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西夏與遼國將要互市

自從衛淵回到代州以後,嘉佑帝也並非什麼都沒做。

他在代州增加了很多皇城司的人手,要確保衛淵所作所爲,他都能在第一時間知曉。

此舉,是防患於未然,也是好奇,衛淵接下來究竟該以怎樣的方式練兵。

不管怎麼說,衛淵都是邊將,如今那七千人,都歸他統治,他倘若真有個什麼作死的念頭,比如不臣之心。

或是西夏與遼國許他以高官厚祿,讓他行石兒皇之事,那麼代州,可就危矣了。

當然,這些都是沒影的事情。

由此可見,嘉佑帝仁義不假,可這歷朝歷代,就沒有不多疑的皇帝。

第二天。

衛淵就寫了一些標語。

除了岳家軍那句名言外,還有‘聽帝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等。

又比如‘絕對忠誠於大周,爲大周子民而戰’以及‘不想當將軍的士兵...’

等等不勝繁多。

之所以要着重去寫忠誠皇帝與人民,自然也就無需過多解釋。

一方面,是要讓將士們明白自己的使命,另外一方面,是要讓皇帝心安。

標語一事,成功的在軍中引起議論熱潮:

“爲大周子民而戰...說實話,以前我還真不知,當兵是爲什麼而戰...”

“你說爲功名利祿吧,當了大半輩子兵,到頭來還是個小卒,早就沒了這心氣;”

“你說爲咱們自己而戰...回家種地,總好過這刀尖舔血的日子...”

“但現在,爲咱大周百姓而戰,說得我這心裡,真是熱血沸騰!”

“是啊,朝廷與官家爲何對咱們戍守的邊關如此重視?不還是因爲這關內生活着咱們大周的百姓,還有咱們得親人?”

“要是真讓西夏和遼人入了關,咱們得妻子,就要被他們凌辱,咱們得兒子,就要做他們的奴隸...”

“...”

標語真正的魅力,大概就是要讓將士們明白自己是爲何而戰了。

而且,必要時刻,衛淵還能臨時改變標語內容,左右全軍將士思想,這纔是最爲緊要的。

求大義,是爲大周子民,爲親人而戰。

求私利,是爲功名利祿,光宗耀祖,將來在族譜上能夠單開一頁而戰!

公私並不矛盾。

除了這標語一事,最讓將士們關注的,是士兵官司會的成立。

七千士卒,每一都都會成立一個官司會。

如果有被袍澤欺壓,被上將針對的將領士卒,都可彙報在這官司會裡。

衛淵直接管轄官司會。

這個組織的成立,是要讓將士們對軍營有更濃重的歸屬感。

也是要讓所有的邊軍,正式邁向自己心中所想正軌的第一步。

官司會成立當天,同樣引來不少將士們的關注,

“你們說,要是被都頭欺壓,也可以向這官司會彙報?”

“你沒聽官司會的那些將領說嗎?確保公平公正。”

“這樣一來,咱倒是不用怕被上將還有那些老兵欺負了。”

“就怕只是做做樣子,你敢彙報嗎?我可不敢。”

“...”

如果將軍隊比喻成一個家庭,一個集體。

那麼在這個集體裡,就不可能沒有受委屈的人。

上學堂的學生,有時候還會被同窗欺凌,更何況這裡是軍隊呢?

所以官司會成立後,衛淵心心念念,就是希望有人能做個開頭,將自己受到欺負或是遭遇不公平待遇的事情,彙報上來。

只有這樣,官司會,才能在軍中樹立威信。

但官司會不止處理這些瑣事,像是違反軍紀,擾民等情況,都會由官司會監督並且施行處罰制度。

待將來形成一個規矩後,才能借官司會的存在,約束將士們的行爲,使軍紀更爲嚴明。

可惜的是,一連幾日,都不曾有士卒主動向官司會彙報一些事情。

無奈,衛淵只能找來徐長志,向他問起一些情況,

“官司會成立也有幾日了,不能只當個花瓶擺放着,要起到作用。”

“你平日裡都與將士們在一起,應該也知道,軍中存在着老兵欺負新卒的情況。”

“可直到現在,沒有一人,向官司會彙報這等事,你有沒有法子,讓官司會成功樹立威望?”

徐長志想了想,脫口道:“只能暗訪了,抓兩個典型,做給將士們看。”

衛淵笑道:“不是做給他們看,而是實事求是,此舉意在嚴明軍紀,要確保做到有功必賞,有罪必罰。”

“也只有這樣,才能改善軍中的一些不良作風,讓軍中袍澤兄弟們可彼此依託信任,才能在戰場上放心的將後背交給彼此。”

“我知道這樣做很難,可一旦做成了,咱們這支軍隊,就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互幫互助,相互成全。”

前世,某位偉人這樣做,是改變官僚作風,可官僚這個詞,在這個時代,不能說。

而此世,衛淵顯然也做不到那一步,所以就不是改變,而是改善了。

徐長志點頭道:“這件事,就交給我吧,我倒是知道有個剛參軍入伍不足半年的將士,經常被一些老兵吆喝欺負,從他入手,倒也妥當。”

他做事,衛淵一向是放心的。

隨後,衛淵又說起其它事情,

“最近皇城司與我的親衛都合力抓了不少西夏與遼國的探子,大概有二三十人。”

“咱們這代州,怕是早就被他們給滲透了。”

徐長志皺眉道:“西夏和遼國究竟有沒有合盟?最近這段時間,兩國使者來往有些密切啊,甚至傳出還有互市的可能。”

這些事情,跟他們這些當兵的,並無太大關聯。

只是,UU看書 www.uukanshu.net 一旦兩國聯盟,邊關這裡,就需及時做戰時準備了。

衛淵道:“不清楚,想必朝廷裡的那些大相公們,也正爲此事憂心着。”

說罷,他擡頭看着汴京的方向。

不想當將軍的士卒不是好士卒,可不懂得政治的將軍,就不是個好領袖。

他一朝身爲團練使,就要爲代州七千將士負責。

也是爲自己負責。

又過幾日。

汴京城,皇宮,宣政殿裡。

嘉佑帝正在看着有關西夏與遼國的情報。

說他們暗地裡,已經達成了合盟,不日就將互市。

這對大周來說,無異於是晴天霹靂。

“多事之秋。”

“訓練新軍的事情,必須要提上日程了。”

嘉佑帝嘆了口氣,想到遠在邊關的衛淵,

“衛淵最近練兵,練的如何了?”

有皇城司指揮使鄭重作揖道:

“回官家,根據代州同僚彙報,衛淵的練兵法,不光重視訓練將士們自身情況,還搞了一個什麼思想建設...”

“卑職也不是太懂,但抄錄了一些所謂的標語,請官家過目。”

說罷,他從懷裡掏出一張紙。

上面密密麻麻的寫滿了標語:

‘爲國盡忠,爲民死戰,大周邊軍必勝!’

‘摸爬滾打鍛精兵,千錘百煉造英雄!’

‘平時多訓練,戰時少流血!’

‘爲百姓平安,爲親人無恙,誓死戍衛邊城!’

‘聽帝指揮,能打勝仗...’

‘...’

第176章 張桂芬紅衣送衛淵第221章 張桂芬管家第93章 點卯二三事第223章 回門第173章 朝廷年宴,殺倭第215章 外事不決問衛淵,內事不決問介甫第177章 大嫂只有一個,那就是衛張氏!求追讀第三十四章:衛恕意生產第四十五章:衛淵擔任先鋒,盛家去往京城第290章 一手遮天?遮個試試!第128章 此練兵法,當爲我大周第一兵書!第三十六章:明蘭被盛老太太教養第144章 平寧郡主實力寵寵明蘭?!第194章 貴人,杭州茶百戲第167章 王安石入京,大朝議第269章 麒麟甲 追風馬第139章 認衛青爲祖,趙禎命禮部記冊第153章 什麼清流 濁流,都挺下流第254章 夫妻同心,其利斷金第215章 外事不決問衛淵,內事不決問介甫第273章 現代軍事編制構想,爲國盡忠無懼罪第142章 康姨媽第五十七章:張桂芬實力寵外甥女第209章 海上絲路第一人,華夏水軍推動者衛第132章 忠勤伯府前來拜訪,吳大娘子呈拜帖第二十九章:衛淵離京第204章 大國外交自當雅量第二十二章:盛家家宴求追讀第一十八章:盛家老太太第228章 燕雲十六州佈防圖第146章 誰不知王家權勢滔天,康家富可敵國第242章 我這一生如履薄冰第82章 誰言東華門外唱名方是好男兒?第232章 張桂芬懷孕第265章 入宴二三事求追讀第四十七章:林噙霜的嫉妒第97章 九十七章:高門貴女二三事第七十五章:衛淵之勇,可冠三軍!第102章 請忠勇伯壯我國威!第242章 我這一生如履薄冰第206章 殺倭大捷,明蘭前往趙氏茶鋪第234章 張桂芬的心思,遼國重騎第四十二章:野利旺榮死了第81章 被多方勢力拉攏的衛淵第226章 升爵宴,兆遠婚事,大牛所屬第162章 她盛明蘭乃是我外甥女,如何坐不得第178章 海家有女初長成海朝雲第81章 被多方勢力拉攏的衛淵第108章 包噴子天下無敵!第119章 (大章)誰敢爲了你得罪衛淵啊?第286章 謝玉英跟隨,你準備怎麼查我?第216章 莫不成你想直接洞房?第283章 大哥若是至尊,第一個死的就是我第174章 趙宗全的氣運沒了求追讀第六十四章:衛恕意進忠勇伯府第82章 誰言東華門外唱名方是好男兒?第178章 海家有女初長成海朝雲第168章 王炸!第119章 (大章)誰敢爲了你得罪衛淵啊?第145章 還當我是以前那個衛恕意?第200章 此葬者後人,必出王侯將相第二十七章:師徒議事第101章 遼 夏來使,令衛淵着甲佩刀進殿第162章 她盛明蘭乃是我外甥女,如何坐不得第100章 二姐衛如意進京第106章 憑什麼他國之人,比我大周子民高一第八章:長姐如母——衛恕意第112章 趙禎的用意第267章 灌頂,賜字?第204章 大國外交自當雅量求追讀第一十八章:盛家老太太第208章 遠航第106章 憑什麼他國之人,比我大周子民高一第191章 林兆遠請張桂芬說親第五章:戰終第271章 欺辱宗室子女嘉成縣主第222章 哪隻手動得明蘭,就廢哪隻第103章 壯哉忠勇伯!第247章 願山河無恙,天下太平第98章 說我可以,說我舅舅?不行!第286章 謝玉英跟隨,你準備怎麼查我?第155章 摳門的宰執韓章,有女當街攔路第七十三章:出關叫陣第188章 水軍統帥郭顥第127章 衛淵上書《練兵實紀》第136章 新軍事關家國命脈第109章 朕認爲,衛卿無罪第194章 貴人,杭州茶百戲第七十四章:衛淵連斬西夏七將!第215章 外事不決問衛淵,內事不決問介甫第180章 下輩子,別做女人了第271章 欺辱宗室子女嘉成縣主第95章 英國公夫婦收義女宴開始第217章 大婚準備事宜,衛淵要成家了第149章 本朝第一大案,人心惶惶第154章 王安石,《上皇帝萬言書》第六十章:衛小娘贈圖第290章 一手遮天?遮個試試!第162章 她盛明蘭乃是我外甥女,如何坐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