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交往實戰:讓別人真心悅納你

凡事都要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有問題及時溝通,而且要傾聽對方的真實觀點和感受,不能憑我們自己的“想當然”去分析,這樣才能做到有效溝通。

現代社會的‘交’往一般都是快節奏的,取得機會往往都是一面之緣,有人認爲只要‘精’心研究客戶或對象,把握住第一次見面的機會就ok了。但我的經驗告訴自己,早於這個寶貴的第一次實戰之前,有個更爲重要的序曲,那就是打電話的第一聲問候,但它總是被人們忽略。可能我是電臺dj出身的緣故吧,我對這一點特別在意。

中國是禮儀之邦,從小我們就被教導如何坐立行走,成長中師長們又會告訴我們怎樣待人接物,工作中我們也會特別關注社‘交’禮儀。人們總是關注大的方向,對小的細節總是忽略不計。殊不知,決定成敗的通常就是這樣的細節。比如打電話的第一聲“喂”就有很多講究:微笑舒緩的“喂”,我們能夠體會親切友好;嗲嗲的一聲“喂”,我們能夠體會到親密無間;底氣十足的“喂”,能夠表達出自信滿滿。壓低嗓音的“喂”,表達的是神秘的語境,有“不能說的秘密”;短而急促的“喂”,說明忙碌,時間緊張;拉長音的“喂”,說明時間充裕,不急不躁;用四聲音調的“喂”,表示不耐煩,情緒不佳;一連串的“喂,喂,喂”,除了說明信號不好之外,更能體現出說話人的不淡定,有繁雜事物處理……瞧瞧,我們隨便列舉,就有這麼多的變化,可見這一聲“喂”和人們的情緒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細心觀察,恰當運用吧。

在廣州生活的時候,我經常叫外賣。小區附近的一家餐館是我的最愛,味道好,送餐快。連續很長時間就只吃他們家的,都快成我的“御膳房”了。可是有天打電話過去,只因爲訂餐服務員的一聲“喂”,我再也沒有點過他們家的餐。電話接通後,“喂,喂,喂,喂,喂,喂喂,”一連串的七八個“喂”突突突突地像放機關槍一樣向我噴‘射’過來,還催促我說:“要什麼,快點,快點……”一下就把我‘弄’得不耐煩了,連吃飯的胃口都沒有了。

而在湖南的時候,同樣也是一次訂餐的經歷,卻截然不同。那時候,不敢吃辣椒的我,總算從朋友那裡知道了一個臺灣餐廳的電話,電話接通後一聲嗲嗲的、軟軟的“喂”,把我整個人都電酥了,雖然是第一次通話,卻沒有一點的距離感,我感到一種老朋友般的熟稔和親切,不由得對這家餐廳有了莫名的好感和期待。本打算偶爾嘗試,卻由於這聲親切、沒有距離的“喂”,變成了老顧客,即使過去的路已經很熟悉了,還是故意先打電話過去,只爲聽到那一聲親切的“喂”,讓它溫暖獨在異鄉的我。

除了研究“喂”的不同表達、反映出的不同情緒外,我會和哈日文化的朋友通話時說“摩西摩西”,和喜歡看韓劇的朋友說“呀啵呲呦”,這樣會更好玩,甚至有時會模仿別人的“喂”,對朋友搞惡作劇,開心一下。比如有一次,我模仿電信自動語言系統給我的搭檔打電話:“喂,您好!這裡是中國電信語音服務,請問您是主持人小芳嗎?確認請按1,不是請按2。”只聽到電話那頭的她按了一下,心中壞笑。“您有位好友叫任升嗎?確認請按1,沒有請按2。”又聽到她按鍵的聲音,我繼續強忍住笑“今天錄像,記得請按1,不記得請按2……已出發請按1,還在家請按2……”她依然配合按鍵,直到我實在忍不住大笑出聲才暴‘露’了我的惡搞。

除了第一聲“喂”之外,第一句稱呼也很關鍵。很多人習慣於忽略這樣的細節,總認爲要把對方擡得高才叫尊重,所以經常把張董王總的掛在嘴邊。隨着年齡的增長,別人對我的稱呼也發生了變化,但凡是接到電話中叫我“任總”、“任董”、“任老闆”的,我都會下意識地覺得他們是來推銷或是找我辦事兒的,總是先牴觸和警覺起來。所以將心比心,對別人的稱呼也要好好斟酌、恰當運用才行,目的只有一個,別把距離叫遠了,別把關係叫生分了。在工作中,我總是遇到小尷尬,領導們總是習慣隱去名字,叫小張、小李,而我的姓氏就完全不適合這個稱呼。有位領導總是見面就大聲叫我:“小任啊。”我總是覺得特別彆扭,好像在說我是“小人”,但又不好直接叫領導改變稱呼,於是後來他又叫我“小人”時,我笑臉相迎地說:“報告領導,我不是小人,我是君子!”他先是一愣,而後哈哈大笑,開始叫我“君子”了。可見,不同的稱呼代表不同的關係,有距離的就叫總啊、董啊或直呼其名,關係好的去姓只叫名字,親密的叫重疊的名字,你沒聽見熱戀中的戀人之間的稱呼都很特別嗎,寶寶、貝貝、貓貓、狗狗、豬豬全上來了,那叫一個親暱啊。最近我也給我爸媽取了特別的名字——“小心肝兒”和“小寶貝”,因爲我媽媽剛做了肝病的手術,要小心好好調養,而我爸爸總是戴着耳機開很大聲地聽收音機,耳朵都有點兒背了,我們要提醒他好好保重身體。

無論是第一聲“喂”,還是第一聲稱呼,都很重要,不能說一定能成事,但好的開頭一定能塑造出良好的第一印象,沒準能抓住一個成功的機會呢。

我們在生活中常常會遇到需要跟某人面談的情況,這種時候,人的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

這印象包括創新的形象和專業的形象。你走後,別人會怎麼描述你呢?你隨時都在給他人留下印象,有時候暗淡,有時候鮮明,有時候是好的,有時卻未必。你可以選擇你想留給別人的印象,也必須對自己所留下的印象負責。

生活和工作中總是有人在抱怨,自己付出的那麼多,怎麼得到的這麼少呢?以我“走南闖北”的人生經歷,這樣的抱怨不絕於耳。但我想說的是,請在你抱怨之前,先捫心自問自己到底付出了多少?別忘了世上有“平衡”這個詞兒,換個角度講,所謂的沒有得到,證明你其實付出的並沒有那麼多,不足夠換取“獲得”,繼續付出吧您哪。

我曾經帶過的新購物專家中,就有這麼兩個對待得失的心態差別很明顯的人。兩個人入行時間差不多,學歷背景和生活經歷也很相似,但兩個人的‘性’格差異很大,一個愛抱怨,一個愛鑽研。對於初入電視購物行業的人來說,一切都要從頭開始,踏實學習,即使你是學習播音主持專業的,也有從懂理論到懂實踐的過程,再經過實踐的積累進入實戰練習,每一次實戰後認真總結經驗,進而慢慢找到直播銷售收放自如的狀態,最終形成具有獨特個人風格的購物專家。即做到—做好—做‘精’,這是一個需要沉下心來修煉的過程,切忌急躁抱怨。

購物專家與播音員主持人最大的不同之處就是,購物專家除了動嘴之外還要動手,要邊說、邊做。幾年的工作經驗告訴我,動作要先行,話術要緊跟。即使有‘操’作失誤的時候,也要能夠自圓其說。在培訓的時候我已經將這些理論和經驗講給她們了。按照銷售品類的不同分階段,購物專家一般都要從廚房家居類商品介入,因爲這類商品現場‘操’作比較多,很鍛鍊購物專家。可是一進入實踐階段,我所說的兩個人的狀態完全不同了,愛抱怨的人從知道要賣生活用品開始就有牴觸情緒,說什麼自己的形象不適合賣這些鍋碗瓢盆,要走時尚美麗路線,一副不食人間煙火的樣子。人一旦帶着不情願的情緒去做事情,結果一定砸。砸了之後她抱怨廠商代表、合作搭檔、pd(製作人)、pc(執行製作人)、攝像、導播、燈光等所有人,就是不檢討自己的問題。長此以往,別說業務沒有半點進步,就連人緣也越來越差,跟她合作的同事經常離場而去,她個人業績自然也好不到哪裡去。最終的結果是被淘汰出局,轉做其他工作了。而另一個人,就很愛總結,從來不挑剔商品、時段,每次拿到商品都認真查資料,找賣點,反覆‘操’作試用,提早和工作人員溝通練習,直播後與大家總結不足,查找原因,虛心請教有經驗的前輩,積極地享受工作的樂趣,結果當然毋庸置疑——業務強、口碑響、業績經常上紅榜,當裡個當。

兩個不同心態的人,做同樣的事情,結果自然很不一樣。原因很簡單,老天給每個人的時間都是一樣的,一年365天,一天24小時,一小時60分鐘,一分鐘60秒,積極的人會把握住每一秒鐘快樂成長,消極的人則把它用來責怪、抱怨。無論做哪一行,要想成功都必須腳踏實地地努力才行。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當你抱怨收穫少的時候,請先檢討你付出的努力夠不夠多!

人們常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神是完美的,我們作爲人,就一定有缺點和不足。所以要時常自省,真正地瞭解自己的優點和不足,這是很重要的。不知道是我們的教育問題還是自古就有的慣‘性’思維,我們總是力圖讓自己變得完美無缺,費盡力氣地把自己塑造成“神”。其實我覺得真的沒有那個必要,有位電視節目導演告訴我說:“做主持人,不用怕暴‘露’你的缺點,要知道,你的缺點往往會成爲你被觀衆記住的特點,不用刻意地掩飾和隱藏,恰當地運用好你的特點,一定會形成屬於你自己的主持風格。”我很感恩,生命有這樣的貴人,在我‘迷’茫的時候給我金‘玉’良言。當時理解得不是很真切,隨着經歷的增加,慢慢地似乎通了。

在廣州電視臺工作時,有一次,受邀主持歌手大賽,參賽的歌手各個唱得都很好,特別是進入總決賽階段,音高、音‘色’、音域都沒得挑,閉上眼睛聽彷彿是孫楠、劉歡、韓紅在演唱,但就是記不住誰是誰,這是爲什麼呢?因爲沒有特點,他們也只能淹沒在衆多的歌手裡,沒能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舞臺。還有個學習多年聲樂的朋友,第一次錄製唱片時,被製作人要求在錄音棚‘亂’喊、‘亂’叫,把多年苦練的方法和技巧忘掉,找到“自己”再開始錄。問其原因才知道,他一張口就是孫楠的聲音,歌壇不需要第二個孫楠,所以個‘性’很重要。我們總是在努力追求共‘性’的標準,卻丟失了個‘性’十足的自己,想辦法把他找回來吧。

有一次,我聽到一個“餡兒”的理論,覺得‘挺’有道理的。中國人喜歡吃餃子、包子這種‘精’華都包在裡面的食物,這塑造了我們含蓄的‘性’格,我們一直追求的是“內在美”,很少直接表達自己內心。而外國人則喜歡吃比薩這種把餡兒‘露’在外面的食物,他們的‘性’格也是熱情、外向的,很樂於表現自己。無論是像我們一樣做幕前工作的,還是經營自己人生的人,直接的表達都是很重要的。如何能找到自己的個‘性’呢?我認爲一定要具備兩個條件:一是磨鍊的時間要夠,二是要保持真誠開放的心態。我們中國人最大的表達誤區就是“遮醜”,在鏡子裡,我們首先發現的都是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忘了找自己的長處,更忘了揚長避短,而是刻意把力氣放在掩飾不足上。而外國人則完全不同,他們會把‘精’力用在“揚美”上,哪怕只有一個優點,都會竭盡所能地放大。我在馬爾代夫旅遊時,在美麗的海灘上,看到一個外國‘女’人,她滿臉雀斑,但是長着兩條又直、又白、又細的‘腿’,看得出她對於自己的‘玉’‘腿’非常自信,所以在穿着上也刻意突出自己的美‘腿’,渾身散發着自信的美麗。這要擱咱們中國‘女’人,一定不會這麼做,她們一定會把‘精’力放在祛斑上,根本無暇顧及自己完美的身材比例和兩條‘玉’‘腿’,而且會滿臉愁容地去面對生活。

記得我剛開始上鏡主持的時候,也是一樣用拙勁兒。當時認爲自己的聲音不夠磁‘性’、眼神兒不夠明亮,全然不記得自己擁有陽光的外形和機敏的反應這回事,‘弄’得每次錄像,都刻意地瞪大眼睛壓低聲音,很是造作,導演因此總是說我放不開,觀衆當然也不認可了。後來有次拍照,讓我覺醒了要做自己。那時我的偶像是郭富城,特別喜歡他濃密的一字眉,可惜我生的是彎眉,所以那時拍照片總是吸氣提‘臀’地運氣,故意把眉‘毛’擠成一字形,可照片沖洗出來怎麼看都怪怪的,“你到底是有多不願意和我們照相啊?怎麼愁眉苦臉的。”同學責備我說。“我眉‘毛’不好看,不像郭富城那樣有型。”我辯解道。“我覺得‘挺’好看的呀,要知道即使你真的掰成一字,你也不是郭富城,幹嗎不做自己呢?”我一想,她的話很有道理,於是豁然開朗,錄節目時也放鬆了下來,找回了自己。縱觀現在的主持屆,往往有特點的主持人都是原來我們專業中所說的有“缺點”的人,比如“囉唆”的畢老爺,普通話不標準的美食節目主持人,高矮胖瘦各不同的娛樂節目主持人等,都是很好地將自己的缺點轉化爲辨識度和特點的主持人,都是成功的典範。再比如影視界,“土老帽”趙本山,piapia的小瀋陽,結巴的劉能,嘴巴‘抽’搐的趙四兒等,也都是成功地將自身的“缺點”變成特點的成功案例。可見,百‘花’齊放的電視熒屏,需要的不是千篇一律,而是個‘性’鮮明,獨樹一幟。

我們電視購物界依然如此。剛開始做購物專家的時候,也走了些彎路。剛加盟湖南電視臺,希望自己瞬間就能夠有“湖南味兒”,所以總是模仿汪涵、何炅,沒有自己的風格。看了我節目的領導同事幫我把脈,和我一起努力尋找個人風格。

我總結,做購物專家只要做到四點,也能慢慢地形成自己的風格,那就是麥、埋、買、賣。麥——正確科學的發聲方法,入麥動聽;埋——埋頭苦幹的‘精’神,認真刻苦,善於總結;買——以買家的心態審視商品,找出自己會買的理由;賣——有真情實感地推薦給觀衆。

銷售的過程也能讓我體悟到很多做人的道理,我覺得都是相輔相成的,可能和我在生活當中特愛聽別人的故事有關。

我有很多忘年‘交’,很多從事各種行業的朋友,無論是行業‘精’英還是水果攤老闆,我都願意傾聽他們的故事,瞭解他們的生活。

ωwш◆ ttκд n◆ C○

俗話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只有多瞭解一些身邊的人和事,做節目的時候纔有鮮明的代入感,銷售時纔會有‘精’準的、有共鳴的話術,這讓我真正瞭解到消費者需要什麼。

還記得我剛開始做電視購物節目的時候,總是一相情願地認爲我所銷售的產品只是觀衆自己買來使用的,一般都採用直接推薦的方式,主要讓他們自己用。

但慢慢地發現很多人買我們的東西,是需要送給家人、朋友和同事、領導的,犒賞自己的有,選擇商品作爲禮物的也有,所以話術也要有針對‘性’,要調整,這樣人羣也廣泛了很多。

這樣的感受來自一個水果攤兒老闆娘的指點。

在上節目之前一如既往地去湖南廣播電影電視集團最著名的馬欄坡買水果,閒聊中老闆娘說最近蘋果賣得特別好,原因是夏天天氣燥熱,人們需要多吃水果去火,還有就是當時正是湖南的汛期,開車的、出差的、上班的人都希望平平安安,所以大家都買一些蘋果放在車上。

本來去買西瓜的我,不僅買了個大西瓜,還多買了一箱蘋果分給同事,看看人家老闆娘的話術多到位,感染力多強啊。跟她聊過之後,我現在都習慣‘性’地放個蘋果在包裡或者放在車上,既可以隨時補給營養,還可以讓平安常伴左右。您說,這位老闆娘的銷售是不是特別成功?

瞭解客戶並滿足他們的需要,銷售才更有效果。不瞭解客戶的需求,就好像在黑暗中走路,白費力氣又看不到結果。

如果付出熱情,多試探顧客的需求,你還能夠像故事中的老闆娘一樣,創造出顧客的需求。很多人因爲過分熱情失去一次‘交’易,然而熱情不夠會失去一百次‘交’易,熱情遠比‘花’言巧語更有感染力。

當然,這裡也要注意表達方式,常常是我們一相情願地跟別人講,這東西好,好得不得了,可以改變你的生活,你必須買,不買是你的損失……其實這是不對的,你要了解那個人的需求,但是別忘了火候,最適合的就是最好的。

走走停停,目標是隨時遇到的參照物,是變化的,所以你要及時做相應的調整。我覺得送禮物啊,做節目啊,爲人處世啊,道理都是一樣的,滿心歡喜地和身邊人分享美好,身邊人也會因爲你的存在而開心快樂,這纔是幸福的生活。

所以我會把送禮物的哲學,運用到我的節目當中,一些觀衆,還有我同事都給我反饋過,說他們願意看我的節目就是因爲有很多很好玩的東西在裡面,而且真的是爲消費者着想,我一說話他們會拼命點頭,對對對,就是這麼回事!這就是共鳴吧!

那怎麼能夠把禮物送得好呢?總結一句叫做:送者心歡,受者心安,用金不如用心。

就是這點讓我特別有滿足感,所以我們會在節目中幫觀衆挑選禮物,什麼商品適合送給什麼人做禮物,什麼禮物對方會喜歡,我們都給出建議,我們幫觀衆分析怎樣送對禮物,這都是我慢慢學來的。

我要送東西給你,並不想了解你是怎樣的人,通通運用我老爸的理論,甭管對象是誰,把自己認爲最好的東西送過去。這種做法聽起來對,實際上卻是錯的。

有人說,當官不打送禮的,這話是沒錯,接受禮物的人即使不喜歡也會禮貌地接受。其實細想想,萬一不是人家打心眼裡喜歡和需要的東西,那大家都會很‘浪’費,送的人‘浪’費的是金錢,接受的人‘浪’費的是感情。

我生活當中經常聽到有的朋友,特別是男孩追‘女’孩的時候,一味‘花’錢送禮物博得‘女’孩的芳心,只選貴的,不選對的,‘花’成千上萬的錢給她買鑽戒,但是‘女’孩並不戴飾品,而且也覺得欣然接受這麼貴的禮物不大合適,從而心有不安,所以男士送禮失敗。後來又送‘女’孩一套項鍊、耳環那種也比較貴的東西,沒想到那‘女’孩根本沒有耳‘洞’。

我覺得這樣送禮物就是有問題的。送禮物時要知己知彼,投其所好,這樣才能送禮送到心坎上,送禮的人不用多‘花’錢,接受禮物的人也不必有負擔,還會愛不釋手,豈不是皆大歡喜?這是很簡單的生活常識,感謝我的工作教會我這個很實用的道理。

一次聽一位電臺的dj的節目,伴隨着悠揚的音樂,他講述了一個成功人士的故事。結尾時,他總結道:“看來人與人之間的‘‘交’通’很重要啊。”“‘交’通?”“哦,‘交’流和溝通……”雖然,她出現了個小小的口誤,但還是說明了‘交’流和溝通的重要‘性’。

在生活中,工作中,難免會遇到這種“‘交’通”不暢的時候,就像北京塞車一樣誤時、誤事,導致心情差。

但‘性’格開朗的人朋友多,麻煩少,一路暢順。總結其原因,就是他們做到了溝通無障礙,人際關係處理得很好,人緣就不用講了。

所以,我們要努力使自己成爲這樣的人,特別是在工作中。

我的經驗是,凡事都要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有問題及時溝通,而且要傾聽對方的真實觀點和感受,不能憑我們自己的“想當然”去分析,這樣才能做到有效溝通。

要知道,慣‘性’思維有時會造成誤判,我小學的一次搞笑經歷就給了我很多啓發。

我剛上學前班的時候,小品剛剛盛行,從‘春’晚上有趙本山、宋丹丹、潘長江等這些優秀的笑星,‘操’着東北方言抖“包袱”,給觀衆製造了無數歡樂開始,我就深深地愛上了小品。看得多了,我就開始學了,而且學得很像,那時才發掘出自己的模仿天賦。

茶餘飯後,總愛戴着姥姥的帽子模仿趙本山的《小草》,或者模仿宋丹丹來段“俺叫魏淑芬,至今未婚”,這給家人帶來了快樂。

都說學啥像啥是好事,可我超凡的模仿能力,險些招來了一頓胖揍。當年潘長江老師有段小品特別好看,名字現在記不得了,可他活靈活現的角‘色’我記憶猶新。

他最大的特點是結巴,說話總是“啊就……啊就……”的,表達很費勁。

我當時正是六七歲討狗嫌的年紀,每天也學着他“啊就啊就”地結結巴巴說話,剛開始大人們都覺得我模仿得像,覺得‘挺’好玩的。可時間一長,習慣成自然了,不刻意表演的時候也結巴,我媽嚇壞了,怕我從此改不回來,真成小結巴了。

她就命令我不許學,趕緊改過來,逆反的我就是不改。不知道我媽後來是在哪裡聽到的“偏方”,說是趁着下雨天颳風打雷的時候,一個冷不防,給我個耳光就能打回來。

我姐極其配合我媽的行動,她故意逗我背誦課文,給我媽製造機會。好在我機靈,把她們的“‘陰’謀”消滅在萌芽中了。

當然,從小到大不捨得動我一根手指頭的媽媽肯定也心疼我,把原來的計劃改成了說服教育。

“啊就……媽,啊就……你別打我,啊就我好好改……”我習慣‘性’結巴地做保證。“你還阿舅阿舅的啊?再這樣說看我不打歪你的嘴!”媽媽嚴厲地“恐嚇”我。

我被她震懾了,努力扳了好多天,總算扳過來了,要不然我今天肯定做不成主持人,謝謝老媽當年的良苦用心。

同人不同命啊,我同學就沒這麼好運了。他和我一樣學結巴成癮,也整天“啊就啊就”的,她媽媽也知道這個“偏方”,結果真打了好幾次都沒改過來,可費了不少勁。經過一段時間的刻苦改正,放慢語速慢慢說,也就好了,老師都給他診斷爲“痊癒”了,可還被海扁了一頓。

有一天,他文化程度不高的媽媽爲了檢驗他是不是真的不結巴,放學時就考他背誦當天所學的課文。他揚揚得意地急於表現,大聲朗誦道:“鵝,鵝,鵝……”啪的一記響亮的耳光打在他的臉上,瞬間起了五個手指印,‘弄’得他不知所措。

“好好說,看你再學結巴?再背一遍。”他戰戰兢兢地又背起來,“鵝,鵝,鵝……”。啪又是一聲響亮的耳光,這下他徹底崩潰了,號啕大哭起來。

我想說:樸實的農村媽媽,沒文化多可怕。人們的慣‘性’的思維啊,不冷靜多可怕。

我剛入職場時的一次溝通經歷,也有經驗值得吸取。那是在參加“美在‘花’城“比賽的時候,由於當時的窘境和心態,我參加選秀比賽的事只有幾個同事知道。

一是覺得自己在廣州電視臺只是實習生,二是擔心自己進不了複賽貽笑大方,所以沒有和領導們報告。

沒想到,我一輪一輪地往前走,都還比較順利,直到複賽的時候才暴‘露’身份。當時比賽場地是廣州一個非常氣派的廣場,純白‘色’的舞臺很有大牌時尚發佈會的感覺,據說當時還有好多包括香港媒體在內的媒體,我興奮異常。

可是,依次“閃亮登場”的時候,我差點走神摔在臺階上,因爲我實習部‘門’的主任正端坐在評委席上,我們眼神接觸的瞬間,我極其尷尬,在整場比賽中我幾乎都是“心事重重”的狀態。

這之前,有同事曾跟我透‘露’過,主任不太贊成我參加比賽,希望我安心實習,好好表現,爭取留在臺裡工作。其間因爲選手培訓,也鬼鬼祟祟地請過幾次假,生怕被主任發現。

可是,今天我的秘密“大白於天下”了,而她老人家竟戲劇‘性’地成了主宰我命運的評委!如何是好啊?

幸運的是,我這次又順利過關,主任並沒有在分數上“爲難”我,事實證明我“小人之心”了,慚愧啊!

在去選手基地封閉培訓的前一天,我還是鼓起勇氣和主任溝通了。一是承認錯誤,不該先斬後奏;二是實事求是地說出參加比賽的真正理由。

原以爲,她會嚴厲地批評我一頓,沒想到,她像媽媽一樣地拉着我的手說:“任升啊,我沒有責怪你的意思,我是擔心你。一個孩子大老遠從東北跑到廣州來,沒有一個親人朋友在身邊,多不容易啊!你和我兒子一樣大,我也是做母親的,哪個母親願意看到自己孩子受苦呢?我是心疼你呀,孩子……”

從那以後,我明白了,直接而真誠的溝通,很重要。溝通中,百分之七十是情緒,百分之三十纔是內容,所以,我們在表達的時候,首先要做的,就是先把情緒梳理好,不然會讓誤會乘虛而入,急事慢說我覺得是很實用的溝通技巧。

就像最初在廣東作採訪時我一句廣東話都聽不懂,就每天聽廣播,去了解,去逛最民俗的地方,老宅老巷啊,那裡的人會願意跟我說解。所以,要用加法去準備,去積累,在生活中你所接觸到的每一個人,都是你生活中很好的老師。

比如你告訴我在北京漂不容易,我在銷售中就會說,我們在大城市生活壓力大,所以年終的時候要犒賞一下自己,明年再努力,你一定會有同感,這就是加法的準備,積累很多,對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東西反覆來說就是銷售的哲學。

銷售切入點中有一種快速進入對方好感區域的方法,就是投其所好地聊天。

就是跟人聊他最愛的東西,比如和‘女’人聊感情,談小孩,比如我在電梯裡看到小孩就說“真可愛”。我覺得做快樂的人就是跟朋友去分享,因爲,第一,我搭訕沒有惡意,第二,我幫你按電梯。

我覺得這些都是很好的方式,人和人不是本來就有防備距離,而是中國人因爲社會信任度普遍降低,人的警惕心會比較高,總會怕被騙,怕上當。我有一個度,不會過多接觸,我只是幫你一個忙,而這個忙只是我的舉手之勞。所以在跟他們聊天的時候,他們會告訴你一些東西,通過聊天我會有一些收穫。

這種溝通好比讀一本書,看完一本書之後或許不會立刻覺得有什麼用處,經過時間的沉澱,突然有一天,你的某些感觸跟書裡很像,你會把它用出來。

步入職場,總是聽到有人哀嘆人際關係複雜,‘交’心很難。其實,我想說人來到這個世界,就註定以羣體的方式生存,不可能以個體的方式像生活在孤島上一樣生活。所以正確認識,敞開心扉,一定能擁有和諧的天地和快樂的生活。

從東北到廣州,從湖南到北京,我很幸運的是,每一個地方都有我快樂的“家人”陪伴,即使因爲忙碌聯絡減少,距離的變化也沒有影響我們之間的感情。用心經營,以誠相待是我處理人際關係的原則。祖國幅員遼闊,每個地方的人文特點也很不一樣,這點通過各地的飲食文化已經表現得淋漓盡致了。俺們東北人喜歡吃燉菜,什麼食材都可以放到一個鍋裡烹調,雖不‘精’致,卻很包容,一如東北人粗獷、熱情的‘性’格;粵菜多以清淡爲主,白灼的菜品保持了食物的原汁原味,就好比廣東人的個‘性’,真誠且保持着君子之‘交’淡如水的處世哲學;湖南人喜愛辣椒,可以說無辣椒不歡,所以湖南人的‘性’格都是風風火火、熱辣爽快的;北京人喜歡吃炸醬麪、涮羊‘肉’,所以相處之道很注重哥們圈兒、朋友圈兒。和不同的人相處,我總是有不同的心理感受,很是愉悅。可能因爲有這樣的經歷吧,我和陌生人‘交’流從來都不打怵,更沒有所謂的討厭應酬,而且我覺得應酬是一件‘挺’好玩的事兒。

人際‘交’往中有一個“六度空間”的理論,是說要想認識一個人,做一件事情,最多可以通過六個人建立關係。我用實踐檢驗了這個理論,比如出這本書的,我通過吳昕認識了優秀的作家、策劃人夏果果,又認識了她的同事兼好友小美,只通過三個人,就實現了我的夢想。再比如我在央廣工作時的臺長,竟然和我在哈爾濱工作時的臺長是同學,這樣的事例比比皆是,只能說明世界很小,人和人之間都是有關係的。

成功人士告訴我們,在經營自己的人生時,要努力構建自己的人脈網絡。那該如何構建呢?答案當然是‘交’際和應酬了。現在不是有很多理論說企業要增強自身的軟實力嗎?而且聽說很多白領都會利用業餘時間去參加各種增強軟實力的培訓班,比如唱歌、跳舞、品紅酒、打高爾夫等,目的就是讓自己的實力增強,在職場當中立於不敗之地,在營銷自己的時候收穫一張又一張的“贏單”。

我總是很幸運,因爲購物專家的職業,無形中增強了自己的軟實力。比如我們在銷售酒品時,會接觸到很多白酒紅酒專家,他們會毫無保留地告訴我相關的知識。還有汽車、數碼、‘牀’品、珠寶、藏品等各類專業人士,和他們合作不僅能夠學到很多知識,也在應酬時多了很多談資和話題。

第5章 我的故事,從種一粒夢的種子開始第2章 打開自己,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第4章 交往實戰:讓別人真心悅納你第1章 在湖南衛視,嚮明星同事學“人品”第3章 洞察人性,營銷自己的影響力第1章 在湖南衛視,嚮明星同事學“人品”第3章 洞察人性,營銷自己的影響力第3章 洞察人性,營銷自己的影響力第1章 在湖南衛視,嚮明星同事學“人品”第5章 我的故事,從種一粒夢的種子開始第4章 交往實戰:讓別人真心悅納你第5章 我的故事,從種一粒夢的種子開始第1章 在湖南衛視,嚮明星同事學“人品”第1章 在湖南衛視,嚮明星同事學“人品”第5章 我的故事,從種一粒夢的種子開始第2章 打開自己,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第2章 打開自己,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第3章 洞察人性,營銷自己的影響力第4章 交往實戰:讓別人真心悅納你第2章 打開自己,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第1章 在湖南衛視,嚮明星同事學“人品”第1章 在湖南衛視,嚮明星同事學“人品”第5章 我的故事,從種一粒夢的種子開始第3章 洞察人性,營銷自己的影響力第2章 打開自己,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第5章 我的故事,從種一粒夢的種子開始第4章 交往實戰:讓別人真心悅納你第1章 在湖南衛視,嚮明星同事學“人品”第2章 打開自己,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第3章 洞察人性,營銷自己的影響力第5章 我的故事,從種一粒夢的種子開始第1章 在湖南衛視,嚮明星同事學“人品”第5章 我的故事,從種一粒夢的種子開始第3章 洞察人性,營銷自己的影響力第2章 打開自己,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第3章 洞察人性,營銷自己的影響力第3章 洞察人性,營銷自己的影響力第2章 打開自己,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第1章 在湖南衛視,嚮明星同事學“人品”第2章 打開自己,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第2章 打開自己,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第4章 交往實戰:讓別人真心悅納你第4章 交往實戰:讓別人真心悅納你第2章 打開自己,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第2章 打開自己,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第2章 打開自己,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第4章 交往實戰:讓別人真心悅納你第1章 在湖南衛視,嚮明星同事學“人品”第3章 洞察人性,營銷自己的影響力第2章 打開自己,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第5章 我的故事,從種一粒夢的種子開始第2章 打開自己,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第3章 洞察人性,營銷自己的影響力第5章 我的故事,從種一粒夢的種子開始第2章 打開自己,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第5章 我的故事,從種一粒夢的種子開始第5章 我的故事,從種一粒夢的種子開始第1章 在湖南衛視,嚮明星同事學“人品”第3章 洞察人性,營銷自己的影響力第5章 我的故事,從種一粒夢的種子開始第5章 我的故事,從種一粒夢的種子開始第2章 打開自己,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第5章 我的故事,從種一粒夢的種子開始第4章 交往實戰:讓別人真心悅納你第1章 在湖南衛視,嚮明星同事學“人品”第1章 在湖南衛視,嚮明星同事學“人品”第2章 打開自己,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第5章 我的故事,從種一粒夢的種子開始第2章 打開自己,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第1章 在湖南衛視,嚮明星同事學“人品”第3章 洞察人性,營銷自己的影響力第1章 在湖南衛視,嚮明星同事學“人品”第5章 我的故事,從種一粒夢的種子開始第4章 交往實戰:讓別人真心悅納你第3章 洞察人性,營銷自己的影響力第2章 打開自己,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第2章 打開自己,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第2章 打開自己,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第1章 在湖南衛視,嚮明星同事學“人品”第2章 打開自己,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第1章 在湖南衛視,嚮明星同事學“人品”第3章 洞察人性,營銷自己的影響力第4章 交往實戰:讓別人真心悅納你第3章 洞察人性,營銷自己的影響力第1章 在湖南衛視,嚮明星同事學“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