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節 警察周(2)

到雷斯勒先生的委託,趙旻晟在警察周召開之前的一可能的把其他繁雜的事情推開,專心的呆在酒店,開始爲雷斯勒先生的專題報告做整理工作。

前文說過,趙旻晟的報告只是根據某些歷史資料和自己的記憶寫出來的,所以,文章中的很多事情都是很經不起推敲的。偏偏要參加這個專題會議的,很多人都是美國法律界以及知識界的精英,如果沒有一個可以令他們信服的資料擺在檯面上,想讓政府的某些大佬們制定一個詳細的計劃,並且批准立項,絕對是不可能的任務!(注

當然,趙旻寫這篇報告的本意也不是想在1992就成立某個組織,專門的來對付恐怖主義——這是不現實的。美國人絕對是那種棒子不打到自己身上就不知道疼的傢伙!他的目的只是想提醒一些人,這個世界絕對不是他們想象的那麼安全!至於他們會在得到怎樣的教訓後纔會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就不是趙旻晟所能關心的了。

這篇報告的整理工作幾乎耗盡了他的精力!不爲別的,他的手裡根本沒有任何可以爲他的論點提供論據的證據!唯一能夠拿得出來的,就只有中東地區的某些特定情況,偏偏這些情況和美國卻有着很大的區別,幾乎是不可能說服那些官員的!

怎麼辦呢?趙旻晟爲了這個問題和雷斯勒先生進行了幾次商談——弄得傑昆等人對雷斯勒先生都有點不滿意了:本來嘛。好不容易在紐約和趙旻見面,大家還想和他好好地聚一聚呢。現在倒好,趙旻被雷斯勒先生抓住就不放開了,也不知道他們兩個人在商量什麼——對問題,兩個人都有一個很清楚的認識,如果沒有更強有力的證據,那麼這一次的報告,就不如不要舉行了。

就是在兩個人着急的時候,紐約市發生了一起不是很大的刑事案件,趙旻一聽到這個消息。立刻知道,自己和雷斯勒先生終於找到了突破口!

這個案子就是那個著名的郵件爆炸案!有一點點歷史知識的人可能知道,所謂的郵件爆炸案是從1978年就::間裡不停的用自制的炸彈通過郵寄的方式分發到全國各地——他是不分對象的!不但這樣,這個人還把自己的信件寄到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這樣的大報社,要求他們全文刊登他那滿篇謊言和廢話的“宣言”。

他還威脅報社,如果不刊登他的宣言,他就要在美國繼續製造爆炸事件,最後。新聞媒體沒有辦法,只得答應他的要求。就是這樣地一個人居然在1992年的新年期間又開始作

趙旻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正在爲用什麼方法說服別人而苦惱。一聽見郵件爆炸案地事情,他高興得一蹦多高:“哈哈!這下成功了!”

關於郵件爆炸案的元兇是誰,趙旻晟當然知道得清清楚楚。但是因爲這個人自從1987年之後就再也沒有了的忘記了,現在可好,他居然自己冒出來了?嘿嘿,就拿你開刀吧!

————————————————————————————————————————————————————————————————

趙旻先寫了一封匿名信。把郵件爆炸男的資料原原本本的寫在了上面:“各位尊敬的紐約警局的女士們先生們,驟聞郵件爆炸案在紐約市發生,我作爲一個美國地公民心中甚是憤慨,對這個警方一直追查的狂魔,我有一點資料,現隨信寄上,望能夠對警方的工作起到作用!”

再下面就是這個兇手的詳細資料:姓名:西奧多,卡欣斯基,年齡。49週歲,家庭情況:父親:羅納德?卡欣斯基。逝於1990年月。母親:卡洛琳?卡欣斯基,逝於199111月20。?卡欣斯基。芝加哥某家生產農業器械的工廠的廠長,弟妹:琳達?帕特里克教授,任職於芝加哥聯合學院哲學系工作。

兇手的經歷是這樣的:西奧多從小生活在一個很貧困的勞工家庭,爲人聰穎,在他20歲那年就以優異地成績畢業於哈弗大學數秋天,他在加州伯克利分校數學系擔任代理助理教授。1968年獲得密安大學數學博士學位之後,馬上升任助理教授。從1965到1968,西奧多發表了6篇數學論文,6年年初,他在沒有任何解釋地情況下突然辭職,同事們還對他的辭職感到非常地惋惜。

1971年,西奧多申請移民加拿大被|L的文章。同年,他和他的弟弟在蒙大拿州林肯市附近的山林中買了一塊土地,他後來在這裡建立了一個小木屋,由於他和居住在芝加哥的父母親的關係處理不好,這個小木屋就成了他自己的家。

西奧多爲人非常聰明,但是很可惜,他根本不知道怎麼和別人溝通,他不瞭解別人的意圖和想法,而且他個個性非常固執,辦事墨守成規,別人也幾乎不可能瞭解他的意圖和想法。70年代後半期,他終於走出山林回到了芝加哥,但是很遺憾的是,經過一次失敗的戀情之後,他又一次返回了自己的小木屋。這一次,他再也沒有長時間的離開過這裡。然後,從1978年525開始,震驚美國的“郵件爆炸案”出現了!(注2

以上,就是我對炸彈製造者的瞭解,請不必搜尋我的資料來自何方,可以肯定的告訴你們的是,這個人的情況絕對沒有任何的虛構成分,他也絕對就是你們正在尋找的人。我作爲一個普通的美國公民,將時時刻刻期待着人民保姆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抓獲這個瘋狂的傢伙,還我們納稅人一個平安,晴朗的天空!

注1:趙旻現在所處的是1991年,除了著名的“洛克比”空難事件以外,美國人對恐怖主義這個特定的單詞還沒有切身的體會——這種情況不止是對普通的美國人,就是FBI,CIA的某些高級官員也沒有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一直到1993年發生在紐約的世貿中心爆炸案(不是次哦),才讓更多的美國人明白了,什麼叫恐怖主義!

注2關於真實的郵件爆炸案的元兇,就是筆者在文中描述的情況。嗯,在真實的歷史中,他是在1996年被就是文中提到的他的弟弟戴維。

第57節 酒會(1)第12節 第一堂課第51節 新劇本(3)第141節 開始(1)第104節 小不點兒?第18節 歸來第188節 求婚進行時第30節 初到拉斯維加斯第22節 婚前(2)第25節 聚會(1)第116節 閒談時光第110節 拍攝(2)第106節 外景地第111節 拍攝(3)第146節 問題第11節 案子(2)第19節 密爾瓦基市第20節 婚紗第101節 尷尬時刻第57節 首映禮(5)第58節 拍賣會(2)第114節 完成(1)第93節 感恩節第24節 採訪(2)第21節 婚前(1)第31節第26節 女友第90節 回家第4節 小風波(2)第25節 聚會(1)第19節 準備第24節 義賣第117節 奧斯卡上的雙雙失望(1)第89節 庭審第13節 紐約的電話第30節第145節 香港演員(2)第8節 只是看看?只是看看!(3)第185節 求婚進行時(1)第18節 貌似和解第180節 休閒時光第29節 條件第11節 勸解第27節 夜遊第19節 採訪(1)第98節 再赴哥德堡(2)第9節 狂歡(2)第140節 細情第68節 酒會上第19節 談判(3)第169節 老同事來訪第5節 血案(3)第150節 新劇本 新合作第10節 對辛西婭的詢問(2)第19節 準備第150節 新劇本 新合作第54節 首映禮第8節 見面第76節 和斯蒂芬的談話第17節 辭職!第60節 回家第90節 回家第133節 兩難選擇第124節 採訪(1)第79節 再戰(1)第76節 和斯蒂芬的談話第50節 新劇本(4)第77節 正式策劃第5節 案件第5節 機場(1)第26節 佳節第24節 談判(5)第110節 拍攝(2)第113節 惡搞第90節 艾美獎(2)第74節 賭注(5完)第11節 第二次中國之行(3)第8節 和HBO 的談判(1)第172節 閒談時光第70節 賭注(1)第60節 回家第35節 專業意見第91節 宣傳第92節 首映第47節 法國行之新聞篇第12節 第一堂課第96節 參演(3)第25節 一廂情願的亨德利先生(3)第37節 劇情第160節 歡樂時光第186節 求婚進行時第14節 插曲第173節 合作(1)第27節 第一次經歷第118節 客串演出(1)第5節 血案(3)第42節 節目第71節 賭注(2)第26節 趙旻晟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