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事起

事起

張小柳興致勃勃地跟着上山採蘑菇,只是現實有點打擊人。他採蘑菇的這個技能大概是被自動隱藏了,壓根發現不了蘑菇,偶爾看到的也是被人採摘過的。到最後只能與趙正則一起行動,看他發現了蘑菇就搶前去摘。

開始他還擔心會不會摘到有毒的蘑菇,看了之後才發現完全是白擔心了。這裡現在大家採的蘑菇只有一種,白色的傘葉稍微有點淺灰色的菌柄,一般有成人掌心大小,與他在現代吃過的平菇很有相似之處,但卻不是同一種。難怪家家戶戶都只放孩子出來,根本不會採錯,山上人多也不會害怕。

他們家裡沒有簍子,只好挑了兩隻簸箕來。等裝得差不多時,張小柳看着至少有五十多斤了,便沒有再採下去。

回到屋門前,趙正則放下擔子瀟灑的把兩隻簸箕倒扣過來,把蘑菇都倒在地上,嚇了張小柳一跳。

“你幹什麼呢?”

“倒出來,把他們都挑乾淨啊!”趙正則不太明白他指責的眼神,吶吶地說。

小麥放出小雞看着他們找食,這時候便很快走過來與他們打了招呼,蹲下身子利落地把蘑菇一朵朵挑起來,收拾乾淨蘑菇沾上的草屑,變色或者有腐爛的扔掉,然後纔再次放入簸箕裡。

張小柳方纔明白大概他們習慣了這樣的收拾方式。

“我忘了還要先挑一遍了,不好意思。”他撓撓頭,朝趙正則說。以前他們都是直接把蘑菇挑到河邊或者井旁用水沖洗乾淨就行,看到他倒在地上有些着急了。

趙正則朝他笑了笑,也收拾起來。

兩人挑那堆蘑菇也用不了多久,張小柳想了想就進去竈間煮粥了。這次他只用了平日三分之二的米,剩下的都用蘑菇來湊數了。

蘑菇雖然不少,但真禁不住放。早上喝了蘑菇粥,中午又吃炒蘑菇,到了下午張小柳無意中就發現那些蘑菇表現開始有些滑膩,顏色也變了。

“蘑菇放不久的,第二天早上就得扔掉了。”趙正則也注意到他的目光,解釋說。

“可惜了。”家裡正缺糧食呢,這麼多蘑菇要白白倒掉真是讓人心疼。張小柳想了會兒,指揮趙正則又把蘑菇清洗了一遍,自己去煮了一鍋水,加了一大勺鹽,把蘑菇焯熟瀝乾水,然後平攤在通風的屋檐下。

“我以前也見過有人家能保存得久些,柳哥兒也會這個,真厲害。”趙正則全程跟着他,十分欽佩。

“也不知道能不能放住呢,我只聽別人說過。”張小柳被他誇得有些不好意思了,轉開話題問他:“這麼久我都沒有到田裡去看,禾苗長得怎麼樣了?”

“挺好的,不比別人家的差。還有你種的黃豆,都很高了。”

沒有什麼比田裡的莊稼可能會帶來的豐收更讓人高興,張小柳一整天都笑眯眯的,尤其是看到種下去的樹秧長出新的綠芽時,心中終於有一種守得雲開見月明的感覺。最多再過一年,他一定會讓家裡的生活有個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一次雨水過後,要做的事又多起來。豆角、茄子、苦瓜是夏日餐桌三寶,雨水前種擔心泡壞種子或秧苗,這時候就要趕緊了。還有其他說不上名字的瓜類,反正當初大順麼麼指點過的,張小柳都種下了。幸好他們的菜園夠大,瓜類又是種在籬笆周圍省了以後搭架子的工夫,總算把別家有的菜都模仿着種夠了。

雖然還未有收成,但是他們的日子也漸見着好起來。小雞仔給屋前增添了熱鬧,菜地裡最早種下的青菜已經上了餐桌,下過雨後韭菜也以讓人驚訝的速度生長。自從每隔三天衝一次雞蛋糖水後,大家的面色也日漸紅潤起來。

家裡沒有什麼事,張小柳便讓小麥帶着小松出去與村裡的孩子玩。以前小麥不是成天在家裡給哥哥幫忙就是揹着弟弟,自己身體也弱,出去玩的時間少,性子十分沉靜。張小柳愛極了他懂事又堅強的模樣,現在怎麼也不捨得仍舊讓他關在屋裡。

他自己對與這樣年紀的孩子嬉戲沒有什麼興趣,趙正則也是老成持重閒不下來,兩人當真是像成人一樣撐起這個家。張小柳開始學着納鞋底、做衣服,趙正則幾乎每天都要上山,割棘草或者拾些樹枝木柴回家裡備用。說起來,兩人的性子又都有未雨綢繆的一面,只要用得着的東西都要先儲備起來,絕不會等自己陷入困境纔去做。

如果不趕着春種秋收,這樣的鄉村生活偶爾也能讓張小柳想起“悠閒”兩個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曾經聽起來很不可思議的生活方式,真到了這個境地也只能適應了。他希望這樣舒服的日子能多幾天,可惜天從來不如人願。

在他們忙着種瓜種豆的那兩日,趙伯麼也是爲了兒子的親事上跳下竄。今年裡下壩村年紀正處十五六適婚的人不少,卻是小子多哥兒少,僅有的幾個各樣條件稍微過得去的,都已經定了親。這麼一來,趙伯麼要找人爲他家小子說親,也只得挑到外村去了。

若說本村結親也不一定更好,最大的好處便是相互之間知根知底,無論是家底身世,還是相貌人品,成親前都能做到心中有數。如果找了外村的親家,少不得還要花心思打探一番。說媒人自然能夠把雙方說得天花亂墜,人家也不一定全信。多半還要讓值得信賴的近親假借名義到村裡去轉轉,打聽打聽情況。

說媒人年前就接了趙家的活兒,但是因爲種種條件,適合的對象不多。趙伯麼挑來挑去,選了羅徑村一戶高姓人家。那家人的哥兒纔剛過十五歲,比趙正廣小了差不多兩年,聽了媒人的說法也有點意思。通過說媒人傳了幾次話,今年總算是說定了,只等着下六禮合生辰八字。

趙伯麼急着讓對方進門來,還能趕得上秋季幫忙做農活。要是年底才進門,光等着過年了,所以便催媒人催得有些急。

對方的爹麼被這麼一趕,反而有些猶豫了,一再推了幾次來相看的時間。推到後來實在抵不過說媒人的口若燦蓮,終於帶着哥兒的兄伯一家來了。

相看看什麼也很有講究。一要看說親對象的品相能力,二要看房前屋後,三要看長輩平輩的親戚。哥兒過來之後爹麼照看不了,當然要找個好人家。甭管彩禮聘禮多少,看看屋子就知道家裡的狀況。若是家裡長輩人多雜亂,免不得要多受管教,要是平輩兄弟多,既要考慮以後要賙濟的多又怕相處不好。

高家人看了一遍,總體來說都還算滿意。雖然住的是老屋子,但當家麼麼也暗示了,等成親後生了娃兒就建新屋子。只是家裡人口單薄些,叫來陪的親戚都隔着輩兒了。

等他們回去以後再細細一打聽,原來這趙家還替過世的弟弟養着一個小子!這小子只得一畝地,既無房屋又無積蓄,只得趙大田一個血緣最近的大伯,以後建房子娶哥兒可不都得盡份心力?說親的是長子,以後不就得負起這個擔子?

在這時候,娶哥兒建房子可都是人生大事,許多人家爹麼辛苦一輩子也就掙個聘禮錢,能建個新房子就了不起了。若是那麼容易,怎麼會有人因爲家貧說不上哥兒?到時候這個擔子要壓下來可不輕。

高家麼麼一聽就猶豫了,聽說兩個月前那小子就被送別人家去了,可不會是趙家爲了騙他們才做出來的吧?這麼一嘀咕,又拖了幾天。悄悄託了人來打聽,也不知道怎麼地一來二去就傳到了趙伯麼耳中。

插入書籤

第41章 豆稔第62章 過渡第47章 學堂第36章 收完第49章 合作第56章 仲秋第15章 上祭第26章 漸好第44章 賣酒第66章 各人第44章 賣酒第18章 雨過第23章 舌戰第5章 戶籍第55章 仲秋第2章 鄉村第47章 學堂第29章 與28重複入第23章 舌戰第57章 新居第43章 釀酒第4章 夫郎第15章 上祭第13章 生活第11章 春耕第61章 石柱第17章 修繕第24章 對錯第20章 是非第1章 重生第18章 雨過第68章 抓藥第46章 唸書第47章 學堂第64章 時光第36章 收完第48章 運道第12章 欺負第13章 生活第58章 生病第38章 夜聊第50章 養雞第25章 消停第49章 合作第46章 唸書第45章 成功第63章 冬收第51章 房子第41章 豆稔第48章 運道第56章 仲秋第60章 柵欄第71章 番外第22章 混打第6章 趕集第21章 善惡第12章 欺負第62章 過渡第30章 禮物第69章 情定第21章 善惡第16章 屋漏第47章 學堂第29章 與28重複入第45章 成功第18章 雨過第63章 冬收第66章 各人第46章 唸書第23章 舌戰第17章 修繕第11章 春耕第64章 時光第52章 情緒第39章 雞蛋第24章 對錯第55章 仲秋第58章 生病第66章 各人第35章 收割第22章 混打第9章 花錢第71章 番外第5章 戶籍第33章 初收第9章 花錢第21章 善惡第20章 是非第48章 運道第48章 運道第21章 善惡第49章 合作第63章 冬收第15章 上祭第17章 修繕第15章 上祭第62章 過渡第58章 生病第60章 柵欄第5章 戶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