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籌劃新軍

對於建立軍校,恢復武學,趙昺自成軍時就有這個想法,但是由於戰事不斷及一些人的不以爲然,因而計劃只停留在紙面上,採用短訓的方式培養軍事骨幹,而其中辦的最好的卻是醫藥院的培訓基地,已經自成系統和固有的模式,這不能不說是一種諷刺。????

對於衆人對恢復武學的漠視,趙昺初時還感到憤懣,可經過這一段時間的瞭解後又表示理解了。在前世由於深受兵法文化和武俠文化的薰陶,在現代人眼中的武舉總帶有點神秘的玄學色彩。在民間語境下,與之相關的傳說大多沾着江湖氣息,彷彿市井遊俠和新科武舉本是同源所出。而事實上,武狀元以及產生他們的武舉制度在中國古代是一個比較封閉的系統,和清代以來逐漸興起的江湖門派相去甚遠。

人類的歷史其實就一部戰爭史,所以在中國歷史上很早就開始了對學生的軍事教育,周朝的標準課程有“六藝”,即禮、樂、射、御、書、數。其中射就是射箭技術,御則是駕駛馬車的技術,因爲一直到春秋時戰車都是戰場上重要的作戰工具。孔子是中國國民教育的開創者,他在教育過程中,將射御之術看得與禮樂教化一樣重要。

但是隨着儒家學術逐漸被奉爲正統,秦漢之時學校軍訓則開始走下坡路了,隨之略去了軍事教育內容的新六藝成爲主導,軍訓的職能弱化爲一種禮儀程式。隋朝時,開始“偃武修文”大力削減武備,國家教育重點由學武轉爲修文。科舉開始成爲主流,文、武分舉後,文舉不考武學,文人學子爲謀取功名,無暇學習軍事,軍訓漸漸被棄之不顧。

不過唐朝始開始設置武舉制度,這其實還有感謝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在她登基的第二年開武舉選拔武將,規定“天下諸州,宜教武藝,每年準明經、進士貢舉例送”,“試長垛、馬槍、翹關、擎重,以爲等第之上下,爲之升黜”。其中“長垛”指射箭技藝,“馬槍”指騎馬使槍,“翹關”指擡起城門的大木栓,“擎重”顧名思義指的就是舉重。

不過,唐代初創武舉,影響力微弱,還沒有“武狀元”的概念。唯一令後世耳熟能詳的中唐大將郭子儀,史書也僅記載他“武舉高等”,沒有詳細名次。表面上看,唐代武舉似乎公平公正,有利於底層民衆的階級晉升。但若仔細分析就會現,武舉制的創設只是爲了培養效忠中央朝廷的武人,普通民衆仍很難擠進武職系統。

現在尚有窮文富武之說,單是“馬槍”考試一項,就足以把大部分底層家庭排斥在外,一般人家根本承擔不起戰馬的開銷。即使除開馬術考覈不談,要做好“翹關”、“擎重”兩項,也必須經過充分的肌肉訓練,現在健個身,弄些疙瘩肉,還得天天牛肉、雞蛋、蛋白粉供着,所以並非當時一般家庭的營養條件足以供養的。話雖有些絕對,但也能近似地認爲,勇猛的武士階級天然只能從富裕家庭中產生。

到了宋朝士族衰微庶族崛起,興文教、抑武事的政策被推向**,武將地位被讀書士子全面越。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軍事訓練就變得似乎毫無必要了。文科舉幾乎徹底取代了原有的門閥文官體系。而對於武科舉,宋人也有一套獨特的審美標準。

武舉增設“策對”考試,要求應試者熟知武經七書——《司馬法》、《孫子》、《吳子》、《尉繚子》、《黃石公三略》、《姜太公六韜》、《唐李問對》),大大提高了文化素質門欄。同時又降低馬術、力量等受家境影響的考試門欄,使許多讀書人獲得了應試武舉的機會。

只是如此一來就又限制了武藝高強者入仕,故增設“絕倫科”,降低“策論”標準,提高“勇武”標準,專門收納武藝高強但文化素質較低的考生。粗看之下,宋代武舉頗有近現代軍校考試的神韻。畢竟爲將者重智取,沒必要太苛求個人武藝。但宋朝武舉人的實際表現卻差強人意,,絕大部分時間都是文人閉門只讀書的情形。未能靠智慧率領宋軍碾壓周邊蠻族。

宋代也出過幾位名將,諸如狄青、岳飛、韓世宗等人,但都是職業軍人出身。究其根本,傳統兵學的空洞無物是原因之一,加上在近代軍事操典誕生以前,軍旅管理以及武術訓練等技術均掌握於專業人士手中,外人難以窺探其全貌。中國古代的兵書戰策又偏好泛論,不肯細說操作流程。因此光靠熟讀古人兵法,很容易陷於空談理論行動無能的境地,多了些趙括似的的所謂的名將,像應節嚴這樣文武全才的人物是少之又少……

當前的情況下,新武器已經呼之欲出,但是熱兵器的運用與冷兵器時期的戰術思想相距甚遠,如果強行植入各軍不僅讓將領們難以適應,若是仍以冷兵器的方式用於實戰也不會揮應有的效果。但是建立培養新型軍事學校的構想進展艱難,推動軍事改革也一拖再拖,這讓他心焦不已,卻又束手無策。

但是今天趙昺再次來到老營時,忽然有了新的想法。這些孩子自入帥府後便生活在戰爭中,跟隨帥府四處轉戰,所以也必須適應當前的生活環境,而失去親人又讓他們必須學會自立。別看老營中那些只有六、七歲的孩子,只要一聲令下便能迅打理好自己的行裝,列隊等候下一步的命令,在茫茫的大海遇到風暴襲擊仍然能保持鎮定,不哭不鬧,在炮聲中依然能安睡。

幾年的軍事化生活,不僅讓老營的孩子們養成了遵守紀律,聽從指揮的習慣,也培養出他們自立、自尊和堅韌樂觀的性格,還有忠君尚武的精神及掌握了基本的文化、軍事技能。而崖山之戰前成立護軍時,趙昺就將二百餘名老營中的孩子編入侍衛營,他們不僅對自己忠心耿耿,且很快適應了軍旅生活,並進入各自的角色。

趙昺的新想法是就以這些老營行將畢業的學生,在從護軍中抽調一批年輕的士兵組成一軍,採用清末小戰練兵的方式編練新軍隊。小站練兵是清末政府,也可以說是中國近代軍事史上的一件大事。自道光年以來,接連生了鴉片戰爭、太平天國革命、中日甲午戰爭等,歷史把清政府的軍事力量和當時西方列強做了比較,使中國人認識到落後就要捱打的殘酷事實。

特別是清軍在甲午戰爭中的慘敗,暴露了先進裝備與落後軍制間的尖銳矛盾,顯現了清政府訓練、教育、戰術和官兵軍事素質方面的嚴重弱點。不少有識之士,包括洋務運動家在內,紛紛主張摒棄舊軍制建立新軍制,仿效日本精學西法的經驗,增強國力、兵力。

清政府也認爲日本“專用西法取勝”,光緒帝先後決定仿效西方軍隊的營制、裝備和訓練方法編練新軍。袁世凱在小站編練新建6軍,以德**製爲藍本,制定了組織編制、軍官作用培養、軍事訓練、教育、新兵招募、糧餉等制度,初步形成了近代6軍的建設思想,基本摒棄了八旗、綠營和湘、淮軍的舊制,強調武器裝備的近代化和標準化,嚴格實施西法訓練。

小站練兵的成功成爲軍事歷史上的一次大轉折,清政府下令在全國範圍內,以小站練兵爲示範,編練新軍,成立練兵處,設立6軍部爲全**事領導機關。切實推動了中**事近代化的步伐,成爲甲午至辛亥,中**事思想展的主流。實現了中國6軍向近代化的轉變,完成了由冷兵器向熱兵器的過渡,讓中**隊真正丟掉了大刀、長矛,拿起了步槍火炮。

待到校閱結束,趙昺已經決定借鑑小戰練兵的模式,以更新武器裝備爲起點,以訓練改革爲重點,推動軍事改革的進步,不過他也很快意識到自己面臨的困難可比袁世凱大多了。那個時候西歐國家的近代軍事改革已經完成,有了一套完整的訓練方法,規章制度及成熟的戰術思想。清末也有了一批開眼看世界的進步人士,且向各國派遣留學生前去學習,還能聘請洋教官前來執教,要做的只是將方法、方式移植到國內來就可以了。

當下歐洲與宋朝相比還處於荒蠻時期,文藝復興剛剛露出曙光,各國正組織十字軍對異教徒們進行征討,東西教會生分裂相互征戰,只怕全世界也只有趙昺這個時空旅行者知曉時代的秘密。如此以來導致他無從借鑑,無從參考,更沒有人能夠幫自己,一切都需要從零開始,唯一的好處就是遊戲規則由他這個‘半壺醋’去摸索、實踐和制定……

趙昺雖然知道羅馬城不是一日建成的,但是也明白一日不開始永遠也建不成,他從老營回來後就開始着手籌劃此事。按照慣例到了這個時候各個衙門就要封印放假了,可今年大軍出征在外,他下旨各軍不得離營,各部司主官輪值,不得空衙。而皇上只有一個,沒有人跟他輪班,如此趙昺也不得休息了,公文雖然少了許多,戰報卻是會不斷送來。

次日清晨送來戰報,北征軍昨日在廉州沒有遭到抵抗便在合浦港順利登陸,趙孟錦率前軍未做停留便直撲州城,敵軍稍作抵抗便棄城而走,隨後江鉦趕到的江鉦繞城而過奪取合浦和石康兩縣。昨夜各軍都已上岸,留水軍一部守合浦,餘者沿南流江搭載步軍三千溯流而上,各部計劃今晨繼續北上。

沿海敵軍大部被殲,只剩些州府地方軍沒有多少抵抗能力,打得輕鬆不出趙昺所料。而後又批覆了幾件日常的公文,便開始琢磨自己的事情了。他先拿過一疊紙,每張紙上寫下建立新軍所需一個的條件,事無鉅細全都一一列好,然後再按照輕重緩急排列順序,哪件事情必需先做,哪些可以稍稍延後,哪些可以同時進行,最後再行整理編寫總綱,指派負責人撰寫細則。

“人員、武器、師資、營地!”趙昺一邊唸叨着,一邊在鋪滿書案的紙張中先挑出四張來,這是成立一支新軍最基本的條件。

人員,趙昺已經想好了,他計劃新軍仍隸屬於御前護軍,以侍衛營爲基幹組建,不足人員自護軍和老營中選拔,期編制爲一千五百人左右,積累經驗後再根據情況擴編。如此安排便將新軍掌握在自己手中,同時也省去了許多麻煩,也便於管理,挑選骨幹。

武器的試製已經完畢,但是製造還需時間,不過初期可以藉助模型進行訓練,但至多不能過半年,時間也可謂緊迫。而現在工廠剛剛籌建,正調整工匠,準備場地,趙昺估計在年後應該能投入試生產。因此時間還是十分緊張的,必須要催催。

營地,新軍的最終編制,趙昺以爲最少要達到五千人才能形成戰鬥力,除了住宿和訓練的場地,還要有教室及生活附屬設施,另外還需要實彈射擊的靶場。因而場地不能太小,且要離府城不能遠,不過這個可以分期建設,但也要在第二批人員入營前完成。

“師資!”趙昺輕敲了幾下桌案,皺皺眉道。其實這個纔是最難的,因爲這對於當下的人還是個新事物,包括自己都沒有接觸過。教官不易尋找外,還需要編寫新的條例、操典和教材,這些即便不全面,也是必須要有的,且要在開學前準備好。而只有他纔對此有所瞭解,這個任務只能落在自己的身上,可留給他的時間卻不多了。

“這纔是自己給自己挖坑呢?”趙昺想想就覺得累的慌,這不知要死多少腦細胞才能完成,他一臉黑線的嘟囔道……

第894章 長學問了第723章 崩潰第957章 看不透第1046章 沉住氣第214章 說陣第406章 瞬息萬變第1421章 母子同心第969章 問題不斷第337章 大家第1236章 徐州失陷第794章 苦命第1126章 危在旦夕第938章 計劃第560 當務之急第936章 親掌樞密第281章 訣別第1086章 炮火洗地第1108章 訛來的第100章 入城第821章 一敗塗地第589章 好日子第1385章 有些意思第1022章 猝不及防第1048章 何去何從第731章 恰逢其時第1292章 完美方案第056章 超級武器(二)第018章 發財第1038章 一定要快第221章 各有所長第1252章 形勢逆轉第729章 對攻第697章 躊躇第924章 不一樣第063章 弄假成真第645章 煩心事第1125章 勢在必得第295章 國失棟樑第1038章 局面第1204章 心驚膽顫第1106章 心思第266章 不退第725章 有何奧妙第735章 狡兔三窟第376章 立場第1469章 我也有田第896章 龍從風第824章 新發現第679章 開悟第993章 哄我呢第073章 童謠第1422章 吃個悶虧第085章 事成第726章 寓意第580章 物盡其用第284章 朝廷出走第628章 非我族類第814章 致命武器第714章 盼來了第668章 以筆爲刀第920章 不適應第612章 各有鬼胎第1189章 達成共識第068章 預想之地第1189章 達成共識第1231章 攻守相攜第1363章 再幹幾年第855章 組建車營第1053章 事出非常第980章 寬進嚴出第1224章 決意突圍第759章 御街風光第1416章 各有見解第317章 入朝第1409章 心有慼慼第500章 枝節橫生第919章 就勢而爲第1454章 驚天之秘第462章 試一試第728章 伏擊第040章 挖牆腳第1224章 決意突圍第812章 進書儀第823章 她要幹啥第905章 先治軍第678章 忙乎第964章 生死之間第675章 不是東西第622章 死打第631章 籌劃新軍第174章 圖治第029章 飲福第353章 大捷第1181章 難以調和第1110章 都憋屈第574章 ‘意外’第260章 風聲鶴唳第115章 告誡第835章 遠圖大理第833章 揭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