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第326章 任務

第326章 任務

重生後的張浩南有個好習慣,那就是早間新聞、午間新聞、新聞聯播這三樣就算當時沒看到,都會回頭看錄播。

拋開丸紅公司背後還有富士財團不提,只論它本身,也是倭奴五大商社。

不過一般人接觸到這家公司最多的還是基礎建設投資,但張浩南自從做了食品加工之後,卻知道這家公司還是國際二線糧商,一直在謀求突破到“ABCD”的層面。

當然,受限於國家主權不完整,丸紅公司這種努力和嘗試,終究只是做無用功,但它嘗試的過程中,肯定少不了碰撞。

以後略有名氣的“大富豪啤酒”,其實背後也有丸紅公司的身影。

丸紅公司此次訪華之前,其實就盯上了不少國內不少地方優質糧食相關類企業,啤酒只是其中之一。

之前跟張浩南鬥了一場的津門奮進投資,也同樣有丸紅公司的身影,同時已經準備擴產飼料生產規模,並且想要跟“大橋養豬場”簽訂長期供貨合同。

張浩南把榮小平往死裡懟,其實也歪打正着,把丸紅公司的中國代表嚇了一跳。

其實張浩南並不清楚的是,在今年八月份,也就是暑假期間,丸紅公司曾經跟兩江省接觸過,想要嘗試收購一家地方食品出口企業,“沙城食品”位列其中,但最終被合資的,只有彭城、崇州的兩家公司,“沙城食品”這家企業,被省裡以“成立時間短,歷史底蘊淺”爲由給婉拒了。

當然是不是怕狗咬人,這就是另外一回事。

不過今天張浩南看到新聞,就想起不少事情,琢磨着要不要幹。

輕輕地拍着女兒的背,她就像是一隻巨大的蠶寶寶,睡到臉型都起了變化,其實張瑾並不會趴着睡,趴着睡的時候很少,但只要抱在張浩南懷中,她就趴着黏住了,睡得很香。

腹式呼吸很有節奏地起起伏伏,大概跟搖籃差不多。

伸手拿起一份資料,看了看扔下,換了一份拿起來,連續換了幾份之後,張浩南這纔看到了自己想要看的東西。

這是一份多個縣級市本地啤酒廠的調查報告,不是“沙城食品”做的,是魏剛在京城朋友給他的,就是希望魏剛憑藉個人關係,看看能不能化緣,從江南地區搞點錢過來投資,盤活這些地方啤酒廠。

如果沒有張浩南,魏剛會去松江找資本,但有張浩南,他第一時間就想到了“沙城食品”。

最下面還有魏剛的一份建議,他認爲與其參股,不如直接收購,管理上缺人可以從沙城、姑蘇的釀酒廠直接借人,老規矩,工資雙份。

同時這次魏剛強烈建議張浩南貸款。

其實張浩南對酒廠毫無興趣,“沙城食品”在建設各地農村供銷合作社時,當地的傳統酒廠,都想“沙城食品”幫忙打開銷路提升檔次。

奈何帕夫洛夫家族本身就有相當規模的羅斯國烈酒市場份額,當然不全是帕夫洛夫家族的,他們家主要還是“打工皇帝”爲主,如今已經開始給瓦洛佳打工了,但這不妨礙他們只是工具家族。

賺不到輕鬆的大錢,張老闆是真的沒興趣。

賣啤酒要解決的環節,光怎麼流通就是一個大難題,再加上批貨發貨過程中肯定要發生有活力社會團體的暴力衝突,賺幾個錢搞得跟梁山聚義一樣,委實沒意思。

不過魏剛很少這麼鄭重,可見京城那位朋友,就算不能在新聞聯播上露臉,起碼也能在露臉的幾位面前行走。

翰林院編修?

翰林院編修也愛喝啤酒嗎?

其實現在姑蘇地區的啤酒,在“元大昌”還有綠通散酒賣,俗稱“零拷啤酒”,但過個幾年,就會一掃空。

普通老百姓會以爲是爲了乾淨衛生而杜絕,其實根本不是那麼回事兒。

這裡面涉及到的博弈沒有什麼深度,就是單純的錢。

本地酒廠的渠道替換,遠比啤酒本身更加值錢,對一般老百姓而言,以世紀之交爲例,假如一瓶水啤兩塊錢,退瓶子五毛錢,那這就好啤酒,那一年喝上三十升不成問題。

精釀、生啤還是其它各種“洋氣”的品類,其實根本不重要。

便宜能入口,還能配合小菜爽一爽,它就是合格的。

沙城的啤酒誕生在十六年前,就普普通通的運營下去,是不愁關門倒閉的,但事實就是要退出市場。

姑蘇、樑溪的地方啤酒同理,也不僅僅是兩江省,其餘省份大同小異。

魏剛並不心疼酒廠的產品是否還能不能賣出去,如何保留酒廠崗位,以及將稅收留在本地,這纔是他要考慮的。

只有當品牌具備擴張性,具備創造突破性效益的時候,他纔會在意。

現在,就是這樣的情況。

魏剛傳真過來的文件,其實跟酒廠沒有什麼關係,主管單位其實是糧食系統,畢竟釀酒脫離不了糧食,純靠酒精加香精也不是不行,不過成本其實比糧食釀造還要高。

調製酒的風味,還的的確確是個高科技,沒點科研實力還真玩不轉。

“姐夫,看什麼呢?”

樊素素端着一盤自己做的蛋糕,走到了沙發旁,挖了一勺餵給張浩南,然後盤腿坐到一旁,見張瑾睡得可可愛愛,手指戳了戳肉嘟嘟的臉頰。

“老頭兒想要弄個地方酒類品牌,黃酒沒什麼希望做成全國性的大牌子,啤酒要是政企聯手,倒是可以弄一弄。”

“啊?還要弄啤酒啊。”

“估計他覺得這是個機遇吧。”

此時姑蘇地區的啤酒廠還在運營,但要是“沙城食品”出手,收購十幾家啤酒廠,還真就能一口氣吃成個胖子。

關鍵還沒啥風險,只要“沙城食品”溢價合適,談是很好談的。

“我先把情況跟老丁說一定,他做了調查再說,反正不急的。”

生意肯定是個大生意,畢竟兩江省八個月啤酒銷量跟海岱省是持平的,在行業內是個啤酒消費大省,幾個億的市場潛力肯定有,未來幾十億幾百億也有,但還是那句話……麻煩。

這種博弈說白了就是分錢,上頭拿多少,地方拿多少,老廠拿多少,新廠拿多少……

國營廠內部協調也是要成本的,就算讓工人下崗,起碼生活費要準備一筆吧?

買斷工齡的那點錢,也不能說一毛錢都不給,這些都是事兒。

張浩南不想惹一身騷,魏剛顯然也不想,所以傳過來的文件,每一頁都很有份量。

將手機遞給了張浩南,樊素素又餵了一口蛋糕給他,然後將散落了一地的文件撿起來收拾好。

“丁總,魏市長又下達了任務,希望弄個啤酒牌子出來,只要答應,就會去跟周圍地方啤酒廠談收購。”

“要花很多錢啊。”

“錢不是問題,全是貸款。”

以“沙城食品”現在的資產規模,一口氣貸個三億不成問題,就是企劃書要讓人趕工一下。

“張總,是任務?”

“接了就是任務,不接也沒關係。魏市長估計是聽到了什麼風聲。” “會有什麼風聲?”

丁永有些不解,至於說突然間要搞個啤酒牌子出來?

全國各地哪裡沒有地方馳名商標?

不過丁永自問自答了起來:“會不會是跟入世有關?”

入世最先遭受衝擊的,其實就是食品相關,不過因爲有國家調控的底子在,纔沒有被衝爛。

豬肉牛肉,其實也是其中之一。

入世之後一個最大特色,就是能夠進口非常廉價的肉類,沒點底子的省份直接被衝爛,全靠國家總的調控,才避免了很多系統性風險。

人們在二十年後常見的很多熟食連鎖,只要是牛肉,九成九進口的。

只有底子厚的餐飲業老店,才能炒個牛肉都用本地黃牛。

啤酒說到底也是糧食,所以酒類飲品能抗住衝擊的,有一說一,還真就是白酒黃酒這種。

但黃酒已經越來越小衆,白酒自然就凸顯了出來。

可即便是最頂級的醬香科技,也要跟嘉士伯合作一下,雖說並非染指醬香科技本體,但互相借一點影響力,那也是七八十億的規模。

丁永因爲對外業務做得越來越多,視角也很少只停留在國內層面上,當即從入世角度來思考可能遭遇的挑戰。

“會不會是這種情況,魏市長或者魏市長旁邊的人,判斷會出現收購潮,所以想要提前集中力量辦大事?”

“我管他怎麼想的,我只考慮一件事情,好不好弄,好弄那就跟了,這任務接了就是。萬一不好弄,一個縣的分銷渠道都要打出狗腦子來,那還弄個屁,隨便開個小廠糊弄糊弄算了。”

“……”

好吧,既然老闆都這麼說了,那就聽老闆的。

丁永於是便道:“那就稍微接觸一下,我安排人出差拜訪做個調研。”

“可以,態度要端正嘛,不要搞得不情不願的。他現在肯定是已經準備好出去考察了,等他從歐洲回來,扔給他一份調研報告就行了。還是那句話,麻煩扔給他,他要是能擺平,那就接。擺不平不鳥他。”

“……”

作爲魏剛的老部下,丁永頓時覺得老領導退休被當作工具人……還真是挺不容易的。

還是老闆狠啊,難怪自己只有做二把手的命。

而且老闆不僅僅是對老同志狠,對年輕人同樣狠,“沙城食品”秋季招聘弄了一票應屆生,現在全在農村一線。

技術崗的在一線實踐外加做技術支持,行政崗的要在供銷合作社定點駐留做一陣子助理,就算會計……一線實習也是應有流程。

也得虧“沙城食品”沒有把供銷合作社的當地辦公地點弄成鐵皮房,否則很多城市裡長大的,那是根本受不了。

這年頭很多農村還有露天糞坑,光這一項,就足夠秒殺所有城裡人對“田園牧歌”的一切美好想象。

兩三天是新鮮,兩三個月……那就是折磨。

兩三年……這大概就已經算是服刑了。

但不去一線是不行的,“沙城食品”的公司性質就是跟農村農業綁定,技術崗除了生產車間,田間作業指導是必須的。

因爲農民,尤其是老農,對技術迭代是本能抗拒,如果原先辦法還湊合,那就湊合,輕易不會動。

倘若有類似的技術和作業辦法,大部分時候都會“俺尋思”,畢竟他們吃過的鹽比大學裡後生吃過的米還要多……

應屆生到一線跟技術骨幹一起跟承包戶農民以及周邊農民打交道,是讓他們重塑任何不切實際的想法,該有的思維衝突,早點發生永遠比晚發生要好。

因爲應屆生一旦也變成了摸魚高手,那麼跟老農一樣,很多時候也會“俺尋思”,大家都是人,自然都一樣。

解決應屆生叫苦不迭的辦法也簡單。

加錢。

狠狠地加錢。

建康林大的研究生,“沙城食品”可以開到七千一個月,忙起來會很忙,但閒起來也會很閒。

同時“沙城食品”因爲已經建立了自己的實驗部門,所以閒時在公司業務框架內搞點方向研究,除了自我價值實現之外,也是一筆收入。

總體而言,原本以前非外企國營不去的建康某些高校,如今因爲“浩南哥”本人就是移動的廣告,“沙城食品”也成了幾所特殊高校的合作企業,兩季裡招聘都還算順利。

比不過外企,或者大型國營,但比一般企業,那是強多了。

還有一點是“沙城食品”的員工,在婚姻市場中現在比較熱,就算是應屆生,去一線實習,多得是當地鄉鎮婦女主任來調查年齡,差不多合適就能做個介紹,着急娶妻生子的牲口,在這方面徹底沒了思想負擔。

所以張老闆對上對下狠歸狠,其實兩邊都是痛並快樂着。

魏老漢固然很惱火張浩南拿他當工具人,但也得承認,只要不挖坑埋雷,這小子能把事情做得服服帖帖,甭管是不是政治任務,都能讓人滿意。

連劉諶這樣的高級知識分子都挑不出半根刺來,何況是他這樣的半文盲。

至於說“沙城食品”的員工,那就更得意了。

我司工裝在身,盡顯不凡人生……

上半年張浩南還跟員工強調不要顯擺,但把榮小平按在地上摩擦之後,現在就徹底放開了員工在外裝逼的心理需求。

現在沙城有些老闆雖然很不滿“沙城食品”把人工擡高,但也不敢說什麼,因爲現在都知道張老闆就是一條瘋狗,絕對會咬人。

而實際上人工從來不是“沙城食品”擡高的,只是“沙城食品”少賺了一點,僅此而已。

至於說別人少賺當虧,“沙城食品”管不着,也因此沙城總工會在協調市內重點企業用工工資時,頭一次被副總丁永在衆目睽睽之下,說出了那句經典的“你算老幾”。

一把年紀的丁老漢也是頭一次在開會時囂張了一把:有實力就跟,沒實力就閉嘴,穩定用工市場?你算老幾?

“沙城食品”的江湖傳說又多了不少,但丁老漢難得的一次囂張霸氣,也確實產生了轟動效應。

至少對本地的打工人而言,拋開國營高福利單位,“高工資”和“沙城食品”,可以直接畫等號。

(本章完)

第687章 用狗叫聲背書第629章 我懂第621章 大年初一,紅紅火火506.第492章 囂張的張498.第484章 “百億”補貼160.第158章 吃絕戶(第二更)74.第74章 趙剛第575章 有良好合作基礎119.第119章 安頓(第一更)534.第517章 江湖地位第679章 還是王愛紅第587章 正是用人之際265.第261章 海底針290.第285章 可以侮辱我第664章 別緻463.第452章 樸實的鬥爭第684章 什麼牛鬼蛇神都有251.第247章 活體招牌469.第458章 豪橫231.第227章 大哥做派的小弟(第一更)473.第461章 賀成都的靈光一現第731章 這個冬天有點冷第20章 要向前看389.第380章 各司其職,各盡其能543.羣又炸了,很好,不生氣,要淡定,給個123.第123章 兩年半的堅持(第二更)第731章 這個冬天有點冷514.關於水友羣T人解釋一下。第41章 化緣第68章 土老闆第712章 有人嘴角宛若AK541.第524章 狗大戶393.第384章 難聽的好話第66章 挖人504.第490章 老闆讓我給你帶句話325.第318章 翻車(求個保底月票吧)492.第479章 你這個年齡段,怎麼敢休息的560.第542章 老實人528.第511章 這誰招架得住439.第428章 那老漢像個嘍囉第587章 正是用人之際251.第247章 活體招牌204.第201章 招式(補更3)第737章 普通人,騷操作92.第92章 逆轉499.第485章 吃美食,出損招兒229.第225章 預防針(補更1)408.第398章 還怪好的第712章 有人嘴角宛若AK272.第267章 真好第696章 組織需要你刷臉179.第176章 她放心了(第二更)135.第134章 路過甩一杆(第三更)第640章 擺臺子384.馬上十一了,國慶節快樂。330.第323章 一點點影響力168.第165章 宜家宜室(第三更)第581章 放浩南512.第498章 發電報第8章 純潔的金錢關係第647章 趙老闆的調教天賦107.第107章 高效(第一更)120.第120章 閎約(第二更)373.第365章 品質第736章 學會忍讓的陳家年輕人529.第512章 早知道磕一個第735章 文化產業優質“商品”第719章 彼此沒有退路411.第401章 送上門444.第433章 從研討會到分贓大會316.第309章 不一樣的人精555.第537章 小激動386.第377章 永遠有新鮮感363.第355章 敢想敢做280.第275章 做人要專一199.第196章 這微妙的影響力(第一更)372.第364章 自己人第639章 趕場137.第136章 極品飛車3熱力追蹤(第一更)247.第243章 幾個電話(補更3)170.第167章 亢奮的會長(第二更)第656章 這是你張叔560.第542章 老實人第64章 一桌好菜440.第429章 格你孃的局199.第196章 這微妙的影響力(第一更)367.第359章 騷包314.第307章 高端的獵人第615章 有驚無險,風平浪靜第686章 兩條腿走路,三條腿度假551.第533章 還可以第63章 什麼福氣361.第353章 要儒雅,不要狗叫423.第413章 西格爾447.第436章 不請自來的孛烈兒人479.第467章 回家的誘惑第735章 文化產業優質“商品”425.第415章 閒暇479.第467章 回家的誘惑第714章 見面就齜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