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8 漢王遇刺(四)

李恪點了點頭。

於情於理,陰家祖宅是應當讓官府搜查的,無論是洗刷自家的嫌疑,亦或是協助官府緝拿刺客,陰家都沒有拒絕搜查的理由。

可他偏偏就拒絕了……

這時京兆府少尹來到李恪身邊,大聲道:“漢王殿下,下官奉你之命已然命令京兆府的所有衙役官差以及巡捕房的兵卒,嚴格盤查最近半月入京的可疑人士。”

李恪淡然道:“辛苦了,不過還是要督促下面抓緊辦事,過不了幾天就過年了,城門不可能一直只進不出,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抓捕到刺客!”

“諾!”

這位少尹忐忑的應了一聲,悄悄擦了擦汗。

得到漢王李恪遇刺的消息,他第一時間就趕到衙門來執行李恪的命令,連誰都沒喝上一口。

李恪又問府衛:“可曾看清那刺客的樣貌身材?”

府衛答道:“刺客黑巾蒙面,看不見容貌,不過此人身材魁梧,據卑職目測不下於七尺,膀大腰圓四肢修長,很有特徵。”

李恪立刻對少尹說道:“通知下去,在盤查最近半月入京人士的時候,嚴密注意這樣身材的人。”

少尹立刻應道:“諾!”腳步匆匆的又快步離去。

古代度制以尺爲基本單位,由於歷代尺度單量不一,尺的長短代有不同,在歷史上尺度是由短變長的,周朝時的一尺,約等於現在的五寸九分多…

秦朝時的一尺約合現在的七寸二分;漢同秦制,但新莽時,一百粒粟子挨個排列一列,其長爲一尺,合二十三釐米,相當於現在的六寸九分…

唐朝時,一尺約等於現在的九寸三分,一寸是三點三釐米,七尺就超過兩米。

一個身高超過兩米的壯漢絕對是鶴立雞羣,在人羣當中甚是醒目,想藏都藏不住。

“陰家那邊如何處置?”李君羨小聲問道。

李恪知道這刺客多半就藏在陰家祖宅,但他並不想真的從陰家搜出刺客,因爲一旦定罪陰家,勢必牽扯到楚王李佑。

楚王李佑是李恪在奪嫡計劃中的重要棋子,如果現在被牽連下獄,他的計劃將無疾而終,這是他無論如何也不願看見的。

如果不搜查一番又於理不合,就只能去一趟了,該有的過場還是得走一遍的…

李恪故作陰沉半晌道:“李將軍,咱們還是得去陰家拜訪一番,無論怎麼說那刺客都是在他家後院不見了,於情於理都得讓我搜一搜吧?不能因爲他們是外戚,就能超然於律法之外!”

李君羨雖然不願蹚這趟渾水,但抓捕刺客是他職責所在,他不得不去。

須臾,李恪、李君羨以及一干京兆府官吏來到陰府門前,提上門貼,不到片刻便中門大開,陰家當代家主陰弘智便親自迎出門來。

李恪看着陰弘智心中一陣膩歪,因爲這陰弘智是爲數不多能把李世民弄得灰頭土臉之人。

雖然自己這位父王在位期間任用賢能,從善如流,聞過即改,視民如子,不分華夷,開創“貞觀之治”,是中國人千年來稱頌的蓋世雄主。

即便如此英明神武的蓋世帝王,身上的污點也不少。

最大的污點無非兩個,一個便是殺兄弒弟造反奪取皇位,另一個便是他有兩個兒子造他這老子的反。

熟讀歷史的都知道,這兩個造他反的兒子便是長子李承乾和五子李佑。

大家不免好奇,當皇帝當得如此成功的李世民爲什麼會有兒子造他反呢?而且不是一個兒子造他的反,而是有二個兒子造他的反。

這其實是李世民自己作的,李世民在做父親這個問題是極不到位的,畢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而這一切都歸結於,李世民所做的兩件荒唐事。

第一,想讓嫡長子繼承皇位,卻又偏愛嫡次子。

李世民雖然飽受封建制度的折磨,卻沒有將這種壞制度廢除,反而發揚光大了嫡長子繼承製。

他對和皇后所生的兒子,十分疼愛,他們的第一個兒子叫李承乾。只聽這個名字,就知道李世民對這個兒子的期望。

李承乾在很小的時候就被封爲太子,享受着無數的榮光富貴,也享受着無盡的權力與尊重。

這一切都是因爲他的身份,爲了培養他,李世民還讓最信任的大臣去教導他。

當然,李承乾也很努力,他在做好父親的兒子的同時,也做好了父親的幫手這個角色。

在李淵去世的這段時間裡,李世民沒有時間處理政務,於是將手裡的政務都交給李承乾處理。

他本來很擔心,小小年紀的李承乾能否擔起如此重任,然而,李承乾的表現卻讓他很滿意。

這個時候的李承乾非常勤勞,而且也能夠按照李世民的指示辦事。

按理說,有一位如此優秀的太子他就應該一如既往的用心培養,但李世民不知是發了什麼瘋,他偏不,反而毫無節制的去寵愛嫡次子魏王李泰,李承乾自然心中不忿。

由於長期的不忿,外加對他極爲疼愛的長孫皇后去世,李承乾便像變了一個人一樣,他不再受制於李世民,開始嫉妒身邊的兄弟。

他不滿李世民爲何對他的親弟弟李泰如此偏愛,李泰也是嫡子,只是比李承乾小一點,所以纔沒能當上太子。

但是,李世民對他的太過於寵愛,在李泰八歲的時候,就封了他職務,而且還掌握着兵權。

說到這裡,有人會發現這個情況很熟悉,是不是有點類似於當時的李世民?

其實,李承乾也是這樣想的,他覺得李世民對於李泰的疼愛已經超過了他。

並且李泰還掌握着兵權,而自己只是在處理政務,若是李泰像李世民一樣兵變了,那自己豈不是束手無策?

想到這裡,李承乾便決定先下手爲強,逼李世民退位,但是他太高估了自己的實力,也太低估了他父親的能力。

還沒等李承乾發動兵變,李世民便發現了他的所作所爲,直接將他貶爲了普通百姓,這輩子都不可能再當皇帝了。

只能說,李世民不僅沒有防止自己的故事再次上演,甚至讓兒子們重蹈覆轍,可謂是一場悲劇。

0196 面君391 揚眉吐氣473 太子發怒414 武則天出現643 赴宴0237 噩耗630 孔穎達的埋怨0094 消於無形464 君臣反對267 長孫衝低頭422 席君買(三)500 兵臨城下311 比賽開始604 西域事了469 喜事0106 逍遙居367 斬將0189 春景538 撲朔迷離0131 與民爭利0153 朝會風雲(上)364 契苾何力453 不愧名相288 比賽473 太子發怒353 調兵遣將0006 奇人馬周515 迎親321 入宮311 比賽開始375 頡利求和0008 跳繩253 長安商會232 突利二汗624 太子的拉攏361 兵分三路402 出手602 儒墨之爭385 回京(二)0078 袁天罡0196 面君0186 春耕523 初唐四傑447 蝦夷人602 儒墨之爭0129 以德報怨452 爭執343 各方角逐0099 漢王0020 《如夢令》0195 上達天聽575 儒法之爭0001 帝都長安632 議事386 彈劾285 平安無事0163 各方反應272 李唐皇室260 回驪山464 君臣反對410 花燈0056 醒掌天下權537 太子黑化0031 黑衣衛549 事出反常必有妖0028 千古一帝592 交鋒331 元宵432 梟雄亡(二)518 趣話0126 君子遠庖廚493 薛仁貴初戰0169 五糧液492 騎兵的優勢0158 賑災401 出山595 利益之爭302 賽後影響(三)0124 炒茶0077 王珪0167 獻禮230 突厥異動303 決賽354 雲州城下0095 儲君之位0122 軍歌嘹亮290 大唐第一屆冬季運動會的設想0163 各方反應295 各方反應0197 鹽礦0115 各方反應0119 太子黨470 一妻二妾0088 再臨天香樓0167 獻禮0218 大唐軍神0022 《詠鵝》223 殺豬菜402 出手327 天子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