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天下大勢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呂布率領大軍回下邳。此時一時動剛剛入冬,進入到十一月初。天氣逐漸變得寒冷起來。

此時天下也早已進入到了亂世羣雄爭霸的格局中。各地混戰不休。隨着陳衛的穿越而來,並且成爲了呂布的親衛統領,歷史的軌跡悄悄的發生了偏轉。原本實力較弱的呂布開始漸漸的在亂世中嶄露頭角。

此時天下各地豪雄,多則佔領數州,少則佔領一州或者一郡。

關中有馬騰和韓遂,擁兵數萬餘佔領西涼。馬騰,字壽成,乃是漢伏波將軍馬援之後。

韓遂字文約,金城(治今甘肅永靖西北)人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當初,董卓進京時曾拉攏馬騰、韓遂,要他們一起出兵進京。此年,馬騰、韓遂到達長安,董卓已死,李?等人專權,於是拜韓遂爲鎮西將軍,遣還金城。馬騰爲徵西將軍,屯於?。

興平二年(公元195年),馬騰上表稱軍隊補給不足,請求就谷於池陽,於是率軍改屯長平岸頭。將領王承害怕馬騰圖謀自己,於是率兵偷襲,馬騰沒有準備,向西敗走。不久,李?與郭汜相互攻擊,三輔動亂,馬騰遂放棄東行計劃,與韓遂相聯合,結爲異姓兄弟。自此馬騰和韓遂便佔領關中之地,坐擁西涼。

涼州往南便是益州劉璋和漢中張魯。

劉璋,字季玉,江夏竟陵(今湖北天門)人。繼父親劉焉擔任益州牧,憑藉益州天險,佔領益州。

張魯,字公祺(《後漢書》作公旗),祖籍沛國豐縣(今江蘇省豐縣)。他是西漢留侯張良的十世孫、五斗米道教祖張陵的孫子,在祖父和父親去世後繼續在漢中一帶傳播五斗米道,並自稱爲“師君”。佔領漢中。

曹操,字孟德,沛國瞧人。靈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黃巾軍起義爆發,曹操被拜爲騎都尉,受命與盧植等人合軍進攻潁川的黃巾軍,結果大破黃巾軍,斬首數萬級。隨之遷爲濟南相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西涼刺史董卓進入洛陽,廢少帝,立獻帝劉協,後又殺太后及少帝,自稱太師,專擅朝政。曹操見董卓倒行逆施,不願與其合作,遂改易姓名逃出京師洛陽(今河南洛陽東北)。曹操到陳留後,“散家財,合義兵”,且首倡義兵號召天下英雄討伐董卓。

漢獻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正月,袁術等人共推渤海太守袁紹爲盟主,曹操任代理奮武將軍,參加討董軍。二月,被聯軍擊敗的董卓脅迫獻帝遷都長安(今陝西西安西北),自己則焚燬宮室,挖開王陵,劫掠人民,致使洛陽方圓200裡荒蕪凋敝無復人煙。而關東聯軍懼怕董卓精銳的涼州軍的戰力,無人敢向關西推進,全都屯兵酸棗(今河南延津北)一帶。而曹操認爲董卓“焚燒宮室,劫遷天子,海內震動”,應趁機與之決戰,遂獨自引軍西進。曹操行至滎陽汴水(今河南滎陽西南),與董卓大將徐榮交鋒,因爲士兵數量懸殊,曹操大敗,士卒死傷大半,自己也被流矢所傷,幸得堂弟曹洪所救,倖免於難。回至酸棗,曹操建議諸軍各據要地,再分兵西入武關(今陝西丹鳳東南),圍困董卓,關東諸將不肯從。關東諸軍名爲討董卓,實際各自心懷鬼胎,意在伺機發展自己勢力。不久,諸軍之間發生摩擦,相互火拼。聯合軍至此解散

初平三年,青州黃巾軍大獲發展,連破兗州郡縣,陣斬兗州刺史劉岱。濟北相鮑信等人迎曹操出任兗州牧。曹操和鮑信合軍進攻黃巾。鮑信戰死。曹操“設奇伏,晝夜會戰”,終於將黃巾擊敗。獲降卒三十餘萬,人口百餘萬。曹操收其精銳,組成軍隊,號青州兵。

後曹操爲報父仇,東征徐州。曹操部將陳宮很陳留太守張邈迎呂布爲兗州牧,佔領兗州濮陽等諸郡。後曹操撤兵回兗州,與呂布戰於濮陽。呂布敗走,投奔徐州。所以曹操又收復兗州。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八月,曹操迎天子。辛亥,鎮東將軍曹操自領司隸校尉,錄尚書事。庚申,遷都許。己巳,天子幸曹操營。冬十一月丙戌,曹操自爲司空,行車騎將軍事,百官總己以聽。

之後曹操聯合袁紹、孔融、劉備,加上自己共四路人馬,覬覦徐州,此次卻敗於呂布。呂布收復徐州,又的泰山臧霸諸將投靠,呂布得泰山郡。

至此,曹操佔領兗州,和擁有東都洛陽,加上河東。

洛陽以西,李?和郭汜擁兵萬於駐紮在長安。

張揚,因爲先時獻帝劉協東逃洛陽時,張揚送糧食以資獻帝,被封爲安國將軍,晉陽侯,爲河內太守。

袁紹,字本初,汝南汝陽人.出身名門望族,自曾祖父起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自己也居三公之上,其家族也因此有“四世三公”之稱。袁紹初爲司隸校尉,於初平元年(190)被推舉爲反董卓聯合軍的盟主,與董卓交戰;但不久聯合軍即瓦解。此後袁紹在謀士的幫助下,先謀冀州韓馥,得冀州,又先後奪青、並二州。此時正與幽州公孫瓚對峙於幽州易京。

而幽州的是公孫瓚。公孫瓚字伯?。此時率殘兵退居易京。

青州北海的則是孔融。北海以南就是呂布虎踞徐州。而此時的劉備,自被呂布奪取徐州之後,便投靠曹操。曹操撥於劉備兵馬一萬,屯於沛國,以抵擋呂布。

袁術,乃是袁紹的弟弟。董卓禍亂朝綱時,袁術佔領南陽。後袁術驕奢淫逸,不修德政,將南陽劫掠一空之後,後又劫掠兗州陳留。在陳留,被曹操打敗之後,東逃到淮南,佔領九江郡。

先前孫堅投靠袁術,後孫堅戰死,其子孫策便歸附袁術。後孫策以玉璽爲質,從袁術借得兵馬一千,東渡江東,又再周瑜和孫堅的老部下程普、黃蓋、韓當等人的幫助下,先佔領吳郡,後佔領會稽、丹陽郡。

至呂布回師下邳時,孫策此時已經打敗了會稽的王朗,佔領會稽全郡。

再往西,就是荊州的劉表。此時劉表坐擁荊州九郡,和南陽的張繡結盟,互爲犄角之勢。

往南,就是交州和原南的蠻夷。士燮佔領交州,孟獲佔領雲南。

建安元年冬,天下諸侯擁兵割據一地,大則佔領數州,少則一州或一郡縣。各個諸侯之間相互攻伐,各自謀利,天下混亂不已。

PS:這章就是交代一下,天下的勢力。這章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內容,所以提前寫出來,十二點左右還有一章,算是明天的。

第7章 陷陣營都督高順第262章 說動柳歸第85章 城南大戰第70章 琅琊徐盛第4章 猛虎勢力已成第127章 悟第85章 城南大戰第69章 霸王心,青天志第157章 劉曄死諫,呂布知錯第242章 智計敗黃蓋第73章 營中鬥將第4章 回陽都關於建安三年的廣陵第4章 回陽都第82章 縣丞諸葛瑾第61章 張遼誘敵(二)第189章 趁夜奔襲全椒第53章 曹操退兵第227章 漢醫學院館第38章 大破敵軍(六)第122章 喝酒談心第70章 琅琊徐盛第274章 陷陣陷陣,有我無敵!第132章 我不是!第2章 琅琊戰終第11章 拒絕第27章 兵臨城下第280章 譙縣之戰第183章 美人香消玉殞第199章 虛虛實實,曹仁撤兵第5章 單福又名徐庶第14章 齊聚徐州(三)第226章 賈詡之謀第225章 誰勝誰敗?第231章 毒士賈詡第116章 靜兒的心第154章 劉曄領廬江太守第20章 回下邳第117章 立威第25章 標槍騎兵第89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178章 三箭挫敵銳氣第86章 大戰高覽第78章 突圍上第155章 再遇佳人第162章 無題第40章 大勝(二)第267章 魏續之死第116章 靜兒的心第247章 追擊敵軍第277章 荀公達的疑慮第67章 廣陵戰――勝(二)第138章 發展徐州第46章 纏綿第246章 黃蓋身死第243章 顧雍之計第24章 軍心可用第253章 周瑜撤兵第221章 梟雄末路(中)第77章 失敗(二)第190章 智奪全椒第188章 兵分兩路,陳衛領兵第241章 大戰起兮於全椒阜陵第183章 美人香消玉殞第32章 勸降第70章 琅琊徐盛第66章 廣陵戰――勝(一)第166章 爲何相愛如此痛苦(二)第84章 靜候高覽第9章 問計於劉曄第28章 大戰將起第188章 兵分兩路,陳衛領兵第6章 倚天和青?第139章 公孫瓚覆滅第166章 爲何相愛如此痛苦(二)第234章 曹操欲撤兵!第177章 無題推薦幾本新書更新遲了第121章 呂布論武技第208章 劉勳敗逃,陳衛截殺第16章 憤怒的陳衛第22章 親衛統領第274章 陷陣陷陣,有我無敵!第11章 泰山賊寇第8章 歷史的真相?第58章 廣陵血戰呂布非三國演義所描述的那樣如此不堪第177章 無題第225章 誰勝誰敗?第262章 說動柳歸第5章 回陽都第268章 再相見已成陌路人第10章 彈琴的美女第244章 幾嶺谷第15章 暴風雨來臨的前夕第254章 錦帆賊第37章 大破敵軍(五)第88章 城南硬戰第3章 比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