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夢有醒時

消息經過了鍾天政的篩選,他會將京裡譚皇后和王光濟的舉動說給文笙聽,是覺着這兩條都非常有意思,文笙肯定會感興趣。

文笙果然頗爲關注。

譚皇后之舉,到底是建昭帝的安排,還是她自己的意思?

若是前者,難道是楊昊儉的地位不穩,建昭帝因爲成巢之敗有了旁的打算?

若是譚皇后自己……這麼大的事,譚皇后不會是一時心血來潮,必定事先同父兄都商量過了。

這是不是意味着譚家在皇位繼承人上真正支持的是大皇子楊昊御,甚至直接就是皇孫?

文笙本以爲譚瑤華和白文瑞之女訂婚,意味着國師府已經準備在建昭帝百年之後,繼續輔佐他選定的繼承人楊昊儉,現在看來,竟可能不是那麼回事。

不知譚瑤華本人是不是知道,又作何想法。

建昭帝身體越來越糟,京裡圍繞着即位人選,想必各家都在緊鑼密鼓,形勢緊張到一觸即發,這個時候,王光濟又跟着蹦躂什麼?他一個剛招安不久的匪首,難道不該老老實實呆在家裡避嫌嗎?

鍾天政帶回來的消息太少,文笙想不明白。

文笙身體不好,鍾天政放慢了速度,一路曉行夜宿,中間遊山玩水,閒談八卦,四五天之後到達彰州。

彰州雖然也在開戰,比起白州來情況好多了。

城池府縣好歹都在朝廷手裡。

彰州境內有幾支小股的敵軍,每支千八百人,多是海盜和列登私軍,他們藏身山野,伺機出現在城鎮外頭,像餓狼一樣,搶了就走。

鍾天政和曲俊把會合的地方約在了彰州雲峰的鄉邑村,他和文笙因爲是直接過來,到得稍早。

鄉邑依山傍海,雲峰高且陡峭。因爲山道險峻交通不便,這個小村落既偏僻又安靜,在這個亂世,像個世外桃源一樣。若不是鍾天政路指得詳盡,曲俊他們根本不可能找來。

村裡有百十戶人家,村民看上去一個個都很老實淳樸。

村長是個五十出頭的老者,名叫何大海。家裡十幾口人,三世同堂。最小的孫女剛兩歲。

這樣一大家子,文笙真沒想到也會和鍾天政扯上關係。

但事實上確實是這樣,據何大海自己講,他們本是臨縣的百姓,幾年前東夷人殺進彰州,他們全村人一起逃難,路上餓死了不少人,幸而遇上了鍾天政。

鍾天政給他們指了這裡,還帶着人幫他們安了家。

剛開始時沒漁船也沒糧種,全靠鍾天政接濟。直到這兩年自給自足,大家算是過上了好日子。

文笙閒來無事,就把周圍的環境好好察看了一番。

村子裡看房舍有上百戶,但實際上像何大海這樣人家的只佔了一半,另一半先前空着,直到鍾天政帶着文笙擇一戶住入,周圍纔開始陸續有人住進去。

雖然這些人也多拖兒帶女,單看外表和原來的村民很難區分,但文笙不用想就知道,這些肯定都是鍾天政的親信。

狡兔有三窟。鍾天政也不遑多讓。

何大海還特意提醒她,雲峰上有很多豺狼虎豹,吃人不吐骨頭,所以沒事千萬不要往山上跑。

文笙扭頭向着一旁黑魆魆的雲峰望去。心中不禁一動。

轉過天來,她就叫鍾天政陪着她到山上轉轉。

鍾天政依言陪她去爬山,二人上到一處坡頂,居高臨下,正可以俯視鄉邑村的全貌。

文笙搬了塊石頭,對着鄉邑村方向坐下來歇息。

鍾天政笑道:“你看這裡如何。山青水秀,民風淳樸,住在這裡不問世事,任它外邊天翻地覆,這小小村落風吹不着,雨打不着,待救出李承運,交給曲俊他們帶走,你我就留在這裡好不好?”

文笙心說很好,就是離戰場還是太近了。

鍾天政在她身邊坐下來,道:“村裡有不少孩子,你無聊的時候可以教他們識識字,背背書。他們都很聽話,絕對不敢惹你生氣。”

文笙暗道什麼意思嘛,我又不是有教人讀書的癮。

她托腮遙望山下,道:“等救出李承運來再說吧。說不定等蔣海龍來過一趟之後,這裡就不像現在這樣清靜了。”

“到時候咱們到雲峰外邊交易,放心,蔣海龍是個聰明人,等這邊顯露一下實力,他知道貪得無厭的話得不償失,自然也就見好就收了。”鍾天政考慮得十分周到。

“錢數沒有問題吧?五百萬兩他可答應了?”文笙知道路上這些天鍾天政與手下人聯繫一直未斷。

鍾天政似笑非笑:“你都發話了,他如何敢不應。”

文笙悵然道:“這實在是沒有辦法了,五百萬兩銀子,等這場戰爭平息,要賑濟受戰火荼毒的幾州百姓也用不了這麼多錢。但願拿到這筆錢的人能夠體念到上天有好生之德,不要將它用在邪途。”說罷,眼角餘光向鍾天政望去。

鍾天政卻未注意,撇了撇嘴,無奈道:“過兩天曲俊會把第一筆五十萬兩送來,蔣海龍那邊會派人過來取,行了,這事定下來就不要再琢磨了,想多了小心晚上睡不着覺,當着這碧海藍天,青山紅瓦,張口銀子閉口錢,掃不掃興?”

但過了兩天,情況卻突然有了很大的變化。

曲俊的五十萬兩銀票準時送來,蔣海龍那邊卻來不了了。

朝廷的一支人馬乘着戰船從飛雲江入海口出發,兜了個大圈子,悄無聲息突然出現在了榆莢島附近,榆莢島是蔣海龍的老窩,如今他手下的大批海盜都在大梁沿海撿便宜,家裡防守空虛,被偷襲了個正着。

損失還在其次,不少海盜的家眷被當場抓的抓,殺的殺,蔣海龍因爲這事焦頭爛額,哪裡還顧得上和這邊做生意。

事發突然,誰都沒有想到,東海幾支海盜聞訊立時炸了鍋。紛紛組織人手,誓要給大梁點厲害瞧瞧。

大梁這支人馬帶隊的將領一個叫楊良喬,一個叫楊良木。

這兩個名字文笙聽都沒聽說過,驚奇地問鍾天政:“你說誰?”

鍾天政皺眉:“你忘了?便是王二和王三。”

文笙這纔想起來。這兩人早在招安之初便得建昭帝賜姓,原來改成了這兩個名字。

本來打海盜是好事,可這時機實在是太不巧了。

文笙有些犯愁,問鍾天政道:“這便是王光濟最近一回回進宮的結果?”

鍾天政安慰她:“你別急,蔣海龍不過是沒有防備。等他找王二、王三報了仇,肯定會想起咱們來。東夷那邊我都疏通好了,李承運不會再受罪,多等幾個月,我保證把李承運全須全尾地救出來。”

文笙長嘆一聲,鍾天政這話說的,就好像他們和蔣海龍都成了一夥的,盼着朝廷的人馬在海盜手裡吃敗仗。

她無心同鍾天政爭辯,戰局在不停地變化,雖然鍾天政一直勸她說好事多磨。文笙心中還是對此次營救李承運多了些不祥的預感。

鍾天政又道:“我打聽到的不是這樣。”

“嗯?”

“京裡最近對長順侯多有傳聞。王光濟同王二、王三徹底鬧翻了。”

文笙大感意外:“爲什麼?”

“此次出兵,是白文瑞討旨籤的命令,王二、王三是楊昊儉的人,招安王光濟,立功的是楊昊儉,沒有楊昊儉出力,老皇帝也不會單獨封賞王二、王三。而給他們賜姓,就是暗示他們和王光濟劃清界限。”

文笙爲鍾天政所說吸引,暫時放下李承運那事:“難道不是做戲?”

“應該不是。王光濟最近貼上了楊昊御,聽說他每次進宮。都是去向老皇帝哭求,要老皇帝將王二、王三下入大牢,”鍾天政頓了頓,方道。“王光濟說王二、王三毒死了他的長子。”

文笙嚇了一大跳,突然想起來楊蘭逸跟她說的那些,什麼飛雲江上瘴氣重,很多人都病倒了,王光濟的長子病死,次子病重。他無奈之下這才同意招安。原來不是瘴氣,竟是中毒?

王光濟不知怎的發現了真相,還鎖定了兇手。

不過想也知道,這些事發生在招安之前,他那時候還是反賊的身份,老皇帝聽了之後,不但不會給他作主,心裡多半還要讚一聲“毒得好”。

那楊昊御帶着王光濟一次次進宮,又有什麼企圖?

這些事,若是有機會問問王十三,也許就能得到答案,可現在,文笙只能自己想得頭隱隱作痛。

鍾天政勸道:“你別管他們了,安心住着,先把身體養好了再說其它。”

如此一晃就過了兩個月,文笙的身體大見起色。

在最初的四十多天裡,鍾天政真就呆在鄉邑村,大部分時間都陪着文笙,幾乎是隨叫隨到,他們一起爬山,一起坐船跟着村裡人在近海捕魚,一起坐在門口樹陰下,看村裡的孩童們玩耍嬉戲。

文笙能感覺出來,村裡人肯定是得了鍾天政的叮囑,村裡沒有樂器響,在她跟前,甚至連個唱歌的都沒有。

最近一段時間,鍾天政時不時會出去半日,同文笙說,是在打聽外界的消息。

隨着身體越來越好,文笙對撫琴的渴望也越來越強烈。

鍾天政和她一起算着:“已經忍了這麼久,別急,還有十幾天,很快就過去了。”

文笙趴在院子裡的小石桌上,眼巴巴望着面前的“太平”:“還好琴絃不是鐵的,不然非生鏽不可。琴生鏽還好,這麼久沒彈,我只怕心裡生鏽。”

鍾天政微微而笑:“怎麼會,心裡有渴望,就不會生鏽。再說有我陪着你呢。”

文笙懷疑地望他一眼:“不可能,這麼久了,我沒見你的時候,你肯定偷着吹簫去了。”

鍾天政笑着搖了搖頭。

文笙抱起“太平”,小心地又將它擦拭了一遍,道:“穆老只是說了個大概,其實《伐木》對身體還是有益的,隨便彈一下應該沒有關係。”

雖是如此說,擦完了琴,她還是將它收了起來。

就在這番對話之後的第二天,鍾天政突然不告而別。

村子裡跟他前來的親信少了一大半,剩的幾個離遠盯着文笙,明顯是在監視她。

文笙恍若未覺,直到晚上夜深人靜,她聽得外頭沒有聲響,換了身深色衣裳,抱着“太平”悄悄自屋子裡出來。

對面屋裡靜悄悄,鍾天政已經離開一日一夜。

今晚的月色很好,天空一輪白玉盤,滿院都是清輝。

文笙開了大門,“吱扭”一聲,開門聲在靜夜裡傳出很遠。

她上了街,迎着月亮往雲峰方向走,只走出數丈遠,對面有人出聲道:“顧姑娘,留步。”

文笙聞聲望去,鄉邑村家家戶戶籬笆牆都不高,隔着柵欄,有個人站在那裡。

文笙沒有理他,繼續向前走。

那人道:“公子過兩日即回,走得匆忙,命小的照看姑娘,夜深了,姑娘回房休息去吧,不要叫小的爲難。”

文笙不答,那人自牆後飛掠而來,擋在了前路上。

藉着月光,文笙打量了一下他,道:“原來是小孟。”

還是個熟人,這兩個月常常見面。

那人急忙低頭,後退了一步,恭敬道:“是小的。姑娘請吧。”

文笙嘆了口氣:“我不走遠,也不是要離開,只在周圍轉轉,這也不許麼?”

小孟其實不小了,也有二十多歲,聞言有些猶豫,道:“姑娘大半夜的去哪?外邊不安全。”

“我知道,來第一天就有人告訴我了,有豺狼虎豹不是麼?你跟着我吧。”文笙的語氣平靜到有些怪異。

小孟知道自己應該阻攔,卻不知爲何沒有勇氣動手,只能跟着她出了村子。

他見文笙徑直往雲峰而去,不由地膽寒,道:“姑娘,你不能再往前走了,不要逼小的動手。”

文笙冷冷地道:“怎麼,前面有什麼見不得人的東西?”

小孟語塞,鼓足了勇氣搶步上前,擡手便要往文笙後頸拍落,一句“得罪”到了嘴邊,卻聽“錚”的一聲琴響,一道無形的力量將他隔在了外邊。

天,顧姑娘彈琴了!

他下意識覺着要糟,第一個念頭是等公子回來,知道顧姑娘因爲他彈了琴,還不揭了他的皮去!(。)

PS:??先發。

非常卡,會修改,大家明天再看吧。

第181章 開宴第107章 簫與舞第508章 復仇第184章 街戰第149章 怪異的曲譜第387章 鮮花和牛糞第312章 探花第153章 鍾天政的建議第536章 曲終人散第450章 朗月齋第431章 打順寧第493章 備戰第425章 必經之路第285章 朋友還是對手第62章 山外來客第63章 喜雨第432章 大惡魔第522章 衝過這一關第490章 流言殺人第260章 《古平琴歌考》第106章 奉京紈絝第96章 辣手摧花第519章 遊湖第224章 艱難的突破第508章 復仇第374章 大侄子,跑快些!第229章 天下第一鼓第543章 連殺九天第481章 人莫若故第444章 容華第462章 謀劃脫困第505章 風雪除夕夜第180章 王光濟的謀算番外東焱往事第452章 譚五先生第287章 頭名第409章 逛燈會第336章 許大/麻子第230章 兌子爭先第282章 第二天第367章 病中柔情第344章 風雲會第485章 收服第46章 瑤琴殺人第368章 初抵南崇第400章 過大年第61章 青泥山雨季第146章 琴名太平第451章 尋找線索第140章 “對樂”第25章 最後一面第436章 欽差來了第245章 最後的相遇第454章 神秘邀請第476章 文笙的戰場第334章 悍匪殺神第79章 嘴賤的最高境界第11章 畫癡白麟遠第29章 出殯日第520章 勸說第106章 奉京紈絝第328章 吹風少年第280章 第一天第446章 異人第6章 外面的世界第487章 當關第235章 狂熱的研究者第535章 陣中見第2章 願逐秋風歸第229章 天下第一鼓第369章 靜謐之夜第95章 譚令蕙第343章 亂軍相聚第203章 震翻天第371章 禪離的秘密第154章 全武行第25章 最後一面第481章 人莫若故第137章 救星駕到第373章 刺吳計劃第320章 做媒第353章 喜聞樂見的療傷第150章 異端邪說第223章 心底的惡魔第53章 分道揚鑣第270章 招安第531章 無法回頭第47章 踏上前路第60章 拜師第124章 遇強愈強第235章 狂熱的研究者第218章 遠方來信第518章 一刻值千金第83章 求嫁第382章 江審言第125章 直入甲等第182章 入甕第217章 活見鬼第370章 手擀麪第539章 回京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