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故安侯留步

第11章 故安侯留步

“先帝屍骨未寒,朝中九卿去者有六。”

“如今,更是削藩在即,轉瞬便是天下大亂、天地色變。”

“唉~”

“曲終人散,人走茶涼……”

“——一朝天子一朝臣吶~”

“可悲這世態炎涼……”

眼睜睜看着晁錯被天子啓留下,只能心情煩悶的跟隨着申屠嘉退出宣室殿,老一派的朝公百官,便都不約而同的跟在了老丞相身後。

對於耳邊響起的、頗有‘大逆不道’之嫌的牢騷聲,丞相申屠嘉,也罕見的沒有出言制止。

繃着一張臉,大步走到宮門處,申屠嘉這纔回過身,搖搖仰視向未央宮正中央,那宛若聳立雲端的宣室正殿。

“陛下等這一天,等了很久。”

“多年壓抑,一朝得以迸發而出……”

“——我這是在螳臂當車啊~”

“哪怕是羣臣避道、禮絕百僚的丞相,在這位陛下面前,也不過是螳臂當車罷了……”

如是想着,申屠嘉老邁而又堅定地面龐之上,只悄然涌上一抹感傷。

但很快,那抹感傷便被一股更強烈的堅定、決絕所取代。

“彌留之際,先帝百般託付:一定要讓我這把老骨頭,再多看顧漢家宗廟、社稷幾年!”

“便是拼了老命,我,也一定要阻止陛下!”

“哪怕最終換來的,只是拖延些時間……”

看出申屠嘉異常的情緒波動,隨行的朝臣百官也不由回過身,各自遙望向遠遠落在身後的宣室正殿。

在殿外的瞭遠臺,天子啓負手而立的身影,更好似在於申屠嘉對視。

——君臣二人,一個負手站在殿外的瞭遠臺,意氣風發,威嚴俯視;

一個躬腰站在宮門內,風燭殘年,決然仰視。

直到天子啓的身影逐漸消失在護欄彼側,這必將垂名青史的對視,便此拉開了當今天子啓的時代。

削藩!

天子啓,似乎就是爲了削藩而生。

從年少之時,一棋盤砸死自己的堂弟——吳王太子劉賢的那一天起,天子啓,似乎就註定要將屠刀,砍向關東的諸侯宗親。

申屠嘉不反對削藩;

甚至可以說,申屠嘉是如今朝堂之上,最支持削奪諸侯王權力的重臣。

只不過,終歸是開國老臣,又是元勳最後僅存的碩果;

肩上壓着的重擔,讓申屠嘉很難放着更穩妥、更保守的方案不選,轉而拿宗廟、社稷去賭。

因爲怕;

申屠嘉怕將來,到了九泉之下,無顏面見歷代先皇……

“故安侯且留步。”

近乎絕對的寂靜中,一聲稍顯稚嫩的輕呼,將衆人的目光紛紛從申屠嘉身上吸引開。

循聲望去,待看到那道身影,原本還打算和申屠嘉同行,商量後續對策的朝臣百官,便極爲默契的快步離去。

原因無他;

——出聲那人,姓劉。

而在如今漢室,仍以‘故安侯’這個爵號,而非官職稱呼申屠嘉的劉氏宗親,只有一人……

“不知能否有幸,與丞相同行?”

·

·

·

“公子應該知道,丞相作爲百官之首,是很容易受到皇帝猜疑的。”

“作爲皇長子,公子實在不便與老臣有太多關聯。”

一前一後行走在未央宮外,緊貼着北宮牆的蒿街之上,聽聞申屠嘉這極盡磊落的說教聲,劉榮只頷首一笑。

“故安侯不願同乘,而是打發僕人獨自將馬車驅回,只願和我步行,不正是因爲這個緣故嗎?” “——若是同乘,難免會有人中傷丞相和我,說我二人‘密室私議’‘居心叵測’之類。”

“但只是同行而已,又是皇宮外一牆之隔,光天化日,朗朗乾坤。”

“有什麼可忌諱、可擔憂的呢?”

聞言,申屠嘉面上仍是一副鐵面無私包青天的表情,對劉榮也帶着滿滿的疏離。

“我是什麼樣的人,公子是知道的。”

“別說是鄉鄰故舊,便是友朋、族親,但凡是敢求上丞相府的,我都會毫不留情面的趕出去。”

“——自太祖高皇帝至今,爲官足近五十載,未曾受過人錢一枚、米一粒,更從不曾憑藉手中的權柄,爲自己謀求半點私利。”

“如果皇長子是出於類似的目的,才當着滿朝公卿的面攔住我,那大可就此離去。”

言罷,申屠嘉陡然一拂袖,腳下也加快了速度,竟迫使劉榮小跑都有些追不上,只得略顯失態的撒丫奔了幾步。

好不容易追上申屠嘉,發現申屠嘉依舊邁着大步,劉榮也只得苦笑道:“知道丞相大公無私,自然不敢因私事叨擾丞相。”

“實在是有一件事,如果不和丞相訴說一番,便極有可能讓我漢家,亡了社稷、斷了宗廟……”

對於劉榮的話,申屠嘉原本是不屑一顧的。

——申屠嘉很清楚:丞相和皇長子走的太近,究竟會爲漢家帶來怎樣的災禍。

申屠嘉甚至不擔心這麼做,會給自己惹來殺身之禍!

但申屠嘉很擔心,丞相+準儲君接連倒臺,所引發的政治風波和動盪……

“老臣,可以聽公子說三句話。”

“如果三句話之內,老臣還聽不出個所以然,那便請公子,恕老臣無禮了……”

終於,申屠嘉在臨近武庫的位置停下腳步,給了劉榮三句話的機會。

劉榮自也清楚:申屠嘉沒在開玩笑;

如果三句話之內說不清自己的來意,申屠嘉扭頭走人都是輕的!

便是替先帝教訓一下不肖子孫,也根本沒人能說什麼。

——申屠嘉是開國元勳,縱是老邁,也終歸是屍山血海殺出來的猛人。

滴溜劉榮,跟滴溜小雞崽也沒什麼區別……

“多謝故安侯。”

心知機會難得,申屠嘉又耐心有限,劉榮並未多做遲疑;

只稍一沉吟,便滿臉凝重道:“其一:父皇欲行《削藩策》,又以晁錯爲內史,於朝中籌謀奔走,其志已定、意已決;”

“丞相若硬攔,非但不會使父皇回心轉意,反倒會讓父皇愈發下定決心……”

“——一句。”

劉榮話音未落,申屠嘉便沉着臉豎起一根手指,面上已隱有不耐。

見此,劉榮不敢耽擱,趕忙再道:“其二:吳王老賊反形已具,不過礙於先帝威勢而不敢擅動;”

“今先帝大行,父皇即立,說不定此刻,吳王老賊已然厲兵秣馬,開拔在即……”

這第二句話,倒是讓申屠嘉稍遲疑了那麼兩秒。

隨後,卻也還是面不改色的豎起第二根手指。

“公子,只剩最後一句話的機會了。”

看着申屠嘉面上決絕,以及那深藏於眼底的捨身往外,劉榮,終還是深吸一口氣。

對申屠嘉深深一拱手,方道:“故安侯,會死。”

“——父皇必定會削藩,關東諸王必定會舉兵謀反。”

“彼時,若沒了故安侯在朝中籌謀、在父皇身邊規勸,我漢家,便必然亡了社稷。”

·

“找上故安侯,我確實是有私心。”

“——但這私心,不是想讓故安侯助我住進太子宮,而是想要請故安侯,爲我漢家宗廟、社稷之安危,保全自己的性命。”

“若不然,一俟宗廟顛覆、社稷不存,原本有心住進太子宮的我,就只能祈求那吳王劉濞坐上皇位之後,能放過我這個‘先帝皇長子’了……”

(本章完)

第97章 父皇,纔是漢家的天第140章 合作愉快第52章 瓷器成第5章 登門賠禮第163章 哪兒都有你館陶主!第27章 故安侯保重第179章 朕福薄,不比先帝(蜜月結束!!!第192章 不該殺嗎!!!第124章 太祖劉邦,好慘一男的第146章 你當我弟沒哥哥?第24章 真打呀?!第168章 這也太擬人了吧?第187章 揍他丫的!第79章 雛鳳初鳴第119章 淮泗即下,社稷定矣!第198章 頭太癢,水太涼第16章 私人訂製版陷阱第177章 只能教太子,不能幫太子沒寫完第193章 高興了吧?滿意了吧!第135章 奏對第48章 皇祖母,誤會了第8章 命可真好第130章 太尉周亞夫之禍?第117章 寡人是在頒王詔!第21章 殫精竭慮第5章 登門賠禮第32章 埠(b)響丸辣第111章 寡人已爲東帝,尚何誰拜?我再改改第25章 別這麼看我啊第158章 試試就逝世!第8章 命可真好第2章 我還不是太子呢!第65章 朕覺得不對勁!第162章 記住了?第190章 族!第49章 孫兒,當真錯了嗎?第158章 試試就逝世!第133章 龍鳳爭鳴(下)第200章 恐復爲呂氏!第51章 竇氏呼?呂氏呼?第58章 我有卵子!第6章 困獸第9章 執棋者第135章 奏對第169章 年少不可得之物第111章 寡人已爲東帝,尚何誰拜?第126章 公子,能否把握得住?第104章 拉了一坨大的第113章 李校尉,是要譁變嗎?第134章 請父皇稱太子第171章 老劉家的男人啊調整一下狀態第12章 榮,言盡於此第132章 龍鳳爭鳴(上)第48章 皇祖母,誤會了第34章 當我好欺負?第184章 少府怎麼說?要不要合夥?第140章 合作愉快第51章 竇氏呼?呂氏呼?第1章 瞎眼老寡婦第12章 榮,言盡於此第70章 朕弟,何等英雄!第102章 想做太子?第160章 記住這王印之重!第55章 老孃長進了?第75章 皇祖母,會如何抉擇呢?第10章 請陛下三思!第141章 啥事兒來着?第126章 公子,能否把握得住?第198章 頭太癢,水太涼第67章 老四也是做兄長的人第186章 孤的心,狠嗎?第34章 當我好欺負?第122章 暴君!第47章 見錢眼開的少府我再改改第89章 閹庶安敢欺我?第154章 皇帝要唱哪一齣啊?第139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回家晚了第23章 好劇本第39章 降維打擊?調的一手好作息第41章 回去再說!第163章 哪兒都有你館陶主!第125章 矯枉,不可不過正!第56章 母親啊母親第9章 執棋者第46章 莢錢第200章 恐復爲呂氏!第180章 田叔好膽!第123章 樑王,好大的威風啊?第60章 皇長子?大噴子!第175章 申屠嘉:不要讓太子失望!第8章 命可真好第35章 漢少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