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抉擇

葉傾懷把下午陸宴塵的課停掉了。但除了早朝和睡覺的時間,她整日整日地泡在文軒殿後面的文淵閣裡。

文淵閣裡貯古今載籍,在櫃數萬冊,從文史經典到佛道儒醫應有盡有。

葉傾懷花了十天時間,把文淵閣史部書庫裡關於歷朝歷代明君賢主的本紀和雜說看了一遍。

她想知道,什麼樣的人,纔算是一個好的君王。

陸宴塵說得對。她只是憑着一腔激憤妄言治國,她遠沒有看到這條路上的艱難與險阻,她還沒有做好準備。她的決心,並不足以支撐她走完這條迷霧重重漫無盡頭的長路。

她不妄想比肩堯舜,但縱然是大景開朝的聖祖皇帝,無論文治,還是武功,她也自認爲與之相去甚遠。

她的學識和心志,並不能撐起她的那些大話。

葉傾懷陷入了自我質疑。

帶着這些疑問,葉傾懷從文淵閣鑽了出來。

也是在同一天,陳遠思還朝了。

陳遠思上朝的第一日,就敲定了今年一甲三人的官職。吏部的安排十分巧妙,三人不是學士就是修纂,身份品級雖都不低,但卻沒有一人進入六部,掌有實權。

“陳閣老,吏部這是什麼意思?”顧世海聽了陳遠思的奏報,立即發出了質疑。

“老臣聽不懂顧閣老的話。”陳遠思病了這一遭,說話似乎更慢了。

“禮部和兵部那麼多空缺,等着用人,吏部卻把人都派去修書了,這是什麼道理?”

陳遠思仍是答得不緊不慢:“今次一甲究竟學識如何,諸位大臣都在這太和殿上見識過了。現在盛京學府里正鬧得厲害,顧閣老卻還要一意孤行,委以重任,就不怕衆口鑠金,到時候難以收場嗎?”

“朝廷正在用人之際。用什麼人,能不能用,自然該由各部判斷取捨,吏部這是要掣各部的肘嗎?”

“顧閣老此言差矣,吏部任人唯賢。今次一甲三人皆是少年英才,吏部如此安排,也是爲了歷練他們。若當真是可用之才,自然不會埋沒。”

他這麼一說,顧世海忖了一忖,似乎盤算了些什麼,道:“可當下人手吃緊,尤其是兵部。西邊金川年後屢次犯境,北邊的北狄最近也有動作,兵部上月呈報的款項卻遲遲沒有批覆。陳閣老既不給兵部撥錢,又不給兵部撥人,讓臣拿什麼去打這些仗?”

“顧閣老稍安勿躁。兵部的情況老臣知道,內閣也知道,斷不會短缺了錢糧人員,但一切還是要依規制辦事。顧閣老,等下下了朝,我們到東閣細說吧。”

東閣在太和殿的東面,是太清閣辦公的地方,也是內閣開會商議的地方。陳遠思這樣說,意思就是涉及軍政機密,不便在朝堂上當衆討論。

顧世海明白就裡,不再多說。這件事在朝議上就算過去了——

下了早朝,五名內閣要員徑直向東閣去了。

葉傾懷沒有參加他們的會議,她有另一件事要辦。

她得阻止承天門之變的發生。

既然她知道會發生這樣的事,就不可能袖手旁觀。

按照前世她看過的學子上書,學子們的要求應當是公佈考生考卷,並重開殿前論學。

聖祖皇帝開創春闈的時候,除了殿試,還有一項傳統,就是殿前論學。

放榜後十天內,朝廷會在文校舉行一場論學,由考中一甲前三名的仕子坐在學壇上,回答各路人士提出的課業問題。這場論學雖然設在文校,名爲“殿前論學”,卻是對所有民衆都開放的。一方面旨在弘揚學風,爲天下學子樹立榜樣,一方面旨在磨礪新科一甲,讓他們瞭解民心所求。

然而,二十多年前,一場殿前論學上發生了暴亂,在場數十人受傷,自此殿前論學被廢止。雖然這些年朝中一直都有重開殿前論學的呼聲,但終究是人微言輕,難成氣候。

如今這件事情由顧世海去處置,以他的手腕風格,不要說應允學子們的要求了,不把上書之人統統抓起來都算是手下留情了。

葉傾懷想起前世承天門之變當天,正是禁軍統領羅子昌帶着兵部尚書何青長來文軒殿請的手令,要求調動禁軍和京畿衛隊。現在想來,這兩人只怕都是受命於顧世海。只是前世她對朝臣大多信任,朝事並不過問,以至於鬧出了那樣大的事,她都毫不知情,直到次日早朝顧世海和陳遠思就此事爭吵起來才知道死了人。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顧世海這樣的鐵腕政策,今次只怕也會逼出事來。

只是以葉傾懷如今被動的局面,要阻止顧世海是癡人說夢了。就算這次顧世海得不到她的手令無法調動禁軍和京畿衛,葉傾懷也不知他會不會做出什麼其他的舉動來。

若要一勞永逸地解決此事,最好的辦法就是阻止學子們聚衆請願,從根源上避免問題的發生。

她思前想後了幾日,覺得只能以皇帝的身份站出來平息衆怒,承諾也好,畫餅也好,總之先把民情穩住。後面的事情,可以再與顧世海周旋調停。

葉傾懷甚至想過,將顧家嫡女也納入後宮來。這樣既可以在後宮中牽制皇后,又可以安一安顧世海的心。

不過,這些都是後話。眼下要做的,是再出宮一趟。

一來是爲了考察春闈榜單在民間引起的真實輿情,如今在刑部和京畿衛的雙重壓力下,她在朝上聽到的都是民間一片太平,無人再有質疑的稟告,實際上如何,恐怕只有她微服出行親自去看了才能知道。

另外,葉傾懷此行,還必須要解決一個後顧之憂。

如果她不得不以皇帝的身份出現在民衆和學子面前,那麼,有一個人就必須要提前處理掉。

秦寶珠。

一個知道她是女人的人。

雖然她以天地爲證立過誓言,但是,茲事體大,葉傾懷必須確保萬無一失。

文心堂與王立鬆淵源甚深,書院中又有不少參加春闈的考生,極有可能參與了承天門之變。秦寶珠雖沒有參考,但以她在文心堂中管家一般的地位,以及和學子們熟稔的關係,去承天門前請願的可能性極大。

只要她在,葉傾懷就不能露面。

最好的辦法,是想辦法將她勸離盛京。可她既然說自幼是在妓館長大,想來已沒有家人,離開文心堂,恐怕也無處投奔。何況,請願這樣的大事在即,要讓她突然離京,若非天大的理由,只怕也勸不動她。

葉傾懷有些發愁。

刑部和京畿衛都受到顧世海轄制,若是動用權利控制她,必然無法避開顧世海的耳目。從不出宮的皇帝突然如此針對一個民間女子,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嗎?

葉傾懷只能勸她一試。若能將她勸離盛京最好,若是不能……

她不能冒險。

葉傾懷於是叫來了周守一。

“周爺爺,朕想向你討一味藥。”

“什麼藥?”

“吃了就能失憶的藥。”

周守一皺着眉頭看着葉傾懷,一臉無語。

但見葉傾懷神色認真地盯着他看,眼中並無玩笑。周守一於是在房中左右尋找起來。不一會兒,被他在窗戶邊找到了一根支窗用的叉杆,有半臂多長,他在手裡輕輕揮了兩下,對葉傾懷道:“用這個,挺趁手的。”

正在葉傾懷不解之時,周守一轉過了身,把自己的後腦勺露給她看,他指着自己頭上一處道:“照着這裡,掌握好力度,保準一次到位,立馬失憶。”

葉傾懷看出周守一在打趣她,不禁笑出了聲,笑過之後,她又收斂了笑意,問道:“周爺爺,當真沒有這樣的藥嗎?”

“古今醫書中,聞所未聞。只有南疆的巫蠱之術中,以前傳聞有種下去能讓人失憶的蠱毒,但是我朝禁巫後,也沒有這樣的傳聞了。”

葉傾懷無聲地嘆了口氣,沉思片刻,又問道:“那周爺爺給朕一瓶毒藥吧。”

周守一的神色頓時緊張了起來:“陛下要什麼樣的毒藥?”

“宮裡賜死用的毒藥。要服下後過上半刻鐘才能發作的。”頓了頓,她又看向周守一,眼中有些不忍,道,“有沒有那種,無色無味喝下去也不會痛苦的?”

周守一警惕地看着她,半晌問道:“陛下不會是要給顧閣老下毒吧?”

葉傾懷看着他的神情,忍俊不禁道:“朕還不至於用這麼陰毒的手段對付朝臣。”

她垂了垂眼,道:“是一個宮外的百姓,她發現朕是女子了。”

周守一面上的表情如風雲變幻,最後,他皺着眉頭道:“陛下,有些路是回不了頭的……”

葉傾懷卻打斷了他:“朕已有決斷。周爺爺,不必擔心。”

他又深深地看了葉傾懷一眼,嘆了口氣,道:“臣這就去取藥。”

說完,便告退了。

葉傾懷負手走出了屋門,在院中駐足。

她活了兩世,手上只沾過一條人命,就是龍淵劍下她自己的那一條。

權力是這世上最利的刀。她何嘗不知,沒有人能夠雙手滴血不沾地坐在這高不勝寒的御座上。她只是沒有想到,她平生第一次動殺心,對方竟是一個平民百姓家的弱質女流。

葉傾懷擡眼望向硃紅的宮牆。

她突然覺得,這道莊嚴肅穆的長牆,彷彿是在歷史的長河中,被人血染就的。

第112章 夜飲217.第217章 盛怒第二十章 早朝第五十三章 宮變第94章 死水第92章 辭表第202章 月季第128章 大婚第76章 陸宅第208章 失蹤第四十七章 京畿衛第156章 薛鬆第十四章 求親第二十五章 除夕第182章 夢魘第186章 兄妹第167章 病情第162章 血光第79章 靈堂第六十四章 刀傷第156章 薛鬆第186章 兄妹第三十二章 坦誠第159章 起火第163章 攀咬第二十三章 陳府第90章 恐懼第四十五章 夜談第134章 爲難第205章 夜色第三十六章 失控第206章 疑雲第五十章 喜服第80章 休朝第93章 開支第168章 舒窈第179章 秦陽第四十一章 入宮第143章 戰事211.第211章 瑞雪第170章 琴聲第三十六章 失控第135章 狀元第三章 畫像第141章 覲見第136章 決意第128章 大婚第五十三章 宮變第三十九章 難平第78章 金牌第十九章 回宮第十六章 鬼市216.第216章 行雲寨第四十五章 夜談第116章 迷局第132章 殿試第162章 血光第85章 苦心第205章 夜色第91章 因緣第133章 對答第二十四章 婚事第五十八章 承天門第六十章 對質第155章 倉場第197章 萬壽節第84章 惡癖第四十九章 還畫第84章 惡癖第109章 右衙衛第153章 蕭索第184章 淵源第158章 隱情第168章 舒窈第四十六章 貴人第101章 出殯第四十五章 夜談第五十五章 東臨門第209章 戰書第三十一章 試探第81章 勸言第118章 案卷190.第190章 難民第五十一章 危機210.第210章 返京第146章 爭執第162章 血光第十三章 秦寶珠第142章 得意第二十八章 流放第三十一章 試探第六十二章 談判第二十四章 婚事第三章 畫像第119章 選擇第三十四張 對峙第130章 洞房第95章 進退第129章 顧飛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