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65章 正賽(下)

在駕駛技巧方面,巴里切羅必須要承認,自己距離舒馬赫的水平,還有一定的差距,但如果真的像特謝拉之前所說的那樣,舒馬赫駕駛的天明車隊賽車的性能,遠遠比不上法拉利車隊的賽車,那麼這一排位賽,舒馬赫的成績爲什麼會比自己高出快一秒了?

排位賽只是跑了一圈,巴里切羅並不覺得自己在賽車性能佔優的情況下,會比舒馬赫差這麼多。

所以,唯一的解釋便是,天明車隊的賽車遠沒有他們想象中那麼差!

甚至,舒馬赫能在這種情況下力壓哈基寧獲得杆位,恰恰表明天明車隊的賽車,至少跟邁凱倫車隊的賽車是同一水平的!

如此一來,巴里切羅才能夠解釋這一次排位賽上名次的劇烈變動。

“不比我們的賽車差,甚至還可能優於我們……”特謝拉嘴中輕聲呢喃了一遍,隨即又擡起頭看向了巴里切羅,“可是,這怎麼可能?”

聽到特謝拉這近乎靈魂般的拷問,巴里切羅也是忍不住苦笑一聲,“天明車隊身後的天明集團,可能真沒有我們想象的那般簡單吧,他們的賽車,在加速性能以及操控性能方面,應該是比我們的賽車好的,這一點,等到明天的積分賽,將會更加淋漓盡致的展現出來。”

明天的積分賽,所有賽車將會同時出現在賽道上,連續五十幾圈的賽程,賽車性能的重要性在這個時候纔會無限放大,各種彎道超車、直線超車對於賽車加速性能以及操控性能的要求也會大大提升。

也許法拉利賽車與天明車隊的賽車在各種性能上的差距並不是很大,但是57圈累積下來,就會對車手的最終成績產生致命的打擊!

“天明集團,那可是比我們法拉利身後的菲亞特集團還要龐大的存在呢。”想到這裡,特謝拉也是忍不住嘆了口氣,最近兩年的汽車銷量排名,天明集團都要比菲亞特集團高出許多。

“或許,舒馬赫去了天明車隊那裡,真的是一個更好的選擇吧。”也不知道爲什麼,巴里切羅忽然就發出了這樣的感慨。

***

“車王迴歸,舒馬赫奪得澳大利亞站積分賽杆位!”

“用實力爲自己正名:舒馬赫的逆襲之路!”

“龍爭虎鬥,澳大利亞大獎賽積分賽將於今日在阿爾伯特公園賽道點燃烽火!”

…………

第二天的報紙上,鋪天蓋地的,全都是對舒馬赫的讚歌,對比一下前兩天的報道內容,真的是諷刺至極,一夜之間,舒馬赫再次成爲所有人都歌頌的王者。

今天的積分賽,被安排在了墨爾本當地時間下午兩點開始,與練習賽以及排位賽不同,這一次的積分賽,每位車手就會根據最終的排名,獲得相應的積分了,這也是正賽又稱爲“積分賽”的原因所在。

對於F1錦標賽的積分規則,國際汽聯也是做過多次修改,在2003年賽季之前,每一個分站的冠軍車手將會獲得10個積分,亞軍和季軍則分別獲得6個以及4個積分,從第四名到第六名,則分別獲得3個、2個以及1個積分,第六名向後的所有名次,不再獲得任何積分。

只不過這樣的積分規則,在2004年的時候發生了改變,除了第一名獲得10個積分不變之外,亞軍和季軍獲得積分分別變成了8和6,第四名到第八名獲得的積分則爲5/4/3/2/1個積分,也就是說,國際汽聯將獲得積分的名次,擴展到了第八名。

這樣的積分規則使用了六年之後,到了2010年,國際汽聯針對F1分站的積分規則,再次進行了修訂,並且一直沿用至今。在新修改的規則下,每一個分站冠軍車手,將會獲得25個積分,亞軍獲得18個積分,而季軍則獲得15個積分。

除此之外,從第四名一直到第十名,也都會獲得相應的積分,在這樣的積分規則下,前十名的車手都會有自己的積分入賬,這樣就免掉了許多車手一個賽季結束之後零積分的尷尬。

除了這些常規的積分規則之外,國際汽聯還在2013年宣佈,每個賽季的收官戰,每位車手所獲得的積分將會翻倍,這樣一來,就會給最後的冠軍造成巨大的懸念,所以這種積分規則提出來之後,一直受到外界的批評與指責。

另外,從2019賽季開始,如果一位車手以前十名完賽,且同時這名車手也創造了比賽的最快單圈,那麼他就將獲得一個額外的積分,這一規則曾在1950-1959年期間使用,2019賽季也是該規則在時隔60年後重回F1。

每年的F1賽季,都會產生一個車手總冠軍和車隊總冠軍,兩種冠軍的產生方式都是採用累積積分制,年度獲得積分最高的車手將獲得車手總冠軍,至於車隊總冠軍,則是兩名車手的積分相加,最高的那一個車隊獲得。

另外,在計算積分決出冠軍的時候,如果比賽此時尚未完成2圈,車手不會獲得積分,那麼賽事幹事有權要求修復賽車或者使用備用車(如果該年規則允許使用)重新發車。

假如比賽在達到全部賽程的75%被迫中止而無法完成比賽的時候,則該名車手的積分必須乘上1/2,通過各站賽積累計分,方可決出本年度車手及車隊的世界冠軍。

如果兩名車手最終積分相同,則分別比較分站冠軍數,亞軍數,季軍數……直到一方比另一方多爲止。如果依舊相同,還要比較正賽最快圈速的多少以及杆位的多少來進行冠軍歸屬的判決。

當然了,如果到最後兩個人的所有榮譽都是一樣的,那麼終級的方式就是通過抽籤來決定最後冠軍的歸屬。不過F1賽事開始到現在,周景明還從來沒有聽說過用抽籤的方式決定出最終的冠軍的。

在積分賽正式開始之前,賽事組委會還安排了半個小時的熱身賽,此時的阿爾伯特公園中,纔算是真正的人山人海,前來觀看比賽的觀衆,比昨天的排位賽還要多,這也是爲什麼國際汽聯將排位賽以及正賽的時間安排在週六週日的原因,本身就是爲了增加門票收入的。

各個車隊的車手在完成了熱身賽之後,此刻早就已經整裝待發了,真正的速度與激情的碰撞,一觸即發。

0010章 月是故鄉明(求推薦)0128章 準備出國0471章 開展0614章 大衆入局?0697章 打開島國大門0639章 峰會開始0744章 超跑中的戰鬥機(下)0173章 引薦0160章 返回申城0480章 聯合推薦(2)0281章 開業典禮0013章 新的開始0636章 進軍豪華車市場0299章 參展商的陣容0114章 車型換代0648章 勞斯萊斯國產化0469章 計算機要從娃娃抓起(2)0220章 峰迴路轉0266章 博世的條件0653章 正式實施0051章 完善工藝0019章 驗算尺寸 (求推薦)0418章 粉墨登場0444章 銷量暴漲0207章 開始遊說0132章 一本工藝文件引發的血案0121章 夢想成真0083章 停線返修0475章 天明獎學金0543章 軒逸0319章 產能提升0284章 臨危受命0196章 通過評審0119章 桑車項目組0187章 完成技改(求月票求推薦)0519章 就緒0203章 拿下競標0660章 佈局日韓0205章 破局之道0506章 試點“貸款”購車0199章 方案確定0657章 南美市場0689章 炎黃出擊(1)0568章 準備SUV的發佈0026章 方向錯了(求推薦)0689章 炎黃出擊(1)0010章 月是故鄉明(求推薦)0781章 豐收的天明車隊0407章 初步接觸0204章 幸福的煩惱0348章 碰撞標準0648章 勞斯萊斯國產化0349章 進軍歐美0743章 超跑中的戰鬥機(上)0747章 電動化0253章 缸內直噴0070章 服不服?(3)0605章 股東大會0130章 造訪大衆0164章 周爸的人生哲學(求月票)0635章 紅旗-勞斯萊斯聯名款0685章 撤離東南亞(2)0470章 企業大學0547章 FIFA全球合作伙伴0608章 投票結果0081章 聽信謠言0745章 最高時速0418章 粉墨登場0097章 一幫坑爹貨0534章 豪賭0497章 家轎時代(3)0305章 準雙曲面齒輪0206章 遊說機工部(求訂閱求推薦)0398章 國產雙子星0776章 生死戰0548章 受阻0446章 ESP系統測試0738章 鴻蒙問世(下)0535章 最大的後盾0397章 走出國門0219章 貸款進度0699章 後知後覺的豐田0479章 聯合推薦0353章 參賽0009章 返鄉(求推薦)0751章 “去周化”0678章 多點開花(4)0342章 市場份額0129章 抵達沃爾夫斯堡0087章 產量滯後0649章 備受歡迎0677章 多點開花(3)0247章 收購申城汽車齒輪廠0387章 徐衛東的現狀0746章 最快量產車0378章 正名(2)0191章 新的任務0584章 可行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