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過山車

2004年的夏天對於中國球迷來說,像是過山車一樣。對於傑克成來說,也是一樣。不過區別在於球迷的車子是先上去後下來,傑克成是先下去後上來。

在整個暑假期間,《新警察故事》在亞洲地區狂賺摺合港幣約8億港幣的票房,雖然各個國家票房分成比例不是一樣的,但是平均下來也有4成的票房可以落在製作方的手裡,這已經算是80%的利潤率了,更何況DVD發行等後續又是大賺特賺,再加上歐洲地區和北美還未上映的因素,大賺特賺的向先生和楊守誠已經開始憧憬該片在美國的票房了。

不過8億的票房裡面,光是日本的票房就佔了一半,香港地區貢獻了5400萬元的票房,然後大陸地區人民幣折算成港幣票房達到了1億元,這讓大家充分認識了大陸市場的成長性。其他國家諸如韓國、東南亞,南亞還有新加坡、馬來西亞的票房加起來湊夠了8億票房,臺灣的發行方在重新剪輯了之後延後上映了,也取得了不錯的票房。

傑克成終於在短時間裡面感受了一把過山車的感覺,6月的片子《環遊地球八十天》1.1億美元的投資結果北美只有2千多萬的票房,而且因爲他在電影裡面大量使用香港演員的緣故,他在好萊塢的名聲也因此而臭了起來。好萊塢達成了共識,認爲不能把電影的控制權交給作爲演員的傑克成本人。歷史上因爲這部片子的失敗,他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接不到好萊塢A製作的邀請,於是不得不蝸居在香港。

然而現在這個世界馬上在七月份,他就憑藉《新警察故事》鹹魚翻身,在除歐洲和北美的地區取得了超過一億美元的票房。在他心目中這就是迴應好萊塢質疑他的聲音。因爲哥倫比亞的摻和,《新警察故事》已經迅速定下來將在聖誕檔前後在北美地區上映。傑克成懷着某種殺回好萊塢的雄心壯志。不過因爲《新警察故事》中他對於自己演戲風格的改編,在某種程度上反而加深了好萊塢對於不能讓傑克成控制影片節奏的共識。這部片子反而證明了沈正輝證實了這個共識,並且表現他他對於傑克成控制的成功。即使傑克成憑藉這部片子在好萊塢也挽回了聲譽,大公司對於下一部大製作是否仍然邀請傑克成出演還是充滿了憂慮。

不過這部片子的成功倒是讓傑克成從情緒的低潮中走了出來,讓他除了《尖峰時刻2》之外。又有了一個新的吹噓點。因爲這樣的成績,讓永勝和英煌的心都重新騷動起來,當初各自約8000萬港幣的投資算是雙方咬牙一賭,現在看起來,不僅成功收回投資,還大賺特賺,等到美國和歐洲上映之後,DVD收入等等更是細水長流的東西,雙方都不由自主地想要更加擴大這份成績。於是向先生和楊守誠再次見面。然後又和傑克成詳談,三個人談的就是續集投資和後續拍攝的問題。

香港人想要自己先談出來一個結果,然後再來找沈正輝談。利益的分配是一個很麻煩的問題,談得不好,說不定再也沒有續集再拍攝的可能性了。這裡面的情況比較複雜,《新警察故事》的版權是永勝和英煌共同擁有的,沈正輝本人擁有一部分收益權,比照他的出資份額。大約是20%,永勝和英煌各是40%。但是續集拍攝的版權反而在沈正輝手上。永勝和英煌想要續集拍攝的版權,如果沈正輝願意繼續用這種模式拍攝,他們也同意,具體的分配坐下來談就是了。但是看沈正輝的履歷,他似乎對於親自拍攝續集不是太感興趣。《颶風營救》的後續拍攝版權都賣給了哥倫比亞,於是永勝和英煌都想把後續版權買過了。不過英煌說起來更加迫切一些。因爲傑克成是站在他們這邊的,這部電影又像是給傑克成量身打造的,所以楊守誠和傑克成對於這個版權更加緊張一點。特別是傑克成,從某種意義上講,這部電影重新鼓舞了他自大的心理。他就等着如果沈正輝不導演續集的話,自己接手續集的導演工作。

結果自然是短時間內根本談不出來結果。雙方對於電影收益的期望相差比較大,他們談判的時候幾乎是矛盾的,都希望對方推出,但是又不希望爲此付出太多的代價。向先生唯一有利的理由是因爲這部片子是沈正輝導演的纔會有如此高的票房,因此如果沈正輝不再導演續集的話,很有可能造成續集票房的滑坡。傑克成則雄心勃勃地表示對自己的票房號召力的信心。但是《環遊地球八十天》剛剛打了他的臉。這部片子在亞洲地區的票房也說明了它是無可比擬的爛片。

面對續集有可能不低於第一部的票房,雙方都不肯讓步。於是什麼結果都沒有談出來,只能暫時擱置爭議,唯一達成的共識是儘量爭取沈正輝繼續執導續集,雙方出資可以繼續談,如果沈正輝不執導續集的話,向先生同意幫助英煌爭取續集的拍攝權,同時保留在續集投資的權利,但是投資額度不會超過40%。這只不過是一個原則性的意見,雙方雖然心中都很急,但是也都知道續集的製作至少也是一年以後的事情了。在此之前,還是儘量對票房感到高興好了。

這一次票房的成績再一次地加深了大佬們的印象,作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日本的票倉是多麼巨大,4億港幣的票房讓人閃花了眼,在好萊塢很難打入的情況下,鄰近的日本電影市場似乎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但是香港電影的質量下滑得太厲害了,早就不復八十年代電影黃金時期的水準了,這些年來向先生一直關注港片在日本的發行,春日買斷版權的港片在日本上映並沒有過有很好成績的時候,很多片子都是依靠明星光環獲得一些票房,不過就是這些票房已經遠遠超過了香港本埠的票房了。向先生一直在操心自己的電影帝國應該如何發展。以前看,似乎只有北上一條路,現在即使有心進軍東洋,他的手上的牌似乎也不夠。

香港畢竟是個小地方。培養不出來太多的頂級明星。香港電影圈的頂級明星,傑克成已經是英煌的合夥人了,杰特李跳出香港電影圈子。即使回來也是迴歸大陸;小馬哥也肯定不會再回香港這個小水潭,只會去大陸;周星星更不要說,四個人裡面他是混的最好最有前途的,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他的作品的質量也是最有保障的。在《少林足球》之後,在春日的幫助下,他已經徹底走上了全球化的道路,加上他自己早就自己當老闆了,合作的可能性尚且低得可憐。更不要說當自己手上的牌了。

向先生數來數去,發現自己手上除了張芝芝之外,一張有用的牌都沒有,連楊守誠都比不過。對方這些年來着力於捧年輕的男女明星,幾乎壟斷了新生代資源,雖然這些人沒有什麼演技和水平,但是作爲偶像知名度高,可以刷臉。到了這個時候。似乎再回去後悔自己公司的發展戰略已經太晚了。不過向先生心中已經有了一個初步的想法,那就是繼續努力進入大陸市場。沒有人手就用資本來爭取合作地位。

與此同時,沈正輝也完成了自己的電影宣傳,在自己的老爸的指點下,一個一個地拜山頭。

《新警察故事》在國內的發行不是沈正輝推動做的,但是作爲這部片子的導演有時候必須承情。畢竟說不準下一部片子會怎麼樣。沈興國現在常年在平京打混,按照他的說法是這段時間拜訪他的電影局官員有不少。打的旗號都是想和沈正輝聊聊。

於是沈正輝不得不跟着自己父親去一一拜訪這些大佬。

其實也不是什麼大事情,無非是這樣:新的一屆政府正式上臺了,這一屆政府主打開明這張牌,努力要在形式上表現得比上屆政府更加自由一些,反映在電影領域。就是一幫94年被封的第六代導演的解禁問題。這幫年輕人開始執導的時候,正趕上國家體制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電影市場發生了巨大的轉折,支持電影發展的國家力量開始衰退,於是剛剛走出校門的他們不得不用自己的力量在市場化的大潮中拍攝自己的電影,而不是像之前的導演那樣能夠在體制內實現自己的藝術理想。於是這一代導演所表現和記錄的乃是這個國家歷史轉折中他們所看到的真實、醜惡、震盪的一面,在這個歷史的轉型期,藝術思想界和政治思想的混亂讓他們的這種表達深爲執政者所忌諱。而這種真實、醜惡和震盪的表現以藝術的名義在國際上獲得了認可,第六代導演也獲得了從體制外籌錢拍片同時在國家外發行的技巧,於是被政府電影管理部門直截了當地封禁了。

2003年,政府換屆,領導人做出了開明的姿態來,與此同時,WTO條約的簽訂,電影市場的開放變成了一柄懸空的達摩克利斯之劍,經過了幾年的觀察,中國的商業電影在外國大片面前毫無抵抗力幾乎是一個事實了,於是幾方面的原因綜合,讓上面做出了招安第六代的決定。

這和沈正輝本來是不相干的。但是這幾年時間,沈正輝的電影在中國電影市場上的呼風喚雨讓人印象深刻,所以即使招安了一幫地下電影導演,中國電影還是要面臨這樣一種情況:商業電影該如何發展?這方面沈正輝做出了一個非典型的示範。在商業上他甚至擊敗了國師張導演,他的電影的三觀奇正無比,在電影的海外發行商也取得了驚人的成就,特別是最後一點。在海外取得了影響力,這就是意味着中國文化的影響力走了出去,站在這個角度上看,無論如何都不能不把沈正輝當作是中國電影的代表人物。特別是之前兩會的時候,他提交出來的關於中國電影的發展的提案。經過了一兩年的觀察,他很多驚人的預言越發地顯示出他的遠見來。

於是電影局不管是做出一種姿態還是真的準備在他身上刷業績,電影局都想要和他接觸一下。從另外一方面將,在招安那幫刺頭的時候,電影局的領導算是吃了苦了。有些送臉上門捱打的意味,轉眼,他們就希望能夠在沈正輝這裡挽回一局來。

這一次和沈正輝的座談會安排的也很巧妙,同樣是平京電影學院的會議室,電影局的領導都來了,甚至通知了一批導演和電影圈的大佬們。第六代導演中的不少人被邀請來旁聽和參與討論,最著名的張、馮、陳導演也來了,還有不少業內的前輩,擠滿了一個會議室。

之前沈正輝就已經將自己以前的提案寫了一個稿子,將稿子提前送交給了電影局的領導,但是這些領導收到了稿子之後還是決定開這樣一個會議。而且這個會議的盛況是沈正輝根本沒有預料到的。在場的人也許懷着想要從沈正輝這裡探討商業電影的技巧和思路,也許想着趁這個機會對商業電影做出一番批判,爲藝術電影站臺等等。當沈正輝和自己的父親到達開會的地方的時候,很爲這種盛況吃了一驚。電影局說會通知一些導演。但是意料之外的是“一些”導演居然這麼多。

官方主持人的發言異常簡短,無非是說明了一下沈正輝的成績,這成績說起來簡直觸目驚心,他們甚至將沈正輝投資,劉欣製作的幾部動畫片的成績都算到了沈正輝的身上,於是很多還對沈正輝不瞭解的聽到了那均是以億爲單位計價的票房,有的眼睛紅了,有的臉色青了。然後領導開始發言。輕描淡寫地說很榮幸邀請到亞洲第一商業導演來和電影局直接對話,也順便和大陸的同行作交流。並表示今天大家可以暢所欲言,言者無罪,聞者足戒。電影局面臨着新的形勢下的管理任務,其目的是爲了更好地爲中國電影的發展保駕護航云云。

沈正輝是真的沒有想到現場有這麼多綠汪汪的眼睛注視着自己,這裡面也就幾個大導演和大佬看自己的眼神正常一點,個別極端的電影導演如果目光可以殺人的話。自己早就被洞穿心肺了。於是他拿出了講稿,這作爲會議材料實際上早就發給現場的參會人員了。

於是馬上就有人叫道,“沈導演,你寫的東西我們都看過了,我能夠直接問你一些問題嗎?”

站起來的是著名的國際華人導演賈元。論電影圈內的國際聲望,他完爆沈正輝,沈正輝只有在提到作品的時候才被別人所認識,他在威尼斯電影節上刷的獎很大程度上被視作是威尼斯爲了保持影響力對於商業電影的妥協,誰也沒有把這個獎當回事,包括沈正輝本人。

主持人在看到領導額首之後有些補救地說道,“這個交流發言的時候請大家遵守秩序,舉手向我示意。討論的時候也請保持良好的秩序和風度。”

賈元等主持人說完了這句話,便迫不及待地問道,“沈導演,我看過你對中國電影市場的分析和預測,也知道你的拍片的經歷。很多人覺得你非常瞭解中國電影市場,也很瞭解商業片,但是我覺得你實際上根本不瞭解中國電影人的歷史和現狀。”他滔滔不絕地說道,“我們這一代和你一開始就有充足的資金起步不同,我們出來工作的時候根本就沒有拍片子的機會,組織不給機會,也沒有錢,好不容易自己籌集到了拍攝資金之後,國內根本不給上映,送到國際市場上賣點錢,馬上國內就給禁止再拍電影了,”他帶着某種冷笑,“無論怎麼說,電影都是一門實踐的藝術,你覺得以中國目前電影的產片量,該如何培養導演呢?導演又怎麼活下去呢?”

坐在主桌的領導有些惱怒地拍了拍桌子,“我們談談現狀和將來,過去的事情就不要說了,扯不清楚的。”

賈元擰着脖子說道,“不談過去怎麼談現在?產片量難道是一夜之間就漲起來的嗎?導演是一夜之間都培養出來的嗎?人才配套什麼的跟不上,想要提升拍片的數量怎麼可能?”他一邊說一邊搖頭,“好不容易拍了也不給上映,幾年的心血全部打了水漂,導演要成長,練手的機會都沒有,要說現狀的話,現狀不就是這樣的嗎?領導能夠給個解決方法嗎?”他掃了一圈領導,又看了看沈正輝,“沈導演你有解決的方法嗎?”

沈正輝被這第六代導演的領軍人物噎了一下,有些發愣了。

第153章 一正一副第209章 面試(二)第146章 《亮劍》和《悟空傳》和其他第312章 亂麻第445章 選民第429章 福田光美有些莫名其妙第176章 講政治第442章 網遊公司與母體(上)第226章 給人信心的票房第74章 新類型的不良信息片第268章 拍了第67章 今天開始做導演第266章 原創劇本第205章 爲什麼?——藥師寺涼子怪奇事件簿第42章 歸來第132章 遲來的壞消息第156章 下一步第81章 香港之行第41章 《Re-Take》啓動第267章 選角風雲第137章 還不是衣錦還鄉的時候第420章 反賊集中營第263章 美國假日第296章 頭腦發熱的索尼和它背後的推動者第177章 投資的結果第375章 陰險資本家第290章 領導的新期望3第167章 女人的戰鬥力第146章 《亮劍》和《悟空傳》和其他第98章 工作!工作!(2)第389章 電視劇更厲害第83章 香港電影界第12章 飛速發展(下)第178章 人才第319章 變局第69章 電視劇和中國市場第305章 主演們3第413章 被侮辱和被損害的第172章 孩子他媽第169章 未來的大勢第39章 票房和臺灣市場(下)第118章 展望無計劃第1章 再見母校第439章 上層路線(下)第419章 不走尋常路第226章 給人信心的票房第261章 雞肋第87章 陰差陽錯結果作死第80章 合作者的選擇第216章 《悟空傳》的票房插曲第264章 《颶風營救》的威力第282章 主業第106章 香港,How old第281章 整合第128章 小超人的晚餐第90章 一隻打女和一隻歌星第110章 福田光美的消失第443章 網遊公司與母體(下)第226章 拍板?其實是備用方案第235章 演技第359章 準備搞個大新聞第64章 宋老師的人脈第133章 女優第260章 李家餐桌第416章 分獎第11章 飛速發展(上)第388章 私密第104章 沈正輝的作用第97章 工作!工作!第34章 新工作如滔滔江水……又如黃河泛第378章 政治思維第31章 跑腿(上)第227章 蝴蝶效應?我不知道。第423章 重任第51章 奇遇第388章 私密第67章 今天開始做導演第241章 糾纏不清第399章 壟斷的威力第314章 第一部上映第305章 主演們3第149章 未來的牛人第412章 等待戈多第8章 組建第55章 女配角們第34章 新工作如滔滔江水……又如黃河泛第29章 電影拍攝中第365章 月廚淚流滿面第119章 腦洞大開的劇本第198章 自由的風第213章 夜勤第230章 悠閒時光第342章 回家第7章 家有兒女第259章 香港副本節外生枝第209章 面試(二)第318章 平行宇宙第156章 下一步第38章 票房和臺灣市場(中)第45章 挖不動的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