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一世爲人 兄弟情深

“關將軍,主公到了。..”

烏丸退守武恆後,關羽親率大軍進逼武恆城下,只可惜,連續挑戰一月,這烏灣似乎是鐵了心死守,就是不出城來。期間也是強攻了幾次,不過,在雙方各有損失後,被田豐、沮授勸住了,他們都知道,黃逍惜兵如命,能用智取的話,還是不要強攻的好。這麼一來,五萬大軍,只能圍在武恆城內乾瞪眼,卻是無可奈何。

最近又有消息傳來,鮮卑單于步度根親率大軍七萬前來,不日就將到達冀州。鮮卑爲什麼來,關羽從沒對他們抱什麼好的想法,不請自來,顯然是衝着他們冀州軍而來的,這樣一來,卻使得冀州軍陷入了兩難之中,進退不得。

這一日,關羽正同田豐、沮授二人在帳中商議着軍情,突然一探馬跑進帳來,報道。

“快說,主公他現在何處”關羽聞言,猛地自座位上跳起,雙眼中閃爍着興奮的光芒,急聲問道。

也不怪關羽這麼激動,想起來,自桃園結義後,關羽鎮守冀州,三兄弟一直都是聚少離多,算一算時間,關羽很久沒有見過這兩位兄弟了,上一次,好象還是黃逍大婚的那一年,在天都見過一面吧,如今算來,已經是五、六年未見,思念之情,可想而知。

“回關將軍,主公大軍現在駐紮河間城,主公、張將軍正率領着一支人馬,望軍中而來如今,怕是快到帳外了”探馬從來沒有見過關羽如此事態,頓時知道這情況很是緊急,連忙回道。

“混帳東西,怎麼不早來相報”關羽罵了一聲,轉頭對田豐、沮授說道:“二位軍師,主公到了,速召集衆將迎接,關某就先去了”

說着,關羽也不待田豐、沮授說什麼,一整袍袖,正了正衣冠,按了按腰間的寶劍,大步流星的走出了帳中。

“哎,主公同關將軍,兄弟情深,這不是親兄弟,卻勝似親兄弟啊”田豐看着關羽的背影,愣了愣,隨之滿臉羨慕的說道。

“元皓所說不假,授也是羨慕不已。好了,關將軍去了,你我二人也別閒着,快召集衆將迎接吧”沮授點了點頭,笑道。

“走”

黃逍怎麼來的這麼快?

原來,黃逍在平定了南蠻之後,並沒有在南蠻多待,在制定南蠻的大體政策的框架之後,提拔李嚴爲南中太守,留黃忠總攝益州、南疆軍權,自己則帶領着大軍北上,欲返天都。在漢中又耽擱了一段時間,張魯雖降,卻一直不曾整頓,在親自任張魯爲漢中太守後,將漢中軍進行了整編,同時,在漢中推行天都的新政策。而這時,冀州關羽的及報傳來,黃逍也感軍情緊急,當下出斜谷,走虎牢關,大軍馬不停蹄的直奔河間城。今日,也是纔到河間,大軍駐紮下後,黃逍心優前方軍情,遂帶着張飛、趙雲等人出城來尋關羽。

一路無話。只說衆人行至冀州軍大營營外之時,遠遠便瞧見營門處立着幾人,當先那人着一身青袍,赤面長髯,卻不是關羽又會是誰?張飛見狀,大喜過望,拍了幾下胯下馬,急急的衝了出去。待至關羽面前不遠處時。慢慢減速,不待馬停便跳了下來,一邊向關羽跑去,還一邊跑着:“大哥”

關羽此時卻也沒了平時那般穩重的樣子,急急上前幾步迎上了張飛,口上直呼:“二弟”不過眨眼間,二人便站到了一起,互相把着臂,也不說話,只是不停的打量着對方。眼裡卻都噙着淚花。

張飛直瞅了半晌,見到關羽兩鬢已見了斑白,這才哽咽着說道,“大哥,你老了”

關羽亦道:“人都會老,大哥我又如何不會?二弟不也如是?莫再多言,且隨大哥入了城再敘”

張飛不答,只是不住的點着頭。

關羽又轉過頭來望向黃逍等人,只見黃逍此時亦奔至身前不遠處,而後跳下馬來,行到關羽面前。因爲身份的關係,黃逍也不能像張飛一般喜形於色,極力的壓制着自己喜悅的情緒,雙目中,卻早已閃爍着淚花,看着已現老態的關羽,呆呆的發愣。

大哥,他老了是啊,大哥他今年已經是四十一歲了,勞心一州之務,又怎麼會不見老呢?一晃眼,居然五年多未見,上次相見,還恍若眼前,不想……

“三弟”

“大哥”

四隻手,緊緊的攥到了一起,竟無語凝噎,千言萬語,都不及那一個飽含了滿腔兄弟情的眼神,只這一個眼神,足夠了

世上有情,“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是親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是友情,“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是愛情,“同是天涯淪落長,相逢何必曾相識“是同命之情。

那兄弟情呢?

水之一方,情字永系;海之一涯,情字永存

兄弟情,雖然只是三個字,卻包含了多種愛。因爲有了兄弟情,可以放棄自己的前途.因爲有了兄弟情,可以承擔起重大的責任.因爲有了兄弟情可以援手相助。是因爲有了兄弟情,才讓我有力量,有勇氣活在這個世界上。匿名人說不管那個人是誰,又究竟他的人生髮生了什麼事情,但有一點我們是知道的,是兄弟情挽回來了希望和愛。

在兄弟生命的天涯裡,飄蕩着兄弟情這樣的雲,不想讓雲化成雨,不想讓雲敝日,也不想讓雲颳走,更不想讓雲產生奇蹟,只希望在這短暫的生命天涯裡,只求多看幾眼,讓人們明白這個世界上還有兄弟情。

一世人兩兄弟,有今生無來世

“二叔,三叔,關平拜見二位叔叔”

這時,一個聲音,將陷入濃濃的深情中的二人喚醒,黃逍尋聲望去,見正是關平,如今的關平,已經是十歲的大小夥子了,黃逍打量了打量關平,笑道:“不想平兒如今都長大成人了,這時間過的還真快啊”

張飛卻不管那些,一把拽過關平,不住的拍打着關平的肩膀,哈哈大笑道:“好小子,不錯嘛怎麼樣,武藝練得如何?學了你父親幾成的本事?走走走,和二叔去練上一練”

“二哥,你急什麼,時間有的是,你想教導平兒,也等說完話的啊”黃逍對這個二哥實在是有點無語,這可好,見了侄子,先要練練,也虧他張二爺想的出來

“三叔?你就是三叔嗎?”

一個脆生生的聲音響在身旁,黃逍低頭看去,見一個三四歲大小的孩童正仰着臉看着自己,眉宇間卻是有着幾分關羽的神采,不禁問道:“大哥,這是?”

“三弟,這是你大哥我的二子,叫做關興。興兒,這就是你三叔,你不是總唸叨着要見你三叔嗎?如今見了,還不去給你三叔見禮?”關羽喝斥道。

“興兒見過三叔”小關興很是懂事,聽了父親的話,忙上前向黃逍行禮道。

“好孩子大哥,你也是的,侄子降生,怎麼也不知會兄弟一聲?”黃逍抱起關興,一邊逗弄着,一邊有些不滿的對關羽說道。心中卻很是奇怪,不對啊,按說這年頭關興還沒出生呢,這又是怎麼回事?難道說,我的到來,導致了關興的提前降生?

黃逍這次猜的卻是不錯,正是因爲他的到來,關羽的這第二個兒子還得已提前來到世間。要知道歷史上,關羽背井離鄉,年過四十,還是隻有一子,名關平。一直隨着劉備顛沛流離,和妻子團聚,也不知道是哪一年的事了。而因爲黃逍的到來,184年關羽就同妻子胡氏團聚,時到如今,第二個兒子降生,也不是什麼希奇之事。黃逍不知道的是,關羽第三個兒子也已經在襁褓之中了

“大哥好生偏心,爲什麼只給興兒介紹三弟,卻不介紹二弟我?”張飛見黃逍逗弄關興很是開心,很是眼饞的嘟囔道。

“哈哈……”衆人聞言,無不是哈哈大笑。

“二弟倒是好心態,如此,卻是爲兄疏忽了。興兒,還不拜見你二叔”關羽撫着長髯,笑道。

“二叔好”關興脆生生的的叫道。

“好孩子,來,讓二叔抱抱”張飛這時,也不鬧了,一臉的慈愛,輕輕的抱過關興,眉開眼笑的說道:“你這娃,倒是和我家苞兒差不多大小”

“二弟也有孩子了?”關羽奇道。

“嗯,有了,叫張苞”張飛顯然心情不在關羽的身上,一邊疼愛着關興,一邊隨意的答道。

“大哥,不是做兄弟的說你,興兒才這般大小,你怎麼把他帶到戰場上了?如果出了什麼閃失,你怎麼向嫂嫂交代?”黃逍不無責怪的說道。

“我關家子女,守境安國,自然是要自小熟悉這戰場,若不然,將來豈能有出息?興兒,告訴你三叔,你怕麼?”關羽傲然說道。

“興兒不怕興兒要成爲像三叔那樣頂天立地的英雄”關興自張飛的懷中探出頭來,昂着小臉,說道。

“哎……”黃逍嘆了一聲,這是關羽的教子方法,他自然說不出什麼,只是向關羽問道:“大哥,平兒、興兒可有表字?”

“這個……”關羽微一遲疑,說道:“平兒他未及弱冠,是以還不曾取得表字。”

“哈哈,大哥,你我兄弟的子女,安受那些俗禮限制?不嫌棄三弟做主,爲他二兄弟取個表字吧”黃逍笑道。

“三弟博古通今,能爲他二人取字,是他們的福氣,爲兄又怎麼會介意,求之不得啊,三弟請便就是”關羽大喜,笑道。

“大哥忠義無雙,家訓以守境安國爲旨,如此,就取守義、安國吧平兒字守義,興兒字安國,大哥意下如何?”黃逍想了想,這關興歷史上就是字安國的,就無須變動了,既然大哥忠義之人,怕是守義這樣的字眼最是合適。

過不出所料,關羽聽到後,大悅,笑道:“守義、安國,好好好如此,實乃爲兄平生所願,卻是妙哉,平兒、興兒,還不快謝過你們三叔賜字”

“謝過三叔賜字”關平面現喜色,忙禮道。至於關興還小,自然是順着他父親的意思了。

“三弟,這就是你的不對了,你幫大哥的兒子取字,總不能偏幫吧?這樣吧,一事不煩二主,二哥家的那小崽子的字,也教給三弟費神了”張飛在一旁,突然說道。

這個二哥,怎麼什麼都想插一腳?不過,也不好拂了張飛的面子,沉吟了半晌,說道:“既然二哥要小弟取字,那小弟也就卻之不恭了二哥既然說興兒與苞了相若,興兒自定國,那苞兒就取字興邦,如何?”

“三弟說好,那就是好了興邦?興邦不錯不錯”也不知道這位張二爺怎麼一個不錯法

倒是關羽,卻是一臉的沉吟,半晌,語重心長對關興說道:“定國興邦,興兒,汝等可不要辜負了你們三叔的厚望啊”

“父親,孩兒知道”關興答道。

“大哥,此地不是講話之地,還不請小弟進營一談?”黃逍笑了笑,打趣道。

“哈哈,你看看,爲兄這高興的都忘了正事,諸位莫怪,裡面請”關羽這才意識到,他們在營門口站了可是有一段時間了,不論怎麼說,這都與理不合,關羽一張紅臉,此刻更紅了,有些尷尬的說道。

“不防事,不防事”衆將都是一笑,見慣了生死,對這親情更是感觸頗深,眼見這三兄弟間的手足之情,哪一個又不是滿懷感動?

“來人,速去準備酒菜,今日,我要與主公暢飲一番”多日不曾沾酒的關羽,此刻卻是來了興致,剛到中軍帳,就忙不迭的傳下令去。

“大哥,這如何使得?大軍開戰在即,飲酒過量,豈不有失大事?”黃逍眉頭一皺,勸道。

“三弟還不曉事,如今,你我與大哥難得一聚,自然是當痛飲一番,以敘別情。別的時間我不管,這一次,三弟你卻是要聽二哥的”張飛一臉認真的說道,完全不似平日饞酒的表情。

“三弟放心便是,丘力居絕對不敢出城,鮮卑大軍要在五日後才能抵達,若是三弟還不放心,今夜爲兄派人加雙崗,必保萬無一失”關羽也說道。

“那好,今夜,就依二位兄長,不醉不歸”

第4章 無冕之王 白虎中箭第225章 潼關尾聲 鬥陣鬥將(五)第352章 風情萬種 意想不到第45章 送禮來啦 站住打劫第554章 穩定國情 調整經濟第357章 旁門左道 左慈元放第210章 力戰三將 張繡命危第366章 果然是他 最後一虎第512章 龐統算計 戰安喜(五)第461章 祝融傾心 最後一戰第296章 變廢爲寶 女人的心第5章 西涼董卓 百獸齊奔第63章 抱得美女 感恩錦侯第211章 忠義子龍 戰局已定第490章 火燒顏良 戰毛城第511章 龐統算計 戰安喜(四)第363章 古代毒品 無能爲力第96章 少年馬超 來拜師的第84章 界橋之畔 戰趙雲(一)第515章 信都之戰 北方定(四)第564章 戰三江口 火燒黃祖第458章 孟獲內幕 祝融出戰第175章 語論孫仁 生死謁語第427章 天下大局 江東祖郎第351章 迎娶二喬 煩瑣禮俗第192章 夜色暗失 黃逍中伏第329章 破鐵甲車 谷中圍剿第105章 徐庶來投 洛陽局勢第279章 算計袁軍 火焰焚天(三)第537章 信都之戰 北方定(十六)第192章 夜色暗失 黃逍中伏第80章 勇不可當 比賽殺人第358章 派往各處 尋請方士第263章 宛城風雲 曹操之死(三)第479章 宛城密議 再逼袁紹第425章 毒辣算計 倒黴二人第295章 一家團聚 孃的意思第517章 馬超威風 戰三韓(二)第228章 潼關尾聲 鬥陣鬥將(八)第515章 信都之戰 北方定(四)第286章 鐵騎狼狽 抵達小山第476章 荊州諸葛 太史子義第43章 戲忠獻策 巧取雲中第95章 雨中城外 長安已亂第172章 鬼才之智 郭嘉猜測第32章 定計帷幄 陷陣威武第29章 虎威天神 血衣修羅第507章 溫柔一刻 前往安喜第397章 戰事膠着 殊死征戰第99章 何爲民心 貂禪有喜第125章 虎神行蹤陳宮之第22章 戲志才歸 張遼高順第548章 伯符不安 前往災區第425章 毒辣算計 倒黴二人第373章 決定同往 神醫容貌第128章 袞州焰火 萬全之策第315章 徐晃揚威 生擒越吉(二)第530章 信都之戰 北方定(九)第410章 女王怒火 黃逍遐想第53章 只取一半 欲往滎陽第22章 戲志才歸 張遼高順第28章 謀定後動 兵發虎牢第24章 改革軍制 關羽省親第374章 左慈音訓 孫策病重第519章 死志死鬥 再逢絕路第305章 重裝初戰 以戰養戰(一)第237章 捕獲鯨魚 水軍戰備第81章 挫銳折膽 攔路伏兵第62章 揚長而去 貶斥楊彪第394章 何處佯攻 何處主攻第10章 千里幽州 會劉關張第134章 虎牢陷陣 對戰臧霸第434章 先攻建平 龍頭華歆第449章 疲兵之策 雒城城破第437章 無能劉璋 張鬆出使第475章 東平舒內 縱酒高歌第387章 黃袁初戰 遭遇戰(三)第372章 長社太守 小人辦事第214章 心細高順 追拿韓遂第378章 曹軍末路 許昌尾聲(一)第84章 界橋之畔 戰趙雲(一)第443章 生擒嚴顏 翼德勸降第249章 解決問題 設置軍妓第336章 涼州尾聲 最後一戰(五)第240章 信與法正 天倫之樂第417章 宴會之上 處處設伏第33章 言語匈奴 一釋單于第85章 界橋之畔 戰趙雲(二)第392章 動亂荊州 不測交鋒第86章 界橋之畔 戰趙雲(三)第114章 人心不足 張濟逃了第566章 文官勸降 孫權主戰第43章 戲忠獻策 巧取雲中第334章 涼州尾聲 最後一戰(三)第259章 爲人師表 袁軍動態第561章 焦頭爛額 算計廬江第231章 黃逍神勇 震跑馬成第43章 戲忠獻策 巧取雲中第291章 身處火海 救命玉片第308章 重裝初戰 以戰養戰(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