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4 年號貞觀

時光如梭,光陰似箭,轉眼間已過去三天。

煙雲飄渺,歲月無聲,秋日的晨風緊偎着夏語,悄悄的輪迴了四季的變更,絲絲涼風,也吹醒了一季又一季的睡夢。

李恪難得的起了一個大早,饒有興趣的來到院子裡練劍。

不多時,李恪便聽見秋香在呼喚他。

李恪停下了手中的寶劍,疑惑道:“怎麼了?”

秋香柔聲道:“王爺,剛剛宗正寺來人說,王府已經收拾妥當,我們今天便可以搬過去了!”

“呵呵!這倒是個好消息,本王去告知一聲父王,回來便可以開始搬家了,你們先收拾着。”李恪微笑道。

“知道了,殿下!”秋香蹦蹦跳跳,臉笑得跟花兒似的。

“怎麼,你們也不願待在皇宮,喜歡住宮外嗎?”李恪微笑道。

“嗯,宮裡規矩多,還是住在宮外逍遙自在,嘻嘻!”秋香直言不諱道。

“呵呵,你倒是心直口快,毫不忌諱!”李恪故意板着臉道。

秋香看着李恪的臉色,便知道自己口無遮攔說錯話了,被嚇得臉色發白,唯唯諾諾道:“殿下奴婢錯了…”

“好了,不逗你,快去收拾吧!”李恪開心道。

這時秋香才知道李恪是在戲弄她,便嗔道:“王爺真壞,就知道欺負奴婢,不理你來!”說完便蹦蹦跳跳走開了。

“等一下!”李恪立馬叫住他。

“王爺,還有什麼事嗎?”秋香疑惑道。

“把楊總管叫過來一下,孤有事要吩咐!”李恪道。

”好的,王爺…”秋香道。

少頃,楊寶山便來到了李恪身旁。

“王爺,叫老奴來,有何吩咐?”楊寶山恭敬道。

“也沒有什麼大事,我們馬上要搬到新王府去,肯定需要很多家丁丫鬟之類的,麻煩楊叔費心安排一下!”李恪客氣道。

“殿下客氣了,這是老奴分內之事,一定辦得妥妥當當!”楊寶山語氣堅定道。

“嗯,楊叔辦事孤放下,但孤還想囉嗦一句,新王府以後就是孤的大本營,所以王府人員必須的身家清白,不能讓探子之內的混進去!”李恪慎重道。

“王爺放心,老奴一定把他們十八代祖宗都差出來,絕不會讓別有用心之人混進王府!”楊寶山信誓旦旦道。

“拿孤就放心了,楊叔你先去忙吧,孤得見一見父王!”李恪客氣道。

“那老奴就先下去了!”楊寶山說完便轉身離開了。

待楊寶山離開,李恪徑直走向李世民的辦公地點。

走進東宮,李恪便看見李二這個老不羞,四仰八叉的躺在躺椅上,一個小姑娘正在爲他捶腿,一個小姑娘正在爲他捏肩,還有一個小姑娘正在往他嘴裡喂橘子。

“兒臣拜見父王…”李恪行禮道。

“耶,你個小猴子今天怎麼捨得來看父王的!”李世民陶侃道。

“看父王說得,好像兒臣從來沒來看過父王一樣!”李恪憋嘴道。

“少給朕東拉西扯的,有事說事,朕還不知道你,無事打死你也不會往朕這邊跑的!”李世民不耐煩道。

“嘿嘿!兒臣今天過來見父王還真有點事。”李恪直言不諱道。

“我就知道是這樣,又有什麼事要求朕的,直接說吧!”李世民皺眉道。

“父王這次可猜錯了,兒臣不是來求你老辦事的,是兒臣的漢王府收拾好了,兒臣打算立馬搬過去,特意來告知父王一下!”李恪微笑道。

“耶!爲什麼這麼急着搬過去呢?在皇宮裡做作不好嗎?”李世民一臉不可思,因爲一般的皇子不是逼不得已的情況下,是不願意搬出皇宮的。

“呵呵,兒臣也不小了,不想一輩子生活在父王的羽翼之下…”

還不待李恪說完,便被李世民打斷了,“少在這說得冠冕堂皇的,朕還不知道你,放蕩不羈,不想受皇宮這份約束纔是真吧!”

“呵呵,還是父王英明神武,目光如炬,兒臣這點小心事被父王一眼便看透了!”李恪沒有一點不好意思,死豬不怕開水燙般的索性承認了。

“想朕同意也簡單,朕初登皇位,欲定來年年號,你給朕想一個吧,只要朕滿意,你搬出皇宮這件事朕便同意了?”李世民微笑道。

“父王,年號意義重大,非比尋常,非朝之權貴或飽學之士不敢擅言,兒臣人微言輕,才疏學淺…”

“少囉嗦,叫你想你就想,外面的人不是稱呼你爲大唐第一才子嗎?朕今天就看看你這第一才子的分量!”李世民打斷李恪道。

“兒臣哪敢稱什麼大唐第一才子,都是外面的人瞎胡鬧,父王纔是我大唐的第一才子!”李恪獻媚道。

“少在這裡阿諛奉承,你認爲朕就這麼沒有容人之量嗎?會因爲一個大唐第一才子而嫉妒你嗎?”李世民板着臉道。

“嘿嘿!是兒臣想叉了,父王胸懷如大海般寬廣…”李恪微笑道。

“別說沒用的,說年號!”李世民不耐煩的揮了揮手。

李恪故作沉思了一會才道:“如今海內靖平,天下安定,當漸重文事,以‘昭文’二字作年號可好?”

李世民蹙眉道:“突厥未滅,西域、遼東、吐蕃未平,武備豈能荒馳,‘昭文’不行,再想。”

李恪又繼續說了彰武、貞亨、元初、咸興等年號。

李世民口中念着這些年號,眉頭卻微微皺了起來,顯然,這些年號中無一是叫他滿意的。

李恪又繼續道:“天覆地載之道,以貞得其正,以觀示其功。煬帝剛愎自用,閉塞言路,乃有隋亡,我朝正該取其故訓,以正朝綱,‘貞觀’二字可好?”

聽到貞觀二字,李世民不由得眼睛一亮,“前隋正是亡於言路閉塞,皇帝昏聵。貞觀二字倒是恰如其分。”

“嘿嘿,父王喜歡就好!”見李世民滿意,李恪自然開心。

其實貞觀二字出自《易經》繫辭篇‘天地之道,貞觀者也’一語。

“我兒不愧是我李家的麒麟兒,果然學識淵博,連《易經》也有涉獵!”李世民誇獎道。

290 大唐第一屆冬季運動會的設想475 白熱化0133 再揍長孫無忌518 趣話0106 逍遙居627 賓主盡歡239 針鋒相對574 孔穎達0179 五姓七望0154 朝會風雲(下)452 爭執0073 初唐四名相276 蓄勢待發397 杜如晦病重461 曉之以利452 爭執0040 機智如妖0090 闖大禍了337 洞房花燭夜(三)0049 各有算計0205 烤魚0038 玉如意272 李唐皇室494 生擒379 大獲全勝0008 跳繩0161 城南杜家0123 軍神李靖421 席君買(二)0183 貞觀元年256 羅藝反唐0123 軍神李靖0066 鎮定自若279 爭論0072 諫臣魏徵0188 微服私訪442 李恪發飆265 得理不饒人278 彈劾0045 真相大白401 出山0073 初唐四名相0186 春耕0078 袁天罡0005 中央官制0007 一羣小蘿莉296 準備375 頡利求和0127 斷句413 勝出470 一妻二妾644 元家0110 求賢若渴254 合作達成251 世家門閥0073 初唐四名相0074 簡在帝心259 塵埃落定378 楊政道0060 大唐第一才子337 洞房花燭夜(三)618 殺鬼見血547 報復329 太子大婚429 貞觀七年527 二虎相爭280 罪狀529 三武滅佛0090 闖大禍了560 太子漢王聯手349 掌控都督府548 報復(二)591 兵圍長孫府607 挖井601 幹仗357 軍議0204 漁者樂水282 外戚299 足球比賽560 太子漢王聯手532 悲情太子0179 五姓七望476 針鋒相對0189 春景314 決賽開始482 李泰在行動0088 再臨天香樓323 暴躁的太子455 文成公主303 決賽351 刀兵再起0215 千牛衛348 收服諸將368 兩軍對壘0042 李孝恭0077 王珪269 凌煙閣第二0168 玉液瓊漿560 太子漢王聯手323 暴躁的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