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在最後一個野人死掉之前,大明絕不

第364章 在最後一個野人死掉之前,大明絕不停止進攻

大明朝堂黨爭是否激烈,完全可以從雜報上看得出來,就像是大明那麼多的妖書一樣,當朝堂黨爭激烈時,雜報也是火力全開,當黨爭激烈到白熾化的地步,雜報就會偃旗息鼓,靜靜的等待着黨爭的結果。

現在,大明的雜報,並沒有過分着墨於三娘子入京,也沒有過分着墨於北虜之間的內訌,大明的雜報,都在對燕興樓交易行的船舶票證的事,進行追蹤報道,熱情高漲。

四月五月,各有五十條的三桅夾板艦,以及五條五桅過洋船進行了認籌,仍然是在當日,被搶購一空,燕興樓的交易行,除了在每月認籌的時候熱鬧無比,平日裡都是冷冷清清,大家都不肯把票證拿出來進行交易,有價無市,並不影響船舶票證的求購。

船舶票證的價格水漲船高,即便是剛拿到手,就出手,也能賺到錢,讓人們對船舶票證更加熱情。

萬曆七年六月份新的一批船舶票證再次認籌,與此同時,四月份認籌出去的船舶票證,也迎來了第一次分紅,按照戶部的規劃,分紅應該是按年去計算,這也是大明普遍的現象,王崇古的計劃也是如此計劃的。

但當初大明皇帝、張居正、王崇古、譚綸等人,錯誤估計了遮奢戶們對船舶票證、人人當船東這個計劃的熱情,在經過反覆商討後,決定在萬曆七年這一年,都按單次航行進行分紅,刺激人們購買船舶票證。

事情的發展,不總是按照皇帝的預期,即便是人中龍鳳的張居正、譚綸等人,也有估計錯誤的時候,可是制度已經制定,只能這樣將錯就錯了下來。

“這麼多,一張船舶票證居然能夠分紅三兩銀子!這這這!”一個晉商看着手中的票據,人都傻了,按照當初晉商們商定的預期,是三年回本,後面都是利潤,而且可以多艘認購,這樣降低風險,按照大明船舶回航超過八成去計算,大約五年之後,就是純利。

躺着賺錢,這就是人人當船東計劃最大的魅力所在。

可是這次的票證每票分紅高達三銀,也就是說一年半的時間就可以回本,即便算上船隻的折損,兩年時間就可以回本了,這一下子就讓領取分紅的晉商,興奮到了臉色通紅,對於偷偷告訴他們消息,讓他們撈到了第一桶金的王崇古王次輔,晉商們心裡只有感恩。

朱翊鈞人在燕興樓,這可是今年財經事務的重要項目,而且由皇帝、內帑完全操盤的生意。

“他們要是知道這是刨除了稅收、刨除了松江遠洋商行三成利潤留存、刨除了國帑、內帑利潤分潤的結果,怕不是明天就要造反,要提刀面聖,責難陳善了。”朱翊鈞看着大喊大叫的人羣,嘖嘖稱奇的說道。

松江遠洋商行是大明朝廷組建的商行,其中官船,也就是隸屬於大明朝廷認籌的船隻,所有的利潤除了三成利潤留存之外,還有三成要直接上交到國帑內帑,最後纔是給他們的分紅。

但即便是如此,船舶票證的回報,還是完全超過了他們的預期。

“商賈都是逐利的,他們會去預期成功的可能性,提刀面聖責難陳善,那不是上趕着給陛下抄家嗎?正合陛下心意。”馮保在一旁,頗爲恭敬的說道,大明京營十萬銳卒鎮守,給晉商們熊心豹子膽,也不敢幹這個事兒,陛下磨刀霍霍,始終在等待着抄家。

“說的也是。”朱翊鈞笑着說道:“這個生意算是成了。”

朱翊鈞沒有調整萬曆七年的分紅策略,還是以船隻爲單位,每一次回航進行分紅,到了萬曆八年起,纔會以年爲期限進行分紅。

因爲調整政策,是牽一髮而動全身之事,朝堂的政令要改,松江府市舶司的賬目勾稽的時間要改,松江遠洋商行的賬目要改,燕興樓交易行的算賬也要改,戶部寶鈔局、工部寶源局、內署兵仗局都要改。

在櫃檯前的分紅主要是以承兌匯票的記賬貨幣形式存在,不是擡着現銀給人,是需要寶鈔局出具承兌匯票,需要到寶源局支取,需要內署兵仗局進行銀幣的壓印,是極爲繁瑣的。

這也是認籌的商賈、遮奢戶、鄉賢縉紳們,不怕朝廷侵吞銀子的原因,看似一切都是在燕興樓交易行進行交易買賣,但背後是無數的關節,想要打通這些關節,那需要手眼通天的人物,能將這麼多參與其中的部門全部打通,大明朝只有兩個人能做到,大明皇帝和元輔太傅。

大明皇帝和元輔太傅真的要對付他們,哪裡需要這麼繁瑣?想要辦得乾淨點,讓稽稅院出幾張追欠的催繳票據,未能如期交納,緹騎侵門踏戶,把家抄乾淨就是了,誰家還沒點欠稅?如果真的着急,直接讓緹騎們扣一個謀反的帽子,直接抄家,繞過中間環節,速度更快。

緹騎、錦衣衛,本身就是一個介於外廷和內廷之間的衙門,是個特務機構,是皇帝手中一把蠻不講理的刀,只是陛下不願意蠻不講理,不願意國失大信,從來不這麼做而已。

“那是忠順夫人的怯薛護衛?”朱翊鈞眉頭一皺,他看到了一個披左衽的人,稍一打量,認出了此人。

馮保仔細一看,俯首說道:“陛下慧眼如炬,的確是。”

“去問問來這燕興樓做什麼。”朱翊鈞有些疑惑的問道。

馮保離開了沒一會兒,就回來了,他一臉古怪的說道:“回稟陛下,來認籌船舶票證來了。”

“啊?”朱翊鈞一愣,隨行的張宏、趙夢祐等人,也都是滿臉的驚訝,這人人當船東的計劃,連草原人都吸引過來了嗎?

朱翊鈞搖了搖頭說道:“又不是認籌的日子,趕了個晚集,讓內帑太監賜一些,以一千證爲數。”

一張船舶票證的單價和分紅大抵是相同的,都是五十兩銀子認籌,分紅也是相同,朱翊鈞是操盤手,他手裡當然有一堆票證,既然三娘子離開前,要買這個東西,要參與人人當船東計劃,那朱翊鈞也樂意行個方便。

“記得是賣,可不是贈予,否則內帑的帳沒法做了,是賣!這可是五萬兩銀子呢。”朱翊鈞又仔細叮囑了一番,不是恩賞,是賣,一筆歸一筆,親兄弟尚且明算賬。

朱翊鈞手裡留着船舶票證,全楚、全晉、全浙會館,若是有需要,可以到朱翊鈞這裡請一份聖眷,也算是一個節制朝臣各大會館的手段,作爲大明金國的實際控制人,三娘子可是大明在草原上的一股重要分化力量。

入了夏之後,京師的降雨逐漸增多,陰雨綿綿的日子常有,三娘子多逗留這幾日,就是因爲下雨了,道路溼滑不好走,等到天晴了,三娘子在離開之前,忽然收到了皇帝的恩賜,頗爲欣喜,即便是賣於她,可這船舶票證也不是誰都能買的到的。

京師對大明船舶票證極爲追捧,源源不斷的資金不斷注入了南衙十三府,開海之事,如火如荼。

而在萬里海塘,大明水師又收復了三處種植園,大明水師兵分三路,分別在爪哇、婆羅洲和馬六甲海峽發動了進攻。

“今年頭四個月,我們一共收回了一十八處種植園,還有五十四處種植園,這裡面最難啃的骨頭,是馬六甲海峽附近,滿加剌國已經實質性亡國,而馬六甲海峽受果阿總督梅內塞斯的直接控制,還有第烏總督巴雷託作爲援助,想要攻伐,極爲困難。”鄧子龍在堪輿圖上不停地劃拉着。

婆羅洲和爪哇方向,大明進展非常順利,但是到了馬六甲海峽方向,大明的進攻阻力極大,甚至可以說,寸功未立,寸土未取。

發生這種事,幾乎是理所當然的,因爲紅毛番在當地統治超過了六十年。

正德四年,已經佔據了印度西部重要港口科欽的紅毛番們,將目光看向了滿加剌國的都城馬六甲。

這個城池是一座繁華的城池,圍超過了四十里,即便是在大明,也算得上是超大的城池了,而這個城池雲集了當地的滿加剌人和波斯人,還有大量的泰米爾人、孟加拉人、古吉拉特人、以及來自泰西的奧斯曼人和泰西的亞美尼亞人。

是一座名副其實的萬國城。

滿加剌國在成化年間,從佛教改信了回回,目的就是最大的團結在馬六甲城的膚色各異、語言各異、文化各異的人。

正德五年,紅毛番殖民艦隊塞克拉船隊在馬六甲城池面前鎩羽而歸,次年,大征服者阿爾布克爾克率領十一艘卡瑞克帆船、三艘輕型帆船、兩艘加萊塞戰艦進攻馬尼拉城,這十六艘戰艦上,只有六百紅毛番人。

正德六年八月,阿爾布克爾克,征服了馬六甲城,滿加剌國王和兩個王子逃亡,滿加剌宣佈亡國。

從正德六年起,紅毛番統治馬六甲海峽超過了六十年,在這六十年的經營裡,不能說是固若金湯,也能說是銅牆鐵壁。

幾乎所有的能夠停靠船舶的港口,都已經被紅毛番佔領並且建立了堅固的堡壘,殘存的滿加剌國勢力也被盡數剿滅,那些不服紅毛番殖民統治的勢力,也在六十年漫長的鬥爭中,逐漸消亡,這裡的人,早已經習慣了紅毛番的統治,甚至會幫着紅毛番一起反抗大明的進攻。

大明的艦隊真的無從下手。

“難。”國姓正茂也對進攻馬六甲海峽頗爲頭疼。

最關鍵的是,紅毛番們在收縮陣線,當大明軍來了之後,在果阿總督梅內塞斯的控制下,紅毛番們退守到了狹長的馬六甲海峽附近,憑藉着經營多年的港口防守。

這一退,就退出一個無從下口的烏龜殼子。

萬里海塘離大明更近,所以大明的支援會更快,梅內塞斯在大明宣諭進攻之後,立刻將萬里海塘上所有的殖民點,各個種植園完全棄守,集中自己全部的力量,就在馬六甲海峽防守,形成了局部的優勢,進而和大明談判。

梅內塞斯已經派遣了三次使者來到馬尼拉,梅內賽斯的條件是:開放了港口和航道,大明的商舶可以自由通行;大明所有商舶一律實行6%的抽分稅;梅內塞斯可以提供馬六甲航道內的所有海圖,以保證大明船隊順利通航防止擱淺;大明可以僱傭當地的縴夫駁船來進行貨物的交割;經停馬六甲航道,不做任何抽分和稅賦,請求以滿加剌國的名義朝貢大明;

梅內塞斯的這些條件,其實總結來說,就是鳩佔鵲巢,果阿總督府,以滿加剌國的名義,繼續統治下去。

“我們攻打馬六甲海峽,必然引來果阿總督府以及第烏總督府的支援,要麼猛攻一戰定勝,要麼尺進寸取,日拱一卒,但是這樣一來,咱們大明的損失就很大了,甚至可以說,得不償失。”張元勳靠在椅背上,面色極爲凝重的說道。

果阿總督梅內塞斯提出如此豐厚的條件,目的就是讓大明覺得不值得,提高大明的決策成本,進而放棄對馬六甲海峽的征伐。

“陛下怎麼說?”殷正茂看向了鄧子龍,他帶着五桅過洋船回到了松江府,並且乘船入京面聖。

“陛下說,呂宋數千裡之外,陛下居京師不知呂宋詳細,但憑泗水伯國姓正茂和鷹揚伯張總兵便宜行事,如若力有未逮,可請援朝廷。”鄧子龍鸚鵡學舌,把陛下的話重複了一遍,甚至拿出了聖旨來。

皇帝給殷正茂的聖旨四個字總結,就是便宜行事。 殷正茂一共收到了三份便宜行事的聖旨,第一封是他在隆慶五年,到廣州平倭蕩寇時,隆慶皇帝的聖旨,第二份是萬曆元年,陛下爲了表示對殷正茂的支持,當時林阿鳳投降、勢要豪右反對殷正茂拆門搬牀的惡性,第三份就是現在了。

總體來說,自從隆慶五年之後,殷正茂始終處於皇權特許的便宜行事的狀態,就是擁有自主決策的權力,事後,再報備朝廷。

可是,殷正茂不能殺鷹揚伯張元勳,那是朝廷的武勳,當殷正茂和張元勳真的兵戎相見,殷正茂可以把張元勳抓了,押送京師。

武勳是超品,能審判武勳的只有皇帝。

“便宜行事啊,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哩,這沒個主意想聽聽陛下的意見吧,陛下讓咱們便宜行事。”殷正茂看完了聖旨,略顯無奈,陛下給了他最大的支持,但是他不太敢行使這個權力。

“反正一時半會兒也打不下來,報備朝廷吧,反正從呂宋到京師,也不過十五日海路罷了,實在不行,我就再跑一趟。”鄧子龍思索了片刻,如此說道。

張元勳立刻點頭說道:“報備朝廷!這麼大的事兒,一個總督、一個總兵、一個指揮,怎麼能決定的了?”

“好。”殷正茂認可了鄧子龍的提議,他坐直了身子說道:“我的想法是打,無論多難,都得拿下,否則這些紅毛番就可以隨意進出萬里海塘,從任何一個地方,襲擾我大明在萬里海塘的商舶、種植園、港口、村寨,以及直接威脅到我大明漫長的海岸線。”

“再難,也要拿下來,拿下來,也要守得住,可不能像當初放棄舊港宣慰司那樣,直接放棄了。”

大明在馬六甲海峽的統治,從永樂三年開始,一直持續到正統五年結束,馬六甲海峽的控制權,自此之後徹底衰弱,正統九年,明英宗下旨營造福船,要再下西洋,當年,福船被民亂燒燬。

在殷正茂看來,馬六甲海峽,就是大明在海上的嘉峪關,嘉峪關是陸上第一雄關,那馬六甲海峽就是海上的第一雄關,馬六甲海峽在大明的手裡,大明才能安睡,否則窮兇極惡的紅毛番們,一定會賊心不死,隨時襲擾大明。

想要讓萬里海塘變成大明的後花園,馬六甲海峽必須在大明的手裡。

再難,還能難得過當初修個皇陵還要欠十一萬,大明朝廷度支只能做三個月的時候?

“我覺得奏明朝廷,我們收到的旨意,只會是打,陛下的確愛兵如子,不想要軍兵冒險,給軍兵軍餉,但該慈不掌兵的時候,陛下也絕對不會猶豫。”鄧子龍十分確信的說道。

殷正茂見皇帝的時候,皇帝才十二歲,那時候陛下還小,大明諸事,其實都擔在張居正的身上,殷正茂從陛下身上看到的只是一個躲在張居正羽翼之下的陛下,而鄧子龍面聖的時候,感覺完全不同,陛下已經長大,陛下給鄧子龍的感覺,就是一把出鞘的劍,該出鞘的時候,絕對是鋒芒畢露。

殷正茂信鄧子龍的話,但他從邸報上看,大明現在又有一股子興文匽武、馬放南山那個味兒,畢竟對北虜的整體戰略是和解,他思索了半天說道:“我們得做好兩手準備。”

“至於怎麼打,我有個想法,我們要僱傭大量當地的野人,稍加訓練投入戰場,攻堅時,爲了最大限度的減少傷亡,我們就用這些野人進行。”

“總結而言,就是在最後一個野人死絕之前,我們絕不停止進攻。”

殷正茂是個進士,他是個讀書人,作爲讀書人,他的一些想法,和武將們又有些不同,大明不太能接受海上力量的巨大損耗,因爲大明在海洋的力量仍然薄弱,遠不如永樂年間,而現在盤踞在馬六甲上的敵人,不是海寇陳祖義,而是訓練有素的紅毛番。

敵人很強大的同時,大明現在的海上力量仍然很弱,巨大的傷亡,是大明朝廷無論如何都不能接受的,那麼怎麼打才能最大限度的減少損失?

用僱傭來的僕從軍,死絕最後一個猴子之前,大明絕不停止進攻,就是殷正茂的規劃。

這個規劃,可謂是殘忍至極,毫無道德可言,可殷正茂是讀書人,這就讓事情變得合理了起來。

“國姓爺這是嫌自己捱罵挨的不夠嗎?嘖嘖,到時候,春秋論斷,怕是要給國姓爺一個屠夫的外號了。”鄧子龍認真的品味了殷正茂的話,嘴角抽動了下,這個舉動,必然招致罵名,而且是千秋罵名。

殷正茂面色十分古怪的說道:“在兩廣拆門搬牀的時候,我這罵名已經堆積如山了,還怕這點?說起來,還得謝謝凌雲翼啊,他在兩廣大開殺戒,兩廣遮奢戶反而對我讚譽有加。”

“哈哈哈!”張元勳和鄧子龍立刻哈哈大笑了起來,呂宋總督府充斥着歡快的空氣。

殷正茂拆門搬牀,但只要配合認捐,殷正茂不會殺人,可凌雲翼會,而且動不動就殺人,凌雲翼在兩廣當了三年兩廣總督,殷正茂的風評直線上升,直逼大善人之列。

殷正茂寫好了奏疏,張元勳和鄧子龍寫上了自己的名字,蓋上了印信,這份奏疏交給了馬尼拉海防巡檢司,將由海防巡檢水上飛們送往京師,一共寫了五封,防止奏疏在路上遺失。

此時的馬尼拉已經和紅毛番佔領的馬尼拉完全不同。

馬尼拉建立在巴石河入海口,巴石河將馬尼拉分爲了南北兩岸,紅毛番佔領的時候,巴石河兩岸差別巨大,只有南岸繁華,可是現在的站在船上,望向馬尼拉,兩岸差距極小,聯排大房,一望無際看不到頭。

港口的棧橋,從五架變成了二十五個,而且爲了防止海水潮汐,從巴石河出海口向兩側延伸出了漫長的大突堤,海浪拍打在突堤的青石上,拍出了陣陣的浪花,浪花灑在青石路上,驚動了奔跑的孩子,引得陣陣笑聲,被海風吹得極遠。

這些孩子戴着竹帽,因爲海邊的椰子樹,總是會掉下椰子,砸到行人。

而在港口沿岸的聯排大房之後,則是無數的手工工場,這些工場有六成隸屬於呂宋總督府,三成屬於大明商賈,還有一成,屬於當地百姓,這些工場包括了製糖、榨油、碾米、紡織、印刷、製藥、橡膠、鍊銅等等,甚至在北岸距離銅祥鎮不遠處,還有一座正在興建的鋼鐵官廠。

船從巴石河緩緩駛入,順着河道前行五里不到的地方,就能看到一個學堂,這裡本來是個教堂,馬尼拉被殷正茂攻陷之後,這裡就成爲了學堂,朗朗的讀書聲,即便是在船上,都能聽到。

順着河道復行數十里,就會看到一條條的官道驛路,從馬尼拉伸向遠處,這是殷正茂這幾年來修的官道驛路,遍佈整個呂宋島,一來是爲了防禦紅毛番的反攻、防止海寇的襲擾,總督府可以快速反應,二來,就是方便呂宋島的百貨,可以順利抵達馬尼拉起運大明。

盤踞在棉蘭老島的紅毛番,早就絕了反攻的念頭,反攻?讓誰去誰不去,因爲他們的船還沒出港,就已經被漁夫們告知了呂宋總督府,他們還沒有靠近呂宋島,大明水師的船就已經乘風而來。

相比較前任總督弗朗西斯科·桑德,呂宋所有的人,無論是當地的未開化的土著,還是大明的商賈、紅毛番,都更喜歡現在的總督殷正茂,更喜歡大明的統治,因爲大明不僅僅只有掠奪,還有王化,千年不變的呂宋,放眼望去,皆是朝氣蓬勃。

“相比較大明在呂宋人人稱讚,弗朗西斯科是人人痛恨,即便是紅毛番也不例外。”羅莉安帶着一個竹帽,站在海堤上,不顧及旁人的眼光,慵懶的靠在鄧子龍的懷裡,把手伸向了烈日,陽光順着指縫,灑在了她的身上。

“你自己就是紅毛番,哪裡有這樣自稱的?”鄧子龍嗤笑了一聲,大明對紅毛番的官方稱呼是佛郎機人,但羅莉安倒是對紅毛番這個詞並不牴觸。

羅莉安笑容滿面的說道:“你不是最喜歡我的紅毛嗎?”

“咳咳,在外面呢!”鄧子龍和羅莉安苟且在一起都已經六年了,鄧子龍還是頂不住羅莉安的口不擇言,什麼話都往外蹦。

“告訴你個好消息。”羅莉安離開了鄧子龍的懷抱,在海風中,轉了一圈,大紅色的裙襬飄蕩,她看着鄧子龍低聲說道:“鄧子龍!伱要做父親了,我有了你的孩子。”

“我也有個好消息。”鄧子龍湊了過去,他其實已經知道了,他剛回來到呂宋總督府的時候,就有人道喜了。

國姓正茂,呂宋總督府的總督總覺得羅莉安這個泰西女人太過於放蕩,怕自己的下屬兼兄弟被這個漂亮女人給騙了,弄了幾個靠山婦做番都指揮將軍府的傭人,羅莉安有了身孕,這消息總督府更先知道消息。

“陛下答應我娶你了。”鄧子龍早就娶了羅莉安,但是他一直沒有申請朝廷的誥命,有誥命在身,纔是命婦。

大明對正四品及以上的文武,都要對正妻進行誥命冊封,之前鄧子龍一直沒申請,禮部根本不可能準,羅莉安是個泰西人,一個泰西人怎麼能做大明的命婦?

這次鄧子龍入京,面聖的時候,乞到了詔書,羅莉安是他鄧子龍的繼室,他的孩子,不是野種,更不是雜種。

“夫君,你知道大明爲什麼這麼強嗎?羅馬都亡了,中國還在。”羅莉安驚訝無比,她瞪着大眼,呆呆的看着鄧子龍,震驚無比,大明朝廷是一個極度保守,就是比保守還要保守的朝廷,羅莉安從來沒想到會有誥命的那一天,這當然是大明皇帝的聖眷,何嘗不是她的夫君堅持呢?

鄧子龍完全可以再娶一個,羅莉安也在牀上請過幫手一起對付鄧子龍,按照羅莉安的自我定位,按照大明的說法,她就是以色娛人的妾室,按照泰西的說法,就是見不得光的情婦。

結果鄧子龍現在告訴她,誥命帶回來了,自此以後,羅莉安能自稱一聲夫人了。

當初鄧子龍作爲馬前卒,親自到馬尼拉偵查時,招惹到了羅莉安,就負責到了現在。

羅莉安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驚喜,反而問起了一個問題,羅馬都亡了,大明的文明還在延續,作爲泰西人,羅馬就是羅莉安認知世界裡,綿延時間最長、影響最廣的文明。

可是羅馬亡了,徹徹底底,中原的道統,中國、大明還在。

“爲何?”鄧子龍一點都不知道爲什麼羅莉安說起了這個。

羅莉安由衷的說道:“因爲,大明兒郎皆丈夫。”

古代,自周以來,都是自稱中國,秦是中國,漢是中國,唐是中國,宋是中國,明也是中國,這個中國是:皇天既付中國民越厥疆土於先王,周朝是受了天命來統治四方人民的,中是天命;是帝王所都爲中,故曰中國,中是帝王;是餘其宅茲中國,自茲乂民,是天下的中央,中國是天下中央。求月票嗷嗚!!!!!

(本章完)

第570章 陛下和元輔,實在是太善良了第466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第二百一十五章 一魚兩吃第537章 藩鎮糧餉在地化第390章 不過是舊時代的殘黨罷了第四十八章 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第六十章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第二百三十二章 陛下比王謙還壞!第318章 跟着陛下有錢賺第一百六十八章 罵人不揭短,爲什麼要罵人?第一章 刺王殺駕第一百九十八章 苦一苦權豪縉紳,罵名張居正來擔第一百三十九章 六冊一賬,收付記賬法第454章 天與不取,反受其咎第一十七章 妖孽竟是我自己!第二百七十章 你給這點錢,朕很難做事第361章 你不用,還不讓別人用?第552章 權利無限大,責任無限大第一百二十二章 要爲小皇帝提供充足的彈藥!第478章 沒有反賊經驗的張居正第291章 來自海瑞的馬屁第九章 再一再二沒再三第508章 出身寒微不是恥辱第484章 人教人,千遍教不會推薦一本書:《哥哥我要招安大宋》第558章 可以報復,才能保護第一百七十一章 新鄭公來去匆匆,寧遠伯入京面聖第292章 賤儒類犬第457章 人性本惡的鴻溝第396章 人主當急萬民之所急第三十二章 卿之所願,唯理所在第九十九章 朝廷不就是要稅嗎?我們交!第486章 一羣遠不如前輩的慫貨第447章 以徵虜大將軍的名義宣佈:俺答汗,第348章 小善大惡,少殺一人,而多害千萬人第四十六章 大明早晚有一天,被人踹了攤子!第三十七章 天下諍臣以何人爲首?第506章 代號爲:平波淨海第二百二十五章 京師講武學堂和皇家格物院第404章 顛倒黑白,倒行逆施第六十三章 民生困苦,纔是天下之大弊!第448章 在死亡的邊緣試探第400章 即便是天下罪之,那也是萬方有罪第八十七章 當國者政以賄成,吏朘民膏以媚權門第二百三十五章 矯矯虎臣,腹心干城第492章 不是臣工不努力,是真的無能爲力第421章 火炮轟完步兵衝,衝不上去火炮轟第496章 明日五更天拔營,號令爲:回家第二十三章 一夕之飢,啓無窮之殺第396章 人主當急萬民之所急第511章 元輔次輔,收收神通吧!第一百三十五章 《算學寶鑑》、《算法統宗》和《泰西算學》第二百一十三章 體罰,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第二百八十章 朕倒是有個辦法第336章 我本將心照明月無奈明月照溝渠第467章 大明突破困局的唯一契機第529章 不想當國王的院長不是好船長第一章 刺王殺駕第321章 陛下何故謀反?第二百七十六章 銀錠不是貨幣,銀幣纔是第475章 四個自然而然的推論第二百六十八章 論跡不論心第371章 陛下的軍事天賦比山還高第570章 陛下和元輔,實在是太善良了第371章 陛下的軍事天賦比山還高第一百九十章 友軍有難不動如山,撤退轉進其疾如風第一百零八章 亂插蓬蒿箭滿腰,不怕猛虎欺黃犢第二百六十三章 該殺殺,該抓抓,該拔舌頭拔舌頭第518章 自此以後,當乘長風破萬里浪!第一十八章 旭日初昇,大耀東方第563章 壓力山大的工部尚書第五十二章 戚帥,朕有疑慮第457章 人性本惡的鴻溝第一百三十三章 申舊章飭學政,以振興人才第一百六十七章 立國之宏規,保安之上畫第七十九章 罵了他,他還得謝謝咱們第一百三十七章 只要價錢合適,靈魂都能出賣給惡魔第438章 歲月蹉跎,往事不復第一百零二章 元輔先生沒有這麼無能的弟子!第493章 詔曰:今日,廢除賤籍第三十章 德爲心中法,法爲成文德第二百五十六章 走的時候,把大門帶上第二百四十一章 張居正丁憂歸政,王崇古憂懼逃亡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明和西班牙的共同困境第349章 稽稅院,擴編!第二百四十四章 王崇古強烈的求生欲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寧衛,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第494章 考成法,是天下官吏的自由第二百五十二章 賤儒們那張犯賤的嘴第一十三章 有辱斯文第一百零六章 憑空造牌小皇帝第323章 大明處處都是迴旋鏢第287章 民以食爲天,萬務民爲首第一百六十八章 罵人不揭短,爲什麼要罵人?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明和西班牙的共同困境第507章 陛下雖然好殺人,但的確是仁君!第542章 有內鬼,這是借刀殺人第528章 我也可以談,我也可以愛大明第二百六十四章 傲慢,是失敗的開始第430章 不爲刀俎,即爲魚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