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七章 倫敦條約簽訂

愛德華親王親自將確定下的談判八項條款送進了英吉利斯圖亞特王朝的王宮中,並對親自交給了斯圖亞特王朝君王查理一世。

查理一世看見這八項條款的內容後的表現簡直可以用暴跳如雷來形容,雖然他不敢對大明的代表楊嗣昌怎麼樣,但在愛德華親王面前還是能發發脾氣的。

因此,這查理一世直接劈頭蓋臉地把愛德華親王臭罵了一頓:“發克!你這個混蛋,你就那羣明國人談出這麼個結果來,還把懷特島拱手讓了出去,還要朕拿這麼多銀元出來賠款,你到底是安的是什麼心,還是不是我斯圖亞特王朝的親王!”

愛德華親王不好明說自己已經私底下與楊嗣昌達成了自己要專賣明國武器的交易,爲了能說服自己的君王接受這個條約,他也只能聲淚俱下地解釋道:“王上,正因爲我是大英帝國的親王,纔不得不答應下這個條款,如今是敵強我弱,再加上因爲大明帝國的介入,各地不服從我斯圖亞特王朝統治的異教徒已經是蠢蠢欲動,如今我們只能先答應明國,送走這個瘟神,才能抽出身來安定國內局勢,然後徐圖發展,終有一天,我們斯圖亞特王朝也會把這些恥辱都要回來的!而且,這還是在我的多次斡旋下才讓明國將條件一減再減,本來明國還要馬恩島的,賠款也要六千萬銀元的。”

“哼,六千萬銀元,就是這兩千一百萬銀元,本王也沒有!”查理一世依舊不由得怒吼了一句,儘管不用愛德華親王解釋,他也明白這裡面的道理,也知道現在自己是沒有任何底牌和大明帝國討價還價,但作爲一個曾經在歐羅巴還算得上是一方霸主的君王如今卻要如此憋屈地承認這個條約對於他而言實在是難以接受,而且一旦接受這個對於他大英帝國而言不平等條約將不僅僅是讓他在歐羅巴其他國家面前丟盡了臉,在整個英吉利也算是丟盡了臉。

“王上,明國那位楊嗣昌閣下在談判結束後,還說了一句,只要我們承認這個條約有效,並願意維持英明兩國的友好和貿易,他們大明帝國將願意一直維護斯圖亞特王朝的統治,並承認查理家族在英吉利的正統地位,且必要時可以提供軍事援助。”

愛德華親王這麼一說,這位英國君王查理一世不由得眼前一亮,心裡也總算是要好受點,因爲畢竟自己的統治利益還是沒有受損的,雖然的確使得整個國家利益遭受到了損失,但若用這部分國家利益的損失換取大明帝國對自己王朝統治的支持倒也不失爲一個划算的交易。

因爲對權力的癡迷,查理一世在不知不覺間就成了大明帝國的走狗,當然,他自己是渾然不覺的,猶如在原本歷史上曾有一位叫慈禧的女人說出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這樣的話一樣,他也不由得嘆了口氣:“你去簽字吧,告訴他們明國人,我大英帝國願與大明帝國永世交好,用大英帝國之物力結大明帝國之友誼!”

愛德華親王聽後忙奉承了查理一世幾句,就領了令旨,親自來告訴楊嗣昌的人,言明明日就可去“于謙”號上籤訂條約。

……

已經歷大小海戰不下百次的“于謙”號算得上大明最爲先進的幾艘主力戰艦之一,與原本歷史書的十九世紀四十年代清廷與英國人在英艦上籤訂第一個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一樣,如今,也同樣是在大明的艦船上,愛德華親王將代表英吉利政府與大明帝國簽訂讓英吉利喪權辱國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即《倫敦條約》。

之所以叫做倫敦條約,蓋因是在英吉利倫敦附近簽訂的,而且促進這個條約生成的核心條件也是英吉利的首都倫敦已經受到大明帝國軍隊的威脅,迫使其不得不求和。

愛德華親王在登上“于謙”號也不得不感嘆大明帝國艦船之先進,在他的認知裡,是絕對沒有想到軍艦還能有鐵甲打造,甚至沒有人力牽引的,他也沒想到這個世界上還有一種機器可以代替人力實現更高效率的行駛,也沒想到整艘艦船上可以裝置如此多的火炮。

愛德華親王在之後的晚年回憶錄曾提及這一日的感受,在他看來,此時的英吉利與大明的差距將不少於百年。

而事實上,楊嗣昌邀請他來“于謙”號上來簽訂《倫敦條約》也是爲了展現一下大明軍事實力,並進一步震懾一下愛德華親王,使得通過愛德華親王等的感觀讓整個英吉利放棄與大明帝國的抵抗之心。

雖說是軍艦,但如今既然是楊嗣昌所駐之地,也就刻意的裝潢的高標格了些,因而當這愛德華親王進入船艙大廳內後,他感覺到這裡比王宮還要華麗。

不過,這時候的愛德華親王已經明顯沒有心情去欣賞船艙內的東方裝潢藝術,此時的他已經因爲意識到自己將要代表整個英吉利簽訂下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而有些不安,他知道很快他就要成爲第一個歷史罪人。

楊嗣昌此時的心情倒是不錯,他本以爲這英吉利帝國的君王查理一世或者其他貴族還會因爲自己的條件太過苛刻而拒絕,然後少不得逼得自己再要動用武力教訓,如今卻沒想到這查理一世和愛德華親王等答應得如此爽快。

一時,香案已經擺好,十字架也擺好,楊嗣昌和愛德華親王同時坐在了一張鋪了紅綢布的長條桌上,一共兩份先用漢文後用英文寫明各項條款和備註的文件以精美的象牙木裝訂好,放在了兩人面前,而愛德華親王則用雞毛筆簽了字,楊嗣昌則用毛筆寫下了自己的名字,愛德華親王下筆下得很沉重,而楊嗣昌則寫的很飄逸灑脫,兩人並最終交換了文件又重新簽了名,最後纔將簽訂好的條約文件交給自己的幕僚,然後互相握手言和。

接着兩人又互簽了一份秘密協議,一份對愛德華家族有利卻對英吉利無利的補充協議。

至此,歷時一年多的大明與英吉利兩國之間的第一次鴉片戰爭結束。

既然特地說明是第一次鴉片戰爭,便也就有第二次鴉片戰爭。

當然,這只是後話。

第三百四十一章 看似平靜的天啓九年第一百四十三章 科學研究制度化第一百五十一章 速速回宮 (第六更!)第四百七十四章 帶毒酒見布木布泰第四百五十六章 移民和行政改革的迫切第四百五十六章 大明政治與基礎教育改革設想第三百六十三章 坑害大漢奸鮑承先第八十五章 狠辣第五百一十六章 悄然改變經濟活動方式的統治階級 (第四更)第四百四十章 盧督師看破皇太極詭詐之處第兩百一十章 魚死網破第四百一十八章 略輸一籌的錢謙益第三百三十一章 漠南蒙古改土歸流第五百零九章 巡視天下第四百一十四 又驚又懼的文官們第一百六十五章 侵權第五百六十二章 李定國帶兵英國全境遊第一百五十九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四百八十三章 盧象升做首輔第五百八十六章 先打意大利亞第三百五十四章 鄭芝虎面聖第三百三十五章 吳三桂被押解進京第兩百一十四章 滅門第兩百九十四章 楚王朱華奎意外死亡第四百八十三章 盧象升做首輔第三百二十五章 化學武器第一百零七章 大風起,胡亂始第五十八章 朕的盼頭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洋漢人齊呼王師已到第三百六十七章 大學士與兵部左侍郎視察津門第四百八十五章 張煌言去漠北第十六章 朱由校,昏君耳第五百八十一章 蒸汽朋克時代的漢文化擴張第四百一十章 毒酒杏花春第三百零五章 罷免兩位內閣閣臣第四百二十七章 進軍爪哇國(第六更)第三百六十九章 收回澳門居住權第兩百七十一章 處置王文奎第五百七十三章 擴大戰爭與拉動經濟第四百六十章 獲得生員與舉人功名難度下降第八十三章 修什麼陵墓第六十六章 軟禁與威逼第五百一十六章 身首異處 (第三更)第五百二十四章 帝臨澳門第三百四十九章 瑤家女第三百四十一章 看似平靜的天啓九年第六十三章 授官第四十四章 封賞第一百九十九章 提審衍聖公孔胤植第三百六十二章 錢謙益獻策第七章 孫承宗不是楊漣第一百零三章 射殺第三百四十八章 程行人壯膽吶喊第九十二章 本指揮使看上你了第四百三十三章 要對城裡漢人動手第一百二十六章 請先生救我第一百二十七章 朕比皇太極更大方第二十二章 撤換邊鎮總兵官第三百一十二章 封疆大吏們第兩百一十二章 包圍孔府第三百五十三章 李閣老見鄭芝龍第兩百八十一章 說親第五百四十四章 朝堂上見癮君子第三百五十四章 鄭芝虎面聖第三百五十章 鄭芝虎敗象已現第六十三章 授官第兩百零四章 調禁衛軍入魯地第四十九章 御馬監第五章 朱由檢最後的請求第五百一十六章 身首異處 (第三更)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明版蒸汽動力紡紗機與文化產業興起第兩百一十六章 自裁第四百零六章 數百顆哥薩克人頭與西征軍第一百二十九章 青絲明志第五百四十四章 朝堂上見癮君子第一百八十九章 御舟上的密議第四百四十七章 活捉皇太極第五百九十九章 帝國公民分三等第七十三章 訓練開始第兩百一十八章 文廟前行刑第十五章 去江南,那裡是東林黨的老巢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明最高科學技術獎與開戰第兩百零二章 作死與構陷第五百一十一章 升官與封爵第二十四章 血戰第三百零五章 罷免兩位內閣閣臣封推感言第四十二章 工部第四百六十章 獲得生員與舉人功名難度下降第四百四十二章 多鐸被狙擊第三百二十八章 寧遠城外築京觀第五百六十七章 倫敦條約簽訂第一章 逼朕喝毒藥第三十五章 處處花錢第六十章 天啓八年就此開始第四百八十一章 戶部尚書郭允厚是突破口第一百七十六章 改變第兩百八十八章 禁衛軍闖入楚王府第五百六十三章 查理一世宣佈投降第三百二十八章 寧遠城外築京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