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官序貴賤各得其宜,尊卑長幼之序

嘉靖二十八年,張居正以庶吉士的身份,上了一封《論時政疏》,指出大明的臃腫痿痹五病之疾,當時朝中首輔是嚴嵩,嚴嵩對這奏疏評價爲義氣之作。

嘉靖三十三年,張居正請了病假回家了,不在烏煙瘴氣的朝堂廝混,多少也有點心灰意冷,他這一回鄉,就是三年。

三年時間,張居正寄情于山水之間,四處遊覽,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四處遊玩,日子過得極爲瀟灑,但是在四處遊玩之時,張居正也看遍了人間百態,知之真切篤實處,行之明覺精察處,對大明的問題有了更深入的瞭解。

曰:一變而爲宗藩繁盛,骫權撓正,法貸於隱蔽;再變而田賦不均,貧民失業,民苦於兼併;又變而僑戶雜居,狡僞權詭,俗壞於偷靡。

世道變了。

第一變:大明宗親繁衍昌盛,人數衆多,枉曲權力阻撓正義,律法不能約束逐漸隱蔽了起來。

第二變:田畝的賦稅勢要豪右總是有各種辦法,能少交就少交,貧苦承擔這些稅賦自然會破產,只能賣地求活,貧苦百姓沒有了產業,被土地兼併折磨的苦不堪言。

第三變:則是流民和百姓雜居,狡詐虛僞權詐詭辯,風俗逐漸被奢侈的生活所敗壞。

世風日下,禮樂崩壞,天下岌岌可危。

張居正在嘉靖三十六年回朝之後,也變了,變得斤斤計較,變得眥睚必報,變得面目可憎。

戚繼光是他的門下,有人欺負到了他的頭上,他就不會受這個氣,既然王崇古不能約束京營諸軍,以下犯上,衝撞戚繼光,這口氣,戚繼光肯忍,張居正不能忍。

“會不會給戚帥帶來麻煩?”遊七知道元輔正在氣頭上,並沒有立刻去辦差,而是等了片刻,才試探性的問道。

張居正搖頭說道:“戚帥是武將,他不能發作,可是戚帥受辱,我這個座主,一言不發,日後誰還肯效命?所以我纔要替他出這個頭兒,我一年收他兩千兩銀子的孝敬,我不能替他出這個頭,這兩千銀子,我收它作甚?”

“去做吧。”

遊七是心腹,遊七也是擔心戚繼光會不會受到影響,但是仔細想想,朝中那幫狗東西,把南征北戰的戚帥,視爲多餘無用之物,這要是再漏了怯,這幫大臣們言官們,敢騎到戚繼光的頭上作威作福!

鬥!

遊七領命離開,一封奏疏,很快就通過通政司送到了文淵閣。

次日的清晨,張居正主持朝議,第一件事就是彈劾王崇古不能約束京營,百戶總旗以下犯上,當面頂撞戚繼光。

王崇古壓根就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直到兵科給事中彈劾。

“嘖嘖嘖,王少保這下馬威是真的威風凜凜,嘿,戚帥打了勝仗回京領個賞,還被一個百戶給踩了,王少保這下馬威,讓戚帥知道這京師是誰的地盤,京師的天到底是哪一片天,王少保,真的好手段!”馮保的天職就是咬人,他直接把這件事的性質,定性爲了王崇古授意百戶挑釁,旨在給戚繼光一個下馬威。

“牙尖嘴利!”王崇古用力的一拍桌子,憤怒的說道:“馮保!你不要血口噴人!此事,我也是現在才知道,回去之後,定然押幾個軍卒前往館驛給戚帥致歉!”

“馮保,我沒你想的那麼下作!”

馮保老神在在的說道:“那可說不定呢,這以下犯上,要打一百軍棍,就致歉就完事了?要是致歉有用,還要軍法幹什麼?袒護羣小,王少保啊。”

王崇古差點被氣懵,本來就是自己約束不利,這就是劣勢,這被馮保一攪和,就成了他讓戚繼光知道京師是誰的地盤,這京師的天除了陛下還能是誰!

馮保此言誅心至極。

楊博看着王崇古又急,趕忙開口說道:“王少保,秉公處置就是,若是馮大璫覺得不滿意,就讓廠衛去處置。”

這誣告二字,就是越描越黑,王崇古越是辯解,就越是顯得王崇古就是在立下馬威,就是在袒護羣小。

馮保三兩句話,就把兩個大罪扣在了楊博的頭上,和他磕頭一樣的絲滑。

朱翊鈞聽明白了怎麼回事,京營糜爛,已經糜爛到了這個地步,王崇古得有多蠢,纔會授意人做這種沒有一點好處,顯得極爲下作的事兒?那不是自己找嘴巴子抽自己嗎?

就是戚繼光不說,戚繼光的親衛跟遊七一說,張居正知道,絕對不依不饒。

“哼!”王崇古甩了甩袖子,終於忍住了反駁,馮保這氣人的功夫,和馮保說兩句話,都得給氣得半死。

“嫌咱家說話難聽啊,那你們別辦錯事啊!”馮保又說了一句,才停止了對王崇古的追擊。

張居正眼睛微眯,看着王崇古說道:“將士們在前線打生打死,保的是大明,保的是京畿的安寧,保的同樣是是咱們這些明公的臉面。”

“王少保要是不能總督京營軍務,就讓譚尚書去,兵部尚書兼領京營總督軍務,也不稀奇。”

張居正這句話是訓斥,更是告誡,將士們前線浴血奮戰,回京領個賞,還要遭到羣小的刁難,一羣浴血奮戰的漢子,渾身都是殺伐之氣,若非戚繼光不計較,怕是當場鬧出血案來。

馮保是扣屎盆子,張居正的話就顯得極重了。

“元輔勿憂。”王崇古深吸了口氣,摁住了自己的狂怒的心,打算回去好好整飭一番,整天就知道偷奸耍滑,門裡丟人也就算了,這臉都丟到了奉天殿上來。

廷議的主要內容是開奉天殿,上殿的儀禮等等細節的安排。

“臣爲陛下解惑。”張居正站的筆直,等待着皇帝的問詢,今天發生這些事,張居正都不知道怎麼跟陛下講。

講筵正式開始,朱翊鈞和張居正開始了一問一答。

張居正開口說道:“《論語·爲政》曰: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

“孟武伯,是孟懿子的兒子,名字叫彘,諡號是武,是孟聖人的五世祖,惟,惟有。”

“孟武伯問夫子何爲校,夫子說:父母只擔心孩子的身體和疾病,不擔心其他,就是孝。”

“此句何解?”朱翊鈞看着張居正問道。

張居正想了想說道:“爲人父母愛之也切,憂之也深。”

“父母愛子,是面面俱到的,子女能體會父母愛之切憂之深的心意,在生活中加意謹慎不犯錯誤,這是孝。”

“子女謹慎小心,持身守節,讓父母不擔心其他,只擔心子女的身體和疾病,這是孝。”

“子女盡孝道,只擔心父母的疾病,其他事不必過於操心憂慮,子不言父過,父子不責善,這也是孝。”

朱翊鈞點頭說道:“元輔先生大才,孝一字解釋的極好,但似乎,元輔先生有所保留。”

張居正解這個孝字,多少有些保留了,張居正只是解釋了孝的孝順之意,並沒有引申。

張居正知道小皇帝在問什麼,想了片刻說道:“孟武伯生於富貴之家,長於逸樂之地,很容易驕奢淫逸犯下錯誤,所以,夫子藉着孟武伯發問,而警告他不應該讓父母擔心。”

“陛下貴爲天子,以一身,爲天地神人之主!理當慎起居,節飲食,戒色戒鬥,兢兢焉不至於疾,培養壽命,昌延國祚。”

兢兢焉不至於疾,張居正之前講過,這是養生之道。

起居之不時,就是日常起居要符合節氣時序,冬天不要光膀子,春天不要穿薄衣,夏天不要捂痱子,秋天不要穿太厚,春捂秋凍,爲慎起居。

飲食之不節,就是平日裡吃飯不要暴飲暴食,不要胡吃海塞,生冷不忌,什麼都往肚子裡塞,遭罪的是身體,要好好吃飯,爲節飲食。

少之未戒於色,壯之未戒於鬥,就是說,少年時候不能守住本心,不知道節制,最後把自己的身體掏空了到老了看着美女只能流口水;而壯年時候,還常常意氣用事,跟人發生爭鬥,傷了殘了死了,爲戒色戒鬥。

這樣一來,就可以培養壽命,昌延國祚。

朱翊鈞看着張居正左顧而言他的模樣,就是一樂。

張居正的解釋是非常合理的,慎起居,節飲食,戒色戒鬥,這樣一來少生病,父母連子女的疾病都不擔心,這就是對父母的孝順,他講的邏輯清楚而嚴謹。

但是張居正明知道皇帝在問什麼,就是不肯說,不肯答,避而不談,始終在轉移話題,顯然張居正意識到了前面有個大坑等着他踩,而且是一個碰都不能碰的滑梯。

朱翊鈞也懶得再打機鋒了,直接掀開了蓋子說道:“孝,孝順。朕聽聞,天子,君父也。”

朱翊鈞要問的是長幼尊卑,要問的是尊卑有別,要問的是京營百戶以下犯上。

孝的確是孝順,孝也是儒教之下的社會基本運行規則:官序貴賤各得其宜也,所以示後世有尊卑長幼之序。

孝是孝順,也是秩序。

張居正有些無奈,任由他一再岔開話題,最後都是沒能繞開這個話題。

第二百二十八章 張公在時亦不覺異,自公沒後不見其比第424章 不服就造反,上桌來賭命第509章 狼真的來了,而且來勢洶洶第388章 朕親自手刃徐階第417章 法不嚴則不能信,法不信則不能治第508章 出身寒微不是恥辱第405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362章 海瑞帶着骨鯁正氣,來到了西苑第376章 陽,太陽升起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山老祖的無上真經第一百一十章 張居正還沒用力,張四維就底牌盡出第二百五十九章 朕將帶頭衝鋒第549章 奇觀:正衙鐘鼓樓第二百二十一章 資源鎖死科技樹第二百五十章 犯賤的倭寇第三十一章 張居正的新《陳五事疏》第468章 昇平一號蒸汽機第533章 山東耆老無不懷念凌部堂第435章 欺你老邁無力第一十六章 殺人需用利刃第376章 陽,太陽升起第445章 戚繼光沒有等到屬於他的十二道金牌第二百四十一章 張居正丁憂歸政,王崇古憂懼逃亡第一百八十章 李太后歸政,乾清宮大火第二百零三章 讀書人最後一絲臉面第543章 鼎建大工裡的蠅營狗苟第312章 條陳務虛儒生共疾疏第553章 我是緹騎,我怎麼會騙人呢?第312章 條陳務虛儒生共疾疏第一百八十四章 可持續性的丟人第297章 屎盆子都嫌他臭第361章 你不用,還不讓別人用?第一百一十九章 仰望星空朱載堉第一十六章 殺人需用利刃第350章 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第一百二十八章 張居正,你壞事做盡!第497章 陛下劍指之處,大明軍兵鋒所向第一百四十四章 朕,唯利是圖!第二百一十四章 煤市口大火第346章 去奢崇儉,誠乃救時要務第二百七十一章 我只是收買了仙姑的侍女第401章 朱翊鏐的好日子,徹底到頭了!!第468章 昇平一號蒸汽機第344章 誰輸誰贏不重要,打的好看就行第二百七十八章 張居正的自我懷疑第452章 大司馬這個保守派有點怪第320章 爲這個破破爛爛的世界縫縫補補第500章 更多的鋼材,只是爲了製造農具第539章 伏闕,大明皇帝有罪於天下第366章 帝皇的王座是黃金馬桶第356章 精紡毛呢的最後盛宴第352章 格物院有祥瑞進獻第530章 今天,明天,榮耀都屬於大明工匠!第457章 人性本惡的鴻溝第416章 王謙,果然是個紈絝!第一百零九章 一步錯,步步錯第一百七十七章 鎮庫大錢真的很大第一百五十五章 獨夫?朕就是獨夫!第557章 不可能三角第330章 震驚!大明皇帝居然爆金幣了!第八十九章 給元輔先生一點小小的科學震撼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去把唐僧師徒除掉第二百二十一章 資源鎖死科技樹第466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第418章 大明,欣欣向榮,蒸蒸日上!第一百一十九章 仰望星空朱載堉第一百九十二章 度數旁通十五屏第392章 我朱翊鏐該有的命運,就是享樂!第二百二十八章 張公在時亦不覺異,自公沒後不見其比第493章 詔曰:今日,廢除賤籍第二百五十六章 走的時候,把大門帶上第295章 君臣?共軛師徒第四十六章 大明早晚有一天,被人踹了攤子!第一百六十八章 罵人不揭短,爲什麼要罵人?第八十八章 元輔先生,朕帶你去看彩虹第532章 禮法不能是新政的絆腳石第五十四章 過河拆橋,上房抽梯第533章 山東耆老無不懷念凌部堂第339章 野山豬不會投降,但是人會第六十九章 同勢則附,同利則趨,同害則避第一百五十章 朕有三十三個步營,權豪有幾個?第522章 非威不畏非惠不懷,德威兼用感心攝第六十章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第401章 朱翊鏐的好日子,徹底到頭了!!第449章 秣兵厲武以討不義,務以德安近而綏第311章 一個考驗人心的小遊戲第二百三十章 祥瑞新解第二百零八章 大明皇家格物院第354章 只是官船官貿,不敢妄稱再下西洋第一百五十章 朕有三十三個步營,權豪有幾個?第八十章 貪天之功,異代同憤第一章 刺王殺駕第484章 人教人,千遍教不會第518章 自此以後,當乘長風破萬里浪!第二百四十三章 陛下總是一如既往的有辦法第十章 一波三折第一十六章 殺人需用利刃第308章 人給狗送葬,天下奇聞!第545章 清流名儒難負盛名,憐孤惜寡上門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