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清談可以滅虜,北虜安在?

明初時候宰相府有決策權,胡惟庸的權力很大,現在的內閣首輔,沒有太多的決策權,還要到司禮監批紅,到皇帝處下印,張居正的權力看似比胡惟庸要小很多。

但是,現在大明皇帝現在才十歲。

張居正主持廷議、負責擬票,權傾朝野,甚至能管到小皇帝的頭上去,不比胡惟庸更顯得權勢滔天?

胡惟庸敢管太祖高皇帝嗎?

張居正敢管、能管小皇帝。

張居正負手而立,看着湖光瀲灩說道:“洪武十年,胡惟庸爲中書省左丞相,生殺廢黜大事,有些事兒,不報太祖高皇帝便獨斷專行;內外各部的奏疏,他都先看一眼,凡是不利於自己的,便扣下不上呈皇帝。”

“若是這樣,太祖高皇帝也僅僅將其罷免就是了。”

遊七疑惑的說道:“那太祖高皇帝爲何要殺胡惟庸,而且瓜蔓牽連甚廣?”

張居正極爲肯定的說道:“因爲胡惟庸和朝中武勳來往極其密切啊。”

“胡惟庸和韓國公李善長爲姻親,和吉安侯陸仲亨、平涼侯費聚、南雄侯趙庸、滎陽侯鄭遇春、永嘉侯朱亮祖、靖寧侯等等來往頻繁,胡相和一公二十一侯的淮西朋黨關係太密切。”

“姻親,你清楚了嗎?宮中忌憚晉黨,不就是因爲晉黨是族黨嗎?”

遊七恍然大悟的說道:“原來如此。”

“胡相和武勳來往密切,這才讓太祖高皇帝坐立不安,如芒在背,胡相這才上了《昭示奸黨錄》,一樁國初牽連數萬人的大案,餘毒綿綿。”

遊七終於不再說話了,他已經明白了其中的關鍵,他的元輔先生並不打算做權臣,只是想做個社稷之臣。

大明武勳式微,朝中大事,武勳能明哲保身就不錯了。

時代在變,大明最能打的集團,已經從當初的淮西朋黨,變成了今日的南兵。

而統帥南兵的就是戚繼光。

戚繼光拜到全楚會館張居正門下,關係實在是過於親密了,現在宮裡人不聞不問,那是因爲皇帝幼衝,一切以穩定爲主,可是皇帝終歸是要長大的。

皇帝長大了,現在如何看待高拱和宣大邊軍的關係,日後就如何看到張居正和戚繼光之間的關係。

張居正拙於謀身,不是他不會,而是在主少國疑,皇權缺位的情況下,他要是謀身,就不能謀國。

張居正神情輕鬆的繼續說道:“你當這元輔先生好當的?”

“這當首輔擅權不行,你看高拱,就一道奏疏,說了些刺眼的話,立刻就回籍閒住了,他太急了,哪怕高閣老不想想太后、皇帝,他不想想他背後那些個晉黨看到《陳五事疏》會怎麼想?”

“這當元輔,尸位素餐也不行,沒點本事,民亂、邊患、倭寇,一件也處理不了,比如那嘉靖年間的夏言,最後落得個西市斬首示衆的下場。”

“這當元輔,放權、抓權、擅權、操弄權柄,做什麼都是錯,不做也是錯,最後下場都不是很好。”

“現在這樣,就挺好。”

張居正說的是寬嚴並濟,當首輔,事事都要小心謹慎,錯一步,就是死,死,張居正是不怕的,可是他怕人亡政息。

大明已經沒幾口氣了,他銳意變法,人沒了,反對者再反攻倒算,大明元氣還有幾分?

人亡政息,必然會有一場波及大明內外上下的政治動亂,這不是張居正的志向,他並不想看到。

“那晉黨那邊…”遊七說出了自己的擔心。

晉黨爲什麼怕張居正?因爲張居正軍政財憲方方面面都有拿得出手的人物,張黨可以和晉黨分庭抗禮,甚至晉黨在失去了高拱這個內閣首輔後,張黨還佔了優勢。

戚繼光是張黨戎事上的扛鼎之人,戚繼光交還了腰牌,這晉黨還不趁機落井下石?

張居正聽聞遊七的詢問,就是一樂,笑着說道:“晉黨去拉攏戚帥,只會是自取其辱,都尿不到一個壺裡,非要往上湊,那不是找着捱罵?晉黨現在自顧不暇,虎峪口長城去年才修,一擊即潰,總要有人擔這個責任的。”

“陛下曾經說過,同志、同行,方能同樂。”

君子朋黨以志向爲紐帶,小人朋黨以利益爲紐帶,而小人朋黨,最關鍵的關係,就是姻親和地域同鄉,也就是陛下說的族黨二字。

張居正並不擔心戚繼光還了腰牌,就會跟晉黨同流合污,因爲他確切的知道戚繼光的志向和他張居正的志向是相同的。

讓大明再興,讓大明再次偉大。

所以,戚繼光還了腰牌,還是張黨,不過是以志向爲共同目標的朋黨,而座主門下這種關係,在勢弱時,是有利的;在勢強時,卻變成了桎梏。

讓自己的朋黨成長到一個可以威脅皇權的地步,路就走窄了。

在張居正看來,戚繼光歸還了腰牌,只是將關係變得純粹,變得乾淨,大家都是擁有了共同志向的大明臣子,對彼此都好。

皇帝陛下已經展現了他的心懷天下,展現了他的堅毅。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此日清晨,一道奏疏送進了文淵閣,彈劾戚繼光專橫的奏疏,出現在了張居正的案前。

“還真是迫不及待,這昨日才還了腰牌,今日就開始彈劾戚帥,這幫人啊,能不能收斂點?”張居正看着手中的一封奏疏,面色古怪的對着呂調陽說道。

次輔呂調陽則是端起了一盤子的奏疏,放在了張居正的面前說道:“這些,全都是!”

按照往常,張居正在浮票上都會不吝溢美之詞,誇讚戚繼光的功績,而現在,戚繼光已經不是全楚會館張居正門下了。

張居正提筆,左手攏着右手的袖子,沾了沾墨水,開始落筆。

戚繼光歸還了全楚會館的腰牌,代表着戚繼光和張居正徹底分道揚鑣,這代表着戚繼光失去了朝中的靠山和後臺,可以開始彈劾了。

之前言官們不敢彈劾,則是大明內外對張居正的尊重和畏懼,現在戚繼光變成了武勳,誰還怕他?

張居正在浮票上落筆,寫了很多,主要還是駁斥言官們的論點,他仍然在維護戚繼光的名聲,和之前一樣,並沒什麼區別。

君子的朋黨,難道就靠這個腰牌和門下座主的關係?

張居正和戚繼光二十多年的友誼,不會因爲一個腰牌而終止,他們仍然站在不同的戰線上,爲大明掃除弊病,讓大明恢復它的怨氣。

張居正提舉戚繼光是因爲戚繼光有報國之心,張居正支持戚繼光組建浙兵,給戚繼光支持,是因爲戚繼光真的能打贏。

他給戚繼光支持,戚繼光用一個勝利接着一個勝利,給他政治活動助益,這是一個相互成就的過程,不是遊七說的那樣,張居正對戚繼光全是恩情,而戚繼光沒有一點回報。

遊七一個下人,只看到了張居正對戚繼光的恩情。

司禮監對張居正的態度略微有些奇怪,都說張居正斤斤計較,這戚繼光在玄武門外,一個那麼大的嘴巴子扯在了張居正的臉上,張居正居然還在浮票上,對戚繼光如此迴護?

那個眥睚必報的張居正哪裡去了?

一如既往,大明小皇帝穿着常服來到了文華殿內,等待着宦官們把龍椅擡上去,朱翊鈞穩穩的坐在龍椅之上。

朱翊鈞昨日對所有彈劾戚繼光的奏疏做了批覆,張居正的《陳五事疏》說了,應批盡批,對於彈劾戚繼光之事,朱翊鈞拿出了他的辦法。

戚繼光封爵、將全楚會館的腰牌交還了遊七,這並不代表小皇帝摸到了兵權。

只代表着戚繼光這個人,變成了勳貴,僅此而已。

將領只是將領個人,軍權是軍隊建設,這兩個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浙兵不是戚繼光的私軍,那是大明軍隊,從頭到尾,浙兵從未變成戚繼光的私軍,要是浙兵成了戚繼光的私軍,他們的下場,就不會那麼悽慘了。

“臣等拜見陛下,陛下聖躬安否?”羣臣見禮。

朱翊鈞虛伸出了手,示意所有人平身,笑着說道:“朕安,平身,廷議吧。”

張居正仍然坐在左邊第一的位置上,他看着落座的二十七位廷臣,拿出了一本奏疏開口說道:“彈劾戚帥的奏疏,已經被陛下駁斥。”

“陛下說:歷歷有據,若是清談可以滅虜,北虜安在?若要彈劾戚帥,可前往薊州參贊軍務,三月爲期,若執意糾劾,再議。”

張居正說完,自己都笑了。

第298章 我大明,天下無敵!第五十九章 讀書人的事兒,竊不是偷第426章 智者之屋的話療第一百九十六章 上報天子兮,下救黔首第346章 去奢崇儉,誠乃救時要務第329章 京師第二闊少第323章 大明處處都是迴旋鏢第七十六章 瘦徐家,以肥天下第298章 我大明,天下無敵!第一百二十章 觀天下英雄,唯元輔與載堉耳第557章 不可能三角第二百二十七章 真是一個好主意!第525章 那都是過去倭人做的,和現在倭人無第二百四十六章 難道,還有高手?第五十八章 世間哪得兩全法第一百五十一章 重新定義清流請假條第六十七章 這,只是一個開始第一百零五章 朕要學外語第484章 人教人,千遍教不會第350章 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第四十三章 主少國疑,帝制之下的皇權缺位第一百五十五章 獨夫?朕就是獨夫!第390章 不過是舊時代的殘黨罷了第559章 大明舉重冠軍朱翊鈞第577章 讓格物,贏在起點!第二百七十七章 漫不經心的炫耀第二百二十二章 不應該是這個時代的產物第四十二章 對小皇帝的考成第339章 野山豬不會投降,但是人會第414章 贓吏貪婪而不問,良民塗炭而罔知第一百九十七章 一開口就是九斤火炮的威力第三十七章 天下諍臣以何人爲首?第五十六章 面子、裡子、尊嚴,都是靠自己掙來的!第464章 拋開軍事威脅不談,推廣海外寶鈔第477章 太殘忍了!第572章 《根本盛枝葉無窮昇平疏》第一百七十七章 鎮庫大錢真的很大第508章 出身寒微不是恥辱第二百三十七章 他們失去了一切,但是獲得了自由第451章 殺人不一定要動刀第一百八十四章 可持續性的丟人第327章 陛下,臣真的沒敢多拿一釐錢!第559章 大明舉重冠軍朱翊鈞第九十五章 客星犯帝座,佞臣僭主上第九十五章 客星犯帝座,佞臣僭主上第517章 大明水師閱艦式第563章 壓力山大的工部尚書第578章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第一十八章 旭日初昇,大耀東方第八十九章 給元輔先生一點小小的科學震撼第394章 把努爾哈赤送進解刳院去第452章 大司馬這個保守派有點怪第470章 還田的三個階段第295章 君臣?共軛師徒第475章 四個自然而然的推論第七十二章 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第一百一十章 張居正還沒用力,張四維就底牌盡出第567章 荒地無人耕,起耕有人爭第379章 人心都是肉長的,經不起這樣扎第三十六章 以德服人,以德治國?第六十四章 壞的極其純粹第九十三章 良言難勸該死鬼,慈悲不渡自絕人第六十四章 壞的極其純粹第317章 勿有大功於家國,但求小恩於君王第538章 每天都有美好的事情在發生(爲盟主第一百八十三章 餒弱則懦,此誠君王之戒第569章 朝臣靜悄悄,必然在作妖!第286章 君子可欺之以方,難罔以非其道第二十章 君民同耕,大逆不道第420章 跟不講理的服軟,跟講理的耍橫第546章 壞就壞在,它不適合大明第489章 仁天子御極之世,天下至幸!第292章 賤儒類犬第五十七章 君不君,臣不臣,天下大亂第二百六十二章 放下助人情結,尊重他人命運第358章 開海一念起,天地剎那寬第543章 鼎建大工裡的蠅營狗苟第323章 大明處處都是迴旋鏢第二百七十四章 倭寇必須死第319章 殺倭寇?酒管夠!第303章 漢王代替虜王第二百三十六章 搗巢滅倭長策疏第九十章 懲罰性關稅第469章 大爭之世,強則強,弱則亡!第二百零一章 海總憲,朕有個主意第一百四十三章 數學不會騙人,不會是真的不會第422章 來過,已是足矣第七十二章 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第432章 對北虜的全新玩法第319章 殺倭寇?酒管夠!第310章 一套反坐的處斬方案第二百七十二章 我一個惡貫滿盈的惡人,都覺得邪惡第五十九章 讀書人的事兒,竊不是偷第一百一十三章 倍之?超級加倍!第二十一章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第579章 半分封半郡縣的開拓之路第575章 皇帝陛下,你也有今天!第438章 歲月蹉跎,往事不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