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三尖兩刃

風雨飄搖動淮中,三澗下涗欲無穹。此時的紀靈惶惶如喪家之犬,在樂就以及數十名親兵的保衛下,蒼蒼涼涼的向着西南逃去,紀靈身上連中數處刀傷,血流不止,但身上的傷口又怎能比得上的心口之痛?

看着手下軍士盡皆死傷殆盡,打馬走跑的紀靈在黑漆的暗夜之中,第一次流下了兩行灼熱的淚水,卻有些秋風蕭瑟英雄落的悲涼情懷。

馬匹在泥濘的草道上緩緩前行,彷彿那無根的落葉,淒冷的飄灑在這秀麗的淮中。紀靈一邊御馬,一邊捂着胸口上的傷口,臉色忽明忽暗。半晌,只聽紀靈慨然沖天長嘆一聲,接着轉首對着樂就以及身後親兵道:“你等...走吧。”

夜間的幽風飄灑在衆人的臉上,涼颼颼的刺骨難耐,過了一會,只聽樂就有些顫抖的問道:“將軍,您此言何意?”

只見紀靈輕輕的搖了搖手,嘆口氣道:“大勢已去,汝等不須在跟隨我了,且自謀生路去吧。或可保住一條性命。”

“將軍!那您呢?”只見紀靈聞言搖首仰天道:“我與爾等不同,我當初官不過一郡之尉,得天子重之,己之蜜水與吾共享,後至南陽,又以我爲都督,兵馬皆付於吾。我紀靈又怎能忘恩背主!”

“唉...將軍高義,令人折服。曹昂深感欽佩。”隨着一聲輕嘆,紀靈等人盡皆驚聞轉頭,只見一隊彪騎緩緩的向着己方行來,而說話之人正是爲首的一員無須儒將,那男子年齡不過二十出頭,身材頗爲高大,一身合體的銅甲遮不住一種隨時欲爆發的戰意,銳針般的亮目正炯炯望着衆人,配和着管挺的鼻樑、微抿的嘴脣,卻有幾分與這戰場頗不協調的灑然之意。

縱是天色暗黑,紀靈也是認出了這年輕人正是自己前番所追拿之人。那時自己便覺得他面善,卻是前番與夏侯淵對陣時遙遙見過,紀靈緩緩的打量了他身後殺氣逼人的士卒一眼,長嘆口氣道:“原先見你領軍南來,且觀你年紀輕輕,本以爲你便是江南的周瑜,不想卻是認錯了。”

曹昂看着渾身血跡,但依舊堅持屹立不倒的紀靈,佩服的衝着他恭了恭身體,輕言道:“在下曹昂,紀將軍,兵不厭詐,還請將軍勿怪。”

“曹昂?”紀靈默默的唸叨了兩遍,接着續道:“你是曹操宗族之人?”曹昂輕輕的點了點頭道:“不錯,當朝司空大人正是家父。”

“呵呵”紀靈苦澀的搖了搖頭,接着續道:“也罷,你是想取我性命,還是欲招降紀某?”曹昂緩緩的擡起了手中的長槍,續道:“曹昂特來取將軍首級。”

紀靈聞言愣了愣,接着嘲笑道:“哦?爲何,夏侯淵屢次出言招降某家,你這小子居然直言要吾性命,哼,卻是沒有你父親的愛才之風。”

曹昂長嘆口氣道:“曹昂非是嗜殺貪功之輩,我取將軍性命,一是尊重將軍爲人,適才聽將軍所言,將軍已有死志,曹昂何苦再出言侮辱將軍?二是不想欺騙您,縱是曹昂能收得將軍回往許都,也必不能保住將軍。我父身爲漢朝股肱,豈能容許漢室逆臣?從袁術稱帝,拜將軍爲車騎那一刻起,將軍的命運便已然註定,再無悔改。若是吾父能容許叛逆之人歸順,事想今後漢室威嚴何在?到時人人稱帝叛逆,事不濟時,在行歸順,如此,天下又將如何?非是曹昂嗜殺,實乃是將軍死期必至!”

紀靈聞言擡首默默的看了曹昂兩眼,接着啞然笑道:“虎父無犬子,曹公子,你所言甚是!不過,你有什麼把握必能殺我紀靈?”話音剛落,便見曹昂身後的騎兵各個張開弓弩,一道道冷箭深寒!直指紀靈一衆。只聽曹昂沉聲輕道:“將軍有什麼把握必能從我這裡過去!”

紀靈呆了半刻,接着哈哈一笑道:“好!紀靈能死在你手上,也算不墜了名頭。曹昂!你可敢與某家決一雌雄!若是紀靈僥倖勝了半招,你須得放過我手下這一衆兵將!”

曹昂聞言不由躊躇了一下,卻聽紀靈哈哈笑道:“曹操的兒子怎麼這般孬種!某家已是半殘之軀,你居然也這般猶豫,莫不是害怕了我這垂死之人不成?”曹昂聞言不由暗罵了自己一聲軟蛋,接着拱手道:“紀將軍好胸懷!曹昂便與將軍一戰!”

話音落時,曹昂便挺槍出馬,與紀靈交戰於一處,此時的紀靈已是重傷累累,不復平日之勇,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對於曹昂來說,現在的紀靈依舊是一位絕對的強敵!

卻說場中兩馬相交,曹昂手中的長槍和紀靈手中的三尖兩刃刀往來交錯,紀靈的每一擊砸在曹昂的槍上都是勢大力沉,只把曹昂壓得面色潮紅,幸虧他身負重傷,不然曹昂絕非他十招之敵!

有時候平日裡千般訓練,反不如生死一戰來的成長較快,特別是與紀靈這樣的勇將交手,卻是令曹昂獲益匪淺,十多個回合一過,曹昂便採取就虛避實的方法,一邊避免與紀靈硬撼,一邊拖延消耗紀靈的體力,正如夏侯淵所言,過招沒有什麼狡詐之說,兵不厭詐!贏最重要!

至於曹昂身後的兵卒則是在史泱的示意下,整弓聚弩,一旦曹昂稍有異樣,上百的亂箭便會把紀靈射成篩子!所以說,此一戰幾乎是沒有任何的懸念。

卻說紀靈越戰越心急,越打越心焦,若在自己全盛之時,這毛頭小子別說跟自己勢均力敵,只怕十招都擋不下,可是如今自己處處被制,實在讓人氣憤!偏偏這小子避實就虛,不跟自己硬撼,拖延自己的傷勢,自己的千般妙招最後反倒都成了陪他練手!真個讓人來氣!

曹昂小心翼翼的接着紀靈的每一個虛招實打,大約又過了二十餘合,紀靈只覺得氣血翻涌,渾身痛楚難耐,手中三尖兩刃刀漸漸凌亂。突然,紀靈頓覺肋下一股寒氣刺膚,要待招架已是不及,只得被迫側身躲避,馬上平衡難找,曹昂這趁虛一擊,不但讓他先前的攻勢盡數消融,還反守爲攻。

曹昂一個照面佔得了先機,哪裡會給紀靈喘息之機?接着使出全身解數,連連強攻紀靈,紀靈失血過多,都暈目眩,終究是弱不敵強,一頭栽下馬來。

“將軍!”樂就一見便要上前相救,可是一道疾風閃過,卻是史渙瞬間策馬攔在樂就之前,而曹昂身後的數名騎兵也是策馬急上,手中長槍牢牢的封住紀靈咽喉。樂就只能呆立於側,難以上前。

“唉,事以至此,實乃是天命!天亡我也。”紀靈躺在地上,悲憤的仰天一嘯,曹昂心中酸楚,翻身下馬衝着紀靈道:“將軍,我答應你,你死之後,你這一衆手下,我曹昂盡皆放走!”

紀靈聞言轉頭看了曹昂半晌,接着輕輕的點了點頭,算作答謝,接着突然奮力向前一探頭,只見虎鬚下的脖頸順時插入了一名親兵的長槍之中,在輕微的抖動了兩下之後,紀靈便不再動彈,一員虎將就此謝幕與亂世的舞臺中間。

“將軍!”樂就悲憤的大叫一聲,接着兩行熱淚便瞬息流動而下。曹昂輕輕的甩了甩手,言道:“你們..走吧!”

樂就悽然的仰天喝道:“大丈夫生於天地,上不能救護主上,下不能保全地薄,與死無異!”說完隨即拔劍自刎當場。

那邊的曹昂着實沒想到竟會有這般變故,只是呆呆的立於當場,少時,隨即緩緩自言自語道:“這他媽纔是真漢子,真男人...史渙,讓軍士們葬了紀靈他們吧。”史渙聞言不由楞道:“葬了?大人,你還需要拿紀靈的首級請功呢?”曹昂聞言默默的搖了搖頭,只是緩緩的撿起了地上的三尖兩刃刀,輕言道:“葬了吧,請功的話,用這個就夠了。”

——————

壽春口的大寨內,此時已經全部爲曹軍佔據,晨間的清光遙遙映射在主寨之上,彷彿在爲曹軍慶賀着作夜的勝利,而等在寨門前的夏侯淵看着領軍遙遙打馬歸來的曹昂,嘴角在不經意間竟輕輕的順起了一絲微笑。待曹昂走近之後,夏侯淵看着曹昂馬下空空,毫無懸掛,不由的呆了一呆,接着板正臉孔問道:“子修,你未曾拿得紀靈回來?”

曹昂輕輕的搖了搖頭,接着獻上手中的三尖兩刃刀道:“曹昂不負叔父厚望,將紀靈與其副將樂就逼死與西南三十里屯山之外,只是...紀靈乃一代豪勇之將,我感其忠義難尋,私下做主安葬,請叔父責罰!”

夏侯淵聞言愣了一愣,接着搖首笑道:“你成就大功,卻念及敵方忠義而不毀人屍身,也算難得!此事我派人覈實細查後,自會在功勞薄上替你記上一筆。”曹昂聞言額道:“多謝叔父!”

“恩!”夏侯淵點了點頭,接着沉言道:“你勞累了一夜,且去帳中休息!午時後,我等便兵發壽春!”

“啊?”曹昂聞言愣神,接着道:“這麼快?”夏侯淵哈哈笑道:“兵貴神速!我等此來要得便是讓袁術反應不及,無從下手焚糧燒種。如今紀靈以死,我等豈能不作速進兵?我以派人報之主公,如今主公已經作速進兵欲破橋蕤,我等先去壽春城,以防袁術有變,然後便可等主公大軍進兵合圍壽春!”

曹昂聞言點頭表示瞭解,只見夏侯淵輕輕的打量了一下手中的三尖兩刃刀,幽幽然道:“好刀!真是好刀,三尖環刃,可斬可刺,這鐵料也屬上佳之品,子修!這三尖兩刃刀既然是你所繳,就由你拿去吧!”曹昂聞言急忙道:“叔父,孩兒武藝低微,要此良器無用,還是叔父拿去用吧。”

夏侯淵搖了搖首道:“什麼話!難道我還會與你爭東西不成!”曹昂急忙搖頭:“曹昂不是這個意思,只是...”

夏侯淵擺了擺手道:“什麼只是,讓你拿去你就拿去!”看着一臉決然的夏侯淵,曹昂不由的微微苦笑了一下,接過這六十五斤重三尖兩刃刀,“多謝叔父!”

建安二年,曹操派遣手下愛將夏侯淵,以親子曹昂,儒將李典爲副將,分兵直入淮南境內,殺紀靈,樂就,李豐,兵進壽春,阻攔了淮中民田損毀的可能性。接着便率軍急攻橋蕤,決戰與淮北。橋蕤軍大敗,爲曹洪所殺,血流成渠,江水爲之而紅。

接着曹軍直逼壽春,四面圍城強攻,督諸軍搬土運石,填壕塞塹,壽春兵少,抵擋不住,曹兵爭先上城,斬關落鎖,大隊擁入,袁術倉皇渡淮奔廬江而走,僥倖逃生,曹操兵進壽春,焚燒僞造宮室殿宇、一應犯禁之物;壽春城中,收掠一空。至此,江淮北部幾乎全定。且糧米未損,曹軍實力空前大增。

第70章 神仙是個會求雨的老道第69章 江陵城,出現了神仙第80章 收降猛士第80章 八陣第142章 曹操行動第150章 安然第122章 拼將第101章 周瑜第21章 黃忠與曹昂第15章 救援曹仁第143章 秦宜祿第24章 偷渡襄江第2章 活了又要死?第133章 繞往成都第10章 事定第94章 曹昂VS周瑜第33章 失望的歸程第70章 橫槍縱馬第50章 甘寧百騎欲劫營第49章 羌兵來了第14章 洞房之夜第19章 曹衝掛帥第18章 河北好漢第49章 你就是曹昂的徒弟了第39章 致命的夜談?第74章 五子良將張合第151章 馬家的今後第16章 郭嘉勸昂第130章 曹操與鄧艾第22章 馬騰與韓遂第145章 桃園夢斷第102章 還屍第61章 誰是變數?第74章 五子良將張合第44章 陣前換俘虜第2章 翁中捉鱉第14章 洞房之夜第71章 分投第58章 鮮卑會盟第80章 分頭迎敵第44章 陣前換俘虜第20章 張遼高順第23章 許攸張合第78章 三方俱動第38章 韓遂的陰謀第122章 拼將第51章 一封轉交的信第101章 周瑜第30章 與君飲酒第11章 趙雲子龍第124章 救夏侯第27章 馬騰之死第29章 溫縣之行第84章 曹操蔡琰第66章 即將到來的終曲第32章 收你當徒弟第57章 二人惹禍第41章 何爲野心第81章 終於結束第83章 各顯神通第42章 龍相虎會第23章 將計就計再就計第38章 鹿門山,了塵居第2章 西北動態第16章 兵出黃河第77章 雙喜第3章 京都有變第64章 曹昂與孫策第14章 手術與西北第42章 分裂政策第8章 一算劉備第74章 五子良將張合第43章 挑撥荊州內亂第69章 江陵城,出現了神仙第68章 出兵開戰第95章 澤口之戰第127章 法正第39章 太廟冠禮第58章 鮮卑會盟第83章 曹操出兵長江第12章 師兄師弟第70章 橫槍縱馬第74章 五子良將張合第120章 戰雙劉第17章 泗水神賦第72章 三兄弟第77章 雙喜第45章 反目成仇第29章 馬超之怒第68章 出兵開戰第17章 泗水神賦第12章 師兄師弟第82章 司馬懿vs徐庶 郭嘉vs周瑜 賈詡vs孔明第157章 善意的謊言第18章 西北,開戰!第11章 趙雲子龍第36章 北上之前第133章 繞往成都第61章 浴血奮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