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8章 不知咋想的

對於留夢炎的懷疑,陳宜中也是有苦難言,他自己逃亡多年回國後以爲只要自己善加運作,推翻小皇帝並非難事。可在運作中卻發現世界已經發生了變化,不再是當初自己認知的宋朝。在他的印象中,南渡後的宋廷只是一個偏居江南、苟且偷安、不思進取甚至屈膝求和的朝代。

自高宗起僅有的幾次北伐,也多是權臣爲撈取政治資本的“形象工程”,準備不足,將帥乏人,最終招致潰敗,更加畏金如虎。權臣、外戚韓侂冑主持北伐,失敗,金人索要他的頭顱,宋人居然真的把他暗殺,獻頭顱於金國。如此齷齪下作之事也能做得出來,可見朝廷之軟弱腐朽。好在當時金國也是江河日下,內亂不止,北方又有蒙古鐵騎壓迫,否則南宋完全可能再遭遇一次“靖康之恥”。

而隨着時間流逝,家國之仇逐漸淡漠,收復失地的願望日趨弱化,南遷臨安的宋朝君臣,已經錯把杭州當汴州。實際上也是如此,堅持北伐的人逐漸遭到歧視的和唾棄,甚至被逐出朝廷。朝野中已經形成這樣的心態:爲什麼要北伐?爲什麼要打仗?現在這樣不是挺好嗎?你整天想着要打回老家去,又要拉上我們幹嘛?苟安的思想下終難抵禦蒙古人,最終連江南也丟了。

正是在這種思想的沿襲下,陳宜中以爲在經歷過蒙古人蹂躪的江南‘反戰苟安’的想法應該更加強烈,只要自己振臂一呼,朝野之中有識之士必會蜂起從之。而楊太后也會重新啓用他,接受自己的建議,將好戰的小皇帝拉下馬,但是在一番奔走呼號之後,他很快發現形勢已變。

首先是從者如雲的事情沒有出現,在朝廷嚴厲鎮壓叛臣和漢奸的政策下,陳宜中發現不僅昔日的同僚對他敬而遠之,還勸其隱居鄉野不要再參與朝政;有的則是對其避而不見,與其劃清界限,視若路人以免因禍上身;更有的人則乾脆痛斥之當初背君之行,嚇得他不敢多言就匆匆告辭,擔心自己被他們扭送官府。

其次在官場之上難以找到志同道合者,陳宜中也試圖藉助民間的力量,可事情依然不樂觀,不過還是有所收穫。在他的麾下終於聚起了些人,但多是些破產的逃亡者,擔心被追究的叛國者和曾擔任僞職的舊官和士人。說實話,他對與這些爲伍都深感不齒,其投靠自己不過是想尋求庇護,逃脫官府追責。另或是欲借他找到一條飛黃騰達之路,根本就是些投機者,好人皆不屑與他們爲伍。

最後在搭上姚良臣和魏天中這些現任的朝廷高官之後,陳宜中同樣覺得這些人也不過是因爲對私人原因對小皇帝不滿,才選擇與他合作。但是他們也是‘膽小怕死’,不敢明着挑戰小皇帝的權威,並難以影響朝廷和民心的走向,只能充當參謀和耳目,另一個作用只是壯大些聲勢。

陳宜中也很快醒悟,僅憑他們這些‘正義’之士是難以達成所願的,而是要外援才能達到。可當今天下能與之對抗的也只有大宋的敵人了,於是又想到了與自己恢復聯繫的留夢炎。可今日面會,一番談話後他也發現留夢炎太過奸猾,缺乏合作的誠意,且開出的條件太高,別說小皇帝,就是自己也難以接受,因爲他也不想遺臭萬年……

“當下我們在多方造勢,欲先向太后上萬民書,乞請太后遵從民意立益陽郡王爲嗣君,然後從中選賢者爲帝!”陳宜中考慮了片刻回答道,“此外正在朝野倡導與元重啓和議,效仿真宗皇帝以保江南安定,免遭兵火之禍。一旦小皇帝拒絕和議,我們便可再次上書罷黜小皇帝。”

“與權所說有理,但又如何罷去文履善的相位呢?”留夢炎暗自好笑,當年自己出使瓊州,小皇帝才幾歲就已經監國,楊太后諸事不問。十餘年的經營朝廷上下早已如鐵桶一般,即使楊太后有意換掉小皇帝只怕也難以達成,而民意這東西只不過是塊遮羞布,誰都可以拿過來用一下,屁用沒有。所謂看破不說破,還是整倒文天祥比較靠譜些,他們鬧些亂子對自己也有利無害,他便轉而問道。

“文履善御下不嚴,放任秦林鋒等貪贓枉法乃是其一;指揮作戰不利,損兵折將不能爲陛下分憂,導致皇帝親征以致患病,乃是其二;生性殘暴,任用酷吏,殘害無辜,以致民間怨聲載道,此事其三……”魏天中一一摘指,竟然有十數條之多,然後抹抹嘴角的唾沫星子道,“如今我們已經聯絡到了十數名同僚,並鄉里士紳百餘人,準備上奏彈劾於他,不怕將其罷相。然後舉薦陳相出山,擔任平章軍國事主持朝政,那時何事不成!”

“據吾所知,文履善雖然生性倔強,卻爲人剛正,做事勤勉,即便忽必烈也對其甚爲欽佩,若非其在崖山脫逃,必受重用,只怕成就還在吾之上。”留夢炎聽罷皺皺眉道,“其入朝後與小皇帝君臣相宜,深受信任,只怕這些東西不足以將其搬倒吧?”

留夢炎對文天祥還是有所瞭解的,其對大宋可以說是忠貞不二,且做事亦從不畏難,且做事公正廉潔,可謂是難得的國之幹臣。而他們所要彈劾的那些事情又多是子虛烏有之事,若是小皇帝誠心要將他除掉自可藉此順勢而爲。但當下小皇帝將其作爲左膀右臂,有些事情必然是受命而爲,且肯定會對其力保,又如何能成事。

不過留夢炎從中也感覺到,陳宜中在朝野的影響力已是今非昔比,姚良臣和魏天中雖身居高位卻並非心腹重臣。當下不能確定他們難以成事,可也十分困難,因而纔會搭上自己這條線引爲外援,需要自己的協助才能得逞,如此掌握主動權的就是自己了。

“正因爲難,才需漢謀協助。而此時文履善執政,若是拒絕和議,只怕回去也難以交待。我們只有相互攜手,先將文天祥推下去,一切纔有可能。”陳宜中也不是善與之輩,從其話中已經聽出待價而沽之意,想要趁機訛詐,他乾脆直言相告道。

“與權說的不錯,即便讓文履善主持和議,依然難以遂了南必太后的心意。但是將其扳倒也非朝夕之功,卻不如與權先促成雙方和議,再做計較如何?”留夢炎也知道到了相互攤牌的時候,而對他來說宋廷能否接受和議乃是當前最大的困難,至於談成什麼樣就是桑哥和元廷的問題,非是自己能左右的,所以他先提出自己的條件道。

“唉,若非元軍提早進駐泰興,容我們再多操作幾日,和議之事已然達成了。”姚良臣嘆口氣埋怨道。

“此事卻非吾的緣故吧?是你們要求進兵泰興,做出渡江的姿態,造成江南恐慌,促成和議之事。”留夢炎卻面帶怒色地道,“可小皇帝出兵泰興,你們卻未泄露一絲消息,以致損兵上萬,若非有桑哥在前,吾已被押赴大都問罪!”

“這……”姚良臣聽了卻是一頭霧水,看看魏天中也是不知所以然,張口結舌的吭哧了半天不知如何作答。

“此事是吾與漢謀相約的,未及告知你們。”這時陳宜中接過話道,“當時我們在各個小報上正辯論和議之事,朝野也是議論紛紛,吾以爲再造成兵臨城下的危局,可促成此事。誰料到小皇帝竟悄然調兵渡江奇襲泰興,而他們居然毫無招架之力,一戰而潰。隨後京中小報紛紛報捷,和議之事再無人提及,反而是要反攻江南,收復中原。此事是吾過於急躁,反而弄巧成拙。”

“自作聰明,自作聰明,不僅大好形勢毀於一旦,還險些害了吾的性命!”留夢炎以掌拍着桌子又恨又氣地吼道,讓陳宜中也頗爲尷尬,畢竟此事是自己的太過魯莽,“難道你們也不知對江北用兵之事嗎?爲何不通告一聲!”

“留相公,此次對泰興用兵,皆是小皇帝暗中策劃,直接下旨給樞密院,並未經過堂議,我等確實未得到絲毫信息。”姚良臣連忙將被震倒的酒杯扶起,重新斟上酒笑着道。他心裡也極不是滋味,這等大事陳宜中居然未向自己吐露半點兒,明顯是不信任自己,而其當下還正是用人之時,若是事成之後豈不將自己甩在一邊。想到此,他也不免寒心。

“與權,若是連志德和國佐都不曉得此事,那很可能小皇帝已有警覺,汝要小心爲上了。”留夢炎畢竟是老奸巨猾,嬉笑怒罵之間便將局勢反轉,掌握了主動,但聽罷原委亦覺得事情蹊蹺,出言提醒道。

“怎麼可能,若是其知曉吾之所在,定早就遣兵前來!”陳宜中擺擺手笑道。

“吾懷疑其是在放長線釣大魚,否則事情不會這麼湊巧,在你們剛剛造起輿論,其處於被動之時,便在未有任何徵兆的情況下出兵江北,然後宣傳大勝,立刻扭轉了局勢。”留夢炎將酒飲盡分析道,“此外吾一直心中不安,京中小報大肆污衊益陽郡王,使其名聲盡毀,又如何能擔當嗣君,顯然此事是有人在後面策劃。”

“這也許是碰巧吧?”陳宜中聽了搖搖頭道,“我們做事一向小心,又處在城外,怎麼可能被人發現。”

“與權還是小心爲上,一次是巧合,兩次就不是巧合了,而是有人在算計啦!”留夢炎言道。他此刻倒是說得真心話,因爲其倒了,自己的事情也就要泡湯了。

“陳相公,留相說的對。”姚良臣言道,“當年小皇帝初立帥府時,其手下的趙孟錦、劉洙等一干親信,如今皆是身居要職,卻只有鄭虎臣一人從未現身於朝堂,只在皇城司事務局掛了一個副職,可是宮中也難見其蹤。”

“國佐所言不錯,傳聞小皇帝手下有一支密探隊伍,便是由鄭虎臣統領,他們遍佈朝野無孔不入,上至宰相,下至販夫走卒的一舉一動無不知曉,被他們盯上的人更是難逃追稽。”魏天中也補充道。

“如此說來他還活着!”陳宜中聽了眉頭驟然皺起,鄭虎臣押送賈似道將其與途中擊殺,自己下令通緝,彼時有司報告其也授首,而此時元軍已經攻破長江,他也沒有再過問。沒想到這個仇人卻還活着,其定會不會放過他的。

“不好,吾與其有破家之仇,他定不會放過如此復仇的良機。若是被其發現與汝見面更會遷怒於我們,事情只怕會更加複雜,以後還是少會面爲妙,你們最好也儘快換換地方!”留夢炎當年參與過對其父的案子,將他們流放、充軍。當下其定然已經獲知自己來臨安的消息,也必然會監視自己的一舉一動,設法抓住他的小辮子,而這裡肯定也不再安全。

“漢謀言之有理。”陳宜中聽了不得不重視起來了,看看姚良臣兩人面帶憂色,沉默不語,他言道,“不過吾要促成和議,與權還要答應我們的條件!”

“好,與權儘可提。”留夢炎坐直身子言道。

“一者,向朝廷提出和議不得以文履善爲和議使;二者,讓吾參與和議;三者,當前條件不變,但在吾參與後要適當降低條件,以達成和議。”陳宜中言道。

“呵呵,當前形勢汝想必也清楚,與權以爲小皇帝會答應嗎?”留夢炎覺得陳宜中純粹是癡人說夢,小皇帝再傻也不會答應這些條件的,何況其已經是砧板上的魚肉,可以說連跟小皇帝討價的資格都沒有,不知道其是咋想的,居然提出這樣的條件,不禁覺得好笑道。

“吾自有辦法讓小皇帝答應,漢謀不用多慮,只需在和議開始後照做即可。”陳宜中也笑笑道。

“好,吾便應下了!”留夢炎點點頭道。他已經想好了,只要能促成和議就好,至於以後如何與自己又有多大幹系,於是痛快的答應了……

第132章 戰船(二)第056章 超級武器(二)第327章 靜觀其變第1299章 朕心甚憂第400章 有警第906章 攻守之議第1368章 剝絲抽繭第150章 順勢而爲第344章 你沒得吃第983章 繪製藍圖第1320章 敲打敲打第1380章 難以得逞第606章 勝負之間第830章 另有乾坤第1101章 危險和機會第540章 有種還來第1248章 悔之晚矣第1450章 刮目相看第1443章 迴歸本質第432章 不擇手段第014章 夢中局第802章 大策略第969章 問題不斷第844章 不送第719章 破綻第1417章 亂在根源第041章 焦慮第049章 頭疼第929章 危機不斷第1288章 一支奇兵第1032章 沒有最好第322章 開班第560 當務之急第252章 再部署第678章 忙乎第403章 以亂打亂第1440章 隨即而至第005章 困境第540章 有種還來第1285章 萬全之策第1422章 吃個悶虧第282章 坑人第1093章 臨危受命第816章 兜兜轉轉第842章 同樣是大事第744章 算是贏了第1298章 何以見得第782章 新想法第839章 理性面對第652章 意義深遠第1024章 馬說(二)第1297章 是騾是馬第1237章 醉翁之意第514章 輸的徹底第474章 來了第504章 田真子第1394章 爲官之道第1331章 整軍再戰第576章 ‘妙計’第562章 分而劃之第256章 對策第524章 心魔第609章 浮城第702章 手段第900章 熬到頭了第849章 好爲人師第057章 進宮第548章 欲罷不能第640章 腹案第1424章 以二換一第039章 小孩心思第449章 挑明第1276章 自找麻煩第165章 這纔是真相第315章 皇帝不好當第792章 ‘曲解’第1456章 比較樂觀第772章 幻想與現實第1453章 悄悄改變第781章 飛蛾投火第1449章 目光要遠第364章 艱難第1340章 我有啥法第548章 欲罷不能第136章 救災第1234章 人人自危第668章 以筆爲刀第653章 阻力第1307章 兵臨城下第235章 稚子論兵第1408章 不守規矩第163章 曾淵子第1413章 宮中獸吼第959章 登島第319章 登基第836章 絕不讓步第040章 挖牆腳第1428章 階前聽諫第210章 落水第397章 也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