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一章 新的課題

下午接下來的話題就直接轉到新浦煉化項目上去。

新浦開發投資集團可以負責項目建設用地的供給,衆信、鴻基能投入六個億的項目啓動資金,關鍵還要有人。

這裡的“人”,不是說楊林個人專業能力多強就可以的。楊林個人能力再強,也沒有辦法替代團隊去建設、運作整個項目。

沈淮除了要考察楊林的專業能力、發展視野外,還要考察楊林有沒有能力從煉化行業圈子裡挖掘足夠多的專業人員,組建一支在水準線以上且有凝聚力的團隊。

團隊不夠專業,或者團隊成員專業水準足夠,但由於領導人的領導組織能力欠缺,導致整個團隊人心渙散,都將給項目的建設跟運營帶來致命的打擊。

沈淮對楊林的印象不錯,秦大偉也是可靠的引薦人,但他也不可能第一天接觸就給楊林足夠的信任,還需要有一個相對長時間考察及磨合的過程。

就整個項目的前期展開,沈淮也有他的計劃,他跟楊林說道:“就新浦煉化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即使霞浦縣那邊不出面,也可以以鴻基的名義,跟淮大化工系聯合搞個爲期三個月的研究課題。”

“怎麼推鴻基頭上來了?”宋鴻軍坐在一旁疑惑地問道,“不是我不想接手,我對這個一竅不通,沒辦法接手。”

“你那邊出課題經費就好了。”沈淮說道,“時間很緊,程序要簡化,以鴻基的名義跟淮大搞聯合課題最迅速,談妥了明天就可以簽約,直接開始運作課題。孫亞琳飛回巴黎了,不然就以衆信的名義來。新浦那邊出面的話,就算是我能特事特辦,所有字都由我來籤,整個程序走下來,也要一個星期。宋彤不是跟周知白粘乎得很嗎?這個課題你讓宋彤當協調人,她也要學着幹些事情了。”

聽沈淮這麼說,宋鴻軍便沒有疑問了:“那行,我直接把宋彤拉過來交給你,經費暫時從鴻基轉也好,只要不把我綁在徐城負責這事就成。”

沈淮決心要在新浦建大煉化,現在由鴻基、衆信抑或新浦開發集團牽頭,都無關緊要,關鍵看哪邊能抽出人手來。

沈淮又跟楊林說道:“淮大化工系那邊,我們會要求你作爲牽頭人之一參與課題研究。除了課題經費外,我們還會給所有直接參與課題研究的人員每月不低於三千元的工作補貼;鴻基以及霞浦縣駐徐辦,會全力配合你們的研究工作,保證整個課題能在三個月內做得足夠深入。關鍵還是課題經費,你覺得大概需要多少。”

“這個要我說?”楊林有些不解地問道。

每年院系雖然都有國家固定拔給研究課題,但由於財政科研經費很緊張,爭得部門又多,你這邊是博導,他那邊是院士,論資排輩下來大家都均沾一些,也就只能維持實驗室的基本運轉。

這些國家拔給課題經費,即使有多餘,照政策也不能私佔或私分;只能用於實驗室設備添置或補貼其他課題經費的不足。

而跟地方企業聯合搞的課題研究,課題在完成既定的研究目標,多餘經費無需歸還企業,就成爲課題組的盈餘。對多餘課題經費的分配,除了一部分上繳實驗室及學校外,淮大方面對參與課題研究人員也有相應的獎勵政策。

故而楊林在學校裡,除了每個月兩百多點的博士生固定補助之外,其他收入來源主要就是課題獎勵。

只是當前國內產學聯合還沒有形成規模,淮大作爲國內一流的名校,跟企業聯合、經費相對寬裕的研究課題還是不多。楊林所在的淮大化工系341實驗室是石化領域的國家級重點實驗室,負責人是兩院院士王崑山,這兩年讀博期間楊林的收入還是很菲薄,勉強養家餬口。

沈淮承諾給所有參與課題研究的人員每月不低於三千元的額外補貼,這個就要超過當前實驗室大多數人的收入,楊林也明白沈淮是希望淮大方面能儘可能多的抽調研究人員參與這個課題。

不過,課題經費的確定通常都是實驗室跟企業之間商議。

作爲校方參與課題的牽頭人,楊林自然是希望經費定得越高越好,但他知道沈淮顯然不會是這個意思,故而有些不確定。

面對楊林的不確定,沈淮再次肯定地說道:“我希望這個課題能馬上運作起來,課題經費要放寬一些,但放到多寬合適,就需要你給我建議了。”

“如果只是純課題研究,最後只是出具一份可行性研究報告,三五十萬也足夠做得很透了。”楊林沉吟片刻,“如果項目可行性課題研究還要爲接下來的項目籌備鋪墊,三百萬也不會嫌多。”

“好,那就先定三百萬吧,要是不夠,後期再補。不過你同時要跟鴻基籤一份僱傭協議,這樣方便你以項目協調人的身份參與這個課題,協調各方面的關係。”沈淮果斷做好決定,又問楊林,“三百萬能跟王崑山老師見一面吧?”

“三百萬不能見那就是開玩笑了,我們實驗室一年的課題經費加起來,也就幾百萬,不到一千萬而已。”楊林笑道,“不過,王崑山很隨和的一個人,我們都叫他老王頭,哪怕是幾萬元的基礎研究課題,他也會很認真的跟你坐下來討論。”

沈淮輕輕一嘆,歐美一些核心實驗室,一年的研究經費都是以數億美元爲計,國內的科研工作要寒暄得多得多。

沈淮又說道:“雖然不到二十天就要過春節了,不過這個課題不能拖到春節後再開始。牽頭以及尋找合作勘測設計院的工作你來做,除了宋彤外,徐城這邊我會讓錢文惠、廖德志全力配合你,你也可能隨時打我的電話。”

楊林、秦大傳這時候倒是能肯定之前傳聞梅鋼要同時在新浦建大煉化的傳聞不虛。

沈淮又說道:“王崑山老師什麼時候能抽出來時間來,我過去跟他請教。”

國內的現狀就是做導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知識經濟不值錢。

高校對一個工業項目做純課題的可行性研究,廉價的都不需要三五萬;三百萬噸煉化項目要比尋常工業項目複雜得多,三五十萬也能做下來。

沈淮的目的,還是要通過這個課題研究,爲接下來的項目籌備做鋪墊、打基礎,這個花費就大了。

不過,現在鋪墊、基礎打好了,接下來項目設計、報審環節都能節約大量的時間跟經費。更主要的,還要通過這個研究課題的展開,同時爲將來新浦煉化項目的建設、經營物色團隊人選。

整個項目投資保底三十億,前期籌備花費三五千萬,沈淮覺得是一點都不多;即使前期啓動資金再緊張,該用的錢還是要用。

楊林能估算出三百萬的這個數字來,說明他在徐油長達十年的實際工作經歷還是足夠豐富的,也有着籌劃煉化項目建設的經驗。

當然了,沈淮挑上楊林,除了楊林個人的專業能力及實操經驗之外,楊林所在的由兩院院士王崑山支持的淮大化工系341實驗室,也是沈淮瞅中的目標。

341實驗室是淮海省十三個、淮大五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之一;在石油化工領域,也是全國最頂尖的三所實驗室之一,在國內大型煉化技術上發展及革新上,成就也是卓然;比與梅鋼之前跟淮大合作的冶金設計研究院要厲害得多。

淮大在冶金這一塊不是全國最強的。

兩院院士王崑山作爲實驗室的負責人,都七十開外,也不能退休,新浦煉化項目主持人選,沈淮目前圈中的四個候選名單,除楊林外,還有兩人都是師出王崑山門下。

要是把王昆幾十年來培養的博士生、碩士生,列個名單出來,足以爲新浦煉化項目挑選出一個耀眼的明星陣容來。不過,這些人絕大多數都在當前的石化行業內獲得穩固的地位,與楊林一般還在讀的博士、碩士生,也就十一二人。

魏風華、鄭建章等人對新浦煉化項目沒有太大的興趣,而且渚南煉化項目也需要有一個高效、專業性強的團隊主持,沈淮就考慮通過淮大化工系341實驗室這個媒介,爲新浦煉化項目物色新的團隊人選。

團隊的組建,沈淮也不會都丟出去叫楊林一人承擔,甚至整個團隊的核心成員都得他來親自挑選;或許有綜合能力及素質比楊林更出色的人出現,沈淮還要重新調整團隊的結構。

相比較之下,梅鋼借殼重組徐城煉油之後,新浦煉化正式上馬後,基層技術及管理人員可以從徐油借調,倒不會缺乏。

梅鋼借殼重整徐城煉油後,會接手在職的三千名職工,其中初級以上的技術管理人員有近八百人,佔比不是特別高。

不過,在渚南煉化項目建成,採用的新工藝、新設備,會有大量的人員剩餘下來,恰可以調去補充新浦煉化項目的人力不足——這也是接手徐城煉油之初,沈淮就計算的事情。渚南煉化要輕裝上陣,又不想強制大量職工下崗,新浦煉化也要籌備起來。

吃過晚飯,沈淮即安排車送楊林、秦大偉回去。

一天時間裡,想必楊林也沒有辦法理出一個思路來,沈淮約定好三天後再見面敲定細節問題。

第一百五十一章 吐露身世第六百六十章 鬥狠第九百三十九章 漫天開價第一千零六章 戚光偉第四十七章 官場到處都是坑第六百八十九章 撥雲見日第二百二十九章 質問第五百九十八章 紀氏叔侄(一)第八十四章 做事要有風格第一百一十八章 權力的基礎第九百七十五章 火車初體驗第二百四十六章 病患家屬司機第二百四十三章 讓別人無路可走第一百六十六章 鳩佔鵲巢第四百三十五章 腔調第三百章 清債第七百三十七章 歸程(一)第二百八十二章 辛琪的論文第三百三十七章 還有戲第九百七十章 意外第五十三章 夜深情迷時第四百二十四章 疑無路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麻雀在後第三百九十六章 鳥爲食亡第七百章 光明心思第七百二十九章 北上第二十二章 人生需要厚臉皮第六百二十五章 醉酒迷歡(一)第七百八十一章 我當漁翁第四百七十一章 風聲第一百五十三章 背水一戰第六百五十四章 長青集團有危機第三百八十章 三千萬美元第九百一十八章 形勢明朗第四百一十三章 密見第六百一十四章 勢態(五)第九百一十二章 同行第六百一十八章 分權第九百零七章 路遇第三百五十六章 司機一腳有風情第四十五章 總有人幸災樂禍第七百六十六章 誰的感情第七百四十二章 接站(二)第九百六十一章 徐沛介入第八百九十一章 酒敬舊事第六百五十三章 精油第三百六十二章 回家偶遇第七百四十六章 食堂(二)第六百九十三章 後手第一百四十八章 有眼不識泰山第一十章 不可告人的陰謀第八百三十二章 嵛山旅遊第七十六章 總有分道揚鑣時第三百一十八章 圍席談相親第三百七十三章 示敵以弱第七百零二章 故人不相識第三百七十八章 桃子摘走第七百二十二章 暗渡第六十一章 功課要補習第七百一十九章 叔叔第九百二十二章 新規劃(二)第七百章 光明心思第三十章 再遇梅溪鎮第三百九十七章 牀塌了第六百九十七章 塵埃早落定第四百四十三章 疑局第九百八十四章 新方案第二百三十二章 恩跟怨第二百八十六章 拆臺自有人第八百一十八章 和稀泥第一百零一章 女人的心思第八百九十二章 朱儀家世第五百七十九章 與虎謀皮(一)第三百二十一章 字見根性第六百二十三章 夜尋(一)第二百三十一章 兩鎮合併第九百二十八章 秘密第四百八十一章 談話第六百三十七章 交易條件第四百九十一章 海水跟火焰第九百五十三章 千億產業第七百八十二章 最大的好處第三百零五章 警告第二百四十三章 讓別人無路可走第五百二十八章 美婦三個條件第七百六十四章 抓賭第九百二十六章 夜未眠第八十九章 三種人第四百二十七章 女人們的勾心鬥角第三百四十三章 成就第三百三十七章 還有戲第三百四十九章 途經燕京第六百七十八章 自行車第四百七十三章 差距第六百八十四章 趙秋華之謀第二百七十九章 再飲一口酒第八百九十三章 立足之戰第三百五十一章 一月旅程第六百三十九章 城市商業銀行第五百五十六章 撞破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