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合則兩利

古代的驛道就是今天的‘國道’,所以又稱爲官道,是由中央政府投資並按統一國家標準修建的全國公路系統。∽↗,主要用於中央政府與地方的各種政務、經濟、軍事等公文信息傳遞、物資運輸、軍隊調動、軍隊後勤補給和官員出差、調任與巡視。驛站之設,標誌着軍隊實際控制的地域。所以,驛傳系統是中央政府有效統治邊緣地區的象徵,其政治意義和現實意義都不可輕視。

海南島的路在秦以前已存在,僅限於人和畜的艱苦行走;自漢設郡治後,隨着中原百姓的逐漸南遷,官員的往來升換,軍隊的調動移防,商賈的貨物流通,公文信件的投遞等,人們行走多了,也由小路漸漸改善。開寶年間,爲了適應海南“一島置四州”的統轄治理格局,宋代興起的驛道交通開始在瓊島郵路驛道的基礎上實施環島驛。

整個島的格局是以居島之北瓊爲都會,儋居西陲,崖居南陲,萬居東陲,內包黎峒,驛路就以北面的瓊州府治爲發端,南面崖州治爲終端,瓊島東、西兩廂有驛道貫通沿海各州縣。驛道上也已設有專供欽官信使郵差往來路途換乘或休息的驛站館舍,但由於俚人的騷擾,地方官府無力維護,實際上是形同虛設,發揮作用並不大。至今島內完全不由官府控制,各衙門之間互通聲息只有依靠海路。

趙昺雖沒有實地勘察過,但想着驛路已經荒廢多年,道路無人維護肯定是橋垮路塌,沿途館舍年久失修定也不堪使用。重開驛路等於重新修建一般,這需要付出巨大的人力和物力不說,後期維持同樣需要繼續投入。而道路免不了經過俚人控制區,便時時處於其威脅之下,僅憑遞鋪是無力抵抗的。還需派兵保護,牽扯到各個方面。

而瓊州四面環海,雖然他們判定敵軍會以瓊州爲進攻重點,可也不能排除從它處發起進攻,這就需要調集兵力增援。海路雖也可抵達,但速度慢,同時會受到氣候的影響和制約。而陸路不然,它幾乎可以全天候通行,受氣候影響小。不僅傳遞消息快捷,且軍隊也可在快速機動。及時到達戰區。

再者前世不是常說要想富先修路,一條路帶火一片城嗎!所以修路不僅可以使通行便利,也會加快物資的週轉和人口的流動。而驛路上沿途設置的驛館,也會成爲商旅交換商品的集散地,帶動其它行業的發展,吸引人口在附近定居,逐漸發展成爲墟鎮,促進商業的發展,給政府帶來稅收。因而打通驛路也是現實需要。

“先生。我以爲重闢驛路勢在必行,且要儘早實施。”趙昺想通了關鍵說道。

“殿下,老夫何嘗不知。可環島一週就有二千二百餘里,其中還需開山架橋。工程量浩大,絕非短時間內可修通。而後期僅憑地方又無力維持,用不了多長時間只怕便會重蹈覆轍。”應節嚴言道。

“先生,我有個建議不知可否。想請先生參詳。”趙昺想了想道。

“殿下請講!”應節嚴說道,他想不出解決問題的辦法,聽聽殿下的意見也好。

本朝爲統治需要。建立了完善的郵驛制度,但一改前朝以役民爲主體的形式,轉而由兵部和樞密院掌管,以軍卒代百姓爲遞夫,其後更設置專門的驛卒,把傳遞書信的機構完全按軍事編制,由國家按月撥給的糧餉有較好的待遇,從此減輕了百姓負擔。但此後禁不住官吏們的層層剋扣,使他們處在衣食無着的境地,以致鋪兵和鋪夫嘯聚山林,落草爲寇。

而同時館驛已和通信郵遞完全分開,僅僅履行一種政府招待所的職責,負責官員的迎來送往和沿途休息,憑朝廷發給的官券免費吃飯和住宿,耗費巨大不說,此後由於貪官污吏濫發官券,從中牟利,使得地方財政入不敷出,成爲一項巨大的負擔。

“我想可否將遞鋪和驛館合併建設,一者可以提高館舍的利用率,二者可以將驛館收入補貼給遞鋪,用以修繕房屋等日常開支。”趙昺緩緩說道。

“殿下,驛館所需皆是官給,如此不過是左手交右手,依然無法減少所需。”應節嚴聽了苦笑道,他還以爲殿下又有什麼妙計呢!

“先生聽我說完……”趙昺對此並無意外,笑笑說出自己的主意。

趙昺何嘗不知這種管理模式早晚都得算在自己的賬上,根本就是個填不滿的窟窿。當然他也不敢提現代的‘貸款修路,收費還貸’的模式,否則不用別人,只這兩位先生就會給自己扣上橫徵暴斂的帽子,將他罵死,只能從驛館的經營權上打主意。

他的主意其實很簡單,便是將驛館承包出去,同時擴大經營範圍。官府只提供先期的建設費用,而後設施的配置和修繕,人員的開支皆由承包者出資,而驛館便不能只供官員使用,還要向普通商旅開放,爲他們提供食宿等服務,以此作爲利潤點。

“殿下所說倒是可行,可以減少朝廷的開支,但瓊州僻野之地,誰肯出資呢?”應節嚴想了想說道,在他看來這就是個虧本買賣,不僅要繳納承包費,還要負擔入住官員的費用,僅憑掙些商旅的錢財必定是虧錢的。

“我看殿下之法可行。官民統管,即可讓朝廷省去浩繁開支,又能讓利於民,正是合則兩利之舉!”鄧光薦卻不管那些,只要對朝廷有利就能實施。

“主意是好,但商人逐利,只怕半途而廢,反受其害。”應節嚴依然擔心無人接盤,或是半道撂了挑子,最終受害的還是朝廷。

“如果無人肯做,那便暫由內府事務局先接過來,讓我先試試!”趙昺看看二人說道。

“殿下要做,當然是好,但……”應節嚴愣了下,沉思片刻猶豫道。

“先生是不是擔心我動用公帑牟利?”趙昺笑着問道,應節嚴卻沒有吭聲,但看他神色也正是如此,“先生儘管放心,我絕不會動用帥府一文錢,更不會害之與民!”……

第795章 皇帝慘嗎第106章 出府第913章 順其自然第1050章 看似廢話第578章 安置第1478章 潛移默化第780章 破騎第1203章 盲人瞎馬第1368章 剝絲抽繭第779章 無奈第978章 人才難求第878章 融匯變通第1322章 價賤不劣第718章 角力第682章 算大賬第751章 ‘鎮反’第862章 別有深意第531章 戲已開場第1376章 分權相制第621章 全面接戰第488章 上城第1204章 心驚膽顫第707章 先走一步第306章 議事第1403章 階層分裂第211章 意外第091章 整編(三)第1290章 問題不小第1203章 盲人瞎馬第1127章 大夢初醒第495章 安撫第1392章 應時而變第689章 局勢第1040章 能否可用第589章 好日子第437章 危機第1457章 處處董卓第684章 真相與否第843章 能奈我何第687章 心塞第291章 暗中造勢第406章 瞬息萬變第1302章 捨本逐末第760章 不錯第219章 民生第1269章 不能偏勃第1278章 朕也無奈第549章 震撼第1065章 戰略調整第1243章 平衡矛盾第1081章 開幕戰第206章 人品問題第091章 整編(三)第602章 或有變數第1006章 狠辣第390章 奪營第538章 假仁假義第852章 樣車第666章 震撼第605章 欲蓋彌彰第1365章 所問非答第1430章 你錯了嗎第247章 龍船出世第1239章 深層矛盾第194章 漏洞第968章 步步爲艱第1034章 以史爲鑑第229章 江南動盪第1147章 真不賴我第002章 結緣第322章 開班第1251章 兩廂對比第277章 威脅第044章 濫好人第666章 震撼第382章 擔心第1441章 何以成惡第1109章 遭遇戰第628章 非我族類第1438章 出乎所想第1328章 討個說法第826章 權衡第1224章 決意突圍第042章 收服第420章 變化第1449章 目光要遠第649章 編制第961章 不甘示弱第025章 來投第670章 人非人第326章 打草驚蛇第020章 賄賂第457章 爲君不早朝第655章 難以推脫第378章 皇命在身第263章 破陣第1114章 探城第567章 套路第938章 計劃第664章 話不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