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1章 歡聚

五郎不着急去新房,可是張氏着急。

“我和你姥,我們沒啥事,就在這嘮嗑解解悶。你上這來幹啥啊?”張氏就對五郎嗔怪道,“親戚、長輩你也都見過了,今天這個日子,誰還能挑你的禮?你趕緊回你自己房裡去,別讓你媳婦等。”

“她一個人,你快點去陪陪她。”

張氏催五郎趕緊去新房陪着秦若娟。

屋內衆女眷就都善意地笑了起來。新郎官不着急會新娘,新郎官的母親卻比新郎官還急。無他,不過是心裡急着想要抱孫子而已。當然,這也是張氏的一份善意和好心,新娘子進門,不能冷落了。

“娘,不忙,我在這陪大傢伙坐一會。”五郎並不起身,只是笑着道。

張氏看着五郎臉色微微有些發紅,知道他是在宴席上喝了酒。

“咋地,有點喝多了?”張氏就將五郎叫到跟前來,低低的聲音詢問,又嗔怪道,“不是早都囑咐他們了嗎,讓他們幫你擋着點兒,少喝點兒酒。今天你是新郎,啥是正經大事你不知道啊?”

遼東府成親的風俗,拜過天地之後,夫妻禮成。新娘子被送進新房坐帳,新郎則要入席陪同來賀喜的親朋好友,敬酒這一環節更是必不可少。

有句俗話,叫做新婚三天無大小。這頭三天裡,自然也包括酒席上,大傢伙可以敞開了鬧新郎和新娘子。這在酒席上因爲敬酒,被灌倒的新郎不計其數。

連蔓兒一家自然知道這個風俗,又想到五郎年少。是個書生,且輩分也不高,料定了酒宴上的情勢必定十分“嚴峻”,因此早做了周密的安排。五郎挨桌敬酒,除了有伶俐的小廝跟隨,一半是伺候,一半是看情形調換酒水之外,還特意請了沈三爺、吳家興、王幼恆等幾個輪流陪伴。

沈三爺幾個年長有身份的負責壓陣,讓人不好太灌五郎喝酒。至於吳家興、王幼恆等幾個跟五郎同輩、年紀輕的。那就負責幫着五郎擋酒。這個所謂擋酒,不是沈三爺那種擋酒。沈三爺往五郎身邊一站,只真的能擋住人不來灌酒。吳家興、王幼恆等人的擋酒,就只能替五郎喝酒了。

除了這些人,沈六還親自上陣。陪着五郎敬了一桌的酒。

“娘,我沒喝多。大傢伙幫我擋了不少的酒。”五郎就笑着道。不說別人,吳家興酒量那麼好的人都醉倒了,還有兩個給五郎擋酒的同窗也都醉了。

張氏見五郎雖臉上微紅,但言談舉止都和平常沒什麼區別,也就放了心。雖是如此,張氏還是立刻就讓人送了醒酒湯上來。看着五郎喝了,就往外攆五郎。

“去吧,陪你媳婦去。我們這說話,你在這。我們還不方處。”張氏就道,五郎還是笑着不肯走,張氏乾脆就叫了人來,吩咐將五郎送到新房去。硬是將五郎給攆走了。

雖屋裡大多爲五郎的長輩,不過五郎在的時候。大家還是收斂了許多。等張氏將五郎給攆走了,一屋子的人就又說笑起來。

“五郎啊,長大成人了。”李氏就跟張氏感嘆,“這日子過的多快,你也做婆婆了。五郎是個好孩子,往後啊,肯定能孝順你。我呀,總算是不用再惦記你了。”

“娘啊,我大姐早都不用你擔心惦記了。”胡氏陪着李氏坐在旁邊,就笑着道,“我大姐這叫苦盡甘來,往後的日子,都是甜的。”

“今天做了婆婆,再過十個月,那就做奶了。”吳王氏在旁邊也笑道。

連蔓兒和連枝兒,連葉兒也在一邊坐着,聽着衆人說笑,連蔓兒就朝連枝兒和連葉兒使了個眼色,三個人站起身。

“娘,我們上我那屋說話去。”連蔓兒對張氏道。

“去吧。”張氏點點頭,她們說的高興,一些話題也不大方便讓小姑娘聽着,連蔓兒姐妹幾個自去說話,大家都方便。

連枝兒還帶着大寶,連蔓兒就抱了大寶,領着連枝兒和連葉兒到西屋坐了。

“這屋裡,變了不老少。”姐妹三個坐下,連枝兒四下打量了,就說道。

在和吳家興成親之前,連枝兒跟隨一家人來府城,也在這個屋子裡住過一段時間。那個時候,這宅子剛買下來沒多久,裝飾的也簡單。如今,這屋裡裝飾改了,還添了許多好東西。

“這不是給我哥準備親事,這宅子都收拾了一遍。這屋子也跟着收拾了。我本來不想擺這些個東西,是咱娘說的,白放在庫房裡也是放着,還不如挑一些擺出來。”連蔓兒就笑着道。

屋中的古董玩器,有他們自家看中了買下的,也有人送的禮,再有,就是這次皇帝和皇后賞賜下來的。

沈謹除了送了許多的衣裳首飾給連蔓兒,還挑了些精巧的古董送了過來。這些東西,連蔓兒本來說收着就好,是張氏勸她挑喜歡的擺出來。

“……也是昭顯皇上和皇后的隆恩……”當時張氏還這樣說道。這樣文縐縐的話,並不像張氏能說出來的,連蔓兒就知道,這是那些太太、奶奶們勸張氏的話。

沈三奶奶也向連蔓兒說過類似的話。

連蔓兒想了想,也就點了頭。如今她身份不同,是縣主,起居坐臥之處太簡了,別人看着也不像。

連枝兒曾在這屋中住過,還覺得新鮮,連葉兒第一次來,更是覺得眼花繚亂。大寶吃飽喝足。剛纔還睡了一覺,這個時候也格外精神,看着什麼都覺得新奇。

連蔓兒就抱了大寶,挑那些出色的擺設,給連枝兒、連葉兒和大寶說了一遍。連枝兒和連葉兒都聽得入神,大寶還不大懂這些,只是看見了喜歡的,就想摸。

“可不能給你碰,”連枝兒就教育大寶。“這些都是金貴的東西,你又拿不穩,摔了怎麼辦?”

“這有什麼,大寶稀罕,就讓大寶抱着玩。除了御賜的。擔着干係,別的東西,摔了就摔了。小孩子,誰沒摔過幾件東西。”連蔓兒就笑道。

“他小孩子,不能養成這個脾氣。”連枝兒頗爲不贊同地說道,“在家裡,我們也是這樣。”

大寶是吳家一家人的寶貝。不過連枝兒在這方面卻做的很好,就是不肯溺愛大寶。因此,大寶雖年紀小小,卻相當懂事。也就更招人喜歡了。

果然,連枝兒這麼說,大寶就安靜了,雖然面上還有些委屈。卻不再要那些東西玩了。

連枝兒這樣,連蔓兒暗暗地點頭。如果換做她。對自己的孩子也會這樣。但是大寶是她外甥,她就難免會心軟。

連蔓兒就叫了小丫頭過來,將大寶喜歡的物件一樣樣拿過來,讓大寶摸。

“這些東西沉,你抱着不好玩,姨再給你找更好玩的東西。”然後,連蔓兒又笑着對大寶道,就叫吉祥打開她的箱子,翻出兩個銀質透雕的玲瓏球來,給大寶玩。

大寶得了玲瓏球,喜笑顏開,連蔓兒就讓吉祥和善喜在旁邊帶着她玩,自己和連枝兒、連葉兒安靜地說話。

“蔓兒是縣主了。”連枝兒和連葉兒就都感嘆道。

關於這個消息,連家並沒有特意地告知,但是這樣的大事,人們口耳相傳,就像長了翅膀一樣,轉眼就傳遍了遼東府。別說連家的衆親眷,整個三十里營子,就是整個錦陽縣都轟動了。

“……咱們知縣大人特意下鄉來,你們都在府城,就上我們家去了。我聽你姐夫說了兩句,好像是想建廟建祠啥的。”連枝兒就告訴連蔓兒道,“這不,五郎成親,知縣大人也來隨禮了。估計,就得跟咱爹和五郎商量這件事。”

“這樣……”連蔓兒略一沉吟,就道,“那我得早點跟咱爹和哥通了個氣,我纔多大,什麼廟和祠堂這些,我可禁受不起。而且,又耗費人力物力的。縣衙出錢,那也是大傢伙交的賦稅。”

不管是莊戶人,還是買賣人,爲謀生計都十分辛苦。他們從嘴邊省下來的銀錢交了賦稅,這些錢,應該用來做那些更有益於國和民的事情。要用大家的血汗錢給自己建那些無謂的建築,連蔓兒無論如何不能認同。

“我估摸着,你都不用跟咱爹和五郎通氣。”連枝兒就道,“知縣跟他們說了,他們也不能答應。”

“那倒是,”連蔓兒又想了想,笑着點頭,“那這事我不用着急了。”

五郎自不必說,就說連守信。連守信或許不懂什麼利國利民的大道理,但是他卻一直執有着質樸的信念。雖然身上有官銜,但他一直都不覺得自己是官,他是老百姓,並且是個日子過的不錯的百姓,因此就更加憐恤那些日子過的一般的。

百姓們生存不容易,亂花費百姓的血汗錢,是要遭天打雷劈的。不用連蔓兒說,連守信也不會答應知縣用縣衙的錢給連蔓兒建那些個東西。

以後的事情也證明,連枝兒和連蔓兒料想的不錯。知縣找了連守信和五郎,這爺倆個很堅決地拒絕了。

()

第455章 新年第943章 分歧第191章 交鋒第539章 轉變第235章 田莊計劃第84章 借勢第938章 暖棚第519章 冬小麥第923章 重陽第293章 關注第250章 湊錢第39章 麻煩第805章 破五第504章 送菱角第524章 心思第836章 鞋樣子第843章 鬧起來了第582章 燈會第769章 喜悅第636章 郎心如鐵第531章 醬塊子第77章 夜半尋人第84章 借勢第473章 夜讀第979章 打算第652章 舊衣第990章 入套第531章 醬塊子第506章 傳聞第502章 雨過天晴第187章 託付第283章 幺蛾子第206章 喜宴鬧劇第856章 要給四郎償命第695章 田莊第76章 連朵失蹤第54章 分家第748章 喜氣盈門第526章 責問第627章 厚贈第248章 官司第166章 糾紛第996章 關懷第355章 商議第267章 求上門來第167章 對策第614章 仲春第142章 爭肉第241章 鬥爭的藝術第885章 絕情第830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611章 肅清第892章 除服第130章 耮忙第42章 祖孫第258章 果樹第82章 千層底第204章 冰車第640章 用意第124章 以死相逼第597章 春潤第310章 鮮湯寶第304章 失去掌控第492章 童生第42章 祖孫第211章 漿洗第818章 敘舊第15章 挖野菜第847章 撕破臉第780章 考量第213章 買年貨(二)第893章 刺玫花與落花生第182章 債務第83章 沈家惡少第825章 上元夜宴第723章 扒皮第994章 水落石出第893章 刺玫花與落花生第963章 原來如此第505章 午後第543章 分歧第79章 覺醒的包子第320章 攀扯第31章 誰管錢第243章 嫉妒第410章 上眼藥第971章 遠近第1章 重生第44章 矛盾第754章 商議第820章 餃子餡第406章 厚禮第499章 禮第528章 探望第511章 秀才第148章 買家第342章 金玉米第829章 燈市大街第422章 落空第192章 欠債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