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4章 這腦子啊

臨安四方館中,桑哥與鐵穆耳圍爐而坐,火上靠着肉,桌上擺着酒,但是鐵穆耳興致並不高。他們到江南已經四個月了,而南朝小皇帝也還朝月餘,但是和議仍然沒有達成,讓他不免焦躁不安,且江南潮冷的冬日讓他覺得比塞北的冬天還要難熬。

“左相以爲南朝小皇帝是不是無意進行和議,這麼多日子竟未召見我們一次!”鐵穆耳喝了口酒,愁容滿面地道。

在前些日子,在談判中南朝除要求以現階段控制線劃界外,堅持要他們歸還開封,釋還包括德祐帝在內的被擄往北方的皇家宗室及臣僚、士子,工匠和宮人,並賠償軍費銀一千萬兩。這與他們的要求相差太遠。報之大都後,大汗回書可以接受以實際控制線劃界的條件,也可以釋還部分皇家宗室,賠償軍費二百萬兩白銀,但拒絕了其它條件。

他們隨後在會談中,逐步做出讓步,但南朝方面態度強硬,堅持要求收回開封,釋歸德祐帝。使得雙方談判再度陷入僵局,他們請求覲見南朝皇帝,但幾次投書都石沉大海。如今和談基本停滯,除了每三日例行會晤外,沒有任何進展。

“南朝也並不安穩,南朝小皇帝回京之後也是諸事纏身,現在又推動恢復三省,定是無暇顧及,可能也是想再拖一拖,讓咱們再讓步!”桑哥爲鐵穆耳斟上酒笑着道。

“咱們久留江南,國中恐怕有變,而若是我留在南朝爲質,或者將我們扣留,豈不一切成空!”鐵穆耳接到他媽的密信,言稱真金現在身體每況日下,恐難以熬過冬天,朝中事務皆交由伯顏打理,而長兄甘麻拉坐鎮上都,與宗王們的關係日益融洽,又深受他們的擁戴。因而擔心一旦大汗不支,他就失去了先機,因而讓他設法早歸。

“殿下,當下大都形勢微妙,草原各路宗王紛紛南下勤王,齊聚中原地區,一時間還回不了草原。皇后正與他們聯絡,許多宗王已經表示願意支持殿下。彼時甘麻拉佔據上都又如何,那邊宗王的實力已經大損,現在與我們爲難的是大都那些漢臣,他們一直秉承嫡長子繼位的制度,而反對我蒙古幼子守竈的規矩。”桑哥言道。

“唉,父汗信任漢人,當下安童之流也受儒教影響,伯顏也一直傾向於漢人,在大都支持甘麻拉的朝臣遠勝於我等啊!”鐵穆耳嘆口氣道。大都作爲漢人的聚集地,又有諸多漢侯子弟控制着侍衛親軍,而駐紮於京師附近的蒙古軍幾乎在此戰中傷亡殆盡,形勢對於他母子而言實在是不樂觀。

“殿下不必過於焦慮,當前甘麻拉遠在上都,而大汗在大都,一旦有事發生,其也鞭長莫及,我們只要掌握一支精兵就可控制京師。那時殿下繼承汗位,斷了漠南的糧草供應,加之大局已定,他們自會屈從。”桑哥言道。

“左相,我擔心的是大都那些漢臣執意不肯遵從我族舊制,堅持要嫡長子繼位,與甘麻拉里應外合,屆時一切成空。”鐵穆耳卻沒有其那麼想得開,皺眉道。

“殿下有皇后爲你做主,又有何懼!”桑哥給其割了塊肉堵上了他的嘴道。而心中暗歎這孩子怎麼也與那些漢人一樣迂腐呢,大元又有哪任大汗是幼子啊,那規矩不過就是個噱頭而已,你怎麼就不明白呢!

桑哥久在蒙古,早就清楚了這一點,知道政權繼承方面,無論蒙古汗國還是之後的大元都不存在幼子繼承。窩闊臺不是成吉思汗的幼子;貴由不是窩闊臺的幼子;蒙哥就不是貴由的兒子。而忽必烈壓根就不是蒙哥的兒子,被舊宗王們視爲“正統”的阿里不哥既不是蒙哥的兒子也不是貴由、窩闊臺的兒子。

然後從成吉思汗往前推。其之前的蒙古可汗,是忽圖剌。忽圖剌是成吉思汗的爺爺輩,而且也不是老幺。忽圖剌之前的蒙古可汗,是俺巴孩,俺巴孩根本就不是孛兒只斤氏,而是泰赤烏氏。俺巴孩之前,是合不勒,合不勒是忽圖剌的爸爸。

在之前,蒙古還沒有可汗,只有部落首領。合不勒之前的蒙古首領,是屯必乃,合不勒是屯必乃的長子。合不勒的幼子是薛出列。屯必乃之前的蒙古首領,是屯必乃的爸爸伯申豁兒,他就這一個兒子。而伯申豁兒之前的蒙古首領,是海都。伯申豁兒是海都的長子,海都的幼子叫抄真。

再在海都之前,蒙古首領連叫個首領都有點不配,族長是合赤曲魯克,合赤曲魯克就海都一個兒子。合赤曲魯克之前的蒙古族長,是合比赤,不好意思,合赤曲魯克是合比赤的長子。合比赤之前的蒙古族長,叫孛端察兒。

不好意思,合比赤的孛端察兒的嫡長子,幼子叫沼兀列歹,此外還有兩個野兒子,一個是搶來的孕婦自帶的孩子叫札只剌歹;一個是搶來的孕婦生的第二胎,其叫巴阿里歹,年齡沒合比赤大。孛端察兒的確是幼子,但他自幼就被哥哥們趕出了家門,後來是靠着自己能打能扛,自己成了家長。

而再往前推,蒙古就是一個小家庭,連族長都不是,勉強能叫家長,同樣不存在什麼幼子繼承家產的制度。所以說,在權力方面,就幼子繼承製這個概念來說,就是個狗屁。壓根不存在,連家長、族長很多都是長子來當,爲什麼呢,因爲長子年齡大有威望,當哥的自帶領袖氣質啊。

所以說,幼子繼承製,只是一種遊牧民族傳統的照顧小兒子的財產繼承製,在這種傳統下,當爹的出外搶劫死後,就不至於被大哥們欺負的把幼子餓死了,也就僅此而已。本來當爹的也就那幾只羊,幾個破爛的鍋碗瓢盆。哥哥們的羊和傢俱可以自己去搶,弟弟還小沒能力搶,爹的東西留給弟弟就行了。

實際上也就這個道理。但如果一旦涉及到權力,別說可汗了,就是個家長,幼子繼承的傳統可以說幾乎都不存在,原因很簡單,當弟弟的打發哥哥幹活,你打發的動嘛?所以桑哥很清楚,鐵穆耳現在死抱着的所謂優勢就是個笑話,真正決定汗位的還是實力加計謀……

“殿下和左相好雅興啊!”正在兩人商討京中局勢時,李謙回到館中,看到二人竟然在大堂之上擁爐烤肉飲酒,不悅地道。

“平章快坐,喝碗酒暖和暖和!”桑哥見狀,趕緊起身邀請其入座道。

“……”李謙皺皺眉,脫掉身上的大氅,坐下喝了口酒,卻未發一言。

“平章,今日與南朝會晤可有進展?”鐵穆耳也不敢當面對其不敬,訕笑着問道。

“唉,今日南朝官員質問我朝爲何不遵約定,遣南陽王禿嚕兵犯光化軍。並聲稱因我朝破壞當初達成的協定,要終止和議!”李謙嘆聲道。

“那我們豈不是很快就要返京了!”鐵穆耳卻是驚喜地道。

“殿下恐怕一時難以離開臨安,且在我歸來之時,南朝已經派兵封鎖了周圍的通路。”李謙苦笑着搖搖頭道。

“這……這是爲何?”鐵穆耳大驚道。

“殿下前來臨安,名爲和議使,實爲質子。若是和議破裂,南朝豈肯放殿下回朝呢!”李謙言道,心中暗歎這孩子怎麼就沒個數兒,不知道自己是啥身份啊!

“啊……”鐵穆耳傻眼了,想起自己是來爲質的,這下不僅回不去了,很可能命都保不住了,好一會兒才道,“一定是有人要害我,速速給京中去書,要大汗下旨讓其撤軍。”

“已經晚了,這是大都送來的書信和大汗的詔令!”李謙讓侍從將書信呈給二人道。

“禿嚕這賊子自己尋死倒也罷了,卻連本王也牽連啦!”鐵穆耳拿過書信,其中簡略的介紹了事件的始末,他讀罷大怒道。

原來真金下旨讓草原宗王領軍南下勤王,爲了阻止和防備宋軍繼續北上,將他們安置於各地。其中原烈王禿嚕改封爲南陽王,讓其率領部屬鎮守南陽。但是一年的戰爭,已經讓朝廷掏空了家底兒,無力再供應糧草,只能授予他們在駐地徵收錢糧的權力,來用於軍用。

草原宗王們說是身份高貴,爲國鎮守根本之地,但其實日子過得苦,要靠朝廷的補貼和大汗的封賞才能維持。而今年不僅中原冬天冷,草原上也發生雪災,朝廷無力賑濟,只能靠他們自己了。但是南陽一地百姓除了要向朝廷繳納稅賦,還要向權貴們供奉。而今又要供應軍用,可以說已經難以支撐,中小地主紛紛破產,普通農戶手中存糧皆被徵收,已經開始吃樹皮,挖草根了。

眼看着家鄉族人在受苦,而這裡早被榨了幾遍,自己也難以再弄出油水來了。於是禿嚕重操舊業,遣兵南下打草谷。襄陽駐紮着大批宋軍,他不敢招惹,便將目標鎖定了臨近的光化軍,打算利用騎兵的優勢搶一把就跑,也不與宋軍糾纏……

第1280章 無法逃避第441章 移駕瓊州第479章 逼瘋了第146章 合則兩利第1098章 推演第1020章 不見了第268章 登船第009章 初會第213章 疍族歸心第763章 不得已第034章 爲難第676章 手段第599章 驅逐第420章 變化第725章 有何奧妙第945章 冒冷汗第725章 有何奧妙第1476章 取捨皆難第1380章 難以得逞第296章 不妥第1063章 猜測第799章 勝之不武第740章 失利第859章 都是美女第1087章 兵敗如山第658章 二遍苦第118章 捐納第892章 朕心疼啊第1234章 人人自危第284章 朝廷出走第019章 投效第020章 賄賂第589章 好日子第314章 憤然第726章 明心見性第1346章 新式武器第361章 苦無良將第1476章 取捨皆難第1227章 呼之欲出第970章 究其根源第1173章 調兵遣將第1056章 沉痛第1020章 不見了第588章 堡壘行宮第1355章 末日降臨第909章 事皆有因第353章 大捷第715章 關鍵是腦子第1257章 皆鬆口氣第755章 猜不透第1110章 都憋屈第662章 定位第1010章 寶兒赤第595章 趨利避害第1274章 心有觸動第1254章 海寇兇猛第924章 不一樣第342章 吃肉就來第516章 進逼不止第1072章 如約而至第349章 東海島之役(四)第817章 爲財所困第1082章 以毒攻毒第622章 死打第024章 相逢第473章 慌了第1464章 神秘貢品第183章 沒想到第1262章 沒大關係第1094章 不倫不類第972章 深謀遠略第1114章 探城第1305章 古董猶在第756章 隱憂第149章 挖坑第139章 悄悄的走第1050章 看似廢話第169章 舉薦第892章 朕心疼啊第287章 善後第726章 明心見性第1085章 萬騎衝陣第203章 勇士號(二)第497章 偷回來了第250章 首開記錄第864章 步步爲艱第1398章 梵音頓悟第624章 不退第311章 齟齬第613章 各施手段第038章 攬才第1379章 憂心重重第032章 第一步第426章 論勢第879章 非他人所比第1433章 糊塗觀點第069章 吹風會第1234章 人人自危第272章 各有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