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9 河東薛氏

阿史那矩尷尬的笑笑:“此次大汗所派遣兵卒,皆是大汗的親兵,是突厥最剽悍善戰的勇士……”

鞠文泰大聲打斷他:“別扯那些沒用的,到底多少人?”

阿史那矩無奈,道:“一千精騎……”

鞠文泰瞠目結舌,只覺得有一羣什麼東西自心頭滾滾而過,楞了半晌,忽地大叫一聲:“苦也!”

一頭栽倒在地。

阿史那矩嚇了一跳,趕緊將鞠文泰扶起,急聲召喚醫官前來。見其面如金紙,雙目緊閉,探手試了試鼻息,還好尚有氣在,想來是一時急怒攻心暈了過去……

整個高昌皇宮亂成一團。

大唐軍隊帶來的極度惶恐的壓迫感,早已令這些過慣了安逸日子的王族妃嬪心驚膽顫,現如今鞠文泰又暈了過去,這可如何是好?

阿史那矩嘆了口氣,對於自家那位大汗也是滿腹怨念。

西突厥首領統葉護病逝後,他的繼承人彼此不服氣,終於分成兩派展開戰爭。

這戰爭一打就是經年累歲,從貞觀二年打到至今。所有的西域各國也不能倖免,他們必須面對西突厥內部的兩派做出選擇,當然更多的是無法選擇,哪一派控制了自己就只能跟着哪一派走。

西突厥的兩派,同時都在爭取唐朝的支持。

到了貞觀十二年,欲谷設擊敗了對手,而且大有統一整個西域之勢。欲谷設一派在勢力大增的同時,逐漸與唐朝發生嚴重摩擦,畢竟此前唐朝支持的是自己的對手。欲谷設派遣吐屯阿史那矩領高昌冠軍大將軍,監督其國。

並聯合高昌一起攻打焉耆。焉耆位於天山南部,跟高昌只隔了一道天山。與此同時,欲谷設阻斷了西域與唐朝的往來,壅絕西域商道。一些中原人過去逃亡西域,現在他們想返回都不允許……

若是膽敢跟大唐亮明車馬對着幹,也就罷了,無論輸贏,翱翔在大漠草原的雄鷹不在乎死亡,只在乎榮譽!

這場戰爭的關鍵,不是唐朝討伐不臣,如果僅僅是高昌,那就太簡單了。

大唐爲的就是高昌國背後的西突厥!

爲了一個小小的高昌國,不至於派遣總數不下於十萬的大軍,顯然不是唐軍的主攻目標,唐軍的龐大軍隊是給西突厥準備的。

即便是十幾萬大軍,那又怎樣?

如果不能幹大唐硬碰硬的幹一場,西突厥如何在西域立足,如何號令西域諸國?

難不成還要繼續再往西遷?

結果呢?欲谷設大汗的想法,跟他阿史那矩完全不一樣。

欲谷設大汗偵察到了唐軍的力量,也知道了大唐的決心,最後在唐軍到達之前,那位大汗提前跑了,一口氣向西跑了一千里。

鞠文泰尚不知道的是,西突厥駐紮在可汗浮圖城的將軍已經投降了。

先是將大唐往死裡得罪,等到人家雄兵前來,你卻又軟了。

……

侯君集領着主力大軍快馬加鞭的趕往高昌城,卻把秦懷玉負責的輜重營遠遠甩在了後面。

秦懷玉是胡國公秦瓊的長子,秦瓊爲長子在軍中謀一個職務還不是舉手之勞的事情,可能是出於安全的考慮,特意讓秦懷玉當了這後勤部主管。

秦懷玉當然反抗過,但胳膊擰不過大腿,由不得他喜歡不喜歡。

侯君集還是知道糧草的重要性的,一個秦懷玉他放心不下,還特意留下了大將薛萬徹護送糧草。

薛萬徹,京兆咸陽人,隋朝左御衛大將軍薛世雄第四子,李淵爲了拉攏薛家,把自己的女兒丹陽公主嫁給了薛萬徹,薛萬徹便成了李世民的妹夫。

薛萬徹本爲隋將,後與兄長薛萬均同自幽州降唐,因征討樑師都有功,授車騎將軍,隨羅藝四處轉戰其他起義軍,投入太子李建成幕府,受其賞識。

玄武門之變時,率東宮兵馬力戰,甚至反撲秦王府,直到李世民派人出示以太子首級,他才放下武器,帶領數十騎逃入南山。後來唐太宗賞識其武勇,屢次遣使招諭,才復出拜將。

薛萬徹身經百戰,是大唐難得的猛將,侯君集把他留下護送糧草,一是怕他搶功,二是出於對糧草的重視。

薛萬徹當然知道侯君集的險惡用心,但官大一級壓死人,侯君集是主將,他的命令薛萬徹不得不聽。

薛萬徹正在罵孃的時候,一個斥候長忽然來報:“稟告將軍,附近有馬匪出沒!”

而這個斥候長便是薛仁貴,薛萬徹萬萬想不到這個斥候長以後會成爲大唐軍方的扛把子,大唐戰神。

一個薛萬徹,一個薛仁貴,兩人都姓薛,有人會問,“他們不會有什麼關係吧!”

還真別說,他們還真有關係,他們都是出生於河東薛氏,但同族不同房。

河東薛氏又分爲南祖、西祖兩個房支,薛仁貴出身於河東薛氏南祖房,而薛萬徹出身於河東薛氏西祖房。

薛仁貴的祖上是北魏河東王薛安,隨着北魏的滅亡,薛仁貴這房便沒落了,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貴族就是貴族,即使沒落了,但之前的關係仍在。

按照輩分,薛萬徹應該是薛仁貴的族叔,李恪就是因爲這一點,才順利把薛仁貴安排進薛萬徹的軍中,當上了斥候長。

河東薛氏是漢唐時期屈指可數的海內望族,關西六大姓之一,其他五姓是分別是京兆韋氏、京兆杜氏、河東裴氏、河東柳氏、弘農楊氏。

這裡的關西是指函谷關以西。

河東薛氏陸續涌現出隋代著名詩人薛道衡,西秦霸王薛舉,薛仁杲,薛仁越父子,唐代父子宰相薛元超、薛稷,名將薛萬鈞、薛萬徹兄弟,名將薛仁貴,薛訥父子,明代著名理學家薛瑄, 鄞國公柱國大將軍陽武侯薛祿等一大批傑出人才。

京兆韋氏和京兆杜氏之前已經講過,唐代長安俗諺“城南韋杜、去天尺五”就是指這兩家。

河東裴氏:自東漢末年開始人才輩出,魏晉的裴徽、裴楷父子,南朝宋史學家裴松之,北魏名將裴叔業,唐高祖宰相裴寂,隋宰相裴矩,隋御史大夫裴蘊、隋光祿大夫裴仁基等就是其中的代表。

397 杜如晦病重233 各懷鬼胎0061 冤家路窄308 各自謀劃0190 李世民的震驚571 初雪0017 李世民暴怒579 薛仁貴的謀略522 三國的魅力0212 太子府決斷348 收服諸將498 高昌易主544 造反團伙297 演練賽261 豆腐腦583 龜茲國王381 《六軍鏡》313 比賽繼續419 狩獵(三)240 各抒己見459 蕭美娘286 苛政猛於虎0047 李恪又被揍0209 馬蹄鐵508 挑撥262 路遇惡奴628 科舉制484 李恪的謀劃0042 李孝恭0210 大功告成314 決賽開始291 體育司266 河間郡王245 出使突厥0075 鋒芒畢露0154 朝會風雲(下)566 武媚孃的心思318 放長線,釣大魚452 爭執0089 滿江紅289 大唐第一次足球聯賽的設想525 吐蕃賊心不死0177 蘇府0003 韜光養晦623 以不變應萬變628 科舉制0150 立威280 罪狀0131 與民爭利0170 上元節0123 軍神李靖514 李治的心機314 決賽開始445 密談261 豆腐腦0119 太子黨400 藥王0102 宗正寺367 斬將495 薛仁貴立功323 暴躁的太子0032 十二時辰0017 李世民暴怒0109 組建班底553 優柔寡斷的太子0167 獻禮417 狩獵0117 人才濟濟0166 春節442 李恪發飆435 修行宮0030 暗潮洶涌425 薛仁貴0142 一胖毀所以561 分頭行動432 梟雄亡(二)0154 朝會風雲(下)371 決戰(三)258 選將528 和親陷阱585 漢王遇刺0021 釣魚0195 上達天聽0198 精鹽0202 放風箏459 蕭美娘494 生擒0013 被李淵暴揍0106 逍遙居580 陷入重圍342 殺雞儆猴0185 楚王府謀劃288 比賽0119 太子黨540 羣情激奮632 議事521 鵝毛筆0208 奏章0086 東西二市284 大獲全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