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河州的教育問題

打雷了~~~~下雨了~~~回家收衣服了~~~~~”李泰外面嘩嘩的大雨喊着。

燕兒走上前,遞過一杯茶笑道:“大夥都去忙了,縣衙就剩少爺與燕兒了,哪還有人聽!”

李泰負手對着窗外,搖頭晃腦的言道:“少爺我詩性大發不成嗎?看着,我給你吟兩句,嗯,春天啊~~什麼都還很小,深夜啊~~飛來一隻大鳥,大雨啊,似香汗一般落下,這一夜~~一朵鮮花開了~~哈哈,好詩啊,好詩~~”

“少爺,您吟的是什麼啊,怎麼聽不懂??”

“此詩乃詩中最高之境界,少爺也是有感而發,雖說看着四句有點不和,確是描繪了一個人生軌跡,不明白?少爺給你講講,此詩表面上說的是春雨,其實說的是一位女子。”

燕兒一愣:“女子?燕兒怎麼沒聽出來?”

李泰接過香茶喝了一口笑道:“你想一想,春天,什麼都還很小,說的是一個青澀的女子,深夜啊,飛來一隻大鳥,此鳥可不是一般的鳥啊,那是專生跨下的一種鳥,有此鳥者,被喻爲男子,大雨啊,似香汗一般落下,說的是兩人在一……哎!……哎!……哎!你別跑啊。”看到燕兒低頭羞紅離去,李泰哈哈大笑,嗯,她終於明白此詩的真諦了。哈哈。

燕兒座在桌邊,翻着縣衙的人員管理冊,看了片刻言道:“少爺,咱們河州現在已經突破了五萬人口了。要是加上外來的工匠和那些犯人。河州已經到八萬了。少爺,您真行,咱們來了不到一年,這裡的人口就翻了八倍呢。少爺,咱們招到多少人才好?”

李泰想了想:“再說吧,越多越好,五十萬纔好呢。”

“五十萬?那豈不是比京城還大?”

“京城?咱們可比不了。要是比京城還大,咱們陛下又該找毛病了。不過少爺卻是可以讓這裡比京城富裕。這纔是關鍵地。”

“其實江南也比京城富裕,但也有不少窮苦之人。少爺能讓河州沒有一個窮苦之人嗎?”

李泰嘆了口氣。望向窗外言道:“其實窮苦之人本身也有些弱點,很大一部分人都沒有毅力,這是不爭地事實。但富人也有缺點,就是爲富不仁,呵呵,少爺沒本事讓河州的每個人都有大把的銀子,但是咱們可以把老弱病殘放在一起贍養。讓健康之人都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或者是讓他們都有自己的小生意。這就足矣了。要想成爲富裕之人,還要靠他們自己努力才行。嗯?天晴了?”

兩人走出屋外,看着蔚藍的天空,聞着泥土的芬芳,看着新綠地樹葉,感覺鳥兒的鳴叫都異常清脆,閉上眼睛深深的吸了口氣,彷佛從裡到外清洗了一番,睜開眼睛,就聽到燕兒喊道:“少爺,少爺快看,螮蝀!螮蝀!(ddng)”

螮蝀?什麼東西,隨着燕兒地手向天望去,不覺笑了笑:“哦,原來是彩虹啊。呵呵,怎麼還叫螮蝀?”

“就叫螮蝀呀,少爺爲什麼叫彩虹?”

“那爲什麼叫螮蝀?”

燕兒笑道:“螮蝀是橋地意思,老人們說,這是天上的龍在吃水呢,龍飛過後就有了這彩橋,就叫螮蝀!還有人說螮蝀是才華橫溢的意思。少爺爲什麼叫彩虹呢?聽着怪怪地,卻是好聽,虹?怕也是橋的意思吧?有彩色的橋?嗯,也很好聽。”

李泰笑了笑,牽着燕兒的手說道:“你知道嗎?有人說要是能找到彩虹升起的地方,只要穿過去,老天就能滿足你地願望,可是,幾千年來,也沒有人能穿越過。”

燕兒望着彩虹言道:“少爺說的真好。但這彩虹乃是天上地神龍,哪能說找就能找的到呢。呵呵,少爺都從哪裡聽到的,古靈精怪,卻有意思!對了,少爺,咱們去河邊看看吧。河水是不是漲起來了?”

李泰點了點頭:“是啊,去看看吧。最近這雨下得有點頻,別澇了纔好。”

燕兒回到房中拿出一張告示,上面寫着化肥的用法和功效,她要把這個貼在城門上,雖然現在城牆修的不高,但是很多人都習慣去那裡等消息,看着燕兒這麼敬業,李泰很是欣慰,燕兒卻笑道:“少爺正好在此,縣官大老爺說的話,百姓信服啊。一會咱們再去河邊。”

李泰苦笑心道:“哦,原來是讓我當解說員啊!”

兩人走出衙門,看着大家已經開始幹活了,剛纔的雨讓大夥都涼快不少,幹起活來也很賣力,畢竟衙門還是給錢的,家裡的婆娘在做祈願燈,爺們也要出來乾點活,賺點銀子,要不也是沒事可做。

大夥看着李泰與燕兒來到城門,知道又有什麼消息要發佈了,看着告示貼上,不少人都跟着嘀咕,有識字的人唸了一遍,大家也是似懂非懂,看到李泰站在邊上問道:“大人,這化肥是什麼啊?”

李泰笑道:“這化肥就是餵養莊稼的一種肥料,有了此物,地裡的糧食能長的更好,收成也就能更多,大體上能多出一層的收成吧。化肥用着也簡單,抓起後扔到地裡就成。土地會慢慢的吸收,然後把養分傳給莊稼。這樣糧食打的就好了。咱們在前面有個化肥鋪,專門買此物,大家去那裡買吧。呵呵,大家知道這化肥是誰做的嗎?”

聽着化肥有如此功效,百姓都很高興,李泰給他們帶來的奇蹟太多了,大人說能多打糧食,那就一定能多打糧食,但聽到是誰做的,不少人都好奇,誰還能做出這麼稀奇的東西呢?有人言道:“大人,是您做的吧?”

李泰笑了笑:“可不是本官所做,其實大夥都知道。就是你們平時嫌棄

“啊,夜香郎?他們不是掏糞地嗎?怎麼能做出此物?”

“是啊,是啊,他們怎麼做出來地?”

李泰言道:“不錯,正是他們,他們把糞便掏出來後,集中在一起。加上草料攪拌,其後又經過幾道程序,就變成了現在的化肥。是他們。不嫌棄腥臭,不怕被人嫌棄,忍受着大家的白眼。還要辛辛苦苦做出化肥來幫助大家增加收成啊。”

“啊?是他們?……”聽着李泰的話,大夥不時的彼此交換想法,這夜香郎本是誰都嫌棄之人。沒想到居然有這麼大的功德。不少人都被他們的事蹟打動,有人對着李泰言道:“大人,那、那真是辛苦他們了。他們跟大人一樣。處處想着咱們百姓,咱們不會說什麼。這樣。我們大夥去看看吧。要不以後在街上見面,怕是不好意思了。”

李泰點了點頭:“行,想看就去看吧。不過可別耽誤了人家幹活,這化肥只有咱們河州地百姓纔有,衙門的地到現在還沒有施肥呢,總要先讓百姓用了纔好。咱們人太多了。還是派出幾個德高望重之人代表一下吧。也好謝謝人家,別以爲咱們百姓不懂感謝。呵呵,怕是人家見到你們還會不好意思呢。咱們河州現在需要人才,更需要爲百姓做事的人才。本官不過是一發起人罷了,一切還要看你們地。就像修城牆,要是沒有大夥幫忙,就本官一人呢,一輩子也修不起來啊。”

“哈哈,大人說地是啊,但是大人,您是爲了咱們好啊。咱們明白……”

“是啊,對面就是土番,要是打過來了,咱們就什麼都沒有了……”

“大人您是爲咱們好,修城牆還給咱們銀子,這是好事啊……”

李泰笑了笑,對着周圍人抱拳:“好了,大夥都忙。本官就不打擾了,都去幹活吧。本官還有些事情,先去忙了。等咱們城牆建成之時,咱們好好熱鬧熱鬧!好不好?對了,河州藍圖明天還要掛在城牆處,大夥喜歡就過來看吧。本官先告辭了。”

“好……”

“好啊,大人慢走……”

“大人再見……”

走出人羣,燕兒笑道:“怎麼樣?只要少爺說話,百姓都信吧!”

“那是,你也不看少爺是誰?走,去河邊。”說完,拉着燕兒的手唱到:“小呀嘛小和尚,頭光光,袈裟嘛披身上……”

兩人來到河邊,看着慢慢漲起的河牀,燕兒驚呼道:“少爺,您看,這河水漲地多快!”

李泰嘴角含笑言道:“反正河道咱們已經清理完畢了。只要是河州境內,斷然不會有什麼水災,就算是發水,也是上游,到了咱們這都沒了。怕什麼?”

“是呢,可是下游的的州縣卻是享福了,要是咱們不清理,怕是不禁淹了河州,下游州縣也不會好過吧。但一想到那裡的縣令白撿便宜,心裡就不舒服!”

兩人正說着,遠遠見到鄧建與月娘帶着一些七八歲的孩子來到河邊,走到不遠處坐下,李泰笑道:“你快看,那不是鄧兄嗎?他帶着一羣孩子幹什麼?走。咱們過去瞧瞧!”

兩人走近,聽到鄧建對孩子們說道:“你們跟着我念‘劍號巨闕,珠稱夜光,果珍李,菜重芥姜,海鹹河淡,鱗淺羽翔……”

下面地孩童跟着唸完後,鄧建言道:“這句話的意思是,最有名地寶劍叫做巨闕,最美麗的珍珠叫做夜光,水果裡最珍貴的是李子和子、菜中味道最重的是芥末和姜,海水是鹹的,河水是淡的,帶鱗的沉在河底,帶羽毛都飛在了天上……”說完,對着孩子們問道:“你們明白嗎?再跟着我背一遍!”說完,眼神一掃月娘,滿眼的溫馨。

李泰牽着燕兒邊走邊笑:“別說,這翻話聽好玩的,這是誰發明的?”

燕兒言道:“少爺,這是千字文呀,您小時候還學過呢!”

鄧建轉頭見到李泰到來。想走也不是,不走還不是。頓時愣在那裡,李泰哈哈大笑,上前言道:“呦。我當是誰在此授課。原來是咱們的鄧大才子啊。”

鄧建低頭言道:“會長,我、我看近來人手充足,也沒什麼大事,就、就過來給孩子們授課。要是會長不許,我、我這就走。”

李泰笑道:“往哪走,剛纔聽你說的甚好。兄弟高興還來不及呢,有你這江南才子給這些孩子們授課。那是他們地福分呢,唉,最近太忙了。也沒顧得上找先生。倒是讓鄧兄受累了。不過你放心,等過段時日,咱們必然找些先生爲鄧兄分憂!”

鄧建忙道:“會長言重了。鄧建不過是看閒來無事,談不上什麼分憂。”說完,低頭瞄了瞄月娘,擡頭言道:“會長,鄧建想跟你說點事!”

李泰瞧了瞧他。又看了看月娘笑道:“哦?鄧兄請講!”

“嗯,會長請坐。我是這麼想地,咱們河州百廢待興,每人都在幹活,可這麼一來,河州十二三歲以下的孩子就沒人管了,河州本身窮苦,自然沒什麼先生過來授課,這些孩子天天在鄉間遊玩,確是荒廢了時光,咱們現在只有幼兒園,是不是也該開設學堂了。”

李泰嘆了口氣:“老大啊,不是兄弟我不想開啊,整個河州,就您鄧大才子精通文史,除了你,還有誰?咱們這裡認字的人都有限,有幾個都在縣衙忙活呢,哪還有人給他們授課?我前些日子也問過關魁,你猜他怎麼說?這方圓幾千裡,除了岷州有幾個先生外,連兆州沒有啊。人家說咱們這是窮鄉惡水之地,沒有什麼人才,又是邊境,土匪橫行,誰都不願意來啊。我就不明

傳授知識還管什麼地界嗎?媽的,那些郎中也是。不來。說是等河州建好了再來。反正咱們現在城內也有十多個藥鋪了,多少還夠用。可這咱們河州每天都在增人,誰知道什麼時候出事!”李泰說完,撿起河邊的小石頭扔到水中,長嘆一聲,這些難事他也不想說出來。也怕別人跟着操心,可是今天鄧建這麼一問,嘴像剎不住閘的車,一股腦的全冒出來了。

鄧建言道:“會長莫急,莫急,我也曾想過,所以今天與會長商議一下,在下在江南之時,有不少同窗好友,名落孫山之後,有地進了官府做了幕僚,但大多都在家中溫習以圖再取,有的家境堪破,怕是難以度日,不如讓我修書一封,叫他們前來,衙門許以度日之資,讓他們溫習之餘,也好有個餬口的營生,一來他們不用那麼拘謹度日,二來也可以給河州地孩子們傳授一些知識!不知道這樣可好?”

李泰一愣:“那鄧兄能找多少人來?”

鄧建想了想:“最低十二人吧。都是才學不錯地,就算是差些,傳授十一二歲的學生不成問題!”

李泰此時恨不得抱着鄧建好好親兩口。媽的,江南大才子就是牛逼,人家還有同學呢:“行,行,那就有勞鄧兄了。他們到河州要多少光景?”

“怕是最少要一個月有餘,要是有人帶路,二十日也可!”

李泰大喜:“好,明日我就讓王平派十名兵卒帶上你地書信去江南。哈哈。鄧兄啊,你可真是爲我解決了好大的難題啊。對了,燕兒,你知道咱們河州有多少十一二歲的孩子嗎?”

燕兒言道:“怕是不下三百人吧。”

“啊?怎麼這麼點?”

燕兒言道“是啊?就是這麼些啊。剩下的都是女孩子!”

李泰一愣,隨即也明白,女子無才便是德嘛。但是那是外面,在河州堅決不行,李泰對燕兒言道:“燕兒,你辛苦一下,帶着人把河州十五歲往下的男子女子統計出來。讓他們全部進入學堂!他們都是孩子。不學習怎麼能行?”

燕兒笑道:“少爺也沒到十六歲吧。”

“我怎麼能一樣?我是縣令,河州老大。哼。聽我地。如果有成婚的就算了。但切忌,不願意學地,咱們不逼人家,要是有願意學的,不管多大歲數,咱們都收,河州的人不能被人家笑話,鄧兄,他們來了都能傳授什麼?”

“琴棋書畫自然不在話下!”

李泰點了點頭:“好,咱們就多開設幾門學科,除了琴、棋、書、畫、以外。咱們還要開設自然、思想品德、手工、武術、天文、地理、算術。咱們都學。對了,還有史記!”

鄧建想了想言道:“會長,琴棋書畫和武術、史記我還明白,那自然、手工、思想品德、都是什麼?傳授天文、地理的人不好找啊,算術又是什麼?是不是算學?”

李泰言道:“嗯,算術就是算學,自然。就是傳授萬物的變化、思想品德,就是讓一個人有着良好地道德修養,手工就是一些奇巧之技。類似於工匠。也或是機關,這些都是學問,雖說萬般皆下品。但我認爲,知識是沒有貴賤之分地。任何人都有接受學識的權利!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多方面的,咱們不止要他們在學堂中學習,還要向萬物學習。咱們要讓河州的百姓都有學識,你們的任務就是給國家提供具有崇高信仰、道德高尚、誠實守法、技藝精湛、博學多才、多專多能的人才。爲國、爲家、爲社會創造知識和物質財富,推動經濟增長,推動民族興旺,推動世界和平和人類發展。嗯、這、這話有點大是吧!“

鄧建點了點頭:“是,聽着有些迷糊,但會長說的一定是正理!會長,什麼叫教育是多方面地?”

李泰琢磨了一會言道:“教育這個詞明白吧?”看見鄧建點頭,李泰言道:“這教育啊,他分爲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和自我教育,反正,人!不管活多大,都在教育與被教育之中成長。這話明白吧!”

看見鄧建點頭,李泰暗鬆了口氣,媽的,順嘴了,最後說的自己都迷糊了。

鄧建想了良久言道:“會長說地甚是,那自然,思想品德,手工,都找什麼人來傳授呢?”

李泰琢磨一會言道:“自然,就找道士吧。”

“啊?道士?會長、這、這道士除了煉丹,他還會什麼啊。”

李泰笑了笑:“你別小瞧道士,這些人天天講究以萬物爲規律,所以,他們觀察自然,要比咱們仔細地多。咱們這麼做,不是讓孩子門悟道,而是讓他們更加的明白自然的事物,不僅僅是海水是鹹地,河水是淡得,有鱗的潛伏在水底,有羽毛的翱翔與天上那麼簡單啊。”

鄧建想了半天,也不僅點了點頭:“會長說的甚是!”

燕兒忙道:“那少爺,思想品德呢?找什麼人教?”

“呵呵,找和尚吧!”

啊?燕兒與鄧建兩人一愣:“爲什麼找和尚?”

李泰笑道:“思想品德有兩個境界,其一,加強素質修養,提高道德水平其二,追求高尚人格,不斷完善自身,想來,普天之下,也就和尚算是精湛了吧。咱們不用找高僧大德,找些小沙彌就成,那些高僧大德太會講了,萬一河州的學子沒培養出來,都讓他們拐出家了,那就太不合算了。”

燕兒笑道:“少爺想地事情甚是新奇,咱們爲何都沒想到呢。不過少爺卻把高僧大德說的太猥瑣些!哪有你說地那麼不堪!歷代名士都有不少佛門好友來自以省心,再說,佛家

閣內,藏書浩如煙海,天文地理無所不有、諸子百家多少落地的秀才因爲家境堪破,都到那裡去借書呢。”

李泰拿起石子扔到小河中笑道:“可不是少爺說他們。也不是說出家人不好,那些大德專研佛學,想來琴棋書畫不在話下。就算是才子也難以比肩,少爺說的是他們的信仰,那些大德專研佛學太深了,看事物自然與常人不同,他們做人做事都有準則,這些都是好的。但卻不是孩子們所能接受的。因爲站的高度不同,看到的事物也不同,那些孩子沒有學識,懂的甚少。只有讓他們找到自我,才能決定自己將來要走的路,如果當真是與佛有緣,只要稍加點化就能皈依佛門,如果與佛無緣,也可加深道德修養嘛。所以,孩子太小,找些沙彌即可。”

鄧建言道:“會長果然大才,一眼就看出端倪,會長的意思是,沒有學到那個層次,便聽不明白傳授之人的含義。凡事還要循序漸進纔好!”

“嗯,對,對。就是這個意思。嘿嘿。兄弟我說話就是沒你好聽!”

鄧建忙道:“會長言重了,會長才是聰慧之人呢,要不怎能年紀輕輕就列大炎高僧之位呢!”

李泰一愣,隨即笑道:“別說,讓你這麼一提醒,我剛想起來。兄弟我也是和尚呢。哈哈。嗯,以後讓他們來的時候一定要先講好。道士只能講自然,絕對不能講煉丹之類的。房中術更不可以講。和尚嘛,只要講講做人地道理。平時講講一些感悟便可。什麼佛家地神通也堅決不能講。媽的,小爺現在才發現,取其精華。去其糟;.善.:L上一年,不是江洋大盜,就都他媽出家了。”

燕兒笑道:“少爺說的甚是。但也沒有您說的那麼不堪,呵呵。不過少爺說的確是笑人,好像人家都不壞好心似得。就你知道疼惜百姓不成?少爺,那就剩下手工了,咱們找什麼人?如果找工匠,又能傳授什麼呢?難不成每天都是做些傢俱?”

“做傢俱不能養活自己嗎?難道這不是手藝嗎?難道天下只有當官纔是正途嗎?當年的魯班爲何受世代敬仰?因爲他爲民謀福。這就是聖人。所以。不要小看了工匠。他們纔是智慧的結晶啊。世間任何事物都在發展,工匠不止會做傢俱那麼簡單,小到桌椅,大到機關。也是包羅萬象啊。這工匠咱們可要找些厲害地高手。學點真本事纔好!少爺還是剛纔的那句話,任何事物存在都是有道理的。沒有什麼貴賤之分,只要你學好了,學精了,都能受人敬仰,再說了,咱們大炎那麼多人,不也就一個皇上,一個宰相?河州現在快八萬人了,也就我一個縣令,所以,不是讀書才能進取,那樣太不現實了,難到天下所有地人都去當官?普天之下沒有工匠?沒有農夫,那還要戶部吏部幹什麼?以前咱們河州窮。沒有願意來。百姓沒有辦法才種地,可是以後不一樣了,咱們不僅要種地,咱們還要有學問,以後河州地百姓走出去,琴棋書畫什麼都會點,做人做事都有準則,也不怕人瞧不起!自己活的也自在。對了,咱們還要開設商賈科,就讓凝兒給他們上課吧。嘿嘿,這個想法很不錯嘛!”

鄧建對於李泰的抉擇由衷地佩服:“會長果然大才,在下剛一提起,會長馬上就加以完善。如果會長不嫌棄,所有的事情交給在下去辦。在下一定找些有本事的人來授課,至於那些和尚、道士,還請會長多多操心。”

李泰起身拍了拍屁股,點頭言道:“成,和尚道士交給我。小爺先給他們上上課。嘿嘿,時候不早了,鄧兄先忙吧。我與燕兒就不打擾了。”說完,轉身對月娘喊道:“月娘姐姐,咱們晚上吃啥啊?要不你和鄧兄先吃點?我們回去自己做?”

月娘低頭言道:“公子稍後,等月娘把孩子們送回去就到縣衙做飯。”

李泰哈哈大笑:“姐姐莫要着急,兄弟本就不餓,今天不吃都成啊。你放心,衙門中也有不少人都回家。沒有幾個吃飯的,現在也給他們發銀子了,餓了都到外面吃了。咱們河州現在有六七家酒樓呢。姐姐可以多待一會。跟鄧兄多學學,你聽他剛纔講的多好,什麼魚呀,鳥地。一聽就懂!想來月娘姐姐沒有鄧兄的學問高吧。平時要多學學纔是。鄧兄,你也要多幫忙纔是啊。月娘姐姐好心幫着河州百姓帶孩子。辛苦地很啊。”

鄧健連忙起身言道:“會、會長放心,在下、在下一定盡力,一定盡力!”

李泰拍了拍他的肩膀:“那你就盡力吧。兄弟我就先回去了。”

說完,牽着燕兒離去,看着離鄧建漸漸遠了,李泰言道:“唉,我對不起師傅啊。”

燕兒言道:“怎麼了?少爺?”

“師傅傳授我的絕技我還沒練呢。我也要盡力啊!”

燕兒點頭:“是呢,少爺要盡力,別辜負了南山前輩的好心啊。”

李泰從懷裡掏出一本小書笑道:“來,你看看。難不?”

“什麼啊?這都是武林秘……呀!”燕兒翻開見到上面**男女,嚇的驚叫一聲,捂着臉向前跑去,李泰連忙撿起秘芨,小心呵護一番放心懷裡言道:“真是的,畫得那麼下流,難怪人家要跑。嘿嘿,不過,我喜歡~~~”重生之民以食爲天 【卷三】 第八十五章 河州的教育問題

第9章 打算乾點什麼第84章 爲皇上準備賀禮!第134章 變相集資第34章 他孃的——歷史第40章 逮誰打誰第9章 現代律師殺手鐗第84章 爲皇上準備賀禮!第2章 三炮定乾坤第161章 全面守城第44章 那一吻的溫柔第171章 宮廷譁變(下)第41章 看什麼,再看把你們的都踢碎第95章 金殿穿龍袍第64章 一切行動爲了吃第35章 招收學員第5章 土匪進城第134章 變相集資第62章 海州盛宴(十四)第183章 四項基本國策第101章 啓程第72章 火樹銀花不夜天第91章 爭取一個機會第124章 初涉草原第36章 治療霍亂(中)第57章 海州盛宴(九)第36章 李泰的第一個老婆第85章 龐軒之死(上)第84章 娘,我要跟您睡第42章 真情第96章 要辦就辦最大第8章 吹着口哨進海州第66章 夜香郎轉行第86章 大炎第一位調酒師第94章 命懸一線第193章 會見王子第106章 校場比武(25)第51章 退步原來是向前第78章 洞中改造第3章 歷史遺留問題第132章 增光的靈感第4章 抓魚第7章 什麼都可以利用第21章 快看第26章 兩塊金牌?第168章 進京第95章 設宴鎮高廚第154章 全體抗敵第91章 鬼二奶第29章 決戰西內苑第11章 煙花的誕生第182章 咱也能座着上朝了第76章 再遇安在國第84章 月下談江湖第34章 好人不好當啊第15章 遇見情敵第92章 論馬第162章 真假李泰第16章 唐凝,海州首富的閨女第185章 出國辦公?第64章 人乾淨、手乾淨、心乾淨第43章 託信寄意第135 出佛寺開光第157章 研究燒糧第50章 海州盛宴(二)第22章 是錢咱就要(二)第146章 出兵救父第62章 海州盛宴(十四)第172章 誰稀罕當太子(27)第18章 最快的速度第124章 初涉草原第66章 夜香郎轉行第44章 那一吻的溫柔第59章 佛界盛事(五)第52章 萬人聚宴第187章 再遇國主第59章 海州盛宴(十一)第100章 亮劍精神第197章 大有收穫第103章 我要發明味精第44章 以朋友的名義第51章 雞蛋滿天飛第136章 導遊小僧第94章 凝兒歸來第13章 全體入住海州城第152章 難民聚河州第95章 設宴鎮高廚第25章 是錢咱就要(五)第16章 與媳婦第一回合交鋒第73章 九月初九(七)第130章 現代釀酒工藝第101章 組建藏獒隊第23章 是錢咱就要(三)第166章 人民戰爭(下)第78章 洞中改造第7章 什麼都可以利用第154章 全體抗敵第146章 出兵救父第183章 四項基本國策第22章 尿了一牀第96章 入會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