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反擊來了

會議室裡,鴉雀無聲。

長方的會議桌邊,兩長邊分別坐着分廠的各級幹部,中間主位坐着分廠廠長張年發。

以往的時候,張年發的左右,桌子的兩個長邊上,劉勇和王會文是打頭對面坐着的。

今天,王會文一邊,和劉勇對面坐着的,變成了劉萬程,王會文坐到劉萬程下邊去了。

劉萬程冷冷地話語說出來,儼然就成了他主持會議,把張年發晾在一邊了。

幹部們眼巴巴看着張年發,看他有什麼反應。

張年發沒有反應。臉上連一點可以捕捉的,喜怒的表情都沒有,直接低頭看自己手裡的生產計劃表去了。

這個過程,也就持續了短短几秒鐘,

大家就心裡有數了。看來,今天生產會的主角,已經變成劉萬程了。這個劉萬程剛剛上任就敢喧賓奪主,估計來歷不小。

其實什麼來歷都沒有,他只是和張年發在演戲。

終於,一個與劉萬程宣佈的無關的幹部率先站起來離開,其餘無關幹部就都跟着紛紛站起身來,陸續離開了會議室。

待無關人員都走了,會議室裡重新安靜下來,劉萬程這纔不緊不慢,重新開始說話:“宣佈兩件事情。第一,從今天開始,各車間限三天以內,把車間內的私活徹底清理乾淨。三天以後,如再發現有私活存在,接活的責任人開除,車間主任就地免職。”

想一下又說:“這個,沒有例外,一經發現,沒有通融的任何餘地。”

所謂私活,就是不經過分廠,各車間私自接了活來偷偷加工。

不經過分廠,當然分廠不會有利潤,利潤只在偷接活者和幹活的工人身上。

這正是私人小企業大發展的時代,小企業生產條件有限,甚至有些打着某某公司的幌子,其實根本就沒有這麼個公司實際存在,純粹就是皮包公司。

他們利用某些政策漏洞,從其他國家單位接了合同來,然後低價倒給另一個國家單位來幹,從中賺取差價。這種行爲,在當時這行裡有個專業術語,叫做“炒單”。

國家單位間沒有溝通,反而要經過炒單客去牽頭,大筆的國家財富,就這樣流入了個人手裡,這恐怕也是那個年代的一大特色。

“炒單”謀取的,當然是利潤最大化。找車間主任一級的領導,偷偷把活幹出來,給相關人員點好處就完了,比走正常手續,找分廠委託加工,費用節省一大半不止。

接私活,一般都是車間主任利用手裡的權力,偷偷謀取私人利益的辦法。也有極少數有門道的,偷偷把活弄進車間,賄賂一下車間相關幹部,再給工人幾個加工費,就把事情解決了。而他自己,卻把“炒單”獲得的大部分利潤,全部獨吞掉了。

劉萬程在基層幹二十多年,當然知道這種風氣的危害。

其實張年發也知道下面車間裡接私活,但沒有重視這個問題。他覺得,只要車間沒有影響分廠的生產進度,乾點私活就乾點吧。這樣下邊這幫幹部撈點外快,彌補一下工資低,操心多的心理不足,幹私活的工人還能得點好處,所以也就睜一眼閉一眼的,不去過問。

但劉萬程不這麼認爲。從小處說,幹私活消耗的電是分廠的吧?機牀折舊損失也是分廠的。另外,加工刀具損耗,甚至有些材料,都是分廠的。這個損失日積月累,就是一個驚人的數字!

分廠賠進去這麼多費用,卻便宜了那些炒單的,天下還有這樣的道理?

你張大廠長整天處心積慮地算計着節省每一分錢,卻放着這麼大一個漏洞不堵,這不是河裡打水往井裡倒嗎?

這只是其一。從大處說,幹私活養肥的只是極個別人,大多數工人卻得不到任何好處。這會影響大家的工作熱情,甚至爲這個引發和激化矛盾,自毀長城!正是這個弊端的存在,肥了少數當權者,冷了整個車間大多數工人的心!

話說回來,我們四下裡找活幹都找不到,車間裡自己卻有私活幹,這種現象,不是奇怪又可笑嗎?

經過劉萬程一番分析,張年發思想上多少有些通了,既然劉萬程要整治幹私活,對分廠有好處,他也就不反對。

劉萬程冷冷地在會上提出禁止私活,也不說爲什麼,更不說危害一類的話語。我就是要禁止,爲什麼?爲什麼你們自己心裡明白。如果你不明白,那你這個車間主任就不合格,幹到頭了!

而他和張年發演這出喧賓奪主的戲,就是要樹立他自己的權威,讓大家知道他的話就是命令,連張年發都不能反對,讓國企那一套有事大家商量的習慣工作作風,見鬼去吧。

商場如戰場,沒有個說一不二的指揮官,那這仗就沒法打了。這也是集體幹不過私企的一個重要原因,顧忌太多,做事拖沓。

他的這個態度和冰冷的話語,也讓三個車間主任重新認識了他,那就是說一不二,不聽我就換人。

接着,他的第二個決定就來了:營銷科以後採購材料,要把採購單位的聯繫人,負責人電話一併向他上報備查。同時,鋼材採購回來,不得直接入庫,要讓技術科測量實際尺寸,計算出理論重量,與實際採購重量對比,必須在合理差值以內。否則,追究採購人的責任。

營銷科的採購人員採購物資,往往虛開發票價格,回來多報銷。劉萬程要求上報購貨方的聯繫方式,就是便於他在發現物資價格不合適的時候,向對方詢價。這樣,採購員虛開發票,擡高所購物資價格的情況,就會立刻暴露。

另外,採購員採購鋼材的時候,也存在開發票的時候虛報鋼材重量吃回扣的現象。測量採購員買回的鋼材尺寸,根據鋼材密度公式計算出來的理論重量,和實際採購回來的鋼材重量誤差不會很大,虛報重量就會露餡。

這兩個措施,都是非常好的監控手段,在坐的沒有外行,大家都明白這個道理,卻沒有人想到要這麼幹。

劉勇臉上就有些掛不住了,營銷是他分管的工作,這無非是在說他工作做的不仔細。

他覺得,這是劉萬程對他剛纔那番講話的回擊,且抓到軟肋,一擊中的。這說明劉萬程還是有兩下子的,看問題能看到實質。以後,還真不能小瞧這個毛孩子。

他得設法擺脫被動,把面子挽回來,於是清清嗓子,開口說:“劉副廠長這個建議很好。以前,我只是把主要精力放在爲分廠找活上,確實忽略了這一點。這的確是需要引起警惕的,一個容易出現漏洞的地方。”

這表面上是誇劉萬程,暗地裡卻是在爲自己開脫。

劉勇還想說點什麼,劉萬程已經接過他的話來說:“這不是建議,是命令,是分廠新的制度。會後,我會印發文件,下發相關科室。”接着就面對大家說,“分廠本就效益滑坡,經營困難,再漏洞百出,自身失血,怎麼走出困境?堵死本就不該存在的漏洞,是我的職責。當然,這不是劉書記一個人的責任,是在坐每一位的責任,希望大家一起努力!”

又是一句不軟不硬的話,而且搶了劉勇的話頭,即不說劉勇沒有責任,也不說他有責任,話裡話外,似乎是要把他給摘出來,邊緣化。

你一個管黨務的書記,跟着瞎摻合什麼呀?如果仔細分析劉萬程這句話,裡面就似是而非地包含着這個意思。打斷劉勇的發言,說不是書記一個人的責任,表面上像是爲劉勇開拓,但也可以說是不怎麼尊重劉勇這個書記,算是對劉勇小瞧他的回擊,模棱兩可,怎麼猜都對。

嗬,這劉萬程,話說的不輕不重,讓劉勇反擊還一時抓不到話把,不反擊又好像他這書記明顯被劉萬程小瞧了,坐在那裡左右不是,心裡比吃了蒼蠅還不是滋味。

246.調教364.勸退244.情非所願23.橘子與饅頭153.甜蜜回憶49.轉變104.報告會(二)179.大勢所趨189.晚餐的美好時光117.小人與君子8.不同風格133.報復要一絲不苟·401.詳細計劃334.被歧視218.大美女的工作能力72.劉萬程來了309.胡攪蠻纏219.侃暈丈母孃361.拒絕也是傷害115.批鬥劉萬程190.混混的光輝歷史155.架空術283.怪怪的183.講理101.談話技巧73.鐵哥們兒133.報復要一絲不苟·312.講故事402.恥辱與驕傲228.愛你纔會關心你311.再婚12.找着仇人了84.一家酒鬼146.營造第二個家247.小舅子的小舅子16.徐潔的小心思62.白的黑不了408.秘密談判309.胡攪蠻纏20.我要出書22.貓爪狗咬289.皆在算中179.大勢所趨124.不識時務398.死子34.試驗失敗196.揚長避短97.債主上門151.皆大歡喜251.有錢人沒好東西414.你在哪裡102.有始有終94.媳婦真好351.我會慢慢等210.深深的誘惑183.講理329.庭審280.慧根301.讓他搞不成302.業務培訓358.言不由衷344.父親的抱257.成功絕非偶然268.旅途104.報告會(二)27.哄上賊船301.讓他搞不成167.我想回去251.有錢人沒好東西256.疑竇頓生321.一對好基友321.一對好基友410.互試底線246.調教260.折騰242.咱看誰着急202.完美計劃133.報復要一絲不苟·57.篇外151.皆大歡喜134.衣錦回廠406.兄弟鬩牆321.一對好基友213.老闆太太的正常生活415.再鬥孔大梅286.不擇手段78.到底誰傻138.永久的疑惑268.旅途127.如此改制278.進山115.批鬥劉萬程97.債主上門263.不寒而慄349.智鬥393.心生疑惑391.不能說143.我們的前世64.你是好人298.親如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