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8章 汗滴禾下土

老方坐在另一張桌子上,看着楊銳“放肆”的吃着早餐,總覺得那是對自己的挑釁。

是的,挑釁!

老方自覺也是國內學術界的一座山頭了,不說壓誰一頭,至少不會被人壓一頭。放在以前,像是楊銳這樣的年輕人,稍有態度不好,他都是隨意叱喝的。

但是,看看楊銳此時的樣子,那甩開腮幫子吃喝的樣子,像是有一絲一毫的尊敬嗎?

就算是蔡教授,也不敢在自己面前這樣子吧。

再說了,不就是一個油條豆漿,有這麼好吃嗎?

老方手抓着椅子,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音,以他的年紀來說,能爆發出這麼大的手勁,已經是超常發揮了。

“楊教授,怎麼感覺您吃油條,就比我們吃的香呢。”兩位剛進門的中年人,眼巴巴的看着楊銳將最後一口油條塞進嘴裡,立即坐了過來。

“油條是現炸的香唄。”楊銳一眼看出對方是記者,所以只是簡單的回了一句。

倒是廚臺後面的老李,對兩名中年人給出不屑的笑容。他自詡是仗義人,收了楊銳的兩包好煙,自然不能讓楊銳吃虧,炸油條用的面,都與其他人不同,是用特選的高筋麪粉做的。

低筋麪粉做蛋糕,高筋麪粉做油條包子,這是麪粉最基礎的分類。

但是,如今的普通人並沒有這樣的概念,此時的麪粉,還在以產地和淨度分類,陝@西的特一粉特二粉,或者寶雞的一等粉二等粉,如此而已。

一般人都是吃家門口的麪粉,別說跨省的,跨市送來的麪粉都少,也就是京城的條件好,纔有多種選擇。

老李也是被送去專門的學校培訓以後,才知道麪粉的許多講究。

今次給楊銳炸的油條,用的是招待所買來,專供領導用的特高筋粉,不光生產工藝好,用的還是從蘇聯進口的硬粒小麥,蛋白質含量高,麩質多,吃水量還大,若是細品的話,已經能微微嚐出與普通中筋粉做的油條的差距了。

實際上,國內目前甭管做什麼,基本都是用中筋粉,油條用中筋粉也沒問題。

但是,凡事都怕層層疊加。僅僅是中筋粉和高筋粉的區別,倒是不顯著,進口特高筋粉也強不到哪裡去,可老李又給面里加了少少的鴨蛋清,就使得酥脆感進一步提高了。

再加上不健康的老油,味道又有提升。

要不說國企的廚子都有一招絕技,老李論廚藝是遠遠不及餘先堯的,甚至比餘先堯的徒孫都不如,但他做了二十多年的早餐,單論一點,卻是絲毫不輸任何人。

楊銳是真的吃的香。

其他人看的是直咽口水。

問楊銳話的記者,恨不得將楊銳現在的形象拍下來。至於說能做什麼用,他還沒想好,但是,想來是能博幾個版面的。

不等他暴露身份,掏出相機,楊銳就將多出來的一根油條吃完了。

中年記者擔心楊銳離開,連忙道:“楊主任,剛纔不巧聽到你們說話,似乎談的是經費吧?”

楊銳擺擺手,不回答他這個問題。他現在說話都是很注意的,剛纔給老方說的時候,就說的是2000而不是2000萬,談到兩千萬的時候,前面又有否定詞。

他的這種謹慎完全是後世科研環境培養的,到他讀研的時候,科研經費已經是很敏感與複雜的問題了,倒是現在人說起來很隨便。

即使如此,楊銳也不希望圈外人知道,自己參與到了提前分配經費的事情中,還是一口氣分走三分之二。

所謂圈子,無非就是這樣,兩年前,楊銳在蔡教授的帶領下,踩在圈子的邊緣,要接受委員會的審覈,才能拿到幾十萬元的經費。現如今,楊銳不僅越過了委員會,而且是在經費放出來之前,先與其他人約定經費的數額。

國內目前還沒有能一手掌握經費分配的學霸,但是,楊銳踏出這一步,距此也就是半步之遙了。

中年記者見楊銳不想談經費,也沒有追問,笑了笑,道:“楊教授,自我介紹一下,鄙人鄧泰然,這位是周寶雄,我們都是《人民日報》的記者。”

《人民日報》一詞一出,半個餐廳都爲之一靜。

在場的人都知道,別管國內目前有四大還是五大報紙,《人民日報》都要高其他報紙幾百個頭。

兩名記者出動,也很是有點規格了。

楊銳也坐直了起來,琢磨着道:“沒想到呢。”

當年還在到處張貼小廣告的時候,楊銳就曾發下宏願,要登上《人民日報》,當然,那時候想的是頭版頭條的最強補習老師,卻不是現在的學者身份。

或許還是最強補習老師的名字上人民日報更難一點吧。

楊銳不禁有些出神。

“楊教授。”鄧泰然喚了一聲,道:“我們想問幾個問題,您看哪裡方便些一些?”

“就在這裡吧。”楊銳沒有起身的意思。

鄧泰然沒想到楊銳不避他人,左右看看,也不多話,就按照採訪綱要的要求,道:“您對諾貝爾獎怎麼看,你認爲自己拿到諾貝爾獎有多大的可能。”

一次問兩個問題,是採訪時的大忌,等於給了被採訪避實就虛的可能。

但是,也有可能是鄧泰然對楊銳的保護,讓他回答問題的時候可以有所選擇。

楊銳做着判斷,道:“在塵埃落定以前,我只能說,我對諾貝爾獎很有信心。”

這是很平常的答案,鄧泰然隨手做了記錄,再道:“如果您拿到了諾貝爾獎,您會做什麼?”

“如果我拿到諾貝爾獎嗎?”楊銳自言自語了一句,笑笑道:“如果我拿到了諾貝爾獎,我會推動世界生物學研究,向中國的偏移。”

這個回答,卻是出乎鄧泰然的意料,他一下子精神了起來,問:“怎麼說?”

“目前,中國並沒有世界頂尖的生物學實驗室,甚至在整個亞洲範圍內,頂尖的生物學實驗室依舊是一個夢想,以行政的力量,或者正常的經濟流動,來創造頂尖的生物學實驗室,是非常困難,但是,諾貝爾獎是世界上少有的,具有創造頂尖的研究所的力量,如果我拿到諾貝爾獎,我會推動建設一所世界頂尖的生物學實驗室,並讓它成爲亞洲生物學的象徵……”楊銳的話,一半是說給中國人聽的,一半是說給外國人聽的,但大部分還是對中國人說的。

坐在餐廳裡的學者們,更是一個個聽的發愣。

老方幽幽的道:“就算是2000萬元人民幣,也建不出一座頂尖的生物學實驗室。”

楊銳微笑道:“僅僅用於土建和短期的人工工資是差不多了,而且,我也相信諾貝爾獎對資金的吸引和集聚的能力。假如獲得諾貝爾獎的話,做世界頂尖的生物學實驗室,並不是一個空想。”

“2000萬元人民幣用來做土建和人工?”老方恨不得罵娘,勉強刺了楊銳一句,重複他的話道:“假如獲得諾貝爾獎的話。”

……

“假如楊銳獲得諾貝爾獎的話,您有什麼想對兒子說的嗎?”

同一時間,記者手舉着話筒,對着銳媽,聲音洪亮。在他的背後,是肩扛攝影機的攝像師。

銳媽一臉的茫然,問:“楊銳要得獎了嗎?”

“您不知道嗎?他現在有望獲得諾貝爾獎。”記者再次將話筒伸到銳媽嘴邊。

“恩,沒有聽說啊,我最近也比較忙。”銳媽也將工作調到了開發區的工會,爲了組織新區機關相親大會而忙裡忙外的。

記者若有所思,語氣變的更加和煦的道:“您現在是在種菜嗎?”

“哦,你說這個,我在院子裡種點自家喜歡吃的,有多餘的還可以送送鄰居。”銳媽對腳下改自花園的菜地很有些自豪感。

記者點點頭,問:“咱們能拍個你幹活的照片嗎?”

“幹什麼活?”銳媽有些詫異。

“就幹農活的。就照你平時做的,平時做什麼,就做什麼。”

銳媽“哦”了一聲,開始低頭鋤草。

記者趕緊回到攝像師身邊,低聲道:“快拍幾張特寫,要那種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感覺,對,別拍後面的別墅,拍那些幹啥,也別把後面的玫瑰園和湖給帶上了,拍的荒蕪點,好像在黃土高坡,面朝黃土背朝天似的……”

……

第1509章 銷售日第925章 老成持重第455章 彩裙飛舞第821章 大樹將傾第1394章 多少第250章 他報哪個學校第542章 配套經費第976章 樂見其成第1304章 當衆演講第1010章 不要老婆第994章 要考試第1098章 疑惑不解第682章 交接第822章 樹倒猢猻散第1438章 幻想照進現實第1225章 新的起跑線第1338章 粗若兒臂第171章 英語對話第1435章 成果獎第1257章 梳理第516章 嚇第633章 字畫第247章 耳朵飄起來第1111章 若隱若現第1389章 加戲第1497章 尋找朱勇軍第248章 分數線出爐第983章 我究竟得罪了誰(求月票)第584章 嚴厲的輔導員第905章 張揚第1174章 大秤分金第709章 楊銳在嗎第1364章 嘗試(雙更了)第656章 橫幅掛起來第1301章 瑞典嚴打第1287章 造個大新聞第317章 宣泄第1114章 要我上春晚第652章 得道多助第842章 觀看學習第1266章 真相第644章 復工第1150章 活力第18章 匯款單第91章 英國公司代表第1012章 輻射第644章 復工第145章 審稿第1356章 我得了諾貝爾獎第597章 一起去美國第48章 誰做決定第1419章 紅領巾飄舞第42章 後知後覺第1063章 引物第1520章 桃李第1161章 邀請第385章 機遇不再第21章 銳學秘卷第567章 有朝一日第1234章 動向第465章 爲了你好第619章 公章第274章 能看懂嗎第605章 新大陸第250章 他報哪個學校第475章 應對第587章 金蘋果第236章 千載難逢的機會第1141章 緊密團結第1363章 領導第367章 破釜沉舟第1033章 超出預期第168章 狐狸精第908章 唯一第1290章 測試第508章 碳酸飲料不健康第1233章 調查第380章 狀元中學第230章 上場第1464章 小項目第9章 120分第753章 超額完成任務第26章 難題第1172章 送禮第855章 順路第62章 吸收係數第270章 師姐駕到第330章 菜場一日第1章 金牌補習講師第1483章 湊錢第1396章 握手第310章 糖衣炮彈第1524章 驚喜第300章 移液器第1118章 場面控制不住了第1058章 拜訪第1370章 打擂臺第964章 約稿第1180章 昂貴的愛好第354章 探聽