵物和死人一樣。

“撿回一條命啊。”姚光啓連連拍着胸口,心有餘悸的說道:“真的是走路遇到鬼了。”

相比較王謙的戲耍,這場沒有任何衝突的衝突,讓姚光啓的腿肚子打轉。

“又來?!”姚光啓看向了門口,只看到了一個壯漢徑直走了過來,走的越近,姚光啓就越是忐忑不安。

“我家皇爺爺讓我給你帶句話。”趙夢祐繼續說道:“我家皇爺爺說,咱不喜歡鬥富競奢,日後這種熱鬧,不必再有了。”

趙夢祐說完就走,也沒理會姚光啓的反應,趙夢祐是來通知的,不是來跟姚光啓商量的。

“黃爺爺那叫黃爺?是那個蓬萊黃氏嗎?”一個狗腿子發出了靈活的疑惑來,蓬萊黃氏是個海商,大明再次開海後,主打的就是前往倭國運送白銀入明。

“張居正門下,好生的猖狂!”另外一個跟班,義憤填膺的說道。

“就是就是,就是戚帥當面,也要給我們姚公子三份面子,他蓬萊黃氏一個暴發戶算什麼東西!”

“閉嘴,閉嘴!你們見我吃虧還不樂意,要我死是嗎?!”姚光啓一甩手,低着頭向着外面走去,姚光啓已經聽出來了,是皇爺爺,不是黃爺爺。

這出行的陣仗,不是皇帝,姚光啓把今天買的東西統統生吞下去!

朱翊鈞笑呵呵的離開了,這一嚇,這種鬥富競奢的風力輿論,可以消停一陣,可不用多久這種風力,就又會擡頭。

朱翊鈞回到了皇宮後,直接去了文華殿,這邊還有一部分的奏疏需要批覆,在張居正回朝之後,文淵閣再次發揮出了他本來的效用,絕大多數時候,朱翊鈞都是直接在浮票上蓋章就可以了,張居正這個常務副皇帝完全可以處置得當。

朱翊鈞每一封奏疏都看,有的時候,還會親自下幾道批註,也會有和張居正意見完全相悖的時候,而往往這個時候,張居正會選擇妥協讓步。

“陛下,解刳院的大醫官來了。”馮保低聲提醒着陛下,陳實功和李時珍已經在殿外候着了。

朱翊鈞一愣,疑惑的問道:“什麼事兒?”

“太后讓來的。”馮保聲音越來越小,顯然是成婚數月,王夭灼的肚子始終不見動靜,李太后開始有些坐不住了,讓大醫官們診斷一番,好有所準備。

兒大不由娘,朱翊鈞已經長大了,現在是帝國的皇帝,李太后就是有一萬句牢騷話要說,也能旁敲側擊,而不是像小時候一樣,叫到面前,一頓臭罵。

“來吧,來吧。”朱翊鈞兩手一攤,搖頭說道:“宣。”

大醫官每月都入宮一次,定期給皇帝做做檢查。

“奇了怪了,這十多個月來,陛下的體溫都在三十七度以下,而別人則都是三十七度以上,怪哉怪哉。”李時珍眉頭緊蹙的給陛下診完了脈,一臉迷茫。

陳實功也是一臉奇怪的說道:“而且陛下是習武之人,血氣應該更加渾厚纔是。” 難不成皇帝這種生物,在生理上跟普通人還有差別不成?按照過往解刳的經驗而談,進了解刳院的大門,那都是衆生平等,李時珍和陳實功的眼神,閃動着晦暗不明的光澤,這多好一個解刳的材料,他的體溫,怎麼就比別人低?

朱翊鈞被李時珍的眼光打量的有些發毛,這個李時珍好像在醞釀着不得了的計劃,朱翊鈞越想越覺得不對勁,再聯想到李時珍的話,不難想象,李時珍這個了不得的計劃,是要把皇帝當研究材料給剮了!

簡直是道反天罡!

“這不奇怪,朕生活環境好,起居有人照料,這文華殿也好、西苑也罷,連一個蚊蟲都看不到,大概就是這樣。”朱翊鈞以自己淺薄的學識,試圖解釋這一現象。

“朕最近搗鼓出來一些好東西,兩位大醫官,走的時候,一併帶走。”朱翊鈞示意張宏拿來了兩個檀木盒子,裡面是他做的玩具,箱子裡是一臺顯微鏡,爲了方便晚上使用,朱翊鈞還專門折騰了一個聚光鏡,可以把蠟燭的光聚集在標本之上,方便夜晚觀察。

朱翊鈞只是簡單的介紹了一下這東西的使用方法,兩位大醫官興趣滿滿的抱着顯微鏡離開了,至於李太后的交待,那自然是如常稟報,陛下龍馬精神,身體健康,不要孩子,只是陛下的選擇。

“呼!”朱翊鈞看着兩位大醫官津津有味的討論着,連連搖頭,這兩位當世有名的大醫學家,帶着大明的醫學艱難前行。

對解刳院的攻訐從來都不是少數,解刳院被認爲是張居正僭越皇權的鐵證,如此殘暴的政策,已經執行了六年時間,可張居正仍然沒有打算取締的原因。

直到現在,大明朝臣,甚至是廷臣們,都認爲那是張居正在徙木立信,幾乎所有人看來,解刳院這個地方的存在,就是張居正畫出來的那條線,大明的朝堂狗鬥,不能跨過那條線。

王景龍、陳洪等人,是解刳院第一批被千刀萬剮之徒,張居正畫的那條線就是,狗鬥不能威脅到皇帝的人身安全,很少有人能猜到,這解刳院是大明皇帝授意所爲。

張居正在一本彈劾解刳院的奏疏上,寫下了浮票,現在陛下已經壯年,解刳院也已經完成了它以收威嚇之效的成就,應該取締了。

朱翊鈞則堅持認爲,解刳院仍要進行下去,解刳院最開始的目的,的確是以收威嚇之效,但現在解刳院的長期目標是:四海八方,均沾岐聖昭德;際天極地,共沐大醫膏澤;納斯民於壽康,召和氣於穹壤。

這是當初朱翊鈞給解刳院大醫官的聖旨,也是解刳院仍然存在的根本,大明的解刳院已經有了足夠的成果,大明的醫學正在飛快的進步,

在這件事上,張居正再次選擇了妥協,贊同了陛下的決策。

大年三十,朱翊鈞仍然在西苑接見賀歲的朝官,大明的拜年是在大年三十的傍晚,一直守歲到子時,大年初一起牀後,前往太廟祭祖。

朱翊鈞先是接見了皇叔朱載堉,這是宗室之首,而後接見了戚繼光,這是位列勳貴之上,雖然戚繼光只是遷安侯,但他領京營精銳,就是位列諸勳貴之上,而後接見了張居正,張居正是百官之首,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他的宜城伯只是流爵,不是世爵。

而後便是冗長的覲見,朱翊鈞準備大手一揮,讓五品及以下百官全部入殿覲見賀歲,禮部尚書馬自強和吏部尚書萬士和一聽就急了,跑到皇帝面前一頓聒噪,什麼祖宗之法不可違,什麼官序貴賤各得其宜,尊卑長幼之序,朱翊鈞聽得厭煩,只好任由禮部去做了。

馬自強和萬士和也不是故意製造繁瑣的禮節讓陛下不耐煩,過年朝見皇帝,可能是京堂百官這一生,僅有幾次面見陛下的機會,如果皇帝懶散一些,像嘉靖皇帝、隆慶皇帝,殿試不去,大朝會沒有,天下百官,甚至連見皇帝一面的機會都沒有。

冗長的禮節終於結束,朱翊鈞開始守夜,說是除夕夜的守歲,其實是研讀農書,呂宋試種植橡膠已經小規模成功,現在呂宋的種植園的種類從單純的稻米,到現在的甘蔗、棕櫚、橡膠,這些種植園的出現,讓大明對萬里海塘有了更加緊密的關聯。

大明需要糧食,而這些地方可以提供足夠的農產品,而大明只需要利用商品優勢,就可以將這些資財源源不斷的吸入大明。

朱翊鈞對橡膠樹的種植很有興趣,他在北衙種了一棵,爲了這一棵,朱翊鈞還專門修了一個暖閣,好吃好喝的伺候,可還是死了。

“萬里海塘,好地方啊。”朱翊鈞合上了農書,再次肯定了自己開海政策的絕對正確性,受小冰川時代的影響,大明向北和向西擴張之路,困難重重,而且新闢之土,軍事戰略意義遠遠大於民生經紀意義。

而開海的新闢之地,土地是肥沃的,降雨是充沛的,當地的土人抵抗是無力的,朱翊鈞任命呂宋鄧子龍爲番都指揮使,用武力催繳貨款,成果極爲顯著,奪回來,大明就能夠守得住,而且經營良好。

這不是鄧子龍王婆賣瓜,自賣自誇,鄧子龍說的是實情,相比較泰西野蠻的掠奪,大明在種地這件事上的執着,遠遠超過了泰西人。

朱翊鈞對東南開海事很是在意,事事親自問詢。

萬曆七年正月初一,大明皇帝再次來到了太廟,小黃門擡着幾樣東西,送進了太廟之中。

“今年咱也沒幹什麼,就是把南衙的遮奢戶們遷徙充實京畿了,他們在地方人五人六,一副天老大,地老二的模樣,遷徙入京之後,個個都乖的像鵪鶉,夾着尾巴做人。”朱翊鈞拿出了第一份祭祀的賀表,這是每年一次的工作總結。

朱翊鈞拿出了第二份賀表,扔進了火盆裡,喃喃自語的說道:“還有便是考矛盾說和算學,執行起來,確實困難,但還是咬着牙做了下來。不願意當監當官,就過不了實踐這一環節,雖然這考過了矛盾說和算學的人也有可能是壞人,但總歸是循吏,能做事就行。”

“爲了保住自己的官帽子,爲了讓自己胸前的補子變一變,循吏會想盡辦法進步的。”

朱翊鈞拿出了第三份賀表,扔進了火盆中,頗爲感慨的說道:“今歲清丈、還田的大事,已經進入了深水區,接下來的部分都是硬骨頭,幸好,先生還在朝堂之中,幫着朕做事,朕倒是要看看,誰敢出來胡鬧,這清丈還田,國朝振奮大業,容不得他們計較一傢俬利。”

朱翊鈞拿出了第四份賀表,笑着說道:“戚帥還是厲害,土蠻和俺答汗合兵一處,被戚帥和馬副將軍給打的抱頭鼠竄,朕雖然不知兵,但朕能看得懂戰報,大明的戰線終於將北虜和東夷完全隔絕掉了。”

“遼東東夷和北虜合流,是北宋滅亡之根本。”

北宋靖康恥,也是一次典型的東夷北虜合流,只不過當時是金人和契丹人合流,這一次的完全阻斷,算是徹底粉碎了這種可能。

這對大明而言,是再好不過的事兒了。

朱翊鈞拿出了第五份賀表,扔進了火盆裡,只是嘆了口氣,沒有多言。

第五份賀表裡,寫的是朱翊鈞大婚已成,但皇后和嬪妃的肚子遲遲沒有動靜,就這麼點事,還專門要告知列祖列宗!

對於這件事爲何如此選擇,朱翊鈞已經讓大醫官們轉告了李太后,但是李太后仍然想要抱孫子,而且態度十分堅決。

朱翊鈞講完了述職報告,離開了太廟。

朱翊鏐眼巴巴的看着皇兄,開口說道:“哥,今天還要去北大營嗎?今天可是大年初一,要不歇一天?”

“你不想去?”朱翊鈞眉頭一皺,語氣變得冰冷了幾分。

朱翊鏐連忙不停地擺手說道:“去去去!這不是覺得哥日理萬機,已經極度勞累了,所以我才這麼說,同去同去。”

朱翊鈞思索了片刻,笑着說道:“算了,你別去了,咱自己去吧。”

“真的不用去了嗎?”朱翊鏐的面色從驚喜再到驚詫,再到疑慮重重,最後滿是懷疑的詢問着皇兄的意思,到底是什麼意思。

“朕金口玉言,過年休沐,不必隨行了。”朱翊鈞說着上了車駕。

“謝皇兄!”朱翊鏐一蹦三尺高,搪塞了一句謝恩,歡天喜地的離開了。

朱翊鈞看着朱翊鏐一步三跳的模樣,只能略微搖了搖頭,和張居正談完朱翊鏐的教育問題之後,朱翊鈞也看開了一些,正如張居正所言,朱翊鈞這棵參天大樹在爲朱翊鏐遮風擋雨,朱翊鏐是感受不到那種冷酷,也感受不到急迫感。

玉不琢,不成器。

在朱翊鈞的車駕緩緩駛向北大營的時候,一場大火在永定毛呢廠猛烈的燃燒了起來。

朱翊鈞從北大營回到了京堂的時候,王崇古已經恭候在了西苑門前,等待陛下宣見。

“灰頭土臉的也不是洗一把臉,情況怎麼樣?死人了嗎?死了幾個?損失如何?”朱翊鈞看着王崇古略顯狼狽的模樣,示意張宏給王崇古一把擦臉的毛巾。

王崇古當然不會洗臉,灰頭土臉、蓬頭垢面,陛下才能直觀的看到他的辛苦。

“情況還好,燒了兩間庫房,沒死人,損失了六百匹粗紡毛呢。”王崇古語速很快的把關鍵信息報給了陛下。

朱翊鈞看着王崇古語氣十分平靜的說道:“沒死人嗎?”

“沒有。”王崇古斬釘截鐵,大火燒起來的時候,王崇古就在官廠,正好遇到了,火勢很快就被撲滅了。

死亡是無法隱瞞了,因爲非正常死亡,他的社會關係不會因爲死亡而徹底斷裂,只要緹騎們稍微用心打探一番,就能知道,有和沒有與瞞報少報,回答完全不同。

如果真的死了人,王崇古一定會說,還在清理火場。

欺君的代價,王崇古不能承受。

“刻意縱火?”朱翊鈞猶豫了下問道。

王崇古頗爲肯定的說道:“刻意爲之,陛下,臣領鼎建大工,整個皇宮都是臣親眼看着修的,就是可以縱火,也就只能燒一點,甚至第二間房都燒不過去!”

“這兩間庫房着火,臣以爲必然有人刻意縱火。”

防火大師王崇古,作爲大明最頂尖的防火設計師,王崇古在防火這件事上,已經站在了人類的巔峰之上,沒辦法,誰讓皇宮的中軸線,是他外甥張四維一把火給燒掉的呢?

爲了自己的九族,這個防火大師,王崇古必須要當,而且還必須要做好,做到有人在宮門放火,燒不到陛下的寢宮爲合格。

“姚光啓?”朱翊鈞眉頭一皺念出了一個人名。

“姚光啓…是誰?”王崇古一臉的迷茫,他真的不知道這個姚光啓究竟何許人也。

朱翊鈞簡單介紹了一下王謙和姚光啓的恩怨情仇,王謙的狡詐,姚光啓的惱羞成怒,都讓人不得不把這兩件事聯想在一起。

“這個逆子,四處在面外招搖,明天就把他的銀子給停了!”王崇古聽完就是氣不打一處來!

現在體溫38.6°,早上起來的時候是39.8°,在那個恍惚之間,已經看到了太奶在對我招手了。大家一定注意防護哦,求月票,嗷嗚!!!!!!!!!!!!!!

(本章完)

第313章 衍聖公?誰愛要誰要,我們南宗不要第504章 連棉布都不買,做什麼特使!第491章 坑了他張居正,張居正還要說謝謝第一百七十六章 不客氣的大明使者第360章 陛下這個樣子,都是你張居正教的!第四十三章 主少國疑,帝制之下的皇權缺位第二百三十六章 搗巢滅倭長策疏第365章 大就是強,多就是美第372章 讀書人最是擅長,殺人不見血第七十六章 瘦徐家,以肥天下第二百三十六章 搗巢滅倭長策疏第三十五章 族黨排異,不勝不止(爲盟主“電飯煲菜譜”賀!)第534章 倭不能不平,但也不能全平第380章 我真的不想進步第301章 這結個婚,比西山拼殺都累!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可攻陷、無懈可擊的城堡第369章 大明皇帝的恩情,根本還不完第二百一十五章 一魚兩吃第423章 若再有戰禍邊釁,朕必永清草原大漠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寧衛,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第335章 賺錢,寒磣嗎?不寒磣第五十一章 朕以皇帝的名義許諾第一百八十九章 陛下,要不看看創造發明?第442章 飛雲起伏龍,大鵬運以風第341章 朱門酒肉臭 路有凍死骨第490章 給大明當狗,是你想當就能當的?第六章 一千個讀書人,一千個孔夫子第一百八十七章 戚帥,張四維他欺負朕!第548章 《王謙發家的四個秘密》第373章 放不下,不想放下第一百九十章 友軍有難不動如山,撤退轉進其疾如風三江感言+上架感言第一十六章 殺人需用利刃第527章 百業農爲先,農興則百業興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變了!天變了!天變了!第四十七章 官序貴賤各得其宜,尊卑長幼之序第552章 權利無限大,責任無限大第321章 陛下何故謀反?第522章 非威不畏非惠不懷,德威兼用感心攝第305章 因人成事休定論,時運相逆人離羣第一百二十一章 想讓朕跪着當皇帝?沒門!第356章 精紡毛呢的最後盛宴第二百八十三章 遷徙五千八百富戶至遼東充邊第475章 四個自然而然的推論第二百四十五章 言先生之過者斬,勿論第六十三章 民生困苦,纔是天下之大弊!第一百零五章 朕要學外語第416章 王謙,果然是個紈絝!第二百六十三章 該殺殺,該抓抓,該拔舌頭拔舌頭第559章 大明舉重冠軍朱翊鈞第五十六章 面子、裡子、尊嚴,都是靠自己掙來的!第374章 兩宮太后非但不阻攔,還一起胡鬧第七章 前首輔高拱授意行刺第289章 你問朕是什麼人?朕的名字不可探聞第二百五十章 犯賤的倭寇第一百四十一章 羊毛與呢絨第二百一十七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450章 知識本就是昂貴的第一百零七章 小皇帝罵人,又難聽又誅心第428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二百一十五章 一魚兩吃第一百六十四章 忠君體國侯於趙第一百一十九章 仰望星空朱載堉第484章 人教人,千遍教不會第二百四十八章 覓塞外良地營建營堡堅城第一百六十四章 忠君體國侯於趙第六十七章 這,只是一個開始第332章 陛下,臣有上中下三策第351章 大明沒有貴族第一百三十八章 壞了,日後當明公得會算學第二百二十八章 張公在時亦不覺異,自公沒後不見其比第一百五十三章 活在當下,何不貪歡?第355章 生於斯長於斯,成於斯功於斯第478章 沒有反賊經驗的張居正第398章 大明皇帝的留一手第315章 文華殿裡,喜氣洋洋第396章 人主當急萬民之所急第五十一章 朕以皇帝的名義許諾第407章 愛我家園,清潔先行第425章 大明律,不保護泰西番夷第四十四章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第二百三十二章 陛下比王謙還壞!第一百三十二章 你的命是不是命,你是不是人?第488章 一個大明,都是王民第302章 這是大明的頂級機密第一百四十三章 數學不會騙人,不會是真的不會第二百七十三章 吃幹抹淨不幹事第406章 給泰西一點小小的大明震撼第335章 賺錢,寒磣嗎?不寒磣第456章 借還是不借,這是一個問題第二十八章 力足以勝天第一百四十三章 數學不會騙人,不會是真的不會第一百六十八章 罵人不揭短,爲什麼要罵人?第五十八章 世間哪得兩全法第533章 山東耆老無不懷念凌部堂第五十章 倍之,加倍執行第318章 跟着陛下有錢賺第533章 山東耆老無不懷念凌部堂第534章 倭不能不平,但也不能全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