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二章

郭成澤心裡更是哭笑不得,沒想到陳寶齊跟沈淮說了半天的地區平衡發展問題,這時候竟然反過來成了沈淮的藉口。

沈淮同意推動市級財稅制度建設,但新的地方財稅制度,涉及到省、市、縣三級政府之間的財稅分配問題,不是東華獨家使勁就能快速推進的。要調整,很可能淮海省十三個地市同步進行調整,事情就會變得更復雜,而且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辦結。

而在此之前,沈淮同意點對點的對江堰等貧困縣進行幫扶,市裡也就沒有什麼立場數落霞浦的不是;畢竟在現行的財稅政策以及此前跟霞浦談妥的財稅大包乾協議裡,霞浦即使一分多餘的錢都不掏出來,也是站得腳的。

陳寶齊氣得夠嗆,郭成澤心裡也是哭笑不得,但他心平氣和地去想,或許沈淮就等着這一刻好唱這齣戲給陳寶齊看,而非專門針對自己。

這麼想也很正常,顧金章調到江堰擔任縣委副書記,是陳寶齊、虞成震鼓搗出來的,除了要在霞浦縣常委班子裡給戚靖瑤、潘志強騰出位子外,還有就是要拿這兩年來對霞浦縣發展有苦勞的顧金章撒氣,讓別人知道梅鋼系雖然強勢,但在市委沒有直接的話語權,就沒有辦法給盟友帶去直接的政治利益。

沈淮現在提出要對江堰進行點對點的財政幫扶,簡直就是要還以顏色。

現在市裡不用江堰縣上繳什麼,財政上一年還額外撥付兩千多萬的各種專項款,以補充縣財政開銷的不足。倘若霞浦縣對江堰的點對點支援遠遠超過這個體量,那真是好笑了。

郭成澤即使知道沈淮此舉是針對陳寶齊,不是針對他,但他最初的計劃,是想進行市級財政擴權。

不過,郭成澤轉念又想,也不單霞浦縣有對貧困縣有進行財政幫扶的能力,孟建聲、周岐明在唐閘區同時也可以這麼搞。

想到這裡,郭成澤沉吟着說道:“市級財政制度建設需要一個過程,點對點幫扶倒是可以馬上就搞起來,陳書記,您覺得呢?”

陳寶齊沒想到郭成澤旗幟變換得倒是利索,現在就更容不得他跟虞成震反對了。

他們能怎麼反對?反對霞浦、唐閘兩地大公無私擠出一部分財稅支持貧困縣發展?

“郭市長也這麼想就最好了。”沈淮哈哈一笑,又看向坐在一旁的戚靖瑤,說道,“戚書記、天明跟潘部長,沒有什麼意見吧?雖然說戚書記、潘部長,還要過兩天才正式到霞浦任職,但我已經把你們當成霞浦縣常委班子的一員了。”

戚靖瑤抿着脣,但脣裡彷彿玉石一般的銀白小牙咬在一起,好沒想到沈淮這混賬把陳寶齊氣得夠了嗆不說,竟然還逼她表態,純粹是將她再氣一回。

戚靖瑤沒有說話,趙天明倒是不客氣地表態道:“陳書記、郭市長說的區域發展失衡問題,在東華確實有些嚴重,而我們未來必然也要走共同富裕這條路,沈書記提出對貧困縣進行點對點的幫扶,不單我,相信縣裡有黨性的黨員幹部,都會無條件支持的。”

戚靖瑤肚子裡罵了兩個字:狗腿,但沈淮逼着她表態,也只能說道:“沈書記說的辦法,確實值得研究一下。”

“那行啊。陳書記剛纔問我,縣裡對戚書記的分工工作怎麼安排?我覺得這方面的研究工作,戚書記可以抓起來。”沈淮說到這裡,又跟虞成震說道,“虞書記,你看,我們對新同志還是能委以重任的吧?”

虞成震坐在一旁,看着沈淮意態猶足的坐相,暗感戚靖瑤也算是十分厲害的角色,但當真是難以跟沈淮這樣的人物抗衡。

倘若霞浦縣真要對江堰等貧困縣進行財政幫扶,那相關工作必然要算一件極重要的工作,但關鍵是沈淮目前鬆口說的是讓戚靖瑤研究相關工作,研究出個眉目、制定出具體的方案之後,都未必叫戚靖瑤負責後續的執行。

即使叫戚靖瑤分管後續的執行,江堰縣負責接口此事,必然是顧金章,這就相當於沈淮在縣裡名義上給戚靖瑤重要的分工工作,實際上又將她架空起來,無法參與實際的工作中去,同時又免得她對新浦港的建設指手畫腳什麼。

虞成震並不懷疑沈淮的能力跟心機,他更好奇戚靖瑤到霞浦怎麼稍扳回主動,還是說就一直苦熬到沈淮調出霞浦,她纔會跟趙天明鬥一把?

陳寶齊見情形難改,也不想叫自己陷入被動,不得不點下頭說道:“就權宜來說,確實也是一個辦法,郭市長你那邊是要好好地研究一下。”

郭成澤點點頭,說道:“那行,這就作爲市政府下一步重點工作去抓。”

談話到這一步,再進行下去也索然無趣,沈淮與趙天明就起身告辭,郭成澤也沒有在一號樓多久的意思,與沈淮、趙天明一起走出去。

消息是長翅膀的,點對點財政幫扶雖然不是這次全委會的議題,但消息一旦傳開,必然就成爲這次市委委員之間私下熱議的焦點。

九四年之前,市屬三區的人均財稅水平要高出一大截,但在總體規模上是相對平衡的,嵛山、江堰兩縣的情況最差,當時一年財政開支不過三千萬剛出頭一些。

雖然市裡近兩年來加強對區縣的財政撥款力度,江堰縣去年地方財政開支超過六千萬,增長近一倍,但唐閘、霞浦的增長速度更加迅猛,極大地拉開了差距。

雖然東華市經濟啓動以唐閘區爲先,但霞浦纔是沿淮海灣經濟區的真正核心,高達一千平方公里的土地,綿延一百多公里的岸線資源,海陸交通樞紐的接駁,以及新浦鋼鐵、新浦煉化、恆洋船舶、長青電子等更大體量的工業集羣發展,都叫霞浦縣纔是淮海灣經濟區最重要的稅倉。

事實上,去年霞浦縣的地方財稅總收入就超過唐閘區,而到今年上半年,霞浦縣地方財稅收入就完成了七億,全年差不多能完成十六到十八億的地方財稅徵收,而到明年,霞浦縣的地方財稅收入就可能會超過三十億。

而江堰當前的速度發展下去,市級財稅制度不進行大的調整,江堰明年總的財政開支,能摸到一個億,就要謝天謝地了。

同處一市,這麼大的差距,要說沒有人眼饞霞浦縣這塊大蛋糕,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其實,就算陳寶齊、郭成澤他們沒有市級財政擴權的心思,其他區縣也會有極大的動力去推動新的財稅制度建設。沈淮真要硬着頭皮反對,只會將他跟梅鋼系推到孤立的懸崖上去。

通常的策略就是拖延新財稅制度建設的時間。

現在沈淮不但不拖延,還主動提出在新的財稅制度確定之前,就先進行點對點的財政幫扶,這無疑是一粒石子砸進平靜的湖水裡,頓時就驚起層層波瀾。

沈淮此前就這個問題,跟樑振寶、肖浩民談過,所以嵛山縣那邊還鎮定些,但北城區委王易平、江堰縣委書記姜志軍,下午到會場就拉住顧金章、耿波,湊到沈淮身邊不走。

“沈書記,您就是財神爺啊。”王易平爲拉近乎,對沈淮都不惜用敬語,笑着說道,“既然你是開了口,那我們是不見好處不撒手的。今年霞浦縣能拿出多少財稅來支援兄弟縣發展,沈書記能不能給個準數啊?”

王易平也有他的考慮在內,市長郭成澤剛到東華來時,就針鋒相對地挑他的刺,意圖將他的意志打垮,好方便控制他主導新津港的建設,純粹是想將他當成傀儡玩弄。

倘若沈淮最終只是從霞浦縣財政拿出一兩千萬出來應個景、給大家分,王易平心想就沒有必要惹得陳寶齊他們心裡不高興,去湊這個熱鬧。但倘若沈淮最後從縣財政拿出兩到三個億,轉移支持貧困落後縣的發展,即使知道會叫陳寶齊、虞成震他們心裡不痛快,他也要跑到沈淮跟前來爲北城區爭一爭。

市鋼廠衰落後,北城區的財稅收入就停止增長,現在市鋼廠要整個的都遷到新津去以及此前計劃從北城區往北越過龍脊嶺往新津方向的嵛津高速工程撤銷,對北城區的經濟發展及地方財政來說,無疑又是雪上加霜的噩耗。

現在是有奶便是娘,地方財政開銷,用的也是鈔票,解決不了這個問題,上頭有人也難坐穩區委書記的位子,王易平自然也要湊過來,希望沈淮能拉他一把。

“陳書記、郭市長都是希望由戚書記負責相關研究工作。”沈淮輕輕地將話頭撥到戚靖瑤身上去,不動聲色,“王書記,你的這個問題啊,更應該問戚書記。”

戚靖瑤心裡暗罵:老孃鬼才知道你願意撒多少錢去收買人心?

不過肚子裡罵歸罵,但戚靖瑤還不至於不理智跟王易平、姜志軍他們鬧什麼矛盾。

第九百六十三章 區域合作第六百零二章 圖謀(一)第一百三十章 少女情懷(一)第九百九十二章 搶人搶項目第二百九十三章 塔吊爭鋒第三章 難道從此就陌路第四百七十章 誰都不省油第二百二十六章 投資第三百五十二章 同學的哥哥第五十八章 權力分贓第三百七十三章 示敵以弱第九百二十章 撲朔迷離第四百七十二章 進退兩難第三百零八章 潘少的女友第九百四十八章 要老命第七百零一章 流失第三百六十七章 冷餐會第八百六十章 再遇黛玲第四百五十六章 飛機上第四百二十七章 女人們的勾心鬥角第六百七十九章 態度改變第八百零五章 少婦失婚第八百一十一章 幽會第八百六十二章 落井下石第四百九十一章 海水跟火焰第九百五十一章 全盤計劃第二百四十八章 上輩人第一百一十一章 推心置腹第四百四十九章 夜訪第五百七十五章 隱情第九百七十四章 密謀破局第三百五十三章 鬥表第六百七十三章 成文光第三百零五章 警告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誰來力挽狂瀾第九百四十九章 心計第八百六十九章 談話第八百六十七章 醉酒第六百五十九章 反思第九百二十五章 渚南方案第八百八十九章 趕出徐城第二百三十七章 班底第九十八章 天衡大廈第三百四十九章 途經燕京第三十二章 陳丹很擔憂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相見第九百八十八章 宴請第八百七十七章 妥協的條件第六百三十一章 新的課題第八百二十五章 出路第五百章 說吏第三章 難道從此就陌路第九百七十五章 迷離第四百五十二章 停車檢查第六百九十五章 挑刺第四百三十九章 兩件事第二百四十一章 周明的心思第八百二十四章 喝茶第五百八十一章 背後的利益鏈(一)第四百四十七章 交易第六十七章 都是女人惹的禍第一百三十四章 合作第一百三十八章 鋼鐵雄心第九百一十一章 不放過第二百八十五章 聯絡處第七百三十二章 相約第一千零三十章 風起第二百章 車上(二)第六百七十四章 土地危機第九百七十一章 新的職務第一百零一章 女人的心思第六百六十五章 跳樓第五十七章 大人物都有司機第九百三十五章 近親情怯第三百四十一章 要有底氣第一百九十二章 萬紫千紅(二)第四百九十七章 風波第三百一十二章 晨睡鬧人第二百零六章 家宴第七百三十四章 談婚論嫁(二)第八百七十三章 查稅風波第七百六十三章 議學第一百五十五章 又在英皇第九百一十八章 形勢明朗第九百七十六章 東獅汽車第八百二十九章 協商第一百四十四章 舊識第九百九十五章 香港淮海周第二百九十六章 東風西風第四百八十七章 宴鬥第五百七十三章 冤家路窄(三)第五百九十三章 回京目的(二)第九百七十四章 密謀破局第一百九十章 髒活第六百五十五章 風險對衝第七百六十五章 世界真小第四百六十九章 人選第八十章 國營改國有的思路第八百四十八章 淮電東送第六百六十八章 沒有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