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長安侯

第44章 長安侯

認真聽着申屠嘉的自述,不時開口交談幾句,周仁也不忘一心二用,專心爲申屠嘉把起脈來。

——當今天子啓的太子班底,凡是至今都還活躍於朝堂之上,被天子啓引爲肱骨心腹的,便大都有一技之長。

如廷尉張歐,早在先帝之時,便是以‘治刑名學’的學術底子進太子宮,成爲了太子啓身邊的法律顧問。

再如太僕劉舍,也同樣是早在先帝之時,以‘御馬’的特長做了太子舍人,成爲了太子啓的專用車伕。

而周仁,則是以醫術作爲敲門磚,做了太子啓的私人醫生,並於先帝駕崩之後,被任命爲郎中令。

除此之外,周仁還有個斜槓身份。

——周王室後裔。

周仁這個汝墳侯的爵位,也正是這麼來的——周仁,是周平王少子:汝墳侯姬烈二十一世孫。

恩封周仁爲汝墳侯,除了天子啓提拔羽翼心腹,也算是漢家‘存亡續斷’,爲周王室延續了血脈,順帶爲周仁這一脈復了家、爵。

與世人刻板印象中,稍微摸摸手腕便得出結論不同:周仁爲申屠嘉把脈,前後維持了足有兩炷香的功夫。

期間又是換手,又是問詢,還稍有些失禮的讓申屠嘉伸出舌頭,查看了舌苔的狀況。

最終,周仁稍呼出一口濁氣,略帶些感傷道:“丞相,實在是太過勞累了……”

“本就年歲已高,又這般不憐惜自己的身子,實在不是長久之道啊?”

“——誠如丞相所言:行伍間練出來的底子,讓丞相還能強撐着,卻也只是強撐罷了。”

“一旦有個閃失,當即便是病來如山倒,沒有丞相老臣柱國,宗廟、社稷,又該如何是好?”

聽出周仁話語中的關切和感傷,申屠嘉只覺心下一暖,卻也滿是灑然的含笑搖搖頭,將手從周仁面前收了回來。

“既是肉體凡胎,吃得五穀雜糧,便難逃生老病死。”

“——天理如此,避無可避。”

“若是想長壽,我確實可以像汝墳侯所說的那般,避居山野,不問世事,好好調養自己的身體。”

“但天子尚不惜身,萬事皆以宗廟、社稷爲重,在宣室殿處理國事,那都是一坐大半天,乃至接連好幾天。”

“我們這些做臣下的,又如何能惜身?”

“若惜身,我又如何能對得起先帝的知遇之恩,如何能對得起這禮絕百僚、食祿萬石的高官厚祿呢……”

如是說着,申屠嘉又是搖頭一笑,旋即悠悠發出一聲長嘆。

“我這個老朽,本就沒幾年好活了。”

“畢生之願,不過是看着陛下,能安安穩穩坐在宣室殿的御榻之上,不必再憂心於關東宗親諸侯。”

“唯有如此,將來才能在九泉之下、在先帝面前昂首挺胸的說:臣,幸不辱命!”

“我漢家,再也不用擔心哪家宗親諸侯,會起兵作亂於關東。”

“太祖高皇帝身陷白登之恥、呂太后受冒頓單于書辱之仇,就快到大仇得報的那天了……”

隨着申屠嘉哀婉的話語聲,周仁面上感傷之色愈甚;

終,也只得鄭重其事的起身,細緻的整理過衣冠,方對申屠嘉長身一拜。

“丞相,高義。”

“得如此忠良,我漢家,幸甚……” 許是被周仁感傷的情緒所感染,申屠嘉含笑唏噓之餘,也不知何時紅了眼眶。

感受到自己異樣的情緒波動,老丞相只深吸一口氣,便自然的將話題引回正題。

“郎中令今日登門,可是陛下有話,託郎中令代爲轉呈?”

見申屠嘉說起正事,對自己的稱呼更是從日常化的‘汝墳侯’,換成了正規場合纔會有的‘郎中令’,周仁也悄然斂去負面情緒,面色也隨之一肅。

“匈奴使團已經過了簫關,不日便會抵達長安。”

“陛下意:對於匈奴人提出的和親條件,應該在不談崩的基礎上竭力爭取,絕不能予取予求。”

“如若不然,萬一讓匈奴人察覺到異常,更或是直接得知我漢家削藩在即、關東將有大變,恐怕更會助長其囂張氣焰,進而得隴望蜀。”

“此事,陛下大致有了決斷,但也還是想聽聽丞相的意見。”

沉聲道出一語,周仁便趕忙低下頭,從懷中取出一卷空白竹簡,旋即平鋪在面前的案几之上。

而在案几對側,看着周仁毫不見外的抓起案上毛筆,旋即一副要記錄下自己所說的每一句話的模樣,申屠嘉只深吸一口氣,便面色凝重的搖了搖頭。

“在我看來,陛下想要削藩、關東即將有劇變的消息,匈奴人,恐怕已經收到風聲了。”

“——就算沒有得到確切消息,也必然會知道個大概。”

“畢竟草原上的長安侯,可從來不是我漢家安插在草原上的探子。”

“只要價碼合適,他盧氏即能以‘漢長安侯’的身份,給我漢家送來草原的情報,也同樣能以‘匈奴東胡王’的身份,將我漢家的消息帶給匈奴人。”

“兩面逢源,長袖善舞,說的就是他長安侯……”

申屠嘉此言一出,周仁眉頭當即一皺,奮筆疾書的手也隨之停下,面色也愈發凝重了起來。

漢長安侯,匈奴東胡王,指的其實是同一個人。

——太祖高皇帝劉邦的拜把兄弟,故燕王:盧綰。

漢開國之初,盧綰先是得封長安侯,得王朝都城爲食邑封國,給了天下人一個大大的震撼!

而後,更是以異姓而得封燕王,着實讓樊噲、周勃等豐沛故舊暗地裡酸掉了好幾顆後槽牙。

只是後來,高皇帝劉邦開始挨個剷除異姓諸侯,這位燕王殿下縱然簡在帝心,也難免惶惶不可終日;

終,還是在旁人的蠱惑下,造了拜把兄弟劉邦的反。

功敗垂成之後,自然只能向北逃去草原,並於長城腳下苦苦哀求,希望得到好兄弟劉邦的原諒。

只可惜最終,盧綰並沒能等來劉邦的赦免詔書,而是等到了太祖高皇帝駕崩的消息。

自知無法得到原諒——尤其無法爲呂太后所容,盧綰當即心灰意冷,就此投身於匈奴人的懷抱,得匈奴單于敕封:東胡盧王。

而在先帝年間,盧他之的妻子帶着兩個小王子逃回漢室,竟發現盧綰受封燕王之前的侯府:長安侯府,居然和當年一般無二!

甚至就連多年來的封國租稅,都被換成了數千枚金餅,靜靜的躺在地窖中……

就此,盧氏一族完成了‘叛漢奸賊’到‘雙面間諜’的華麗轉變。

在草原,盧他之的後人是匈奴東胡王,實打實的‘漢室問題專家’;

而在長安,盧他之的後人又是長安侯,毋庸置疑的匈奴內部事務百科全書。

草原盧氏和長安盧氏之間,也保持着極爲密切、頻繁的書信往來,以保證情報交互。

過往這些年,漢匈雙方打探彼此內部消息的渠道,便基本都是由盧氏完全壟斷的。

斷章斷在這裡有點惱火,所以下一章不拖到明天,等會兒一點左右發,算明天的第一更

(本章完)

第27章 故安侯保重第168章 這也太擬人了吧?第156章 太后不敢第41章 回去再說!第5章 登門賠禮第13章 家宴第170章 窮酸好武第5章 登門賠禮第58章 我有卵子!第74章 怪不得皇長子第148章 去哄哄我漢家的‘東帝’第186章 孤的心,狠嗎?第47章 見錢眼開的少府沒寫完第54章 表叔,慎言第161章 變天了吧?第154章 皇帝要唱哪一齣啊?第111章 寡人已爲東帝,尚何誰拜?第140章 合作愉快第118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第81章 天下皆反?第41章 回去再說!第142章 啊這?啊???第90章 皇長子媽媽課堂開課啦第191章 孤人傻掉了!剛落腳第155章 這一次,是皇帝錯了第158章 試試就逝世!第154章 皇帝要唱哪一齣啊?第178章 爲子孫後世計第199章 學着點兒,混小子第39章 降維打擊?第79章 雛鳳初鳴第101章 即刻拿下!第135章 奏對第13章 家宴第150章 寡人要他死!第134章 請父皇稱太子第182章 你的葬禮,孤親自操辦第55章 老孃長進了?第189章 阿武啊阿武第43章 丞相失勢第3章 左膀右臂第42章 好你個申屠嘉第141章 啥事兒來着?第52章 瓷器成第179章 朕福薄,不比先帝(蜜月結束!!!第144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78章 狗,不嫌家貧第115章 服從命令,纔是武人的天職!第46章 莢錢第70章 朕弟,何等英雄!第20章 諸呂故事第63章 伴君如伴虎第139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183章 你不賣?我還不吃了呢!第88章 賊心不死!第5章 登門賠禮第98章 陛下口諭!第136章 兒行千里第150章 寡人要他死!第57章 楚王有病吧?第16章 私人訂製版陷阱第135章 奏對第151章 該打就打!第86章 王孫,且去第42章 好你個申屠嘉第67章 老四也是做兄長的人第7章 此事,急不得回家晚了第96章 誅晁錯,清君側!第65章 朕覺得不對勁!第128章 蓋棺定論第115章 服從命令,纔是武人的天職!第5章 登門賠禮第101章 即刻拿下!第172章 天賦異稟的中山靖王第34章 當我好欺負?第84章 上架感言第33章 父皇教的好啊第170章 窮酸好武第34章 當我好欺負?睡一覺第127章 父死子繼,可歌可泣第10章 請陛下三思!第24章 真打呀?!第181章 勞煩臨江王!第35章 漢少府第180章 田叔好膽!第133章 龍鳳爭鳴(下)第9章 執棋者第111章 寡人已爲東帝,尚何誰拜?第168章 這也太擬人了吧?第138章 夫人,怕是不夠格吧?第48章 皇祖母,誤會了第89章 閹庶安敢欺我?第29章 有人哭,就有人死第101章 即刻拿下!第165章 人各有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