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選官

在大家普遍的印象中,翰林院和學士院沒啥區別,都是一個單位的,趙昺過去也不例外。??而行朝成立後四處輾轉,根本沒有時間在一處長期駐留,也就無法完善政府的各個部門,加上宋朝的管制又極其混亂,他一個‘外來人’也一直弄不清怎麼回事。

直到真正插手政務,趙昺才明白兩個部門是性質完全不同的機構。學士院的學士多由科舉出身,號稱極天下文章之選,非深厚爾雅不足以代王言,非直諒多聞不足以備顧問,換成現在的話說就是‘政策研究室’,皇帝的智囊團,被視爲清貴顯宦之職,甚至有“寧登瀛,不爲卿”的說法。

而翰林院的名字聽着高大上,其實卻是侍奉皇帝的內庭服務機構。掌供奉皇帝書畫、捏塑、琴棋、醫術、天文等技藝,設勾當翰林院公事官。其下有翰林御書院、翰林醫官院、翰林天文院、翰林圖畫院四局。這裡邊的翰林並非是通過科舉入選的人,但是都掌握一門學問或是技藝,除文學之士外,醫卜、方伎、書畫、甚至僧道等皆可入選,更像是雜流並處之地。

昨夜做了個夢想知道是兇是吉,就從中找個翰林問問;今天看着花開了,十分漂亮,這年代又沒有照相機,找個翰林畫下來;想要修道煉製丹藥,好辦,弄個道士來……所以說這翰林院實際上是爲了滿足皇帝日常生活的服務機構,說白了就是陪皇帝玩兒的,以現在的形勢來說是可有可無的機關。

現在朝臣們要恢復這麼個機構,不能不讓趙昺多想。細琢磨下大家都有個三親倆好、親朋故舊,做學問不行,當官也不是那塊料,可他們都會些旁門左道之計。誰不得混碗飯吃,於是這些人便借重建之機把這些人都弄到其中。反正皇帝歲數小,平日又忙,也沒功夫搭理他們,工作清閒又有薪俸拿,大家都過的去……

“陛下以爲有何不妥嗎?”陳仲微看陛下瞅着名冊久久不語,心裡也是忐忑,自己這個吏部尚書也不好當,那麼多官員都要安排,得罪誰不得罪誰,照顧這個面子不照顧那個啊!於是小心地問道。

“哦,就先如此設置吧!”趙昺清楚閒人總要養的,否則那些王八蛋們做事不着調,可造個謠編排個人都是好手,不如花倆錢換個清淨,聖人不還說水至清則無魚嗎,便也同意了。

“陛下,那人選也該儘早勘定,以便能早日入職,還請陛下示下!”見小皇帝對於機構設置及人員的去留問題已經同意,6秀夫起身奏道。

“嗯,6相言之有理,如今事務繁雜,諸位愛卿也都辛苦了。”趙昺點點頭道,他說的也是實話,由於長時間來行朝動盪,加上陳宜中爲把持朝政也是故意爲之,所以各部門人員都不健全,可以說是忙得忙死,閒的閒死。用人都是臨時指派,導致各部門職能混亂,人浮於事,現在必須改變這種狀況,逐漸步入正軌。

“朕以爲選官乃是大事,事關行朝生死存亡,能否完成復國大業,因而要慎之又慎。”趙昺當然清楚用對人和用錯人的區別,而自己又跟他們不熟,不可能上至宰相、下至一個小吏的任用都事必躬親,這還要依靠當下這些人去做,大帽子自然要先給他們戴上,這既是鼓勵也是鞭策。

“陛下所言極是,臣以爲選官要以德爲上,將道德有缺者盡數裁撤出朝!”趙昺話音剛落,鄧光薦站起來奏道。

“不錯,道德有虧者一定要慎用,不擔任樞要之職!”趙昺點點頭道,這些日子鄧光薦可以說出盡了風頭,此從掌管御史臺,每逢朝會必要上言彈劾官員,多着七八個,少的時候也要三兩個,可以說弄得朝臣們都繞着他走。其做的雖有些過,但當前混亂的情況下,必須又要有個這樣的人站出來得罪人,所以自己必須以與肯定和鼓勵。

“陛下,臣以爲此刻行朝初定,任用賢士不錯,卻也不必過於苛求,以免錯失能人!”文天祥也起身奏道,今日鄧光薦的表現他也看在眼裡,現這貨簡直有道德潔癖,凡是有違聖人之言的言語行爲都會被其奏上一本。若是讓其再說下去,小皇帝再定下調子,估計朝堂之上剩不下幾個人了,因而趕緊打岔。

“右相所言亦有道理,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趙昺又表示同意。

“陛下……”

“陛下,臣以爲此次選官不可過於拘泥資歷,應使那些有爲之士爲朝廷效力!”劉黻十分同情的看看小皇帝,有這麼位師傅不知道是福,還是禍,其又是如何忍過來的,不等鄧光薦再說下去便起身奏道。

“嗯,不拘一格降人才,能者上,庸者下,說的好!”趙昺聽了讚道,心中暗歎還是這老哥兒懂自己的心思,自己原班人馬出身都不高,甚至有人都沒有參加過科舉,但是卻擔當着重要的職位。與行朝中這班人相比資歷差的多,若是按部就班的選官,他們多半都會被頂替,好的也要降職使用,那自己對權力的掌控將是致命的。

接下來衆人是紛紛言,表達自己的意見,聽着都不錯,但是其中不免也有站在自己角度上說話的。不過議論半天也就有了基本的標準,樞要部門要堅決把好關,要由賢能着擔當,且寧缺毋濫,絕不可讓一顆老鼠屎壞了整鍋湯;其次要稟着人盡其才以,物盡其用的原則,將合適的人安排到合適的位置上;再者選人要寬嚴相濟,對卻有才能之士要打破現有條條框框破格使用。

爲了保證此次選官的公平性,並防止權力濫用。此次選官分爲三選:先由吏部、禮部和兵部進行初選,擬定名冊;然後由尚書省彙集各部召開堂議進行會商,剔除不合格者;然後再將名單報至中書省,以朝議的方式進行挑選,五品以下官員任命就可敲定,若有爭議則由左相決斷,五品以上官員要報太后和陛下御覽後批准。而臺諫則要全程監督,現有徇私枉法者可即刻上奏彈劾……

第092章 出航第1237章 醉翁之意第591章 有問題第734章 重中之重第863章 情歸何處第342章 吃肉就來第740章 失利第1208章 事無萬全第119章 施恩第537章 都是這麼幹第399章 按住頭第997章 陳府第257章 致命一擊第082章 以守爲攻第189章 按捺不住第551章 往深裡看第154章 應變第1258章 弦外之音第877章 有點兒亂第055章 超級武器(一)第823章 她要幹啥第159章 偷聽第578章 安置第717章 越亂越好第1186章 同樣缺錢第1235章 驚聞噩耗第1031章 以弱擊強第579章 選官第706章 動手第1377章 審慎而行第1048章 何去何從第160章 效率第049章 頭疼第689章 局勢第1118章 判明方向第844章 不送第588章 堡壘行宮第1068章 爲吃操心第1163章 上元之夜第801章 堂議第1325章 摸摸情況第099章 兵無戰心第964章 生死之間第688章 佈局第1148章 基本無解第1218章 疑陣重重第488章 上城第1200章 不能不防第139章 悄悄的走第1026章 聯合作戰第1030章 包公違法第621章 全面接戰第363章 擔心第820章 殿上爭鋒第648章 因時就事第1077章 公平難得第372章 他們不行第583章 恕朕無禮第479章 逼瘋了第360章 實力相若第729章 對攻第051章 疑慮第510章 好人難欺第558章 跟上最好第090章 整編(二)第958章 大有不同第908章 主因第115章 告誡第151章 迎頭一棍第1018章 另有它用第155章 調整第602章 或有變數第1264章 兵分兩路第542章 即喜又憂第1397章 佛前論道第358章 主流第771章 不與其爭第672章 妥協第121章 投靠第1400章 無功是過第915章 沉住氣第321章 難做主第531章 戲已開場第1056章 沉痛第1276章 自找麻煩第1267章 我好難啊第1436章 善惡有報第435章 將計就計第202章 勇士號(一)第605章 欲蓋彌彰第764章 能怎麼樣第1478章 潛移默化第379章 化解第854章 在己領悟第1269章 不能偏勃第1198章 忙裡偷閒第1427章 針鋒相對第963章 事無絕對第834章 情況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