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大遷移(1)

當李東一家人正在吃着牛肉火鍋,喝着西瓜汁的時候,遠在中原腹地的商都卻迎來了自末世以來最大的生存危機。

末世之後,全世界的衛星幾乎損失殆盡,即使沒有墜毀,衛星信號也無法穿過充滿塵埃的大氣層,人們對於天氣的預報能力大爲降低。

12月6日,東北出現寒潮天氣,由於通信不暢,12月7日凌晨消息才傳到商都,與此同時,寒潮正在席捲黃北大地,距黃南省僅隔了一條黃河。

商都市位於黃河南岸,根本沒有準備時間,12月7日清晨時分,寒潮正式到達商都。

末世以前,商都是黃南省的省會,常住人口大概有一千萬,大災中損失了一部分,災後又從周邊地區吸納了不少人口,所以總人口基本維持不變,還是一千萬。

作爲一個人口過千萬的城市,商都政府的應變措施做的還是不錯的,他們打開糧庫,將超過三分之二的糧食都及時分配了下去,部分孤寡人羣也進行了轉移,集中安置。

12月10日,來自東北的寒流漸漸穩定下來,氣溫不再繼續降低,氣象專家發佈公告,認爲本次寒流已經到達了高峰,可能還會持續七八天,然後就會結束。

受此消息影響,原本氣氛緊張的商都市陡然之間變得輕鬆起來,雖然氣溫依然很低,最低能達到–28℃,但是咬咬牙也能忍過去。

再加上每個人的手中都有不少先前領的救濟糧,原本拮据的生活,如今開始變得寬裕起來,很多人又重新過上了一日三餐吃飽喝足的生活,免費的東西很少有人會珍惜。

如此時間到了12月17日,寒流也確實如專家預測的那樣在轉弱,所有人都露出了會心的笑容,寒潮的日子還不錯嘛。

但是,傍晚時分,形式突然急轉直下,一條驚人噩耗傳來,一股新的寒流已經到達了河西走廊,未來兩天之內就會來到商都。

政府傻眼了,民衆傻眼了,一個是剛發完了救濟糧,一個是剛吃完了救濟糧,以後的生活怎麼辦?

黃南省雖然是產糧大省,但是人口也多,超過一億人,再加上靠近首都圈,需要供養半個京城的人口。

所以,商都的糧食儲備並不是很充裕,再加上災後又多次向中央運糧,而且由於自身位置太靠北,糧食運輸不便,糧庫修建的也不多,正常情況下也僅能維持整座城市一個月的供給。

2129年1月9日,儘管一省再省,商都市的存糧還是快見底了,只剩下了不足四天的口糧,而大寒潮卻遲遲不見結束。

這期間,周邊其它城市都在想法設法的向商都運糧,但是由於大雪和低到零下四五十攝氏度的氣溫,連鐵路都被凍住了,一切努力都是杯水車薪。

1月10日,經過激烈討論,商都市政府決定組織部分人口向周邊城市遷移,既然糧食運不進來,那就把人運出去。

“老孫,家裡就交給你了,希望剩下的糧食能夠支撐你們等到救援。”

說話的老者是商都市的書記王舉,他口中的老孫是本市市長,兩人此刻都是神情凝重。

“老王,要不還是我替你帶隊吧,你年紀大了,就留在市裡。”

“不行,當初是我極力要求發放救濟糧的,我沒臉再待在這裡了,還是讓我盡最後一點力吧。”

王舉此刻臉上充滿了痛苦和後悔,他是商都市的罪人,年紀大了,一味求穩,從而忽視背後的風險。

“這怎麼能怪你呢?這是市委共同的決定。”老孫勸解道。

“好了,別說了,就這麼決定了,我們還是來商量一下遷移方案吧。”王舉用不容置疑的口吻說道。

“那好吧。”

孫市長不再勸說,他隨手攤開了一副黃南省的地圖。

“我們計劃派出四支隊伍,單憑一座城市是負擔不起這麼多人的,也是爲了避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

老孫用筆在地圖上,以商都爲中心畫了一個“十”字,一個“十”字連接了五座城市。

“老王,你親自帶隊東路,沿着商開高速,最終到達開葑。

北路由李副市長領導,他們將沿着京廣高鐵線向北遷移,最終到達新鄉。

西路由老賀帶隊,沿着鐵路線,途經滎陽、鞏義、偃師,最後到達絡陽。

最後南路由傅偉帶隊,同樣沿着京廣線,最終到達滸昌。”

孫市長頓了一下,看老王沒意見,接着補充道:

“你們可以在沿線城市進行補給,但我估計他們提供的支援有限,我建議還是儘快到達最終目的地。”

“這次我們大概要轉移多少人?”老王心情沉重的問道,這次轉移肯定會傷亡慘重,也許一半人能夠活下來,也許全軍覆沒。

“以青壯年男性爲主,畢竟他們體力充沛,能夠進行長途跋涉,而且他們吃的多,留在市裡也撐不了多久。

統計局的人已經調閱了人口數據,這次我們準備轉移410萬餘人,這是最佳方案。”孫市長嘆了口氣。

“既然決定了,那就趕緊宣佈吧,每耽誤一分鐘,就會多一分風險。”

“是。”

1月9日下午4時,沉寂已久的商都市突然熱鬧起來,政府的宣傳車開始沿着每條街道,向市民宣佈政府的遷移計劃。

所有公務員、警察、軍隊和基層協防人員紛紛進入各大社區,做好全面動員工作,幫助老幼病殘進行轉移。

按照計劃,政府將在市區重新開闢1000多座避難所,作爲留守民衆的最後的棲息地,裡面也將會儲備政府最後的救濟糧,並留有軍隊駐守。

避難所只接收不滿十六週歲的兒童、女人、年滿六十週歲的老人、行動不便的殘疾人和特定公職人員,除此之外的所有人員都屬於被遷移的對象。

象山路第124號避難所,入口處擠滿了人羣,入口由軍隊負責防守,工作人員正在認真核對每一位進入人員的身份。

“老婆,進去後一定要照顧好咱們女兒,她有哮喘,你一定要注意。”年輕丈夫抱着女兒對着妻子囑咐道。

“嗚嗚,老公,怎麼辦啊,不是說好了我們一家人要在一起的嗎?”女人已經處在了崩潰的邊緣,滿臉都是眼淚。

“說什麼傻話呢,跟着我,你們只有死路一條,我身體強壯,肯定會撐下來的,我向你保證,我肯定會回來的。”

年輕丈夫用手背擦了擦妻子的眼淚,一家三口緊緊的抱在了一起。如果能夠活下去,誰願意去死呢?

“進去吧!”

男人狠狠親了女兒一口,然後義無反顧的遞給了妻子,並把她們推過警戒線,工作人員很快將她們放進了入口。

“寶寶,快跟爸爸說再見。”女人拉着女兒的手揮舞着。

“爸爸,拜拜?Bye~”

小女孩用稚嫩的嗓音大聲說着,爸爸又要出門工作了,寶寶在家會很乖的。

年輕丈夫同樣揮了揮手,最後看了一眼妻女,彷彿要把她們的形象烙在心裡,然後突然轉過身體,朝另外一個聚集點快步跑去。

“爸爸……”

第一百七十五章 研究所擴編第六十七章 樂樂來信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千億第兩百九十二章 印北動盪第一百六十二章 新時代的拆遷戶第兩百八十三章 聚變曙光第四章 莊園完工第一百五十八章 滿載而歸第一百八十四章 日本人的難題第兩百二十章 拆分綠寶生物第一百一十一章 入坑第五十七章 婚禮第兩百一十一章 坦桑利亞第九十八章 瓢潑大雨第一百零九章 滿月宴第一百四十九章 星城現狀第兩百七十九章 全家福第四百四十五章 煤與電第兩百七十九章 全家福第三十一章 吃着火鍋唱着歌第一百二十七章 座談會第三百零八章 轉型第一百二十五章 餘糧收集第一百五十九章 決心第十三章 開業典禮第一百零四章 簡單的愛情第兩百四十章 悉伲盆地第一百八十二章 新家第三章 收購第九十一章 截胡第七十八章 登門第兩百四十七章 倒黴的東灣地產(求收藏)第一百四十八章 苞藍抗流感片第一百七十七章 小學一年級第二十四章 喜極而泣第一百零九章 滿月宴第二十六章 出路第十一章 買車第兩百八十三章 聚變曙光第兩百七十一章 李君和李軒第兩百二十七章 再添三省第兩百五十六章 新家(求收藏)第兩百章 “分水嶺”第五十二章 卑鄙的我第一百四十六章 全捐第四十四章 探親(1)第一百九十二章 承包基地第一百七十二章 有錢人家第六章 春節二三事第兩百二十四章 長河的三架馬車第四百四十五章 煤與電第兩百八十四章 2150年度財報第九十章 誤判第一百一十五章 子承父業第七十六章 東興口岸第一百零九章 滿月宴第一百六十一章 後續安排第兩百九十章 當代少年第二百零二章 2140年的春節第一百六十二章 新時代的拆遷戶第九十一章 截胡第兩百七十三章 黃家人南下第兩百三十九章 徽商聯盟第二十九章 防衛升級第四十一章 飆漲的房價第三十四章 心態轉變第六十六章 草莓熱(2)第兩百九十八章 勢力範圍第兩百四十七章 倒黴的東灣地產(求收藏)第兩百三十七章 新任第一書記第三百零六章 鹹水湖第九十七章 反常的天氣第五十五章 領證第一百三十七章 錢樂樂的一天(2)第兩百二十二章 鉅額融資第兩百五十三章 仰望星空第兩百九十五章 瑟德拉“大捷”第二十章 重見“天日”第兩百三十九章 徽商聯盟第一百八十二章 新家第一百六十九章 京城開賣第兩百二十九章 就職演說和貸款第一百七十五章 研究所擴編第兩百九十八章 勢力範圍第一百二十章 野心第十一章 買車第九十二章 實驗室第五十七章 婚禮第兩百六十四章 初識豪門第十六章 最後的準備第一百六十五章 《華越合併條約》第五十六章 “醜”媳婦叫公婆第兩百五十六章 新家(求收藏)第一百八十三章 傳家寶第六十八章 出海第一百九十九章 李媽大壽(2)第一百七十章 韓配第兩百四十二章 競拍現場(2)第五十四章 假戲真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