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爲難的皇太極

朱由校已經頒佈聖旨,着即調劉宗周爲漠南布政使,史可法爲漠南按察使兼巡按御史提督學政。

讓這兩個本是東林黨卻又算是忠貞的臣僚主政漠南或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在朱由校看來,如今的漠南最需要的儒家教化與建立禮制秩序。

而這兩個理學名臣卻是再適合不過的,更何況他們在建奴盛京做使臣這麼久,對關外也算是有了一定的瞭解。

當然,朱由校沒讓他們再在建奴繼續當使臣,還有另外一層目的,那就是標誌着,大明對建奴的態度將會生改變,而撤離使者只是開啓戰端的第一步。

如今大明已經完全佔據整個漠南蒙古,只要等到統治體系完全在漠南鞏固下來,建奴將會難以上演從漠南蒙古入關劫掠的戲碼。

而大明卻能夠以漠南與遼東基地,隨時能動對建奴盛京城的攻擊,不但如此,朱由校已讓禁衛軍第三軍第二旅騎兵立即趕赴遠東,恢復奴兒干都司當年在現外興安嶺一帶恢復大明建制,同時也令毛文龍率其東江兵一部由海路趕赴廟屯(庫頁島)和蝦夷島,恢復這些地方的流官,並鼓勵在其區域開墾田地。

這樣做既是爲了完成對建奴所控制的區域的包圍,同時也是要今早確立華夏在這裡的統治體系與文化體系,以避免在後來被沙俄所佔據。

在得知毛文龍與第三軍第二旅參將龍騰文已到達廟屯和蝦夷島後,朱由校便乾脆直接成立遠東承宣布政使司,以代替其原來的奴兒干都司的行政功能。

且讓毛文龍直接擔任遠東總督,而龍騰文則擔任遠東巡撫,鼓勵兩股勢力一個向西邊即羅剎國方向擴展領地,一個向北邊擴展領地。

當然,這些還只是設想,兩人現在的關鍵任務還是要在遠東建立起統治體系。

朱由校在漠南、遼東和遠東的行動自然也引起了皇太極的注意,而讓劉宗周和史可法不再擔任使臣,也更讓他認識到大明這是在針對自己和自己的大清。

皇太極也知道,一旦大明在這三處地方站穩了腳跟,那自己將會徹底被困死。

本來,自己的大清以前還可以聯合蒙古諸部,並通過威懾朝鮮來達到欺凌大明的目的,但現在蒙古諸部也沒有了,朝鮮更是沒有因爲自己打服過他而甘願俯稱臣。

連帶着自己大清北邊也開始出現一支明軍。

皇太極覺得自己有必要採取行動,來遏制朱由校的這種蠶食的戰略,並打破大明的包圍圈。

所以,他一邊故作淡然的領着他的一干親王貝勒和其他王公歡送劉宗周和史可法兩使臣回到大明,一邊則暗暗聚集八旗勁旅,以隨時準備朝大明的某個薄弱處動攻擊。

皇太極以及他所代表的滿洲軍事貴族很清楚的知道自己擅長什麼,也知道一旦遇到這種靠步步爲營來圍困自己時,最好的解決方式是什麼。

在他們看來,這種最好的方式,就是主動攻擊並一一擊破,而且這種方式以前也出現過,大明每屯兵一處,建立一處城堡,建奴必會在其爲完全鞏固前摧毀並劫掠你的戰略資源以補充自己。

如此,周而復始之下,大明爲修建城堡和邊牆所花的錢養活了建奴,而建奴卻因此一步步壯大。

爲避免出現這種狀況,朱由校並未完全撤回禁衛軍各軍,讓其控制各處要隘,同時還讓牧民們參軍組成大明蒙古騎兵,讓他們自己來守衛自己的家園。

但誰也沒辦法確定皇太極會在什麼時候動突然的襲擊,也沒辦法預料這些地方將會有哪處會遭受到劫掠。

爲了提前做好準備,朱由校也讓軍械司在遼東山海關設立分局,爲減少因爲空間運輸而帶來的後勤問題,便乾脆將一部分生產線搬遷到山海關來,以達到隨時生產隨時裝備。

同時,朱由校還令錦衣衛繼續擴大規模,進一步完善情報體系。

而在關內,則繼續擴大對禁衛軍的招收規模,皇家軍事學堂的第四期軍官生的預計名額比第三期增加了三倍,徵兵數量也由十萬增加至三十萬。

科爾沁部和喀爾喀部的封建領主們所積累的財富大部分已經被66續續運進關內,而漠南與遼東以及遠東等地的牧民與移民剛剛開始生產,也還沒有什麼糧食的收穫,皇太極還不能靠搶劫爲自己的部族獲得足夠的生存資源,目前還依舊只能靠着與大明的貿易和協定所明確的接濟度日。

所以,這也是皇太極還沒有立即跟大明翻臉的原因,並也不得不在盧象升的再三催促下交出吳襄與吳三桂父子。

自從皇太極爲恢復與大明的友好關係而進攻科爾沁部,並殺害科爾沁部可汗土謝圖汗之子巴達禮後,建奴內部的蒙古八旗便已產生了些對皇太極的不滿情緒,而作爲科爾沁部人的布木布泰也同樣對皇太極暗生恨意。

在布木布泰看來,自己科爾沁部爲大清可以說是毫無保留的支持,要不然也不會將自己嫁過來,甚至爲了進一步加強兩者之間的關係,還準備將如今已被明軍劫走的海蘭珠也嫁過來,但誰知,自己的夫君,這個有奪天下之志的帝王卻轉眼間就幫助明廷滅了自己的科爾沁部,還殺害自己無數的科爾沁部民,甚至表現的比明軍還狠,目的僅僅是不讓明廷得到更多的人口。

因此上,布木布泰便以生病爲由對皇太極是避而不見。

而皇太極自己這時候也是萬分的爲難,爲了避免現在就與大明出現大的衝突而犧牲掉自己的盟友——科爾沁部,甚至還讓自己的愛妃也對自己起了芥蒂,影響了蒙古部民對自己的服從。

不但如此,自己還不得不眼睜睜看着那個讓自己早已心花怒放的草原明珠——海蘭珠就這樣被送進城,甚至還爲了讓明廷滿意,不得不將吳氏父子交出,以表明自己恪守協定的誠意。

第三章 朱由校的反擊第三百九十九章 伽利略想當外籍院士第兩百九十五章 重新評定張居正第五百四十二章 徹底沉淪的帝王荒誕生活第三百二十九章 科爾沁被滅第一百四十四章 溫體仁拜訪劉宗周第兩百六十四章 輿論的發酵第一百九十五章 責問第一百九十六章 跟衍聖公關係甚大第三百六十六章 被罵死的李率泰第兩百三十四章 騷亂第五百零五章 準備讓倭國消失第一百二十章 無良文人范文程第三百五十二章 閣老送閣老第三百九十章 較量第三百二十九章 科爾沁被滅第一百零三章 射殺第一百一十七章 韃子來了第一百七十章 拖也要拖得你妥協第兩百二十二章 官拜翰林第五百六十三章 查理一世宣佈投降第兩百六十二章 張岱恨藩王第四百三十八章 無情的海蘭珠第一百四十九章 閣老納小妾(一)(第三更)第九十三章 會試第一第三百零八章 天啓八年的大明財政狀況第五十三章 廷議第五百二十章 帝王吃農家飯第八十九章 野外拉練與飲食第四百二十一章 贖罪銀第三百九十五章 讓伽利略來大明第四百八十七章 漢化從改名開始第一百四十一章 朝會(三)第兩百六十章 招工與土地承包第五百三十二章 帝王要開宴會第兩百六十五章 皇太極的與時俱進第兩百五十六章 鴉片貿易帶來的天啓盛世第五百二十九章 輕視與重視的不同後果第三百七十四章 武力奪回澳門第一百二十四章 對戰多爾袞第四百七十三章 困住多爾袞第四十九章 御馬監第兩百五十九章 皇莊的性質第四十七章 正軍威,斬殺駙馬爺第三百九十七章 伽利略眼中的大明第二十章 不聽話的東林御史官第四百五十六章 移民和行政改革的迫切第五百二十九章 輕視與重視的不同後果第六百零二章 開發美洲(上)第六十一章 花錢與要錢第五百三十一章 爪哇島的皇家度假區第一百六十五章 侵權第八十八章 袁崇煥第兩百一十章 魚死網破第三百九十五章 讓伽利略來大明第三百五十章 鄭芝虎敗象已現第十九章 皇帝的日常生活第六十三章 授官第兩百六十一章 詔令各地藩王進京參祭第兩百六十四章 輿論的發酵第一百九十四章 骯髒的孔府第兩百六十四章 輿論的發酵第五百三十七章 要把鴉片賣到西洋去第四十章 王承恩與孫承宗鬥嘴第一百五十六章 閣老身敗名裂與大明致富故事第五百章 不平等條約第三百五十一章 鄭芝虎被擒第三百五十一章 鄭芝虎被擒第四十九章 御馬監第五百九十九章 帝國公民分三等第一百八十六章 拉下去,砍了第三百一十七章 科爾沁部與察哈爾部第一百五十五章 第一個百萬產業第兩百八十五章 范文程受刑第四百五十七章 突然變得很賤的多爾袞第三十六章 寧完我與鰲拜第五百二十七章 想太多的西洋諸番第三百八十二章 北方威脅與沿海海盜劫掠第五百八十九章 團滅威尼斯共和國陸軍第五百二十七章 想太多的西洋諸番第四百二十二章 是否允許官員經商(第一更)第四百六十八章 布木布泰求見皇后張嫣第三百一十四章 宣旨(一)第兩百二十章 會見南京官僚第兩百五十三章 大肆抓捕第三百一十一章 是時候開啓戰端了第兩百八十五章 范文程受刑第三百二十章 白磷彈發射與路障第一百二十九章 青絲明志第三百五十七章 刺殺李永芳第四百六十四章 去看看朕的妃子第兩百九十四章 楚王朱華奎意外死亡第三百四十章 滿徑春雪因雨溼第一百零七章 大風起,胡亂始第四百二十一章 贖罪銀第四百六十八章 布木布泰求見皇后張嫣第一百五十三章 憋不住的朱由校第七十章 只能當一小卒第五百六十章 利物浦銷煙第兩百二十二章 官拜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