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下企業

玻璃的技術比較單一,所以沈丹青沒什麼可多講的,至於防彈玻璃什麼的他暫時沒有這個需要就不想再浪費資金和精力了。然後他又將話題引到下一家企業。“下面我要講的是:王子陶瓷有限公司。你們要抓緊設計,儘快上市銷售。注意,產品也不能平庸。外觀方面要帶點未來科幻屬性元素。這個你們自己慢慢琢磨,我只看成品,我歷來把自己定位爲公司的產品體驗師。你們要過了我這一關,才能將產品推向市場。你們將來也要做瓷磚,不過主做地板磚。牆面磚我們就只做衛浴瓷磚。其他還有任務現在就不多說了,等做完這些再說吧!”說上述企業的任務沈丹青就沒再多說了,其他的企業他都沒給任務,就連金牛精密零部件公司也一樣,因爲他們的產品太先進,他不想過早的技術流失。他們將來有大用,但現在只給內部配套。說白了,沈丹青是個土財主,什麼好東西都想藏着掩着。好東西他要等將來再爆發。

佈置完下屬企業的任務,並不是說他就完事了,恰恰相反纔是他最忙的開始。

雖然各大研究所纔是這次計劃的主力軍,但他們完成的難度也最高。短期內不可能出什麼成果。上次金屬研究所研究出超級耐磨合金只是一次偶然,科學研究上有偶然但不是常態。對此他的心態也擺得很正。

他第一家重點蹲點的企業是長勝精工,他把彭斌提上來當助理就是爲了解放自己。

第二天,他就把辦公地點又搬回了長勝精工,這家企業他要重點關注。

吳愛國雖然也在總部辦公,但他大部分的時間還是在廠裡,畢竟長勝精工與其它企業比起來有點特別,它沒有銷售部門,也就沒有銷售任務。它的產品全部銷往國外,歸nb商貿有限公司負責。除了生產它的主要職責是技術研發和產品開發。當沈丹青來到廠裡的時候,他正在廠裡辦公。對於老闆的到來,他發揮了十二分的熱情迎接。

他尚不知道沈丹青的來意,就問他道:“老闆你工作這麼忙,今天怎麼有空來我們公司啊!”

“我下來調研一下情況,怎麼?不歡迎嗎?”沈丹青他作怪的問道。

“哪裡、哪裡,老闆能來我們公司我們絕對歡迎。”雖然知道老闆是開玩笑,但吳愛國還是把胸脯拍得鐺鐺響地說道。

“哈哈!吳總跟你開個玩笑,走,你帶我去看看生產部的情況。”沈丹青說完就大手一揮自己往前頭走了。

要進生產部還比較麻煩,他們兩人穿好了連體防塵服和口罩,還要經過一個高壓空氣除塵間除塵才最終進入生產車間。這個車間是注塑車間,塑料部件是普通產品用的最多的部件,小家電產品用得更多,所以注塑車間佔了整整一幢廠房。自動注塑機的難度比數控組合機牀要低得多,長勝精工買來兩臺樣機研究了一個月就仿製出來了,沈丹青看到的正是“精準”牌注塑機,他看到機身上“精準”兩個立體雕塑楷書字體,心裡就美美的。注塑這道工序沒有什麼技術含量,他只着重看了顏色表現。但有的還需要噴漆,不過噴漆另外有車間。

他大概的轉了一圈,就和吳愛國離開了。

他們第二個參觀的是機加工車間,這個車間是長勝精工最重要的一個車間。剛纔看到的“精準”牌注塑機就是他們生產的。不僅如此,他們自己所用的機牀也是他們生產的,有了超精密數控組合機牀就是俗稱的工業母機,他們就把以前的國產低精度普通機牀給換了一遍。他們現在的普通級就是國內的精密級,整整高了一個等級。而且普通機牀也是三軸機牀,在這個年代還是國外的限制產品,目前國內還買不到。有許多國內機械企業靠走私從國外買來了三軸機牀,當作了傳家寶,也被當成了他們企業的工業母機。這些三軸機牀大部分都是從rb走私進來的,精度還可以,當然和“精準”牌就不能比了。不是說rb人的技術比長勝精工差,而是有錢也買不到好機牀。著名的東芝事件早在1987年就發生了。可見rb人爲了賺錢,對所謂的封鎖也不是那麼看重。

機加工車間加工的零部件樣式很多很雜,小到一顆螺絲釘,大到一根機牀主軸。在別的國內企業,不可能做到,但在數控機牀面前,只是改個程序的事,不僅簡單而且效率很高。從普通機牀到數控機牀,在工業史上是一次大躍進,可以稱得上是半場工業革命。

沈丹青把航空標準用在了普通機加工標準上。像:動平衡檢測、零部件探傷檢測以及高精度檢測。沈丹青對產品質量一直有一種病態地追求,不是別的什麼原因,只因爲他知道自己的長處和短處。短處就是他只有初中文化,雖然他是一位重生者,對未來科技發展有一個前瞻性的預判。但還是不能彌補他知識的缺限,這一弱點很致命。他雖然能爲手下科研人員指明研究的方向,但在具體的科研難題上他幫不上一丁點的忙。造成的後果就是在具體的研發效率上他並沒有多少優勢。

他的長處就是全國的長處:人工便宜。

他如此病態的質量要求,在歐美企業看來是得不嘗失。但他背靠祖國的優勢,能在別人不賺錢的時候,他卻還有利潤。這根本是一場不公平的競爭。在質量上要超過別人,在設計上,他獨樹一幟。這就是爲什麼長勝精工的產品暢銷歐美髮達國家的原因。

爲了配合生產車間如此繁重的任務,技術部的人是動了腦筋的,他們設計了初級的網絡聯動機制,具體的做法就是原材料倉庫到生產車間到組裝車間他們三者之間都有電腦調控。在一個機位某個時間段要加工某種零件的時候,原材料倉庫已先一步將它需要的原材料品種和毛柸數量送來,不需要機牀操作工自己去領原材料也不需要等。零部件加工出來後下一個環節的組裝車間也恰到好處的來拿走零部件。第二點尤爲重要,技術員需要知道具體加工這個零部件需要多少時間,然後乘以數量,得出總共需要的時間。於是他們就通過電腦提早通知了組裝車間讓他們在某個時間點來拿貨。整個環節嚴絲合縫,沒有浪費機牀一丁點時間。他們甚至還計算到加工刀具的使用壽命提早通知機牀操作工換刀具。這樣就大大減少了零部件的廢品率。什麼東西都是逼出來的,長勝精工因爲生產任務很重而場地有限,逼着他們想出了這些辦法。

沈丹青是不懂技術的,即使零部件是廢品他也看不出,所以他觀察的主要就是工作效率。如今看到這種情況,他心裡就很滿意了。

到最後,他意識到自己的缺點,他就不再去車間參觀了,直接到成品倉庫看看成品。他仔細的檢查了產品的外觀和使用方便性,對吳愛國說:“外觀設計上還沒有達到我的要求,還是同普通產品差不多的外現,只不過做工更精緻吧了。你看看這個角,弧度很大,顯得很圓潤,主流產品都是這麼做的,我們就要改改,要把這個直角改直一點,角邊只有小弧度,這樣就增加了力量感,就是我在會上所說的鋒銳屬性。以後的產品都要這樣改,形成我們的設計風格。每一件產品外觀都要申請專利,歐美雖然說尊重專利也只是嘴上說說,但這麼明顯的外觀,別人要抄就得掂量掂量了。”未完待續。

第五章:小丫頭的意外驚喜第三章:惠州春夜第341章:時間表第七十章:洪濤第314章:怪獸重工第九十四章:將軍第355章:惠州農機廠第314章:怪獸重工第210章:汽車目錄第104章:驗證第412章:上嗨國際車展第199章:霸氣十足第124章:回顧第146章:長沙之行第391章:回家鄉第307章:修改第246章:獨創管理理念第九十九章:帶徒弟第430章:吳滿弟第193章:光敏電阻第360章:報名第319章:晚會開始第383章:豔遇第398章:河馬第431章:印尼第119章:第七章:事業的開端第七十九章:圓潤如意第四十七章:“王子”和“金牛”第108章:創新第228章:智能減震技術第363章:張總第344章:人生得意須盡歡第258章:春天城市廣場第144章:賠償規章第277章:廣告第359章:黃金三樣第九十章:未雨綢繆第306章:廣告開拍第187章:酒店第255章:操作系統第376章:小考第八十九章:範學東第十三章:精益求精第六十七章:健康生態第144章:賠償規章第九十九章:帶徒弟第378章:遊長城第二十三章:野狼服飾第385章:放假第七十六章:並行工程第440章:導彈項目組第190章:人才培訓基地第112章:梅開二度第271章:星座第431章:印尼第168章:發現第295章:土豪君第148章:大氣第432章:王妃第177章:分派任務第408章:野牛隊第414章:國產車第316章:鐵了心第234章:潮流大勢第179章:王教授續第366章:吳自勉第五十四章:搞到手第296章:客人到第167:開會第283章:喬遷之喜第276章:重新來過第343章:地標建築第144章:賠償規章第五章:小丫頭的意外驚喜第215章:主動降噪技術第十二章:笫一個設想第十一章:開公司第397章撒謊第389章:談妥第291章:平衡車第九十九章:帶徒弟第391章:回家鄉第145章:廣告業務第六十五章:提案第280章:拓荒者第342章:餘波第455章:主張第208章:高明第八十三章:鄉下人第447章:國家大投資計劃第351章:待產第九十七章:周公之禮第418章:電子技術研究院第451章:威遠王宮第186章:智能輸送車第253章:外包第262章:唐朝A4第262章:唐朝A4第297章:初級智能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