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六章 勢態(七)

參觀過新浦小鎮,車隊從夾於麥田的寬敞公路往東、往海邊行駛。

越過舊海塘的遮擋,兩座磚紅色的高爐赫然闖入眼簾。

新浦鋼廠及設計年吞吐量爲一千萬噸的煤鐵碼頭此時正值建設高潮,除了施工單位,沒有誰會無事往這邊走。

除了五月中旬奠基來過一次外,謝芷也有半年時間也沒有再看一眼這邊,五月中旬時這一片還是什麼都沒有荒灘……

沈淮領導下的梅鋼之建廠能力及速度,在梅鋼二廠的建設過程中就得到完美的體現,不然也不可能對西尤明斯、飛旗實業以及衆信投資背後的華商資本有這麼強的吸引力。

不過梅鋼二廠終究是短流程的電爐鋼項目,施工協調的複雜程度、工程規模,都遠不及長流程的高爐鍊鋼項目。

長流程設計的新浦鋼廠項目設計年產350萬噸鐵、300萬噸鋼、280萬噸鋼材,年銷售額將逾百億,整體規模是梅鋼二廠的五六倍之巨——在謝芷看來,新浦鋼廠建設速度再快,也不可能突破梅鋼二廠的記錄。

更何況梅鋼二廠的項目建設用地都是預先平整好的,新浦鋼廠項目啓動時,新浦僅有六百畝工業用地提供,而其他兩千五百畝的項目用地,都在五月中旬過後纔開始拆遷平整,其間甚至還要施工建設長兩公里、高七米的防波堤壩……

而眼前的情形,兩座磚紅色的高爐被藍天白雲映襯着分外壯麗,高爐旁排列着如林的廠房鋼結構支柱,新浦鋼廠的工地直接海天,滿眼望不到盡頭,從宏偉之極的框架裡,對鋼鐵產業稍有了解的人都能看出來,新浦鋼廠的土建部分差不多都已經建成了。

除了廠區東側的防波大壩,沒有哪裡的視野比舊海塘更開闊,而水廠等項目建在舊海塘內側,沈淮就安排車隊上舊海塘,居高臨下介紹新浦鋼廠的建設情況。

鋼廠工地一眼望不到盡頭,總計有二十六家施工單位分別承擔料場、燒結、鍊鐵、鍊鋼、軋鋼等作業區的建設,大型施工車輛彷彿獸羣一般往來穿梭,在將晚的夕陽之下,閃閃的焊花彷彿隱晦的星火。

四通八達的施工道路,彷彿巨人的血脈,將新浦鋼廠連爲一體,協調推動,將一幅氣勢如虹的鋼城建設圖卷鋪陳在衆人的眼前。

不想引起二伯宋喬生等人更深的戒心,但沈淮又必須要讓華東鐵路局、省國投、淮煤集團以及隨行的省級銀行官員,對新浦港的未來充滿信心,帶着激情的向他們介紹新浦鋼廠的建設成就。

防波堤壩建設,三家施工單位協調作業,在雨季泥濘狹窄、機械難以展開的道路上,分段包乾、穿插作業、晝夜施工、人息機械不歇,僅用五十天就造成鋼廠外圍長兩千米、高七米的防汛大壩……

工地建設臨時用電四公里的線路,連架杆到拉線,前後只用七天;從五千噸級材料碼頭到廠區、未來會銜接鐵煤碼頭、兩公里長的港區鐵路,路基墊方僅用三十五天,從鋪設道路、鐵軌到通車,只用了四十天……

兩座高爐基礎六月上旬開工,十一月底先後建成……

而爲了保證項目建設不給徵地拖延,新浦開發區兩委及各局、新浦鎮及各村組的工作人員,並從霞浦黨政系統抽調人手,近兩百人幾乎日夜守在徵地現場挨家挨戶做工作……

當然新浦小鎮的安置社區建設也是飛速,半年兩期項目兩千四百套安置住房即投入使用。

不包括外圍配套項目,僅新浦鋼廠及煤鐵碼兩片工地,總計就有九千名建設者,彷彿蟻羣一般,連續半年時間,幾乎都不帶一天休息的吃住在工地。

所有參與建設單位都實施兩班倒,一班12小時。

而趙東率領的甲方團隊與監理公司,也都吃睡在工地。

利物浦鋼鐵廠的設備拆除,原定是西尤明斯工業集團的任務,趙治民率領梅鋼的技術團隊從旁協助,以便新浦這邊能無縫銜接設備的安裝。

不過,利物浦方面的拆除作業明顯跟不上這邊的土建速度,西尤明斯工業集團就不得不把拆除作業,重新分包給梅鋼承擔;僅此梅鋼就多了四百萬美元的額外收入。

截止到十二月上旬,梅鋼這邊也投入三百餘核心骨幹,參與作業區工程建設及後續的設備安裝工作,而接下來,更大規模的招聘工作即將展開。

西尤明斯原計劃要向新浦鋼廠派遣四十人的管理及技術團隊,此時已經主動消減到十五人名額。不過沈淮心裡還是隻希望西尤明斯、飛旗實業派遣兩三名財務管理人員參與新浦鋼廠的管理即可。不然外方隨隨便便一名派遣員工,年薪就要好幾十萬,足夠在國內多聘請一名頂級的管理及技術人員加強梅鋼的團隊水平。

“我們目標是明年九月全部建成,這裡的建成是主體項目順利投產運營,而不單是項目主體竣工。”沈淮向華東鐵路局、省國投、淮煤集團的官員介紹道,“屆時煤鐵碼頭會同時啓用,每月將至少有十二萬噸焦炭、三十萬噸鐵砂石經鐵煤碼頭輸入。當然了,徐東鐵路東延線工程我們預計花費一年半時間建成,倘若能趕到明年九月之前建成,那每月十二萬噸焦炭,我們就可以直接向淮煤集團購買了。”

沈淮的話對淮煤集團的官員還是很有誘惑力的。

九六年焦炭價格近年來達到一個高峰,每噸超過七百元;新浦鋼廠建成之後,一年將耗用一百五十萬噸焦炭,總值將近十億。

對淮煤集團來說,這絕對是一筆能讓他們整個集團都立即扭轉當前虧損困境、極具誘惑力的大單。

要是能確保這筆大單由淮煤集團供給,總投資不過三億元的徐東鐵路單軌東延線工程,淮煤集團出資承建都沒有問題。

淮能集團雖然也即將進入淮西煤炭開發,但要形成一兩百萬噸的焦炭產能,還是需要相當長的時間。

即使將來由淮能集團負責新浦鋼廠的焦炭供給,但只要徐東鐵路連上新浦港,淮煤的電煤、焦煤、焦炭等經新浦往華東、華南地區輸送甚至出口日韓,都有助淮煤集團擺脫當前的經營困境,使得業務能得大發展。

淮煤東出的概念一提出來,淮煤集團以及淮西市地方煤企就成爲最堅定的堅持者,不是沒有緣故的。

徐東鐵路東延線在施工上沒有什麼難度,前期工作已經做得充分,拆遷工作也在分頭進行,就等華東鐵路局放行。

計劃是用一年到一年半時間完成,但只要華東鐵路局在年底之前給出批文,沈淮甚至同時招標多支施工隊伍上線,九個月鋪完三十公里的鐵軌,與煤鐵碼頭同時啓用,並不是難以想象的事情。

東延線工程是單軌,運力有限,但哪怕先期經徐東鐵路、新浦港只形成兩三百萬噸的淮煤輸出規模,都會刺激各方加快推動徐東鐵路改造項目。

每噸煤經新浦煤碼頭轉運,對港口來說,只有十幾、二十元的收入,聊勝於元,但唯有大規模的煤炭資源經新浦港輸轉,新浦港纔會具有發展洗煤、煉焦等相關產業的可能。

屆時一年三四百萬噸的煤炭輸出,對港口來說就能多增加幾千萬甚至上億的收入;而刺激資本進入新浦開發建設更多的泊位碼頭,最直接的驅動力就是盈利以及更多的盈利。

淮海省國投、淮海煤業以及華東鐵路局的官員,在實地考察梅溪及新浦等地的開發建設工作之後,都流露出躍躍欲試的神色,不知不覺之間,也將沈淮圍在衆人的中間聽他描述新浦港未來的藍圖,這些都叫宋喬生看在眼裡。

宋喬生心裡清楚,在場的人裡真正知道沈淮跟宋家關係的並不多,即使知道沈淮跟宋家的關係,而如樑道成等人,也完全沒有必要對沈淮這麼一個小輩假以顏色,此時應該是單純的給新浦或者說包括梅溪在內此時的發展成就以及未來的發展前景所吸引。

宋喬生的臉色如故,認真傾聽沈淮以及陳寶齊等地方官員對經濟建設的介紹,有時候甚至也追問一些引起他關注的細節,叫人看不出半點的異常,但他的心底,憂慮卻在加重。

在國內,在計劃多過市場的時代,政治利益的交換,無疑是維繫派系存續最核心的凝聚力;而進入市場多過計劃的經濟時代,單純的政治利益交換就已經有嚴重的不足,資本維繫或經濟利益的交換跟聯繫,則顯得更有持續性跟韌性。

這也難怪在上層那麼強勢的紀系,也要如此努力地去推晉煤東出南線工程。

宋喬生心裡細想他這次南行前海誠對梅鋼系在東華形成及未來發展潛力的評估,暗感譚啓平最終給逼走,以及梅鋼系此時能在東華跟趙秋華所屬趙系分庭抗禮,真不是什麼偶然。

這麼看來,淮能集團的人事安排,還需要更細緻的斟酌才行。

第二十四章 我是周知白第八百八十六章 二世祖第六百六十三章 條件第二百九十六章 東風西風第八百六十一章 風情一腳第六百八十二章 夜謀冀省第九百五十七章 落水第六百一十六章 棒打鴛鴦(二)第二百二十三章 人的分類第一百零七章 新的鍛鍊方式第二十七章 東華這譚水很深第九百四十五章 揣摩第一十八章 也是海外人才第八十四章 做事要有風格第一百七十一章 合併辦學第七十八章 小人物的逆轉第二百八十九章 機場第一百六十八章 誘惑第八十八章 人跟圈子第八百零五章 少婦失婚第四百七十八章 底牌的分量第二百一十三章 大家族第四百六十四章 那一場煙火表演第七百二十二章 暗渡第五百一十一章 陳寶齊的疑慮第六十二章 老宅親戚反目第一百三十四章 合作第八百五十一章 見面第四百三十一章 美人當計第二百五十二章 跑腿第六百四十四章 反咬第七百四十八章 好算盤第七百六十三章 議學第四百三十五章 腔調第三百六十六章 田家庚的電話第九百六十二章 疑陣第一百六十八章 誘惑第五百四十章 妖女第六百五十四章 長青集團有危機第四百八十八章 有眼不識泰山第二百四十五章 沒有藉口第九百零一章 放權第六百二十九章 治潑第四十九章 無非就是交易第七十五章 人都是有愛好的第九百一十九章 過江第六百五十六章 摸底問話第八百六十七章 醉酒第六百七十一章 東風第六百一十六章 勢態(七)第六百五十章 聯商第一百二十三章 建築承包商第五百二十一章 暮色迷情第七百八十九章 侷限第九百二十九章 生孩子第八百五十章 夜深人未靜第二百七十八章 表姐王翠第二百七十八章 表姐王翠第四百四十五章 互咬第八百八十六章 二世祖第八百一十五章 意外的任命第一百六十一章 不爲枝葉第一百七十八章 少婦心思(二)出警第八百三十八章 疑局第六百九十五章 挑刺第九百二十三章 忍一口氣第五百四十八章 庵門驚見第二百二十章 接機第七百五十九章 觀勢(二)第六百六十章 鬥狠第二百三十六章 投桃報李第九百零八章 勇氣可嘉第三十八章 赴任(三)第四百二十二章 劫道第五百六十七章 黨校同學(一)第四百八十章 夜色第四百五十六章 飛機上第七百章 光明心思第二百二十八章 考察第三百六十四章 加盟第三百八十四章 請辭第四百三十一章 美人當計第五百七十四章 冤家路窄(四)第一百四十六章 眼望鶴塘鎮第二百一十六章 父子有別第二百零四章 風光下的冷漠第三百三十八章 動靜第一十六章 宋家子弟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誰來力挽狂瀾第六百七十二章 窮海軍第七百五十一章 家宴(三)第八百七十九章 冬雪第九百二十九章 生孩子第四百零八章 回京第四百九十二章 大框架第八百零三章 男女之事第三十二章 陳丹很擔憂第七百一十三章 不知好歹第六百七十八章 恨惱難知第二百四十八章 上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