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2章 “包衣”(中)

不遠處,站着一少年,耷拉着小臉,冷冷地看着門房。他身後跟着的青衣小廝,一臉焦急地勸着那少年什麼,那少年冷哼幾聲,只是不應。

孫文成前些日子帶着兒子們過來請過安,門房還記得,見狀不敢拿主意,回頭去通報管事吳盛。

吳盛聽說是“孫五爺”,想起是哪個,就是大姑爺家的同胞兄弟。

這除了李家,還牽扯到孫家進來,吳盛不敢自專,只是請代掌西府內務的素芯拿主意。

那少年正是孫班,見李家下人報了自己的名字,曹家門房沒有上前請安,反而閉門自去,小臉氣得通紅。

他不顧那小廝的阻攔,“蹬蹬”地上前幾步,擡頭看着匾額,道:“如此勢力寡情,真是叫人不恥!”

地上那人見這緊閉大大門,本以絕望,聽了孫班的話,回頭跪在他面前,泣道:“還請五爺給小的做主,如今南邊情況有變,早先只是拘拿了老爺、大爺與幾位管事的,家眷只是不許出門,如今卻是連三少爺都被拘了去。三少爺身子本就不堅實,哪裡禁得起這個。若是再無人援手,三少爺……小的還是機敏,才得以躲在府外……”說到最後,泣不成聲。

他是李誠的奶公,名叫王貴。因娶的媳婦,是孫氏的陪嫁,早年常派往杭州走禮,見過孫文成。

李家祖孫三代都在牢中,是孫氏抽了時機,打發王貴上京的,本是讓他去找孫家,請孃家幫忙走動。

孫文成沒有見王貴,只打發管家賞了他二兩銀子,打發他出門。理由也充分,如今這邊滿門沒有一個有品級的,如何去官場上走動關係?

孫班正好遇見此事,很是不甘心,李家是孫家的姻親不假,還是曹府舅家。憑什麼這個時候,李家鋃鐺入獄,孫家閒置在家,唯有曹家風光?

因此,他就給王貴指路,讓他到曹家來。即便曹家不肯幫忙,還有個李家的二老太太在,總不能眼睜睜地看着家族晚輩受難。

曹家門房不給通傳後,他又過來參合一腳。

他們這一哭鬧,少不得引得路人側目,不會兒功夫,就有三三兩兩的人站在不遠處看熱鬧。

衆目睽睽之下,孫班覺得顏面有失,一腳踢開那人,呵道:“哭什麼?”

剛好素芯得了消息,帶着幾個丫鬟婆子到前院來,就聽到大門外的喧囂聲。

素芯問清了只有三人,就吩咐吳盛使人將他們“請”進來,省得在大門口亂七八糟的,叫人看了笑話。

至於來人,若是實在攆不走,就尋個由子拖延幾日。那個孫家五爺,則使人請孫家的人來管管教好了。

孫班見有管事出來,已經帶了幾分得意,擡着下巴走進來。

待到偏廳,他就端着了架子,道:“許久沒來了,我去給老太太請安。”

他也是留了個心眼,想着李氏是李家出來的姑奶奶,說的她點頭,曹顒這個做兒子的也得聽。

吳盛只掃了一眼,就瞧出這孫班言語囂張、眉眼閃爍,不是個老實的。之前還顧念他是表親,現在得了素芯的話,心中已是有了計較。

他早年在江寧曹寅身邊當差,回京後作爲曹府的頭面管事,往來權貴之家,已經練就好口才。

隨便使了個小廝去二門傳話,而後就動拉西扯,全無一句實在話。

又極會奉承,一口一個“五爺”,將孫班捧得找不着北。

還是王貴年歲大,多幾分見識,見這管事只管歪纏,很是着急。

孫班吃了兩盞茶,還不見小廝來回話,就催促吳盛再打發人。吳盛滿口地應了,又使了個小廝去傳話。

王貴已經忍不住,躬身道:“管家大爺,既是見我們姑奶奶不便宜,見我們二老太太也行。”

吳盛睨了他一眼,只皺着眉問孫班道:“五爺,這是哪個?胡亂插嘴,好生不曉得規矩。”

孫班也惱王貴失禮,瞪了他一眼,道:“這是蘇州李家的管事王貴,奉命來給兩位長輩請安。”

吳盛一聽,站起身來,抱拳道:“原來是王管事,怠慢了。不知王管事是奉舅老爺家哪位爺的吩咐,可有書信來?”

他這般問,是因爲曉得王貴來過一遭,只說求見卻沒提家書。

若是有家書,他早就拿出來證實自己身份,而不是央了孫班過來。

果然,王貴支吾着說道:“奉了我們大奶奶之命……沒有家書……”

吳盛聽了,心中越發篤定,立時板起臉來,道:“沒聽說哪家奴才隨意上門要給親戚家的主子請安的!若都是如此,那這伯爵府豈不是豬狗馬牛都能進了?”

說到這裡,他轉向孫班,道:“五爺,這真是舅老爺的管事,您沒有認錯吧?我們舅老爺家是官宦世家,怎麼會有這麼不懂規矩的管事?別再是他生了旁的心思,哄騙五爺?五爺久居南邊,不知道京城地界魚龍混雜,行坑蒙拐騙之術的人如過江之鯉。”

隨着說話聲,他還打量了孫班幾眼。

孫班見他眼中有懷疑之意,將自己當成了容易上當受騙的土包子,很是惱怒,道:“他是從我家出來的,哪裡就認錯了?家父還賞了他二兩銀子。”

吳盛卻不動聲色,拉着長音道:“既然真是舅老爺的下人,怎麼就空口白牙地上門?還大喇喇地要求見主子?不會是犯了什麼事,被攆出來,還打着舅老爺的旗號吧?”

孫班道:“有信,是給家父的。他是忠僕……”

竟“噼裡啪啦”將自己知道的,都說了出來。

吳盛仔細聽了,才曉得本沒自傢什麼事,看來生事的就是眼前的孫班,心裡恨得牙癢癢。

孫班一口氣說完,纔有些後悔嘴快,不過還是沒當回事,催促吳盛使人去通稟李氏與高氏。

吳盛只說小廝們淘氣,叫孫班稍作,自己親自去催。

孫班擺擺手,叫他去了,而後眼睛就滴溜溜地看着這屋子的擺件陳設,多是尋常之物,並不見金玉奢靡,不由低聲道:“莫非是空架子……”

吳盛從偏廳出來,就在門房吃茶,過了沒一會兒,就有小廝就見小廝進稟告,孫家二爺來了。

吳盛已經起身,親自出來迎孫瑾入內,過了影壁,卻不動了,只指了指偏廳那邊,道:“二爺,五爺……五爺他……有些話做下人的本不當說,但是五爺畢竟是曹府的表親,還是我們大姑奶奶的親小叔……要是有個閃失,可怎生是好?”

孫瑾聞言,大驚失色,道:“怎麼了?”

吳盛拿了個銀封,塞到孫瑾手中,道:“還請二爺同五爺說一聲……京城繁華,也是藏污納垢之地……有些事情,千萬別沾……這邊是親戚家,不會讓五爺……若是旁人,五爺……”

他每一句話,只說半句,更是聽得孫瑾提心吊膽。

孫瑾還想在問詳情,孫班已經在偏廳聽到動靜,探頭往外看。

見到孫瑾,“咦”了一聲,走了出來,道:“二哥怎麼來了?”

當着他的面,孫瑾不好再位,道:“五弟,家中有事,父親吩咐你回家。”

孫班從廳裡出來,只覺得奇怪,家中怎麼了,爲何父親會曉得自己在曹府。

他是瞞着家中來曹家的,也不敢多待,怕說漏了嘴,就急匆匆地跟着孫瑾同去。

王貴見孫家兄弟走了,還不肯死心。吳盛怕他出去渾說,哄了幾句,只是家主不在,不好拿主意,請他過些日子再來。

王貴無法,只好悵悵地去了……*吳盛料理完差事,跟素芯一一稟告過,連給孫班教訓這塊都沒落下。

吳盛是奉命打發人,使些的小手段並不算什麼,只是孫家畢竟是表親,素芯面上沒說什麼,心裡卻是明白,奴隨主意,曹孫兩家的關係,並沒有因孫文成上京而緩和。

連李家的人都不見,可見對於李家入獄,曹家已經選擇了旁觀。

等到曹頫從翰林院回來,聽說此事,沉沒半晌道:“大哥如此,也是無奈,正月裡大哥忙裡忙外,就是爲李家張羅……後來得了十三爺的告誡,怕拖累家裡,只好狠心了……”

這是曹顒的決定,素芯做兄弟媳婦的,更沒有質疑的餘地,便岔開話。

曹頫心中,是頂瞧不起孫家人的,聽說吳茂給了孫班教訓,就使人盯着孫家那頭,要等着看孫家的笑話,這是後話不提……*楊家閘行宮,恪靖長公主處。

除了初瑜來請安,過後平親王福晉曹佳氏與曹頤又聯袂拜訪,都是陪着幾句話,而後就去東屋李氏處。

恪靖長公主見李氏女兒體貼、媳婦恭順,心裡羨慕不已。

李氏卻是哭笑不得,母女、婆媳難得團聚,卻是在皇帝行宮中。

曹佳氏與曹頤已經看過聖旨,兩人都乍舌不已。除了沒賜公主府,這車馬下人俸祿,都是固倫公主的的待遇。

李氏不愛招搖,告誡她們姊妹兩個,明白開始就不要再來,省得叫旁人閒話。

*皇帝行在。

雍正這看江南遞過來的密旨,正是李煦一案。

待看到李家搜出來的銀錢,只有三、四千兩時,他不由地皺眉,嘴角出現幾分譏諷。

他纔不相信李家只有這點家底,有兩種可能,一種是轉移了資財,一種是去抄家的人藏匿太多。

再看管外頭沒收回來的賬,就有兩匣子借條,少的幾十兩,多的上萬,最多一筆本息三萬四千兩銀。

即便在京城,權貴雲集之地,能借出幾萬兩銀子的人也屈指可數。

再看房產、宅田、各種傢俱擺設,雍正的臉色就越來越黑……

(未完待續)

第169章 陷阱第894章 規勸第524章 慈悲(下)第1387章 身後事第215章 燒鍋第115章 欺君第401章 兩地第1307章 病來如山倒第1313章 讓爵第1038章 宮婢第408章 主奴第666章 爭新(上)第374章 爭議第1085章 錦繡前程第1242章 榮辱生死第890章 年大將軍第1002章 新差事第489章 綱常第502章 分產-續(下)第650章 冷意第640章 齋戒(上)第165章 傷逝第871章 談判(下)第147章 送妝第268章 歸府第335章 壽禮(中)第613章 較量(三)第241章 寒意第204章 啞女第308章 大典第1266章 縱橫(上)第452章 福禍(一)第1321章 訓導第775章 喪音第596章 冬雷(上)第611章 較量(一)第1107章 項歸第132章 兩難第874章 舉薦第234章 守靈第1340章 青杏小第720章 上壽(中)第705章 忠孝(上)第1220章 滄海遺珠(上)第772章 點將第395章 要案(下)第821章 借貸第1156章 霜降第1306章 風邪第1108章 突如其來第243章 慈母第489章 綱常第652章 良人第810章 冰山第695章 佳音(下)第245章 兄長第484章 尋根(下)第866章 初夏第149章 花燭(下)第120章 暗算第78章 驚變第453章 福禍(二)第363章 大魚第874章 舉薦第1083章 來客第1214章 開府(上)第763章 當殺人第5章 學堂第318章 相會第624章 窘境(上)第266章 舊相識第542章 成長(上)第930章 流光第233章 服喪第993章 日落第213章 山匪第979章 安排第722章 鬧酒第17章 美味第246章 怒生第983章 國舅府(下)第159章 盛世第404章 春筍第270章 照拂第470章 天倫(下)第1352章 部務第334章 壽禮(上)第1053章 “孝順兒孫”第395章 要案(下)第1290章 帝王耳目第601章 教子(下)第1358章 再聚首第1383章 預防第1395章 人頭第60章 流言第1029章 春雷(下)第458章 動靜第535章 驚詫(上)第276章 年關(四)第1132章 年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