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主動退兵的契丹人

聽了自己二兒子耶律查乾的話,此時因爲巴爾斯圖意外被擒而驚慌失措的右信王耶律阿木,趕快穩定了一下心神,然後立即下令吹響號角,讓兩個附屬部落騎兵組成的萬人隊,從側翼向玳安軍和回鶻族的聯軍起攻擊,試圖救回被生擒的巴爾斯圖。

不過穩定了心神的耶律阿木,臉色卻變的鐵青,耶律阿木知道,能救回巴爾斯圖的機率,將會非常非常小。

正在兩軍陣前與劉基麾下武將交手的其他契丹將領聽到了己方的號角聲,知道這是大軍起衝鋒的信號,於是紛紛撥馬準備撤回契丹大軍的本陣。

不過這個時候並不是想撤就能撤走的,與陳浩交手的耶律孟河,與陳忠交手的日連蒙魯,與周凱交手的索佈德,與華雄交手的格根,倒是使了一個虛招或者找到了一個雙馬錯鐙的機會,撥馬撤回了本陣,但是與楊再興交手的契丹萬夫長莫日奎卻在號角響起之後,被楊再興一支大槍給死死纏住,根本沒有機會撤回本陣。

而與太史慈交手的哈爾丹特就在契丹軍隊的號角剛剛響起,就被太史慈一槍刺下了戰馬。

劉基看到高寵竟然生擒了武力值高達96點的契丹將領巴爾斯圖,不禁興奮難耐的喊了一聲:“好!”

然後看到契丹大軍有了異動之後,立即敲響了銅鑼,讓兩軍陣前的楊再興等人撤下來。

楊再興聽到己方銅鑼的聲音,突然對着與之交手的契丹萬夫長莫日奎大喝一聲:“胡虜受死吧!”

說着楊再興手中大槍抖出來好幾個槍花,直奔莫日奎而去,莫日奎手中大刀一頓抵擋,不過楊再興這招的槍太快了,眨眼間就刺了七、八槍,最終楊再興的大槍突破了莫日奎手中大刀的防禦,一槍刺穿了莫日奎的咽喉,隨即楊再興把大槍一收,撥馬就返回了玳安軍的本陣,而莫日奎則“噗通——”一聲,摔下了戰馬,掉在了地上,再也沒有了聲息。

很快出戰的高寵、楊再興、太史慈、陳浩、陳忠、周凱和華雄就全都撤回了玳安軍的本陣,除了高寵生擒了昏迷的巴爾斯圖,太史慈也把被自己刺傷的哈爾丹特帶了回來。

太史慈那一槍刺在了哈爾丹特的腹部,雖然有鐵甲的保護,不過這一槍還是在哈爾丹特的腹部刺出來一個大大的血窟窿,接着騎在馬上的太史慈,俯身一撈,就把重傷失去知覺的哈爾丹特,拽到了自己的馬背上,催馬返回了玳安軍十個騎兵營的陣前。

劉基看着昏迷的巴爾斯圖和重傷的哈爾丹特,猶豫了一下說道:“把這兩名契丹將領押下去,嚴加看管,找個大夫看看那個重傷的,還有沒有救了,能救就救一下!”

巴爾斯圖的武力值高達96點,而重傷的哈爾丹特,武力值也在兩軍陣前剛剛提升了一點,變成了9o點,這可就是兩名頂級武將,如果劉基要是能把巴爾斯圖和哈爾丹特收服了,獲得他們的真心效忠,那麼劉基就可以憑藉完成收服猛將隱藏任務的獎勵,從系統那裡再得到兩位頂級武將。

不過讓劉基猶豫的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劉基作爲一名晉人,想要獲得草原上胡人貴族和將領的真心效忠,絕對是一件異常困難的事情。

當然把巴爾斯圖和哈爾丹特這兩位頂級武將拉下去砍了,劉基也不會那麼幹的,實在不行,劉基還可以拿巴爾斯圖和哈爾丹特向契丹人換一大筆贖金。

當契丹人的兩個萬人隊向玳安軍側翼起衝鋒之後,劉基立即調集了于禁、陳武、潘璋三個騎兵營迎了上去,不過交戰的結果卻讓劉基的眉頭皺了起來。

契丹人不愧是草原三大遊牧民族之一,其騎兵的精銳程度,比劉基之前所遇到的其他草原遊牧民族騎兵,要強上幾分,劉基麾下三個騎兵營迎戰契丹人的兩個萬人隊,局面上反而是劉基麾下的三個騎兵營落入了被動。

隨即劉基大手一揮,讓麾下其他八個騎兵營直接對契丹人起了全面衝鋒,同時讓回鶻人的兩萬精騎,從另外一面的側翼向契丹人起了進攻。

契丹右信王耶律阿木也毫不示弱的率領全軍迎了上去,一場過二十萬騎兵的大戰就此拉開。

劉基帶着近衛營的六位頂級武將,跟在了蘇烈這個騎兵營之中,也加入了這場騎兵大戰。

這場玳安郡十萬騎兵、回鶻族兩萬精騎與契丹十一萬追兵的大戰,僅僅打了大約一個時辰左右,就因爲契丹人的主動退兵而結束了。

在佈滿雙方戰死將士屍的草原上,轉悠了一圈之後,劉基不禁嘆了一口氣,這場與契丹追兵的大戰,時間雖然不長,但是雙方的損失卻不小,劉基轉悠了這一圈,就增加了六萬多點的靈魂值,加上原來剩下的一萬多點,使得劉基現在的靈魂值達到了75232點。

而戰死的雙方將士之中,玳安軍和回鶻人所佔的比例,加起來要比契丹人高出一些,要不是契丹人不願意在這裡付出更大的代價,這場騎兵對決的勝負終歸屬於誰,還不一定呢!

契丹大軍的撤退命令是契丹右信王耶律阿木親自下的,在與玳安軍的交戰中,耶律阿木現雖然晉人這支騎兵的戰鬥力,比自己麾下附屬部落的契丹騎兵還要弱上一些,與自己本部契丹騎兵相比,更是差上了一大截。

但是晉人這支騎兵裡面卻有太多的猛將,晉人騎兵就依靠着這些猛將的強大戰力,與自己麾下的契丹騎兵,打的難解難分,不分伯仲,讓自己麾下契丹騎兵的傷亡直線上升。

契丹右信王耶律阿木與玳安軍,甚至回鶻人,並沒有那麼深的仇怨,所以耶律阿木不願意在這裡把自己手裡面的實力拼光,要知道他帶到這裡的契丹騎兵,可都屬於他自己的軍隊。

至於契丹大汗耶律敵烈那裡,因爲突然冒出來了玳安軍這支攔路虎,耶律阿木也有了說辭,所以耶律阿木看到無法取得勝,當機立斷下達了撤退的命令。

第五百八十三章 美女如雲的大宛國皇宮第三百六十七章 東歸故土第二百八十八章 突現蹤跡第五百三十九章 魯國退兵第二百四十一章 討價還價第四十六章 收編土匪俘虜第五百九十二章 在西南五州的開門紅第四百零七章 橫空出世的情敵第四百三十三章 十三世家的態度第二百四十章 主動退兵的契丹人第四百六十章 不講信用的呂布第二百三十二章 回鶻人的事情第四百三十七章 五十次抽獎機會第二十三章 頂級武將華雄第六百七十章 南蠻的援軍第六百零七章 戰國四大名將第二百四十四章 又是姐妹同收的節奏第二百二十六章 被流寇追兵盯上的劉猛第四百六十六章 三名女刺客第五百二十五章 會來事兒的將領第五百四十五章 浮出水面的黑手第三百一十八章 白撿了一個大便宜第三百二十八章 活捉了三位聖女第六百二十二章 魯國增兵第七十一章 條件達成第五百九十八章 趕赴北庭都護府第四百零五章 竇府晚宴 上第六百二十九章 準備迎接劉基入朝第三百一十章 國王的選擇第六百五十六章 決鬥結束又來一章請假條第五百零二章 西域上空沒有消散的陰雲第四百三十六章 絕世武將呂布第五百一十一章 召喚武將的功能恢復了第六百七十五章 又一個隱藏任務第九十六章 誰佔了便宜第一百零五章 對劉基的誣告第八十八章 太守死了第六百四十六章 西正教的仲裁所第五百九十七章 討伐破虜軍的聯盟第一百三十五章 堆積如山的收穫第七十二章 危機的滄源城第四百六十四章 太后暴斃第五百零七章 九族會盟第五百五十章 殺一儆百第三百二十章 高舉大義搶地盤第一百九十五章 讓劉基憋屈的驚喜第三百零二章 一條密道第二百四十八章 玳安郡的新太守第四百四十六章 主動出擊的計劃第十一章 鄭家商隊第一百五十八章 幸災樂禍的大汗第三百零四章 佔領一國之地第三百九十六章 決定去京城第二百八十八章 突現蹤跡第二百二十八章 一家團聚第二百八十二章 墨溪大戰之無懼第七十二章 危機的滄源城第五百章 高昌城的美女們第一百九十一章 準備解散的草原聯軍第六百五十三章 又得兩組燕雲騎第三百八十九章 一場大地震第四百九十三章 以空間換時間第五百八十九章 拒狼進虎之策第一百三十章 訓斥四女第一百五十四章 將軍難免陣前亡第五百三十八章 與劉基有緣的女人第八十三章 太守的酒宴第四百六十三章 兩場大勝定乾坤第三百三十四章 各國實力的劃分第二十一章 突然冒出的頂級武將第二百零六章 石茂的白日夢第六百二十八章 最大的贏家第四百七十七章 超級猛將張紹華第二百三十五章 契丹族的追兵第六百三十六章 破虜軍的新編制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晉鳩虎第三百八十二章 順利解救第一百一十七章 一擊而潰的烏恆營地第三百六十八章 安西都護府的大小姐第三百二十五章 屍體盾牌第三百八十八章 西域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第四百二十八章 廣寒宮的提議第四十七章 逃到閻王嶺第二百九十三章 無聲的殺戮第六百三十章 千兵萬馬避白袍第一百二十四章 被毀的峽口要塞第五百一十四章 鮮卑族的明珠第四百三十章 淮安城外的慘敗第九十四章 趙策的招攬第二百九十一章 城主府的地牢第一百四十二章 暗箭難放第三百一十三章 新一輪的整編第六章 路遇匪寇第三百八十一章 漁網建功第二百一十四章 講忠義的師兄弟第一百四十三章 一身是膽的楊再興第六百二十四章 準備策反第六十七章 縣令有請第一百六十八章 再次整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